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农经》记者 夏青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生猪生产国和消费国,发展生猪生产,对于保障人民群众生活、稳定物价、保持经济平稳运行和社会大局稳定具有重要意义。非洲猪瘟疫情发生以来,我国生猪产业的短板和问题进一步暴露,稳产保供压力较大,也再次提醒我们:我国养猪业发展迫切需要加快建立起现代化生猪产业体系,推动养殖体系从小、弱、散向规模化转变,生产方式从影响环境向环境友好转变,流通体系从“运猪”向“调肉”转变,从根本上实现高质量供给,减少价格不合理波动。
猪肉是我国大多数居民最主要的肉食品,在我国居民肉类消费中占六成。猪肉的这一特殊地位使其每每发生价格明显波动时,都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近期,这一热点再次被引发。
据农业农村部监测,6、7月份以来,全国生猪价格持续上涨。7月29 日至8 月4 日,全国规模以上生猪定点屠宰企业生猪平均收购价格为19.28 元/公斤,较前一周上涨2.44%,较去年同期上涨42.39%。商务部数据显示,8 月19日至25日,猪肉批发价格为每公斤31.77元,涨幅为8.8%。
党中央、国务院对生猪生产和猪肉供应的保障高度重视。8 月2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确定了稳定生猪生产和猪肉保供稳供价五项措施。8 月30 日,全国稳定生猪生产保障市场供应电视电话会议对生猪稳产保供作出全面部署。9 月10 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稳定生猪生产促进转型升级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是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由农业农村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交通运输部、市场监管总局和银保监会等部门,在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建议的基础上组织起草的,提出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稳定生猪生产、促进转型升级的思路、目标和政策措施。
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9 月11日下午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农业农村部副部长于康震就猪肉价格持续上涨的原因做了解答:2018 年4月份以来,受“猪周期”下行、非洲猪瘟疫情冲击和一些地方不当行政干预的影响,我国生猪产能持续下滑。
简而言之,生猪产能减少导致猪肉供应紧张是猪肉价格持续上涨的主要原因。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9 年一季度我国猪肉产量1463 万吨,下降5.2%。据农业农村部对400 个县定点监测的数字,7 月份生猪存栏环比下降9.4%,同比下降32.2%。其中,能繁母猪是决定生猪生产能力的一个关键指标,能繁母猪存栏环比下降了8.9%,同比下降31.9%。全国规模以上生猪定点屠宰企业屠宰量1730.34 万头,环比减1.6%,同比降11.3%。据中国畜牧业协会资料,22 个省市市场数据显示,8 月下旬平均猪肉价格上涨到每公斤33 元,与去年同期相比涨幅达到53.3%,超过2011 年和2016 年大约每公斤30 元左右的历史峰值。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副研究员王祖力,在9 月11 日举行的“2019中国玉米产业大会”上,分析了我国生猪生产的基本状况。
