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何军燕
《红楼梦》的文字古典而又凝重,情节复杂而又丰富,人物个性立体而又鲜明。引导学生阅读《红楼梦》的适宜篇章,可以激发他们阅读古典名著的兴趣,增加文化底蕴,对促进终身阅读具有深远的意义。教材中,《“凤辣子”初见林黛玉》并不是一个完整的章节,而是编者根据单元主题的编排需要进行删改的一个人物描写片段。那么,该如何通过这样一个特殊的片段去激发学生阅读《红楼梦》的兴趣呢?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引领学生感受作家笔下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从“一篇”到“一本”,巧联妙结,让人物形象在学生心目中立体起来。
20世纪,越剧《红楼梦》曾风靡一时,让很多人由此知晓原著。笔者来自越剧故乡,课上先为学生演唱了一段最经典也最为大家熟知的越剧唱段《天上掉下个林妹妹》。一人分饰两角,运用高亢而又柔美的唱腔,一下子把学生带进艺术的殿堂,让他们在戏曲中感受了“宝黛初见”的场景。这一番演唱,先声夺人,较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随即,笔者趁热打铁,简单地为学生介绍了名著《红楼梦》,并出示了《红楼梦》中的人物关系图(见右图)。一张思维导图让学生快速地梳理了人物的关系,尤其强调了贾母、贾宝玉、林黛玉以及王熙凤之间的联系,也突出了王熙凤在这个大家族中的位置,为学生继续阅读做好铺垫,让“一篇”与“一本”巧妙联结。
课文中最难读的部分无疑是描写王熙凤外貌的一段文字。这一段话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前面部分指向的是王熙凤的穿着打扮,后面部分指向的是她的容貌。
读通是首要任务。笔者根据学生的基础,对“穿着打扮”部分进行适当的拆分,降低朗读的难度。首先出示句子最基本的成分,然后由少到多,由易到难,使其逐渐丰满起来(见下图),通过突破难点,反复练习,让学生自然学会长句子的朗读。接着让学生展开比较:简单的句子和课文具体描写的句子有什么区别?学生通过生动的语言文字,感受到“凤辣子”的与众不同:美丽、富贵、炫耀……同时,对“凤辣子”在这个大家族中的特殊地位也有所体悟。
对于“容貌描写”部分,笔者采用“由多到少”的方法让学生展开对比,把课文中具体描写的句子删改为简单的句子。学生一对比,便对这段浓墨重彩的外貌描写有了自己的解读:“美”中带“威”。
本教学环节旨在引导学生展开有声的对比朗读,让学生对《红楼梦》的语言风格有所感知,通过朗读读出人物的特点,了解人物的地位,激发从“一篇”到“一本”的共读兴趣。
通过品味“凤辣子”的语言,读出言外之意,读懂人物内心,这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为此,教学可这样进行。
笔者先让学生“找找有关‘凤辣子’语言的句子,细细品味,想想‘凤辣子’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大部分学生认为“凤辣子”留给大家的印象是她很关心别人。笔者接着追问“真是关心吗”,引导学生关注文中的问号,关注重复出现的词语,联系平时问问题的方式。学生细细品味,从“凤辣子”问问题并不让人回答的现象里,读懂了“凤辣子”假装在关心,实则是在讨好贾母。从“凤辣子”一再强调的“只管告诉我”里,读懂了她的潜台词“在这里,我说了算”,她炫耀的是自己的权威。
“言为心声”,看似普通的语言却能读出人物丰富的内心。通过这样的个性语言品味,一个鲜活的“凤辣子”便跃然纸上。笔者趁热打铁,又从《红楼梦》中撷取了几句描写“凤辣子”语言的话,让学生继续品味,继续言说。这是“一篇”与“一本”间的又一次联结。
初识“凤辣子”,学生对人物的理解还是肤浅的,远远不够深刻。于是笔者引导学生拓展阅读《红楼梦》第十四回的相关片段(见下图)。这个片段展示了一个能干的“凤辣子”,跟课文中的“初见”印象完全不同,这就体现了人物的多面性。学生通过阅读很快感受到了这一点,自然就明白了她在荣国府中有着这样的地位,与其能干是分不开的。笔者引导学生认识了“凤辣子”的多面性,也激发了学生想更多了解“凤辣子”的欲望。
课上,笔者运用拓展阅读,由课内延伸到课外,从“初见”到“再见”,丰富了王熙凤的人物个性,同时也点燃了学生阅读名著的火种。得法于课内,获益于课外,又一次实现了“一篇”与“一本”间的自然联结。
在课堂教学的最后环节,笔者把重点放在对“凤辣子”这个人物的评价上。正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千个读者同样也有一千个“凤辣子”。
师:喜欢王熙凤的人这样评价——
(出示:模样极标致,言语又爽利……)
师:不喜欢她的人这样评价——
(出示:嘴甜心苦,两面三刀……)
师:目前,我们对王熙凤又有着怎样的评价呢?
(展示生的评价)
师:王熙凤到底是个怎样的人呢?随着阅读的深入,你会有新的认识。那就让我们走进曹雪芹呕心沥血花费十年时间才完成的《红楼梦》。走进它,相信你们会有更多的收获。
在教学中,笔者利用移动终端的交互性,运用“弹幕评论”的功能,让每个学生的评价语言都呈现在了屏幕上。通过技术的辅助,学生的评价语言汇成了一条流动的情感之河,再加上世人对“凤辣子”的评论,这个人物形象真正立体起来。通过这样的认知,学生又一次激发起共读名著的兴趣。
面对“一篇”,教师要抓准其样态特点,让“一篇”与“一本”巧妙联结,自然可以通过“这一篇”,激发学生共读“这一本”的浓厚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