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长俊
摘 要:本文对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中互联网金融监管进行了分析,从法律、技术、信用三个方面阐述了当前互联网金融面临的问题,并据此提出了健全法律法规、提升技术水平、实现信息共享,强化内控水平的发展策略,为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提供了一些发展思路。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非结构化数据;内控水平
引 言
互联网金融的概念出现在2012年,不同于商业银行间接融资模式,也不同于资本市场直接融资。国家政策对于新兴出现的互联网金融进行了逐步引导和监管,但对于互联网金融管理中还存在的问题,银行仍然需要加大力度进行金融监管。
1.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中互联网金融监管面临的问题
第一,法律风险。互联网金融的野蛮生长导致了金融行业的无序和混乱。相较于传统银行业务,互联网金融对于客户的审查更为宽松,业务办理的手续较为简化,容易导致账户盗用的风险。线上的验证手段由于对顾客的审查不严,会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进行滥用,利用电子银行和互联网金融平台进行违法洗钱行为,触犯法律法规。由于当今互联网金融的法律法规还不健全,对于一些擦边行为,法院的评判标准不一致,导致互联网金融监管的困难加大,商业银行的金融风险随之增加。
第二,技术风险。互联网金融在很大程度上都是依赖技术的发展,但电脑设备、网络数据很容易出现问题,比如网络不稳定、受到恶意攻击、系统出现漏洞,这些都会对交易安全性造成威胁。
客户信息是金融行业的生命力所在,互联网金融容易造成客户信息的泄露,近年来网络上售卖各种信息新闻屡见不鲜,就是因为对于信息的保护机制还不够完善,数据很容易被盗取和滥用。
第三,信用风险。信息时代金融行业对电子化的依赖程度在不断提升,但电子平台很容易出现各种问题,导致用户无法及时使用服务甚至造成财产损失,这就很容易导致银行的信用危机,导致声誉受损。在银行开始建设自家的互联网电商后,由于經验不足,服务意识不到位,很容易损害消费者的权益,对银行的口碑造成危害[1]。
互联网金融平台质量参差不齐,一些金融产品和服务的使用无担保、无抵押,在出现问题后很难追责。信用体系的建立仍然不足,一些互联网平台没有接入信用体系,导致银行对于客户信息的监管不够全面,造成了监控死角,影响银行的其他业务。
2.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对于互联网金融监管的策略
2.1建立健全互联网金融法律法规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离不开法律法规的保障,随着国家对于互联网金融的监管力度越来越强,银保监会对于商业银行的整年数据都有所收集,对于风险控制的政策都有所调整。商业银行要认真研究国家的金融政策和金融动态,将法律法规融入到日常的风向管理中。市场是金融行业变化的晴雨表,对于市场行情,商业银行要及时了解和判断,合理修改目前制度中不合理的部分。
互联网金融的风险控制体系需要额外设置,针对互联网不同于传统银行的管理性质,要着重对于互联网金融的预警、监控、审核、评价等体系进行管理,配备专业人才团队,确保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有成效[2]。
互联网金融管理需要复合型管理人才,不仅对于具体的金融操作知识有所了解,还要有全局性的思维和战略水平,能从多角度、多层次的分析网络金融风控机制。对于计算机技术也要有一定程度的掌握,最为重要的是有高度的金融素质水平和责任意识,对于互联网金融管理能认真负责。
2.2提升技术水平,强化风控能力
金融信息的庞杂带来了金融行业的复杂性,面对这样的金融平台,目前的数据分析手段还不十分充足,传统的数据分析手段无法应对当今半结构化、非结构化比例高的数据。非结构化数据,如地址信息、社会关系、同行评价、行为数据等对于一个客户的金融身份的完善都十分有帮助,可以让数据更加立体和全面。
互联网金融平台的安全性在于技术水平的提升,银行需要持续优化监管技术,修复系统漏洞,为平台定制多层次防护、多角度筛查的防火墙,以应对黑客的攻击。互联网的特性之一就是大数据,利用数据优势,商业银行可以建立起大数据风控体制,解决信息差的问题,实现实时信息的动态调控,进而提高运转流程的效率,加大信息的利用程度。
在建立大数据风控体制时,要对IT整体架构进行调整,使其适应当今网络金融的发展要求,做到整体架构的更新换代。在数据平台建成后,银行要做好数据收集工作,利用多边系统交叉收集与挖掘,对于不同渠道的信息进行交叉比对,确保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2.3实现信息共享,保证银行信誉
一些互联网金融产品的宣传做的很到位,但是对于信息的表述不充分、不明晰,一些消费者容易忽视的关键点往往不予展示,对于责任和权利的划分也十分不明确,比如某网络借款平台对于消费者借款行为上征信报告的后果没有及时在显著位置提醒。一些平台还会在后台默认对于一些权限的授权,使得消费者在不知不觉间提供了个人信息而不自知。
针对这种情况,某银行建立了事后补偿的举措,建立了网络金融风险快速追赔机制,积极与第三方商户沟通,共享风控理念和风险形势信息,从商户端加强风险管控,实现了行业上下游风险联防,保护了银行的信誉。
2.4强化内控水平,保障消费者权益
互联网金融监控水平的提升关键在于银行的自我管理,银行在收集完信息后,要完善风险评价模式和算法,借助云计算系统,对于信息进行规范化全面性的计算评价。设立风险评价机构,机构人员要对网络风险的进行实时监控,及时跟进,保证数据和资产的安全。在银行与第三方合作时,要对于合作资质进行核查,保证合作的业务可以顺利开展,防治出现风险。比如某银行建立的网络金融反欺诈凭条,实现对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网上支付等渠道交易的全天候风险监控,重点对异常高风险交易进行实施阻断,有效的保障了消费者的权益。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了提高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水平,必须要加强对于互联网金融的监管力度。商业银行需要对于国家的法律政策认真进行学习,提升自身的互联网技术,对于互联网金融这一新生事物做好改革和发展、管理和规范,为整个金融行业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 范应胜.商业银行互联网金融业务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构建分析[J].经济师,2019(11):123-124.
[2] 王春慧. 我国互联网金融监管问题及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