第一,产业集中度不断提高。在分布区域上,整个生猪养殖重心依然位于中部和南部区域;规模化水平提高,2018 年规模化养殖水平发展到新的阶段,即由过去以小散户居多,变为规模养殖与散户各占一半;大型养殖企业集团增速加快,2018 年排在全国前20 位的大型养殖企业集团总出栏量占9.4%。
第二,国内生猪产业的素质、产业效率在大幅度提升。一个指标是PSY,即一头母猪年产出健康崽猪数,最近几年增长非常快。2013年水平大概13.6,2018 年到了18,5 年提升了32%。另一个指标是出栏活重提升快,2010 年单头肥猪的出栏重约110 公斤,2018 年是124公斤,9 年间增长约13%。
第三,猪肉消费出现了下降趋势。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4 年我国猪肉人均占有量40多公斤,达到高位;2018 年约38 公斤。最近这4 年,猪肉消费连续下降。与此同时,禽肉消费在缓慢增加,肉类消费结构上出现了转变。
全国生猪生产布局四类区域分类
王祖力表示,非洲猪瘟疫情对我国生猪产能造成了很大影响,猪肉供给存在较大缺口。今年猪肉产量同比下降估计在20%,跟2017 年相比较,20%的量级大概是1000 万吨的猪肉产量的降幅。算上禽肉增产和进口,国内猪肉供应仍有700 万吨的缺口。
王祖力认为,现在整个国内非洲猪瘟疫情区域性的发生基本接近尾声,疫情趋稳。但从现在产能开始恢复,到产能释放出来,基本需要一年的时间。所以,有可能到2020年下半年,甚至到2020 年的8、9 月份之后,养殖积极性提高带来的产能恢复才能够释放出来。
王祖力表示,未来我国生猪产业发展,在提高规模化养殖比重的同时,要着力提高散户的养殖技术,提高整体养殖的标准化水平,加强基层防疫力量,不断提高生产和市场调控能力。“国内猪肉产量还是要靠自己。”
9 月8 日,海关总署公布了2019 年前8 个月我国外贸进出口的相关情况。2019 年1—8 月份,猪肉、牛肉和水海产品进口值分别大幅增长66.1%、65.2%和38.5%。
显然,随着我国猪肉供给不足情况的加剧,猪肉产品进口值大幅增长。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副研究员朱增勇表示,国内供给波动、国内外猪肉价格大幅倒挂是进口持续增加的主因。2006 年之前,我国生猪产品进口量总体在30 万吨以下,2007 年增至47.31 万吨后开始稳步增加,到2016 年达到311.21 万吨,创历史高位。2017 年和2018 年较进口高峰期均明显下降,分别为249.96 万吨和215.44万吨。我国生猪产品进口以猪杂碎和猪肉为主,2000 年至今累计进口1937 万吨生猪产品,其中猪肉进口量占比43.3%。
农业农业部猪肉全产业链监测预警分析师李梦希分析介绍,由于国内供需变动,以及和欧美主要出口国生猪养殖成本方面的差距,2008 年开始我国成为猪肉净进口国,2016 年成为全球最大的猪肉进口国。2000—2007 年我国猪肉贸易保持净出口,2008 年开始连续11 年进口量超过出口量,进口量从37.33 万吨增 至2016 年 的162 万 吨,2017 年 和2018 年猪肉进口呈现高位并保持平稳,进口量分别为121.68 万吨和119.28 万吨。
不过,猪肉进口对缓解国内猪肉供给不足的作用有限,这是由全球猪肉贸易总量决定的。
数据显示,2018 年全球生猪出栏量约为12.98 亿头,出栏量排名前三位分别为中国、欧盟(27 国)与美国。我国6.94 亿头的生猪出栏量,占到世界一半以上。产量方面,2018年全球猪肉产量约为11295.8 万吨,中国以5400 万吨的产量位居第一,也约占全球产量的一半。
从猪肉出口情况来看,2018 年世界猪肉贸易量略有上升,为810.4 万吨;主要猪肉出口国(地区)有欧盟(305 万吨)、美国(271.7 万吨)和加拿大(135 万吨),三国(地区)猪肉出口量占到全球的83.37%,共约711.7 万吨。
历年世界猪肉贸易量
朱增勇表示,我国猪肉进口量约占国内猪肉产量2%—3%。我国的猪肉进口来源欧盟占2/3,南美国家近几年市场份额迅速提升,进口市场呈现多元化。2008 年至2018 年,我国累计从欧盟进口476 万吨猪肉,占总进口的61.8%,主要来自德国、西班牙和丹麦,累计进口量占总进口量的15.4%、17.5%和10.9%;北美是第二大进口来源,从美国和加拿大的累计进口量分别占总进口量19.1%和11.8%;南美国家2016年成为我国猪肉主要进口来源之一。2015 年以前,我国从南美进口的猪肉占比不足5%,2016年开始,巴西和智利的猪肉对华猪肉出口持续增加,尤其是巴西,2018 年对我国猪肉出口量达到15.01 万吨,超过美国,占我国2018 年猪肉进口量的12.6%,并带动南美猪肉在我国进口总量中的占比达到16.3%。
