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常规检验应用于小儿急性阑尾炎临床诊断中的价值

2019-10-15 00:28米满元
特别健康·下半月 2019年12期
关键词:尿常规急性阑尾炎准确率

米满元

【摘要】目的:研究小儿急性阑尾炎经尿常规检验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30例疑似急性阑尾炎急诊患儿(后均经病理学确诊),分别给予超声诊断及尿常规检验,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两种诊断方式准确率差异。结果:超声诊断准确率为83.33%,观察组为96.67%。结论:相较于超声诊断,尿常规检验准确率更高,可作为初步诊断判定方法。

【关键词】急性阑尾炎;尿常规;准确率

【中图分类号】R4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9)12-110-01

在儿童阶段,急性阑尾炎属于较常见急腹症类型多,出现于五岁以上儿童。虽然发病率相较于成年人而言偏低,但一旦发病往往病情更严重[1]。由于儿童无法对病症准确指出,大多只能表达出疼痛,因此可能存在病情延误治疗情况。临床症状方面,寒战、惊厥、精神不振、恶心呕吐、高热均为急性阑尾炎表现,若主斥症状不清晰可能加大临床判别难度[2]。本次研究采用对比形式观察了尿常规检验的诊断价值。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在2019年1月至5月期间收治的急性阑尾炎住院病患共30例,其中男患14例,女患16例;年龄区间处于4-9岁,平均年龄(6.31±0.87)岁。因腹部疼痛、高热、右下腹固定按压痛、肌紧张等典型症状入院。

纳入标准:经临床病例诊断确诊为急性阑尾炎,家属对研究知情并签署同意书。

1.2 一般方法

所有患儿均接受超声诊断及尿常规检验。

1.2.1 超声诊断

诊断前充足饮水确保膀胱充盈,取侧卧位。设定探头频率3.5-5.0MHz,超声大范围探查腹部,找到阑尾位置后从起始部开始顺着阑尾走向探查。若存在局部肠气则轻微按压帮助肠气游走,保障超声影像清晰性。

1.2.2 尿常规检验

取20ml患儿清晨空腹状态下晨尿中段,装在专用尿液清洁容器中,静置半小时至一小时后开始检验,查验尿液透明度、中性粒细胞、白细胞、红细胞、尿比重、蛋白质、尿糖、上皮细胞。

1.3 判定标准

超声诊断下阑尾壁回声增强、阑尾形态饱满、直径在6mm以上、黏膜下层粗糙增厚则确诊为阑尾炎。尿常规检验下红细胞数量未超过(++)、白细胞数量增多则确诊为阑尾炎。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诊断准确率以[n(%)]表示,以卡方检验。若p<0.05表示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以病例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不同诊断方式的准确率。结果显示超声诊断准确率为83.33%,观察组为96.67%(p<0.05),详见表一。

3 讨论

小儿急性阑尾炎的特征之一在于无典型临床症状,多数患儿仅能表述疼痛感。由于年龄因素,患儿往往无法清除表述自身病痛位置、持续时间、疼痛强度、疼痛方式等关键因素,影响了临床诊断。若治疗及诊断不及时,可能引发阑尾穿孔等其他严重病症,因此当小儿表述腹部疼痛时应及早明确是否为急性阑尾炎。腹部平片诊断是急腹症最基础的诊断方式,超声应用广泛、直观方便、价格低廉,但在显示率方面存在不稳定性,易出现漏诊、误诊几率。根据临床经验,采用超声诊断小儿阑尾炎的误诊及漏诊大多为阑尾直径在6毫米以内情况,若未及时诊出易导致最佳治疗时期的错过而加重病情。

尿常规检查与大便常规、血常规检查是目前最常见的三大检查项目。作为泌尿系统、糖尿病、早期肾脏病的有效筛查方式,可对尿蛋白或尿沉渣中的某些物质准确检出并提供临床依据。随着临床医疗的进展,尿常规检验项目逐渐丰富,相较于尿蛋白检查及显微镜检查而言,现代化尿常规检查利用半自动化、全自动化仪器提供更完善、更灵敏的检查方式,其数据分析更具精准性及可靠性。对于儿童而言,临床检查往往会加重其心理负担而出现哭闹、挣扎等行为,影响到诊断及病情的稳定。尿常规检验仅需获取患儿尿液样本即可,具有无创、操作简单、高敏感性、高准确性的优势。尿常规检验在鉴别诊断中优势独特,例如鉴别输尿管炎症、腹腔炎症、急性阑尾炎时,阑尾炎患儿存在少量白细胞、红细胞及尿蛋白。在与急性肝炎或肾炎做鉴别诊断时,由于临床症状均表现为腹肌紧张、右下腹疼痛,易出现误诊情况,而尿常规可进一步鉴别诊断,肝炎或肾炎患儿尿常规存在异常,正常人群尿胆原呈弱阳性、尿胆红素呈阴性。与输尿管结石做鉴别诊断时,二者均存在右下部疼痛症状,在尿常规检验下阑尾炎患儿红细胞数目偏少,但结石患儿数目偏多。

根据研究数据比较结果,采用尿常规检验与超声诊断均存在误诊病例,超声诊断准确率为83.33%,而尿常规检验准确率为96.67%。相对而言尿常规检验更具应用价值。由于阑尾炎病情进展快且发病急,因此必须在患儿表述存在下腹明显疼痛感时考虑到是否为急性阑尾炎,并及时明确诊断,避免进展为穿孔性阑尾炎导致出血、穿孔、休克等严重并发症。临床诊断需意识到儿童由于器官发育尚未成熟,在发生急性阑尾炎后相较于成年人而言更容易进展为穿孔而威胁生命健康。虽说超声诊断临床应用广泛,但若患儿阑尾直徑在6毫米以下极易发生漏诊或误诊病例,因此在条件允许情况下应尽可能选择尿常规检验进一步明确诊断,及时根据诊断结果制定治疗方案。总之,在小儿急性阑尾炎的临床诊断中,采用尿常规检验可获取更准确的检验结果,误诊率及漏诊率相对于超声诊断而言均更低,因此更具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赵娟.尿常规联合超声检查在基层小儿急性阑尾炎临床诊断中的应用研究[J].甘肃科技纵横,2018,47(02):91-92+79.

[2] 姜帅,徐佳丽.尿常规检验与C-反应蛋白诊断小儿急性阑尾炎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J].智慧健康,2018,4(29):5-6.

猜你喜欢
尿常规急性阑尾炎准确率
阴道分泌物对尿常规临床检验结果的影响及对策
乳腺超声检查诊断乳腺肿瘤的特异度及准确率分析
多层螺旋CT技术诊断急性阑尾炎的效果及准确率分析
不同序列磁共振成像诊断脊柱损伤的临床准确率比较探讨
颈椎病患者使用X线平片和CT影像诊断的临床准确率比照观察
C反应蛋白相比尿常规检验方法在小儿糖尿病合并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效果和价值
超声对急性穿孔性阑尾炎的诊断价值研究
普外科临床中急性阑尾炎临床诊治的分析探讨
急性阑尾炎合并阑尾穿孔的急救治疗方式及效果评定
阴道分泌物对尿常规临床检查结果的影响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