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佛像与壁画不同时代地域的差异

2019-10-14 20:16张倩
艺术大观 2019年20期
关键词:河西石窟

张倩

摘要:佛教产生于印度,自两汉时期传入我国,从此佛教便在中国发展传播,影响了我国的方方面面。佛教同时也被佛教造像和精美洞窟壁画这种艺术形式所承载,得以留存,也让我们可以感受到当时的艺术的发展。魏晋南北朝是佛教传入我国然后传播的重要时期,十六国至北魏前期的河西地区有许多石窟,这些石窟里的佛像和壁画在不同地区不同阶段又有着不同的艺术形式。

關键词:河西;石窟;十六国

甘肃省位于祖国的西北,地形狭长如走廊,东西绵延一千四五百公里,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通往西域的交通要隘和咽喉之地。汉唐这个时期,随着这个著名的“丝绸之路”的开拓与畅通,古代甘肃作为中西交通的甬道,在沟通我国中原与西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作用日益增长。

沿着丝绸之路各个地区和附近都有众多的石窟,石窟里有令人叹为观止的大量精美绝伦的佛教造像和壁画,这些都是当时经济文化发展交融留下的重要遗迹和珍贵财富。河西地区的这些石窟因为年代的不同,地区的差别,洞窟内的佛教造像、壁画也会随之有不同的变化,以不同的形式出现,体现了时间与地点的差异。这些差异也是我们研究佛教造像和壁画,研究这一文明所必须要重视的部分。

一、十六国时期总体风格之差异

十六国时期,在中国北方各族剧烈争斗、政权频繁更迭的混乱状态之下,中原和内地传统的汉文化一儒学遭受到极严重的打击,处于衰败的境地。而这时的河西地区却成为中国北方一个汉文化的保留区和发展区,儒学呈现出极为兴盛的景象。

佛教从印度经西域传入河西地区时,某种程度而言,也就进入了具有深厚传统文化基础的汉文化区。要在儒家思想流行的河西立足,佛教就必须依附和借助传统文化进行传播,而佛教艺术也必须做出相应的改变。以“飞天”为例,敦煌地区的飞天虽然大多还上裸下裙,却已不再似印度和西域地区的飞天酥胸祖露,而是以扁平的胸肌取而代之。此外,印度和西域地区成对出现的男女飞天在河西地区也难觅行踪,而以男性或中性的飞天为多。敦煌早期的飞天由于原来粉红色的硫化汞和碳酸铅氧化,使晕染层次、线条发生变化,特别是眉目间原来的粉红肉色褪色后,只留下白色、青灰色,面部变为两个大黑圈,形成一种“小字脸”白鼻梁、白眼珠的效果。人物的面部特征已较难辨认。邻近的北凉酒泉文殊山“飞天”虽然不如印度、西域飞天丰满,但眼大且长眉如弯弓等特征基本保留。

因此,可以推断,十六国时期,西域、敦煌和酒泉地区飞天总体上呈西域梵相。与敦煌、酒泉地区飞天不同,在金塔寺彩塑及炳灵寺壁画中飞天的面相、体形呈现出明显的本地女性特征。张掖金塔寺和武威天梯山石窟中,均有北凉时期的飞天影塑或壁画,仔细观察这些塑绘结合、色泽鲜艳的作品,我们不难发现,十六国时期随着地域的向东推进,张掖和武威地区的飞天呈现出与西域、敦煌飞天不同的面貌,人物脸部不再似印度与西域地区的椭圆卵形,代之以方圆丰满的中国北方人的脸形,眉形稍弯但不似印度与西域的长而弯曲,间距较宽,且有着衣飞天出现,本土化的痕迹明显。

二、佛像和壁画的具体差异

在东晋十六国时期,甘肃出现了敦煌莫高窟,西千佛洞,安西榆林窟,天水麦积山,永靖炳灵寺等20多个石窟。

在这一时期石窟造像是三种不同文化融合的结果。第一是外来文化,是印度各地的佛教文化。石窟造像沿着河西长廊传入中国一开始,这些佛像在造型上含有大量的犍陀罗的艺术成分,造像的形式也非常接近印度及中亚的佛像。这也不奇怪,因为可以学习传出的也只有这个出处,西域兴起传入自然要学习描摹它们。第二是汉民族传统文化,主要是指中原地区文化。第三是西北少数民族的文化。这三种文化在这一时期相聚交融,这其中印度的佛教文化最为突出。

敦煌莫高窟中第254窟的交脚佛和第259窟的菩萨像(图一),这些佛像额头宽阔,鼻梁高隆,眉毛细细长长,嘴唇很薄,发髻是波纹状的,体格雄伟,袒胸露肩的特点有印度遗风的影子。