朱增勇表示,在经过连续两个月的明显上涨后,8 月份猪肉价格已经处于历史高位,对增加猪肉产品进口调节国内市场的需求作用进一步加大。从以往的经验来看,缺猪阶段必然会引发大量进口,所以扩大猪肉和其他品种肉类进口是必然,同时也对现阶段猪肉价格的上涨起到了一定的对冲作用。
“国际市场猪肉贸易不支持猪肉进口大幅增加,但预计将会超过2016 年进口水平。”朱增勇表示,根据不同统计口径,全球猪肉出口贸易总量在800 万—900 万吨。短期来看,主要进口市场欧盟猪肉价格处于较高水平,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猪肉进口,国内外市场联动性将明显提升。从国际市场其他国家猪肉进口需求来看,主要猪肉进口国日本和墨西哥尽管总体猪肉进口需求增加,但绝对增加量不大,需求增加在10 万吨以下,俄罗斯国内产能明显增加,进口需求则呈现下降趋势,其他国家相对稳定;从出口市场来看,欧盟2019 年猪肉产量稳中略减,大幅增加可能性比较小,巴西对中国猪肉出口或将会明显增加。因此总体来说,短期国际市场可补充的余量在50 万吨左右。
我国生猪存栏数
8 月31 日以来,农业农村部会同国家发改委、财政部、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交通运输部、银保监会等部门,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多部门相继印发文件,出台17条政策措施支持生猪生产发展。
农业农村部有关负责人介绍,这些政策措施主要包括十个方面。
基础设施方面,对2020 年年底前新建、改扩建种猪场、规模猪场(户)和禁养区内规模养猪场(户)异地重建等给予适当补助,支持动物防疫、粪污处理、养殖环境控制、自动饲喂等基础设施建设;2019 年适当增加生猪调出大县奖励资金规模,重点支持生猪生产发展、动物疫病防控和流通基础设施建设。
贷款贴息方面,种猪场、规模猪场流动资金贷款贴息实施期限延长至2020 年12 月31日。在延长期内,将符合规定的种猪场、规模猪场用于新建、改扩建猪场的建设资金纳入支持范围。
保险方面,自2019 年5 月1 日至2020 年12 月31 日,暂时将能繁母猪保额从1000—1200 元增加至1500 元、育肥猪保额从500—600 元增加至800 元,鼓励具备条件的地方把握时间窗口,持续开展并扩大生猪价格保险试点。
推动粪污处理方面,扩大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实施范围,2020 年择优选择100 个生猪存栏量10 万头以上的非畜牧大县开展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
补贴补助方面,2019 年实施生猪良种补贴,补贴标准每头能繁母猪每年不超过40 元;非洲猪瘟强制扑杀补助经费由现行按年度结算调整为每半年结算发放一次,中央和省级财政资金下达后,县市要在三个月内将补助资金给付到位;强化省级财政的统筹作用,对非洲猪瘟防控经费保障、落实稳定生猪生产、强制扑杀补助等政策措施确有困难的县市,可降低或取消县市财政承担比例。
养殖用地方面,生猪养殖用地按农用地管理,不需办理建设用地审批手续,在不占用永久基本农田前提下,合理安排生猪养殖用地空间,允许生猪养殖用地使用一般耕地,作为养殖用途不需耕地占补平衡;生猪养殖圈舍、场区内通道及绿化隔离带等生产设施用地,根据养殖规模确定用地规模,增加附属设施用地规模,取消15 亩上限规定,保障生猪养殖生产的废弃物处理等设施用地需求。
禁养区划定方面,依法科学划定禁养区,国家法律法规和地方法规之外的其他规章和规范性文件不得作为禁养区划定依据;开展禁养区划定情况排查,立即整改违反法律法规规定超划禁养区情形;加强禁养区整改调整政策支持,对禁养区内关停需搬迁的规模化养殖场户,优先支持异地重建,对符合环保要求的畜禽养殖建设项目,加快环评审批,对确需关闭的养殖场户,给予合理过渡期,严禁采取“一律关停”等简单做法。
