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平
深夜从莫斯科火车站出发,乘坐狭窄的软卧包厢,运行800多公里,于上午8点到达了圣彼得堡。当时,正赶上天空飘着雪花。从俄罗斯首都莫斯科出发时还是晴空万里,来到圣彼得堡,却是满天飞雪。望着眼前的一切,深深为这银装素裹、冰清玉洁的世界所陶醉。看着晶莹剔透、小巧清秀的雪花,心情格外惬意。伴随着飘飞的雪花,踏着软绵绵的“白地毯”,我们开始了圣彼得堡的冰雪之旅。
圣彼得堡,是俄罗斯第二大城市,面积1439平方公里,人口约530万。从车站开往市中心的途中,导游道出了圣彼得堡的由来。他说,圣彼得堡是彼得大帝的杰作。在十七世纪,俄国经济落后,被排除在欧洲文化之外。彼得一世于1703年5月,在涅瓦河三角洲的兔子岛上,举行了隆重的圣彼得堡奠基仪式;同时实施一系列的开放政策,使俄国得到了快速发展。1712年,彼得一世迁都圣彼得堡,直到1914年,其称谓一直未变。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出于对德国的仇恨,俄罗斯将带有德语色彩的圣彼得堡改名为彼得格勒。由于俄军在大战中接连失利,各种矛盾激化。此时的彼得格勒成为列宁领导工人运动的中心。1917年二月革命,沙皇政权被推翻后,俄罗斯出现了苏维埃政权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并存的局面。1917年,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在这里获得成功。1924年列宁逝世后,为了纪念列宁,城市改名为列宁格勒。1991年9月6日,俄罗斯又将列宁格勒复名圣彼得堡。
导游的安排真好,就在他的讲解刚好结束的时候,我们驱车40分钟,来到此行参观的第一个景点——滴血大教堂。为何有这样的称谓?原来在1881年3月1日,沙皇亚历山大二世乘着马车准备去签署法令。当他的马车经过格里博耶多夫运河河堤时,遭遇“民意党”极端分子的暗杀,因出血过多、医治无效而死亡。公元1883年,其子亚历山大三世为了纪念父皇,在其父遇刺地点修建了这座具有特别意义的教堂,故称“滴血大教堂”。
教堂顶上有五光十色的“洋葱头”圆顶,造型壮观,色彩绚丽,呈现出俄国十六和十七世纪典型的东正教教堂建筑风格。教堂高度为81米,采用了与莫斯科巴克洛夫教堂相同的构造,用丰富的彩色图案瓷砖、搪瓷青铜板进行装饰。教堂内部嵌满了以旧约圣经故事为主题的壁画。这座大教堂在当时被称为圣彼得堡最美丽的教堂,就像莫斯科的瓦西里升天大教堂一样,它成了这座城市的重要地标之一。
参观完滴血大教堂之后,我们就在涅瓦大街自由活动。涅瓦大街建于1710年,被看作是圣彼得堡最繁华最热闹最具观光价值的大街,也是世界建筑史的时代性丰碑。这里的每一幢建筑都精雕细刻,看尽显历史的沧桑感。漫步涅瓦大街,两侧有很多歌剧院、图书馆、博物馆、音乐厅和电影院等。街区有商场、超市、教堂和名人故居等,还有地方特色工艺品店、小吃店和咖啡馆等,吸引了不少国内外的游客来此购物观光。
在圣彼得堡的游览中,彼得保罗要塞特别令人难忘。有人说:“莫斯科是俄罗斯的心脏,圣彼得堡是俄罗斯的灵魂,而彼得保罗要塞,则是圣彼得堡的摇篮。”这既说明了彼得保罗要塞在俄罗斯历史上的重要性,也反映出人民对彼得大帝的怀念。
彼得保罗要塞始建于公元1703年,主要用于要塞防守。随着时间的推移,又建成了大樓及警卫室、工程楼、炮楼、纪念碑、造币厂等建筑。
彼得保罗要塞的轮廓凸显六角形,由6座棱堡和6堵障壁(棱堡之间的墙体)连接组合而成。古堡的城高12米,厚 2.4~4米,沿涅瓦河一面长700米。大门的上方高高悬挂着重量超过一吨的国徽——俄罗斯双头鹰,再往上,还有木雕刻、浮雕,门两侧壁龛内各装饰着一尊女神雕像,分别象征着国家的智慧和彼得大帝的英明。
要塞的主体建筑是彼得保罗大教堂,这种早期建筑风格的特点是:宏伟、漂亮,富有节奏感。棱角分明的几何形平面、纵向立面有节奏的韵律、高大而纤细的尖顶,到处弥漫着欧洲文化的气息。大教堂的钟楼高122米,当时是全城最高的建筑物。钟楼尖顶上的天使塑像高3.2米,上边的十字架高6.4米,直刺蓝天,非常壮观。
