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体质辨识在选方用药中的临床意义

2019-10-15 02:13徐秀义
健康必读(上旬刊) 2019年3期
关键词:临床意义

徐秀义

【摘  要】目的:探究体质辨识对选方用药的临床意义。方法:抽取于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期间接受治疗的100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将患者分为A组(50例)和B组(50例),A组患者在选方用药的过程中,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结合运用中医体质辨识;B组采取常规选方用药。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生活质量等。结果:A组中仅有1例治疗效果不明显,另外49例患者治疗显效或有效,总有效率98.0%,B组中10例治疗效果不明显,另外40例患者为治疗显效或有效,总有效率80.0%,两组的总有效率比较得出P值<0.05,差异显著;A组中有2例患者出现了不良反应的情况(腹痛、发炎各1例),B组中出现不良反应的有11例,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比较得出P值<0.05,两组间差异明显;在生活质量的观察对比中,A组患者的各项评分,与B组进行比较后,均能得到P<0.05,A组生活质量明显更优。结论:通过运用中医体质辨识来进行选方用药,显著提升了治疗的有效率和安全性,并且能够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和个人体质来选择药物,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临床应用价值高,值得推广。

【关键词】体质辨识;选方用药;临床意义

【中图分类号】R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9)03-0004-02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需要和医疗技术的要求不断增高,用药安全性、可行性等逐渐成为临床研究中的重点内容,因此,对中药安全性、有效性的关注也成了中医体检的部分内容。中药的选方用药并不简单,除了要了解患者的病情和药方功效,还要对患者的体质进行评估。结合中医病理知识来看,人的体质可以分为多种类型,不同类型体质对于药物的吸收、反应均有所不同,应当充分了解患者的体质类型,才能更好的选方用药。此次研究,抽取于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期间接受治疗的100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将其分为两组后,探究体质辨识对选方用药的临床意义,详细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此次研究,抽取于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期间接受治疗的100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排除标准:①存在智力障碍,不能配合护理工作和实验观察的患者;②合并其他系统严重疾病,如心脑血管疾病、结缔组织病、肾脏疾病;③近期有严重感染、手术等应激情况;④同时补充性激素、生长激素者;⑤同时合并垂体后叶受损的患者;⑥对激素药物过敏者。采用抽签法将其分为A组(50例)和B组(50例)。A组,男性27例,女性23例;患者年龄48~75岁,平均年龄(61.26±1.12)岁;B组,男性26例,女性24例;患者年龄49~76岁,平均年龄(62.11±1.21)岁。所选取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后,结果显示P>0.05,因此可知患者一般资料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可行。

1.2方法

A组患者在选方用药的过程中,结合运用中医体质辨识来为患者选择最适宜的药物,体质辨识根据中医判断的九种体质来进行分析(平和体质、气虚体质等),在选择用药时,结合患者疾病史、身体状况、家族病史、心理等,进行综合性的分析,合理用药,比如本次选取的患者中,有5例患者为气虚体质,以气息低弱,机体、脏腑功能状态低下为主要特征,在用药过程中,要注意去湿邪,改善体虚易出汗的情况;B组采取常规选方用药。

1.3观察指标

①疗效评价:分为显效(主要症状得到缓解)、有效(主要症状有所改善)和无效(患者病情如故)三个标准,对比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显效+有效)。②治疗完成后,通过门诊复查、电话随访等多种方式,了解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两组的发生率。③生活质量:使用SF-36生活质量表来对两组患者进行评价,包括生理机能、生理职能等项目,纳入统计学进行对比分析。

1.4统计学处理

使用的软件为SPSS19.0,将观察指标中的数据记为均数±标准差和百分率(%)的形式,各变量的组间比较,若符合正态分布,采用均数差值组间比较的两独立样本 t 检验和卡方(X?)检验,关性分析用 person 相关性分析。以 P<0.05 为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A组中仅有1例治疗效果不明显,另外49例患者治疗显效或有效,总有效率98.0%,B组中10例治疗效果不明显,另外40例患者为治疗显效或有效,总有效率80.0%,两组的总有效率比较得出P值<0.05,差异显著;见表1.

2.2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A组中有2例患者出现了不良反应的情况(腹痛、发炎各1例),B组中出现不良反应的有11例,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比较得出P值<0.05,两组间差异明显,见表2.

2.3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

生活质量表的指标观察中可知,治疗后的各项指标得分与治疗前相比,均能得到P值<0.05,前后比较具有显著差异且治疗后明显更优。

3 讨论

体质辨识可以达到三个目的:一是未病先防,改善偏颇体质,预防相关疾病的发生;二是预病早治,在疾病临床前期,调整偏颇体质,给予早期治疗;三是既病防变,掌握患者的体质差异,确定疾病的变化趋向。可以達到“治未病”的目的。随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复兴,祖国医学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越来越多的患者选择通过中医疗法来治疗疾病。中医体质辨识是一种“健康管理”的新模式,治疗过程中注重对患者体质的分析和调节,尽可能从改善患者气血循环的角度来进行疾病的治疗,避免患者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体质辨识的重点在于了解患者的个人体质情况,让患者能够多方面进行调适,如心理、饮食、起居、运动、经络等,从而积极配合治疗工作,并且中医体质辨证理论能够广泛应用于各种患者中,对于疾病发展趋势会有较明晰的了解,因此对疾病治疗的安全性有益。此次研究,抽取于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期间接受治疗的100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将其分为两组后,探究体质辨识对选方用药的临床意义。根据最终结果,A组中仅有1例治疗效果不明显,另外49例患者治疗显效或有效,总有效率98.0%,B组中10例治疗效果不明显,另外40例患者为治疗显效或有效,总有效率80.0%,两组的总有效率比较得出P值<0.05,差异显著;A组中有2例患者出现了不良反应的情况(腹痛、发炎各1例),B组中出现不良反应的有11例,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比较得出P值<0.05,两组间差异明显;在生活质量的观察对比中,A组患者的各项评分,与B组进行比较后,均能得到P<0.05,A组生活质量明显更优。

猜你喜欢
临床意义
免疫性抗体对女性不孕不育检测的临床意义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在热性惊厥患儿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冠心病患者血清γ—谷氨酰转移酶水平及临床意义分析
探讨侧俯卧位在产程进展中的临床意义
膝关节后交叉韧带解剖研究及临床意义
输精管高位结扎术的手术技巧及临床意义探究
免疫性抗体对女性不孕不育检测的临床意义
糖尿病肾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与尿酸检测的意义
肺炎合并脓毒症患者检测血清降钙素原、超敏C反应蛋白的临床意义
D—二聚体实验室检查的临床意义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