运输方面,从2019 年9 月1 日起,对整车合法运输仔猪及冷鲜猪肉的车辆,恢复执行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政策。在2019年9 月1 日至2020 年6 月30 日期间,对整车合法运输种猪及冷冻猪肉的车辆,免收车辆通行费。
抵押贷款方面,在辽宁、河南、广东、重庆开展土地经营权、养殖圈舍、大型养殖机械抵押贷款试点,支持具备生猪活体抵押登记、流转等条件的地区按照市场化和风险可控原则,积极稳妥开展生猪活体抵押贷款试点;对符合授信条件但暂时遇到经营困难的种猪场(地方猪保种场)、生猪规模养殖场和屠宰加工企业,不得盲目限贷、抽贷、断贷。
农机方面,将全国农机购置补贴机具种类范围内的所有适用于生猪生产的机具品目原则上全部纳入省级补贴范围,对生猪养殖场(户)购置自动饲喂、环境控制、疫病防控、废弃物处理等农机装备应补尽补。
针对近期生猪和猪肉价格上涨的情况,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司负责人彭绍宗表示,发改委提出和采取了一系列生猪保供稳价的政策措施,牵头制定出台了一些综合性的方案和措施,大力支持生猪养殖能力建设,着力增强储备调控能力,切实做好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
财政部农业农村司负责人姜大峪表示,中央财政积极支持非洲猪瘟疫情防控,大力支持恢复生猪生产。在出台临时贷款贴息政策,增加生猪调出大县奖励资金规模,提高生猪保险保额,支持实施生猪良种补贴,支持畜牧大县生猪运输车辆洗消中心建设,强化省级财政统筹力度等几方面做了工作。
有关畜禽养殖禁养区的划定情况,生态环境部土壤生态环境司司长苏克敬表示,据生态环境部调研了解,确实有一些地方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由,超过法律法规规定,随意扩大禁养区范围,给生猪生产发展带来了一定影响。因此,明确提出了依法科学划定禁养区,开展禁养区划定情况排查,立即整改违反法律法规规定超划禁养区的情形,加强禁养区整改调整政策支持四方面措施。
自然资源部耕地保护监督司负责人高永表示,本次国办印发《意见》,就保障生猪养殖用地进一步加大了支持力度。强调在编制国土空间规划时,要合理安排新增的生猪养殖用地;完善设施农用地政策;鼓励利用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和“四荒地”(荒山、荒沟、荒丘、荒滩)发展生猪生产。概括起来,在用地上要切实保障生猪生产的用地需求,做到应保尽保。
《关于稳定生猪生产促进转型升级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稳定生猪生产促进转型升级的思路、目标和政策措施,以保障猪肉基本自给为目标,强化责任落实,加大政策扶持,加强科技支撑,推动构建生产高效、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布局合理、产销协调的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新格局,为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生猪产业发展提供了基本遵循。
于康震表示,《意见》有三大亮点,保障好老百姓的“菜篮子”和养殖场户的“钱袋子”,关键是加快推动生猪产业的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
亮点一是明确提出了自给率目标。《意见》提出,猪肉自给率的目标保持在95%左右。这几年我国猪肉进口总体保持增长势头,即使最高年份的进口猪肉量占国内猪肉产量的比重也只有2%左右。
亮点二是机制上建立了约束与激励机制。《意见》明确发展生猪生产,保障市场供应,实行省负总责,要求主产省份要细化猪肉稳产增产的目标,主销省份要保持一定的自给率的目标。鼓励生猪主销省份支持主产省份发展生猪生产,通过资源环境补偿、跨区合作建立养殖基地等方式,推动形成销区补偿产区的长效机制。对于生猪调出大县增加奖励资金规模,发挥生猪调出大县的支撑保障作用。
