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行为干预应用于冠心病临床护理中的价值分析

2019-10-15 04:41郎巍
健康大视野 2019年23期
关键词:认知行为临床护理冠心病

郎巍

【摘 要】目的:探究在冠心病临床护理中使用认知行为干预的临床价值。方法:以我院接诊的80例冠心病患者为此次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使用认知行为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SDS、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CAS-R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在冠心病临床护理中使用认知行为干预,能够有效帮助患者纠正以往的错误认知,帮助患者抒发不良情绪,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升生活质量。

【关键词】认知行为;冠心病;临床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19)23--02

前言

近几年,人们在生活方式、节奏等方面均存在一定的改变,使得高血脂、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逐渐身高,其中比较多见的一类就是冠心病[1]。冠心病是一种由心理因素、社会因素等引起的情绪波动的加快患者病情发展的身心疾病。而认知干预护理注重纠正患者的错误认知,再辅以健康轻松的体育锻炼,进而改变患者的病态和行为认知。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8月至2017年3月期间诊治的冠心病患者80例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40例,对照组40例,在观察组患者中男性22例,女性18例;年龄35岁至73岁,平均值为(56.74±7.92);患有心绞痛的患者有16例,缺血性心肌病患者有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有15例,心律失常患者有5例。而对照组有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20例;年龄36岁至75岁,平均值为(58.13±8.34);患有心绞痛的患者有17例,缺血性心肌病患者有9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有10例,心律失常患者有4例。比较两组基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

1.2 护理方法 患者在入院接受治疗时,针对对照组的患者采取心血管内科常规的护理模式,而观察组则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进行认知行为干预护理,具体如下:(1)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可以通过不断的沟通,了解患者内心的感受,若是发现患者对冠心病存在有其他的不合理信念,应当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帮助患者纠正不合理的疾病知识,并且鼓励患者积极的面对疾病,正确看待疾病,从而养成自身辨别不合理观念的习惯,通过理性化的观念对待自身疾病发生的病因,从而以合理的角度对病因进行进一步思考。(2)饮食指导:引发冠心病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不良的饮食结构,护理人员在进行护理的过程中,应当潜移默化的帮助患者意识到其饮食结构正常的重要性,不良的饮食习惯能够提升冠心病的发病率,可以对患者进行饮食上的引导,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从而真正意义上帮助患者转变不正常的饮食习惯,以此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例如,在每日正常的三餐饮食中,对谷物、各类肉食、蔬菜、水果等食物合理分分配并吸收,从而使得身体每日摄入足够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质以及微量元素等,并且严格遵行早饭吃好、午饭吃饱、晚饭吃少的原则。(3)家庭沟通:引導患者进行有效的家庭沟通,对于冠心疾病的不合理观念,要进行正确的引导所需要的信息中,在这过程中家庭沟通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其中家庭成员的支持是至关重要的,不论是亲人朋友的鼓励还是家庭成员的语言沟通等都是不能缺少的重要部分。相关资料表明,存在冠心病的患者心理方面的负担比较严重,对其身心健康造成消极影响。因此,护理人员在进行认知行为干预的过程中,应当通过简洁明了的语言为患者家属讲解加强家庭沟通的重要性,让家属能够配合家庭干预,并且帮助患者家属详细掌握疏导患者负面情绪的方法,以此帮助患者积极的面对生活和疾病治疗。另外,可以引导患者家属保持家庭环境氛围的轻松愉悦,从而满足患者对家庭沟通和环境的需求。(4)锻炼指导:在认知行为干预护理的过程中,积极有效的体育锻炼能进一步加强患者对疾病的防御能力。且在此过程中,患者在进行有效的体育锻炼时身心是愉悦的,于患者的消极情绪有着一定的疏导作用。而积极向上的乐观主义精神对于冠心病的治疗是有很大的帮助的。这就要求护理人员在引导患者进行体育锻炼时,应该根据患者的性别、年龄、行为能力以及生活习惯等因素进行合理的体育锻炼安排。而体育锻炼的项目最好是非对抗性的运动,例如太极拳、慢跑等。

1.3 统计学原理 本文采用SPSS19.7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采用检验计数资料,用t检验计量资料,当P<0.05时,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SAS、CAS-R、SDS量表评分比较

如表1所示,在进行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的SAS、CAS-R、SDS量表评分无明显差异,进行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的SDS、SAS评分有明显的降低,而观察组患者SDS、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CAS-R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

3 结论

患者体内出现不正常的脂质代谢,进而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疾病称之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为冠心病[2]。而病情反复、病程较长是冠心病的特点,因此冠心病的治疗时需要长期治疗的,以此维持病情的稳定、控制病情的发展。而冠心病患者通常是没有良好的生活习惯,并且心情反复,通常表现为焦虑、抑郁等,并且绝大多数的患者对冠心病发病原因以及影响因素没有足够的认知度,没有意识到自身生活习惯的影响力最大,从而影响到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而认知行为干预应用过程中对患者进行合理、有效的情绪控制,对患者所存在错误理解进行纠正,协助患者建立并维持良好的饮食习惯以及生活习惯,从而使得冠心病患者能以正确的信念面对疾病,以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身体的健康,以此提高冠心病患者的治疗效果。

总的来说,在冠心病临床护理中使用认知行为干预,能够有效帮助患者意识到自身生活习惯对疾病造成的不利影响,配合保持规律、健康的习惯,有效控制冠心病的发生,再鼓励患者学会抒发不良情绪,以此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提升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赵丽光.认知行为干预应用于冠心病临床护理中的价值分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4):197-198.

廖丽丽.认知行为干预在住院冠心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体会[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6,37(04):544-545.

猜你喜欢
认知行为临床护理冠心病
ADAMTs-1、 CF6、 CARP在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中的意义
茶、汁、饮治疗冠心病
警惕冠心病
护理人员对PICC置管患者健康教育认知行为研究
认知行为干预在口腔拔牙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临床护理路径在支气管哮喘患者急性发作的应用效果观察
机械通气患者撤离呼吸机的护理
冠心病室性早搏的中医治疗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