莫高窟第275窟(图二)是年代最再早的洞窟之一,塑于北凉时期的交脚弥勒菩萨像,高置在洞窟上端的汉式子母阙形龛的顶部、瓦饰和门楣皆用泥塑而成,绘画与雕塑结合自然,体现了中国传统艺术绘塑不分的特点。造像保存的完好,眉宇高昂,一种有气魄的样子,这座交脚菩萨面相圆润,它的上身是袒露的下面的衣纹用的是贴泥条的方式做出了衣褶,整个交脚菩萨形象,衣着,彩绘方式都有明显的西域龟兹的影响。

甘肃永靖的炳灵寺169窟(图三)主佛像形体健硕,面型方圆,神情非常宁静。菩萨像近似女童,面相圆润,服饰仍然是西域的风格,颜色艳丽。这时的技法比早期的莫高窟雕像更加精细一些,它们的面相神采更接近胡人。这就说明了,那是的制作雕像者,没有直接采用西域的这种风格模式,而是将当时人们的审美要求,现实生活与这种西域风格结合。

在此时,麦积山石窟又不像同期的莫高窟贴壁塑那么古拙,在麦积山第100窟里的造像具有一种挺秀飘逸的神韵,瘦削却不枯,生动活泼,比同期莫高窟要精彩一些。

炳灵寺的169窟的塑像和壁画在西秦时期就已经存在了,这个窟内的6龛是在岩壁上用木骨敷泥做的,它的形状好似三瓣莲花,龛内主尊为无量寿佛,佛像有高肉髻,面相浑圆,额际有明豪,细眉大眼,鼻直口方,嘴唇上有胡须。双肩宽厚,腰很细,身体就显得很粗壮。里面穿着会有龟背纹样的僧祗支,外面披了袒右式袈裟。佛像左侧为大势至菩萨,右侧为观世音菩萨。菩萨均头束高髻,长长的发辫垂于肩上,脸庞丰圆面带微笑,脖子上带项圈,身体修长。披巾从双肩搭下,绕着手臂下垂,叉足立于莲台上。

从壁画的技法看,既有西域流行的晕染法,又有中原式的不晕染。这也证明了炳灵寺石窟在受着中原影响的同时,也受到了西域文化和绘画的影响。

莫高窟第272窟北凉时期菩萨壁画,这尊菩萨文静、高雅,两个眼睛微微看着下面,上半身向左边轻轻侧身,左手做法印。它的右手贴着膝盖,手指的刻画十分生动。双足踏莲花,头上戴着三珠宝冠,冠带飘飘。脖子上挂着项圈,肩上披着彩色的披巾,腰上系着白色的长裙,裙摆下还可以看出它的身体形态。土地是红色的背景,形成了一种注目的对比色调。

三、魏晋时期总体风格

魏晋南北朝是佛像石窟造像引进后的造像艺术的第一个繁盛期,此时期的石窟造像从艺术风格来看,第一它受到了印度佛教艺术流派中秣菟罗艺术的影响,秣菟罗是吸收了犍陀罗佛教艺术,形成了新的艺术风格,佛像薄衣透体,衣纹细密而匀称。第二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石窟造像以宗教性、理想性为宗旨。石窟造像首先表现出来的是强烈的理想色彩,是超脱于人间的神的形象,具有雕塑的和谐美、静穆美。第三是继承了我国的传统造型艺术如墨陶造型及纹饰的简洁爽利的风格,从整体艺术效果来看,南北朝著名的画家杨子华、张僧繇所创造的“疏体”在石窟上有明显的表现。“疏体”雕塑,大都以十分简略洗练的线条(隐起显、阴线)来雕服饰,衣裙用极薄的浅雕或剔雕手法,从而突出了造像整体造型的生动感,丰满感。

佛教传入后十六国至北魏前期的麦积山石窟,敦煌莫高窟,炳灵寺石窟等都留下了珍贵的佛教造像,精美壁画等等大量的艺术作品,这些艺术作品在不同时代不同地区以不同的形式展现着佛教这一具有无穷魅力的艺术,找出它们之间的差异,我们更能了解当时的艺术发展历程,能够更好地传承中华之佛教艺术。

参考文献:

[1]李裕群.山野佛光·中国石窟寺艺术[M].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

[2]史敦宇,欧阳琳,史苇湘,金洵瑨.敦煌壁画复原图[M].江苏美术出版社,2013.

[3]欧阳启名.佛教造像[M].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

[4]张豫.中国佛教石窟造像艺术探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

猜你喜欢
河西石窟
形态各异的石窟(上)
河西玉米分级卖
河西玉米分级卖
咏叹
夜宿石窟
婚房
夜宿石窟
回乡是一种疼(组诗)
魔怪石窟
大足石窟人物造像的特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