亮点三是进一步完善政策支持体系。生猪生产发展长期受到贷款难、用地难和粪污治理难多种因素的制约,《意见》明确要求,探索将土地经营权、养殖圈舍、大型养殖机械等纳入抵质押物范围,保障养殖用地需求,规范禁养区划定和管理等等。《意见》还进一步明确了具体的项目支持,比如实施良种补贴项目,将符合条件的非畜牧大县纳入粪污资源化利用项目的实施范围,提高育肥猪和能繁母猪保险的保额等等。这些政策项目抓住了生猪转型升级的关键薄弱环节,必将进一步助推生猪生产向高质量发展迈进。
于康震表示,农业农村部下一步将在五方面发力,促进生猪生产恢复和产业转型升级。
当务之急是加快恢复生猪生产。农业农村部将会同相关部门督促地方加快落实中央出台的各项支持政策措施,以种猪场和规模养殖场为重点,支持新建、改扩建规模养猪场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加快增养补栏。支持符合条件的非畜牧大县生猪规模养殖场开展粪污资源化利用。督促地方落实仔猪、种猪及冷鲜、冷冻猪肉运输享受“绿色通道”政策。同时大力发展禽肉和水产品等动物蛋白替代品的生产。
持续抓好非洲猪瘟防控。督促地方逐级压实责任,落实好疫情监测排查报告、突发疫情应急处置、生猪运输和餐厨废弃物的监管等行之有效的防控措施。督促地方及时兑现非洲猪瘟强制扑杀补助资金,严格执行生猪屠宰环节非洲猪瘟自检和驻场官方兽医制度,对不符合规定的屠宰场限期整改,整改不到位的坚决关停。开展全国秋季“大清洗、大消毒”专项行动,针对高风险场所开展清洗消毒,降低病原污染面。
规范禁养区划定和管理。配合生态环境部指导地方依法依规划定禁养区,坚决纠正超出法律法规的生猪禁养限养,防止一些地方借环保和防疫为由“甩包袱”和不作为,搞“一刀切”。联合印发通知,进一步明确规范禁养区划定和管理的要求,加强禁养区划定情况的备核,对禁养区内易地搬迁的规模养殖场,要求地方落实养殖用地,优先支持异地重建,避免“一关了之”。
多部门部署多项促进生猪生产的针对性政策措施
2019/08/21
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五项稳定生猪生产和猪肉保供稳价措施。
2019/08/30
全国稳定生猪生产保障市场供应电视电话会议在北京召开。
2019/08/31
交通运输部、农业农村部联合印发通知,从2019 年9 月1日起,对整车合法运输仔猪及冷鲜猪肉的车辆,恢复执行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政策。
2019/09/04
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保持物价总体稳定,落实猪肉保供稳价措施,适时启动对困难群众的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
财政部办公厅、农业农村部办公厅联合发布通知,支持做好稳定生猪生产保障市场供应有关工作。
自然资源部办公厅紧急出台生猪养殖用地政策,保障生猪养殖用地需求。
2019/09/05
生态环境部、农业农村部联合印发通知,要求进一步规范畜禽养殖禁养区划定和管理。
2019/09/06
农业农村部办公厅通知,提出优化农机购置补贴范围,实行应补尽补。
中国银保监会、农业农村部联合印发通知,要求加大对种猪场、生猪养殖场的信贷支持力度。
2019/09/09
国家发展改革委、农业农村部联合发布通知,要求实施生猪规模化养殖场建设补助项目,最高不超过500 万元。
2019/09/10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稳定生猪生产促进转型升级的意见》,要求要稳定当前生猪生产、加快构建现代养殖体系、完善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并健全现代生猪流通体系。
加强监测调度和市场预警。督促各省及时调度本省生猪规模养殖场的生产情况,加强生猪生产形势的分析研判,及时发布市场动态信息,科学指导生猪养殖生产。
加强技术指导与服务。继续创建一批生猪养殖标准化示范场,发挥示范带动作用。组织召开大型生猪养殖企业稳定生猪生产研讨会或经验交流会,交流恢复生产的典型经验,让企业相互学习、增强信心。
