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的临床效果观察

2019-10-15 00:28海锦歌
特别健康·下半月 2019年12期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血压高血压

海锦歌

【摘要】目的:分析比较中西医结合及单纯西医疗法治疗高血压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100名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名患者,对照组采用单纯西医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医治疗。比较治疗开始前以及治疗开始后14天、28天、42天、56天时患者的血压,同时观察有无治疗并发症。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6.00%,对照组仅为78.00%,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前及在治疗14天时,两组研究对象的收缩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在治疗开始后28天、42天及56天的时候,两组研究对象的收缩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治疗高血压能够取得比单纯的西医疗法更加满意的治疗效果,可以进一步推广使用。

【关键词】高血压;中西医结合;血压

【中图分类号】R5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9)12-092-01

高血压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慢性疾病,高血压能够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以及增加患者死亡率,因此必须要严格控制好血压,以防其他严重并发症的发生,从而导致患者失去生命[1-2]。目前治疗高血压的方式及药物均种类繁多,但是尚无特效的治疗方式及治疗药物,有单一的治疗方式,也有联合的治疗方式,有单一的药物治疗,也有多种药物联合治疗,有单纯的中医或者西医治疗,也有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式。为了明确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的治疗效果,本研究进行了对比研究分析,现本研究结果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在本院确诊并进行治疗的100名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中有关高血压的相关诊断标准[8],患者在安静状态下收缩压或者舒张压依然≥140/90 mm Hg。按照随机数字的原则,将100名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名患者。其中实验组男性患者30例,女性患者20例,年龄37~76岁,平均(50.1±3.5)岁,病程8~21年,平均(9.7±2.5)年,单纯收缩压升高的患者19例,单纯舒张压升高的患者21例,同时升高的患者10例;对照组男性患者30例,女性患者20例,年龄37~76岁,平均(51.2±2.9)岁,病程7~22年,平均(10.1±3.1)年,单纯收缩压升高的患者18例,单纯舒张压升高的患者22例,同时升高的患者10例;所有参与研究的患者均知情同意后开展研究,且本研究结果医院伦理委员会研究同意。两组研究对象性别、年龄、病程和高血压类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进行统计学对比研究分析。

1.2 方法 纳入对照组的患者进行单纯西医的治疗方法,给予口服依那普利(浙江海正药业,10mg/ 粒,10mg/d);硝苯地平(青岛黄海制药,20mg/片,,20mg/d),两药均早晚各服一次,与此同时,指导患者进行合理的饮食及体育锻炼,以治疗开始后14天、28天、42天、56天时患者的血压作为一个观察节点。实验组的研究对象在对照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再给予中医治疗,加用健脾平肝降压汤治疗,方剂组成:陈皮15g,姜半夏10g,茯苓10g,炙甘草15g,枳实10g,竹茹15g,石决明25g,夏枯草10,泽泻10g,白术10g,天麻15g,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口服。同时给予患者按摩及针灸,针灸或按摩涌泉、内关、曲池穴等。每日一次。以治疗开始后14天、28天、42天、56天时患者的血压作为一个观察节点。

1.3 观察指标 治疗开始时采用水银血压计为患者测量血压,连续测量3次,取其平均值作为治疗前血压,记录备用;在治疗开始后14天、28天、42天、56天时用同一个水银血压计为患者测量血压,连续测量3次,记录其平均值,记录备用。同时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有无发生并发症。

2 结果

2.1 兩组研究对象治疗效果比较 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6.00%,对照组仅为78.00%,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治疗前后收缩压和舒张压比较 在治疗前及在治疗14天时,两组研究对象的收缩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在治疗开始后28天、42天及56天的时候,两组研究对象的收缩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及在治疗14天时,两组研究对象的舒张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在治疗开始后28天、42天及56天的时候,两组研究对象的舒张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高血压为中老年常见慢性疾病,中医学上尚无老年高血压确切病名,但根据该病临床症状及病程转归特点可将其归于“头痛”“肝阳”“眩晕”等病范畴[14]。祖国医学研究者认为高血压与阴阳气血失调、气机升降失调有关,同时与肝、肾、脾胃等器官有紧密联系,该病本虚标实,气血亏虚、肝肾阴虚、肾精亏虚、禀赋不足为其本虚,七情过度、劳逸失衡、饮食不节、痰浊内阻、痰火气逆为其标实,其病位在脾、肾、肝三脏,肾阴亏虚则水不涵木,脾失健运则痰浊内蕴,肝阳上亢则气血失调,痰火气逆,上扰清窍,造成眩晕,痰湿、阳亢、血瘀均为眩晕发病的重要机理。年老体虚者,肾精亏虚,肝阴不足,阴不敛阳,肝阳亢盛,虚风内动;肾阳为阳气之根本,虚则气化无责,津液无法正常疏布,痰湿淤积,清窍失养,发为高血压[15]。采用中药治疗高血压还有以下优点:改善症状效果十分明显,能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压作用缓和,稳定血压效果好,对早期、老年轻度高血压或配合西药治疗较重的高血压病,均可防止或缓和血压较大的波动;副作用少,且能减轻或消除西药的副作用;中医中药在对某些受损器官的逆转以及并发症的防治方面也有一定作用。

本研究发现,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6.00%,对照组仅为78.00%,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开始治疗14天以后,实验组患者的血压改善情况明显要优于对照组患者,说明采用中后西医结合的方式治疗高血压可以比单纯的西医疗法取得更加满意的治疗效果,可以进一步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丁峣,方祝元.中药干预高血压相关炎症因子水平的实验研究进展[J].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15(2):70-72.

[2] 童建霞,刘宇,刘金凤,等.刘如秀教授并调肝肾治疗眩晕经验撷萃[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4,12(5):637-638.

[3] 刘茜.顽固性高血压的诊断和治疗[J].心血管病学进展,2015,36(6):713-717.

猜你喜欢
中西医结合血压高血压
警惕异常的血压晨峰
降压快的药就是好药吗
Hold住,你的血压!
最怕啥
天冷了要换好一点的降压药吗
中药汤剂联合中药足浴及耳穴压豆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
高血压界定范围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临床分析
高血压病人应具有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