要塞广场上有彼得大帝的纪念像,是由俄罗斯雕塑家舍米亚金设计创做的。乍一看,彼得大帝的头做得很小,身躯做得很大,形象怪诞,却充满力量。他就这样守护着这片土地。
圣彼得堡的冬宫博物馆,简称冬宫,与英国伦敦的大英博物馆、法国巴黎的卢浮宫、美国纽约的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一起,被称为世界四大博物馆,冬宫最早是叶卡捷琳娜二世女皇的私人博物馆。之所以闻名遐迩,一是因为它是昔日帝王的皇宫;二是因为十月革命以起义军占领冬宫为胜利标志。长期以来,冬宫一直被视为了解历史、欣赏古迹、旅游观光的好去处。
冬宫是建筑艺术的宝库,也是包罗万象的殿堂,有世界上“最长的艺术走廊”之称谓。宫内藏有各类文物270万件,其中绘画约1.5万幅,雕塑约1.2万件,版画和素描约62万幅,出土文物约60万件,实用艺术品26万件,钱币和纪念章约100万枚。馆内还收藏了大量的中国文物和艺术品,仅殷商时代的甲骨文就有200多件,另有中国的瓷器、珐琅、漆器等古迹,不胜枚举。
冬宫藏品无数,我们不可能一一浏览。除了快速浏览以外,导游领我们,重点欣赏了以下世界名画 。
一是意大利画家达·芬奇的《圣母与圣婴》布面油画,画面展现的是一种母爱的普遍人性。形象丰满,神态恬静,洋溢着一种圣母情怀。圣母怀里的婴儿形象被描绘得逼真、生动,是不可多得的传世之作。
二是法国画家雷诺阿的油画《女演员琼娜·圣玛莉》,那种光彩照人的画面,性感的身材,优雅的神态,使人情不自禁受其感染。主人公的面部表情、身体姿态和长裙下露出一点点向前轻移的左脚,充满了真实感。
三是荷兰画家伦勃朗的油画《浪子回头》。在伦勃朗的笔下,画面中的小儿子双膝跪地,说着自己悔改的决心。画面中失明的父亲看上去身体虚弱却非常慈祥,他的双眼双手因痛心而痉挛,既让人感动,又体会到父亲的温暖。
四是荷兰画家梵高的作品《茅舍》。初看,整幅画面充满着美丽的颜色,田园中的茅舍、豌豆田,错落有致。可是,画面中又刮起了大风,树被吹歪,预示着一场暴风雨即将来临。果然在1890年7月27日下午,梵高外出作画时开枪自杀,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如果说,冬宫给了我们艺术美的享受,那么,夏宫给我们最深刻的印象,就是她的自然美了。占地近千公顷的夏宫,始建于1714年,主要分为上花园和下花园两个部分,宫殿在上花园。为了建造这座宫殿,彼得大帝集中了当时以法国、意大利和本国为代表的世界顶尖级大师和工匠,统筹规划,设计施工。它的落成,是多国劳动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目前,夏宫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我们首先从宫殿开始参观,它是整个夏宫最雄壮的建筑。殿内外装饰得非常华丽,宫殿楼顶和屋檐都镶有许多精美的雕刻,窗户和窗户之间还有许多浮雕。当年彼得大帝住在一楼,他的妻子叶卡捷琳娜一世住在二楼,楼上装饰极为华丽。宫内有庆典厅、宴会厅和皇家宫室,还有很多彼得大帝夫妇生前使用的名贵物品。游览至此,让人眼界大开。
接着参观上花园,它比下花园小得多。进入上花园,地上被厚厚的落雪覆盖,像游走在白地毯上,细软而轻盈。路两边的树木挂满了雾凇。本来已经叶落枝枯的林丛,布满了树挂。人行道上,有位小朋友在喂鸽子,雪地觅食,人跑鸽追,和谐画面呈现在眼前。
最后参观的是下花园,与上花园相比,下花园的风格自由活泼,不拘一格。从宫殿下来,是一条喷泉运河。导游介绍说:运河两旁,最抢眼的就是瀑布和喷泉。这里由37座金色雕像,29座潜浮雕,150座小雕像,64个喷泉及2座梯形瀑布组成,被认为是夏宫中的璀璨明珠。但我们来时季节不对,不能目睹这一壮景奇观。
沿着运河漫步不久,就到了芬兰湾的岸边。但放眼望去,它是那么辽阔,那么湛蓝。白云在蓝天中飘荡,水鸟在河中游弋。在岸边的雪地上,有的人在堆雪人,有的人在打雪仗,有的人拿着食物喂鸟,有些人在观景,还有人在拍照。所有这些,都化做夏宫海边一个个甜蜜的梦,也给我们此行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