李安刚
摘 要:在当前时期,高中阶段的化学教学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尤其是高中学生在面临着高考所带来的压力的同时,教师在高中化学教学当中所运用的教学方法则更为关键。提出运用“少教多学”的教学方法来展开化学教学活动,能够进一步提升高中化学教学的质量。因此,本文便针对于“少教多学”在高中化学教学当中的应用而展开分析。
关键字:“少教多学”;高中化学;应用
引言:经过多年的发展,“少教多学”的教学理念已经逐步地运用到了现代的教学事业当中,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地改善当前时期的教学质量,也为教师提供了更多的教学思路。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行,也愈加重视在高中化学教学当中凸显出学生的主体性。而“少教多学”的教学理念则更能符合当前时期教育活动所提出的相关要求,对此,还需教师给予更多的重视。
一、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为展开课堂教学打下基础
在现阶段的高中化学教学当中,“少教多学”的教学模式能够合理的改善以往传统教学模式当中所存在的不足之处。通过以学生为课堂教学的主体为核心来展开教学活动,能够进一步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归属感,促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更多的热情。与此同时,在课堂教学正式开始之前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能够帮助学生对本节课程的知识产生一个大体的了解,从而能在正式开展课堂教学时针对性展开学习活动,在学生获取到更多化学知识的同时,也能锻炼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因此,在实际开展高中阶段的化学教学过程当中,教师便可以引导学生在课程正式开始之前自主学习本节课程所要教学的内容。教师要利用好当前时期互联网的便利,通过借助于网络来搜集与本节课程相关的信息,并且整理成极具针对性的学习资料分发给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与此同时,教师也要引导学生自行的利用好网络来收集相关的资料,以便能促使学生对本节课程所要讲解的知识点产生大体了解的同时,能够进一步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例如,在教师讲解到“化合物”这部分知识点时,教师便可以引导学生在教学课堂上进行自主练习。通过结合于之前所搜集到的资料,并且借助教学光盘,来对自己已经掌握的本节课程的知识点进行检测活动,以便能进一步的认识到自己在学习过程当中所存在的不足之处,及时解决自己的学习问题,从而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化学学习水平。
二、建立高效化学教学课堂,减少教学时间比例
在高中化学教学当中以“少教多学”的理念展开教学活动的最终目标,便是能保证高中化学教学活动能够高效益、高质量完成。因此,在实际的高中化学教学当中,教师便要以此为主来展开教学方案的设计活动,通过结合于高中化学知识点来合理代入相应的教学情境,以便于带给学生更为理想的学习体验感,促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化学教学当中。与此同时,也可以运用一些探究性的问题来展开教学活动,以便能够更为理想的建立起高效化学教学课堂,运用最短的教学时间创造出最大的教学效益。在正式开展高中化学教学课堂时,教师首先要构建一个完善的课堂导入环节,通过运用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方式来进行新知识的导入。例如,在教学到“碳酸钠的性质与应用”这部分知识时,教师便可以选择运用生活性的探究问题来导入知识。教师先提问学生:“为什么在蒸馒头的时候要加碱?如果不加碱的话馒头会变成什么样?如果加多了碱的话馒头的味道又会变得如何?”通过这样生活化问题的有效导入,促使学生的注意力纷纷被问题所吸引过来。而学生也便针对于此问题展开进一步探索。除此之外,教师也要合理地运用好多媒体设备这些现代教育手段,从而能借助多媒体设备的视频、音乐等相关特点来吸引到学生的目光,促使学生能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高中化学学习活动当中。
三、合理展开实践活动,提升学生学习水平
在高中阶段的化学教学当中,“少教多学”的教学模式离不开实践活动的有效支持。因此,教师要根据实际的化学教学内容来展开相关的实践活动,通过引导学生在课堂当中合理展开实训来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使学生在这样的学习环境当中掌握更多的化学知识。与此同时,学生也能在这样的教学形式当中合理地将化学理论知识转换成化学知识应用技能,对于提升学生的学习水平有着极大的帮助作用。例如,在开展“常见离子和化合物的颜色”这一部分知识时,教师便可以采用相关的实验教学来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教师引导学生自主研制相关的化合物并且对化合物的颜色进行对比,从而进一步的掌握常见离子以及化合物的颜色情况,为学生解答此部分知识的化学习题提供更多的积极帮助作用。
结语:综上所述,在高中化學教学当中运用少教多学的教学理念来展开教学活动,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还需化学教师合理规划教学课堂时间,通过给学生留有更多的教学时间和空间,来促进学生自主展开学习活动,以便于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当中获取到更多的化学知识,从而为学生的学习水平的提升带来更多实质性的帮助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刘东岩.“少教多学”的思想内涵与实践策略[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6: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