《意见》提出加快构建现代养殖体系,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推动生猪生产科技进步:加强现代生猪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实施生猪遗传改良计划,提升核心种源自给率,提高良种供应能力。加大现代种业提升工程投入,推动核心育种场建设与生猪产能相适应,支持地方猪保种场、保护区和基因库完善基础设施条件,促进地方猪种保护与开发等。
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国家生猪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全国生猪遗传改良计划专家组组长陈瑶生表示,猪伴随着中华文明数千年发展,成就了世界第一养猪和消费大国地位,生猪产业直接超过1 万亿,占畜牧业总产值35%左右,是关乎国计民生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健康可持续的生猪产业发展,离不开自主的产业“芯片”——核心竞争力。
陈瑶生认为,长期以来我国生猪种业与产业地位极不匹配,一直饱受多方诟病,成为行业痛点。自我国改革开放40 多年来,通过引进学习消化吸收,我国生猪产业从小农副业成长为国民经济的支柱型产业。在生猪种业方面,已经积淀了全球最丰富的种猪资源,但是生猪产业大国却并没有成为种猪强国。“引述一个简单的数据,用关键词‘Pig breeding’(生猪育种)检索SCI 数据库(截至今年9 月5 日),共计7171 篇,中国1284 篇,总占比17.91%,自十年前超过美国后一直稳居第一,但时至今日没有一篇高被引论文,60%以上论文引用不超过五次,22.6%论文零引用。”
陈瑶生表示,生猪种业需要长期积淀,现代育种技术大面积普及可以上溯到20 年前的全国种猪遗传评估(试行),引导了行业对育种工作的重视,开始逐步积累最重要的育种基础性数据。经过十多年艰苦积淀,国家种猪遗传评估数据库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数据库之一,但是对育种支撑作用仍有待于深入探索和艰巨工作。
陈瑶生说:“为全面提升我国生猪产业自我供种能力,必须从局部点状科技创新上升为整体系统集成创新,关键突破点就是创新生猪种业体制和机制。”
首先,需要从国家层面做好生猪种业系统工程顶层设计。合理布局全国和区域性种业体系,必须明确种猪育种只能是由处于金字塔顶端的极少数、规模大、技术精、能共享的种业集团高度集成,根据生猪种业金字塔体系设计要点,系统优化优秀种猪基因流和数据流,在现代种猪育种技术和方法整体应用基础上,大幅度地提高种猪选育的准确性和效率,确保优质种猪最大限度地利用。
其次,创新政产学研推深度融合的全新机制。举全国之力系统整合大型种猪企业、院校科研团队、第三方育种服务等资源,通过责权利捆绑深度融合,借助新一代生物技术、基因组技术、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集成,破解长期困扰我国生猪种业发展的瓶颈,奠定中国种猪强国的基础。
第三,重点突破集团化和区域性联合育种。鼓励推动千万级产能的大型养猪企业搭建高效的种猪育种体系,重点创建区域性头部大型养猪企业联合育种体系,切实高效推进生猪种业系统工程建设。
第四,重构和优化种猪繁育体系遗传改良传递推广模式。重点是改革传统活体种猪流向的基因传递模式,实行全封闭的猪只单向流动,在金字塔繁育体系实现全流向的公猪精液优质基因传递。
陈瑶生表示,我国生猪产业发展到今天,已经具备创新引领生猪产业科技进步的综合实力,庞大的市场需求催生种猪产业超常规发展,需要审时度势,破解生猪种业源头科技创新、新技术方法整合落地、种猪繁育推等各环节的制约,全面提升我国种猪自我创新和供种能力,引领养猪大国向养猪强国的变革。
