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开展刍议

2019-10-14 21:13黄三枝
丝路视野 2019年14期
关键词:生活化教学道德与法治初中

黄三枝

摘 要: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是义务教育阶段必学课程,其教学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出有法律意识、有道德、有责任的健康公民。可是,就目前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现状来看,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教师教学方法滞后,直接制约了这一课程价值的发挥。所以本文也就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生活化教学进行了探究与实践研究。

关键词:初中 道德与法治 生活化教学

在初中教育过程当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是十分关键的一个部分,在中考当中占有很大的比例,同时对于学生未来的身心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在当今社会,经济全球化的环境之下,道德与法治教学工作成为十分重要的一部分,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内容和我们的生活又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在教学过程当中应该通过建立情景教学的方式,不断促进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质量的提升。

一、创设生活教学情境

教学方式是学生与知识内容建立联系的媒介,如果采用科学有效的教学方式,在良好的教学指导下,一定可以获得更好的教学实效,初中道德与法治知识与现实生活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所以教师在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应该更多地开展生活化教学,并且可以通过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的方式,科学组织教学活动,为学生展示生活中的熟悉场景,这样学生一定会获得更加丰富的学习体验,不但学习掌握了知识,而且也在潜移默化地受到思想价值观上的熏陶,从而促进教学质量得到提高。

例如,在“生命的思考”内容的教学当中,学生对“生命”还缺少深刻认识,教师可以引入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通过图文并茂的多媒体展示出大地震的灾难场景,许多人民群众的家园被摧毁,也有重大的伤亡损失,各地区支援灾区,解放军和很多团队不顾自身危险,亲赴灾区,抢救受灾群众,这些都体现了生命的宝贵,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懂得了应该珍惜生命。教师应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这样的教学形式更为新颖,丰富了教学内容,学生对于教学内容产生了更深刻的理解,加深了学习印象,并且真正感受到了道德与法治知识对于现实生活的重要应用价值。

二、注重生活中时事新闻的分享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当中,学生需要學习课本上的理论知识,还需要在学习的过程当中不断地积累社会上发生的案例。通过对于案例的积累和分析,不断深化对于道德与法治知识的学习,因此在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要注重学生对于生活当中一些时事新闻的积累。教师应该时刻的关注生活当中发生的一些时事新闻,在这些新闻当中选取一些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关的案例在课堂上进行分享。因为学生在平时的生活当中,对于这些时事新闻的关注非常少,因此就需要教师把这些知识和案例进行主动的分享,让学生在教师的分享当中了解到更多的时事新闻。而教师在分享的过程当中,也应该让学生对于这些热点新闻展开激烈讨论,在讨论的过程当中发散他们自身的思维,从而得出相应的观点。教师在分享的过程当中应当注意对于这些新闻的舆论引导,如若学生在理解的过程当中,出现了一定的偏差和偏激的现象,教师要给予及时的解释说明,帮助学生对于这些案件进行更好的分析和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三、布置生活化作业

在传统的作业布置上,教师总是以做题的方式为主,以期对课堂学习的知识进行巩固。生活化教学不仅体现在课堂上,教师也可以转变布置作业的方式,比如,让学生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情,给自己的父母洗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等。一方面,这改变了学生对家庭作业的抵触心理,减轻了学生在学习上的压力,另一方面,能够增进学生和父母的情感,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在学习自救与求救的时候,教师可以根据初中阶段道德与法治教材上的内容,用PPT向学生展示一些自救的方法,并且对学生讲解一系列的相关知识。教师也可以创设一个教学情境,比如火灾现场或者即将发生地震的现场,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中,让学生通过亲身的体验,懂得自救和求救的方法,实现理论知识的学习与实践相结合,融会贯通。

四、完善评价标准

完善生活化教学评价标准应从评价主体、评价内容以及评价方式三方面入手,更好地指引学生走进生活,促进个体全面发展。首先应注重评价主体多元化,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是评价的主体,因此,评价具有一定的主观性。目前,教育界认为四位一体的评价体系更具客观性,社会、家长、教师、学校应共同作为评价主体,对学生进行指导教育。笔者认为学生同样可以作为主体参与到评价之中。例如在《建设美丽中国》这一课教学中,笔者根据教学内容组织了“自觉参与祖国建设”演讲比赛,学生们通过演讲表达青少年建设祖国的理想,并抒发自己对祖国的美好期盼。演讲评比组由教师和学生共同组成,通过投票选出表现优异者。同时还设置了自评环节,引导学生进行自我修正与反思,从而帮助个体促进自身发展。其次,评价内容应综合化发展,不应仅由考试成绩评判学习效果,还应兼顾学生的学习态度、道德品质、实践能力等多个方面,通过全方位的评价促进个体实现全面发展。最后,评价方式应结合评价内容进行多样化调整,可以通过笔试、实践活动、观察记录法、问卷调查法等进行综合评价,从而详细地了解学生情况,更好地优化生活化教学。

五、结语

初中道德与法治这门学科,是我们生活中的各个现状的体现,将实际生活运用到课堂中,必会使初中道德与法治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将生活带入课堂,用生活改变教学,用实际生活将抽象的理论知识进行有效转移,为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注入活力,实现学生的综合道德素养。

参考文献

[1]戴久芳.用生活资源润泽学生成长—以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为例[J].新课程(中),2018(07):12—13.

[2]陈金采.基于生活化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探究[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20(1):62.

猜你喜欢
生活化教学道德与法治初中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生活化教学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影响探析
数学课堂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研究
切入学生生活构筑地理生活化课堂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教学管理目标研究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