9 月10 日,中国农业科学院非洲猪瘟防控与生猪复养技术推介会上披露了一条信息:针对稳定和恢复生猪生产的迫切需求,中国农科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联合大北农集团,基于对非洲猪瘟的科学认知,以高级别生物安全实验室的生物安全理念为理论基础,结合实践经验共同研究建立全流程复养技术体系并推广应用,形成了“规模化猪场生物安全防控技术体系”,制定了《猪场复养技术要点》,指导猪场开展复养工作。目前,该技术已在黑龙江大北农所有猪场推广,在大北农辽宁北镇二场成功复产,该猪场6 月底以来已转入基础母猪6504头、分娩3205 窝、家庭农场投苗32 户,极大提高了企业信心,10 月中旬将实现满负荷运转。相关措施和标准操作程序可为其他养猪企业复养及非洲猪瘟防控提供有益借鉴。
日前,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党组书记、研究员黄保续表示,非洲猪瘟难防难控,但完全可防可控,要抓住关键防控措施,强化能力建设打赢防控持久战。“非洲猪瘟的发生,严重影响了我国生猪产业健康发展,也暴露出我国生猪产业链和兽医监管体系的不少薄弱环节,必须下大力气加以解决。”黄保续说。
据黄保续介绍,非洲猪瘟防控之所以是长期系统工程,主要有两个原因。
一是因为非洲猪瘟病毒独特,防控和根除难度大。非洲猪瘟病毒传播途径复杂,病死猪、生肉、餐厨剩余物(泔水)、生猪和饲料运输车辆、生猪贩运和保险理赔人员、野猪和软蜱等都可以传播疫情,再加上缺乏有效的疫苗,疫情预防难度大。病毒传入猪场后的潜伏时间长,猪群通常4—21 天才陆续出现病例,且早期群间传播速度较慢,早期发现难度大。病毒抵抗力强,在冻肉、骨髓、血液乃至猪场环境中可存活三个月甚至更长时间,病原清除难度大。正因为如此,全球已经发生过非洲猪瘟的60 余个国家中,仅有13 个国家(历时数年到30 余年)成功根除该病,提示该病的防控不是一蹴而就的。
二是我国生猪产业链风险因素多,须做好长期应对准备。从养殖环节看,我国生猪存栏数量大,约是全球平均养殖密度的8 倍;生物安全水平低,存栏500 头以下的养殖场户数占比高达99%,即便大型集约化养殖场也是基于免疫制度建立生物安全制度,存在明显漏洞。从调运环节看,我国居民消费鲜肉的习惯与生猪主产区主销区相分离的现状相互作用,导致我国生猪大范围高频次调运,在运输车辆带毒情况下,疫情跨区域传播风险高。从屠宰环节看,我国小型屠宰厂点众多,清洗消毒设施和制度不完善,一旦病毒进入很难清除,会通过持续污染生猪运输车辆和生肉引发次生疫情,对我国非洲猪瘟防控带来严重挑战。解决好上这些问题,必然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
黄保续表示,非洲猪瘟难防难控,但完全可防可控。当前,我国疫情传播途径已经十分清楚,针对性的防控措施也已十分具体,关键是要落到实处。
一是严禁餐厨剩余物喂猪。截至目前,我国小规模养殖场户发生的疫情中,52%是由餐厨剩余物喂猪(或因饲养人员接触生猪肉后不作清洗消毒直接喂猪)引起的。
二是提升养猪场户生物安全水平。截至目前,我国各类养殖场户40%以上的疫情,以及2000 头以上规模猪场几乎100%的疫情,是由人员或车辆携带病毒传入的。统计表明,非洲猪瘟病毒的传入风险随猪场规模的增大而提高,提示大型养殖企业必须具备更高的生物安全水平。调查表明,运输淘汰母猪的外部车辆与场内车辆和人员反复接触,是多数超大型猪场病毒传入的主要来源,应着力加以解决。
三是加强生猪屠宰管理。非洲猪瘟病毒存活能力强的特点,导致屠宰厂点既可长期“储存”病毒,又可通过车辆、人员、肉品等多途径“释放”病毒,在疫情传播中具有“存储器”和“放大器”作用。
四是严格生猪调运监管。生猪异地调运是疫情跨区域传播的主要因素。我国生猪运输车辆条件差、清洗消毒设施落后,一些疫情发生地流行病学关联车辆的病毒污染率甚至超过三分之一,散播疫情的风险极高。
五是规范疫情处置。病死猪及其污染物是非洲猪瘟最直接的传染源。及时发现、报告疫情,规范实施调查、隔离、封锁和无害化处理措施,把病毒限制、清除在疫点内,有效防止疫情扩散,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黄保续进而表示,长远来看,要提升三种能力才能确保非洲猪瘟防控达到良好效果:一是压实各方责任,提升群防群控能力;二是健全动物防疫设施,提升条件保障能力;三是强化基层机构队伍建设,提升兽医监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