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清福 廣拓發展 運籌未來

2019-10-14 15:42許曉楠
台商 2019年5期
关键词:創業產業投資

許曉楠

廣運集團(簡稱廣運)董事長謝清福,這位被業界稱為「黑手創業」的企業家,44年起伏跌宕、篳路藍縷的不懈打拚,終於把一個機械加工的小作坊,締造成亞太知名的現代多元化產業集團。

2018年8月2日,謝清福接任蘇州台協會第九屆會長。新的征程已經開始,蘇州台協將樹立「團結、交流、服務、發展」的理念,融入「轉型升級」、「青創」、「融合發展」、「一帶一路」4大發展切入點,為蘇州台商實現良好發展保駕護航。

「台灣60%~70%的上市櫃公司都是廣運的客戶!台灣曾經是亞洲四小龍,是外銷輸出的重要基地,這其中我們廣運也貢獻了一點點力量!」廣運集團(簡稱廣運)董事長謝清福的語氣中充滿了自豪。這位被業界稱為「黑手創業」的企業家,44年起伏跌宕、篳路藍縷的不懈打拚,終於把一個機械加工的小作坊,締造成亞太知名的現代多元化產業集團。

事業篇

「黑手」創業 事業起飛

自認為「與孔子無緣,想盡早學會一技之長」的謝清福,16歲就去臺北附近的一家做工廠機械設備的小廠當學徒,常常兩手「黑」,在熟練掌握車、鉗、洗、刨技術後,苦於不會製圖的他,又跑到夜間部「回爐」,出來後他成了一個既會實際操作,又懂製圖設計的文武全才。

「我18歲看到一本書,裏面有一句話——『不怕口袋空空,只怕腦袋空空;只要腦袋不空,口袋就不會空。』」被深深打動的謝清福,勵志努力,決定在工廠自動化模具製造上大展宏圖。1976年,24歲的謝清福,懷揣著借來的6萬台幣,開出了自己的第一間工廠。說是工廠,其實最初只有3個員工,憑著一份創業激情,謝清福騎著摩托車到處跑業務,幾乎24小時連軸轉,「連做夢也在做事」,接單、設計、製造全部一手搞定。

技術本位的優勢,讓謝清福可以給客戶帶來客制化、自動化的改善和創新。時值70年代末80年代初,台灣經濟起飛,市場需求旺盛,「只要你能做出來,就一定能賣出去。」謝清福的工廠迅速成長壯大起來。1987年3月,謝清福的公司改組,正式更名為廣運機械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1998年,廣運全員導入國際品質驗證ISO 9001和ERP系統,把公司的產品品質及管理推向更高一層;2001年成功跨足電子專業EMS製造。

作為一家跨足各行業工廠製造的幕後英雄,廣運對工廠自動化發展趨勢深入關注並注重專業技術的研發與服務,所承製的整廠物流自動化系統包括規劃、設計、製造、安裝、試車及售後服務等。廣運的品質政策是:超越顧客期待,追求一次就做好、無缺點地完美製程。

在每一環節的服務中,廣運實際了解客戶需求並深入溝通、有效規劃、精密設計、嚴格監造,以完善的安裝及熱忱的售後服務,贏得了客戶們的信賴。

隨著兩岸經貿往來的日漸繁榮,大批台商西進登陸。作為供應商的廣運,也敏銳地看到了產業西向發展的巨大商機,1998年,廣運堅定地跟隨客戶的腳步,在蘇州投資設廠。「2年後的2000年,正好是大量台商過來大陸投資建廠。」準確的預判,讓廣運抓住了機遇,而各家企業占投資額20%的設備需求,也快速穩固和擴張了廣運的事業版圖。

經過44年的不懈努力,廣運已成為亞太知名的現代多元化產業集團,傾心致力於發展科研、電子、製造、金融、新能源、房地產等多項事業。旗下擁有3家上市公司——廣運機械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太極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金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及10多家子、分公司,經營足跡遍佈全世界15個國家和地區。

傳承交班 永續發展

44年的創業打拚,謝清福鬢染風霜。生性喜歡創業和挑戰的他,一路走來,也經歷了起伏跌宕的多次波折;但每次面對挫敗,憑著「重新來過」的信念,他一次次咬牙重新站立起來,繼續前行。

多年前,由於投資健診醫院失敗,謝清福從「賺了1000多萬」的富翁,一夜變成了「負債700多萬」的「負翁」。年輕的他並沒有氣餒,「重新梳理了資產,把車子賣掉,繼續走路、騎摩托車,不到3年就走出來了。」

回望過往,謝清福對自己的判斷力依然十分自信,依然保有「喜歡冒險,喜歡嘗試有商機和潛力的其他產業」的激情,但對如何成功踏入和運營一個新的不同產業,亦有了更為清晰的認知。「我會透過對整個社會產業的觀察,找到未來的發展機會。行業選對後,要成功運營,技術本業很重要。如果想要拓展到另外一個行業,必須要『天時』、『地利』、『人和』,而最重要的就是人才。人才不足,管理不當,跨界投資的新產業到了你不能掌控的時候,就非常危險了。」

儘管在外人眼裏,擁有3家上市公司的廣運,已經是業界翹楚,作為掌門人的謝清福,也是居功至偉。但他回首過往,依然認為自己「應該可以做得更好。」始終寄望於廣運未來的發展規劃。

3年前開始,謝清福的兒子們開始接班,廣運的兩岸業務分別交班。為了讓傳承沒有太大的負擔,謝清福梳理了廣運的事業架構,「我把它修剪、修整就剩下樹頭,讓他們更好掌握與駕馭,以後還可以再接新枝。至於接什麼枝,開什麼花,就看他們自己的努力了。」

對於二代的表現,作為老爸的謝清福難掩喜悅:「總的來講,他們的領悟力蠻深刻的,集團的運營結構也一直在優化中,他們的想法有時候比我更好!」謝清福說,交班3年了,每周的周會、每月的經營會議他都會參加。「我會講我的概念,但他們不一定會聽我的。我也不一定讓他們聽我的,結果是重要的,過程不一定是絕對的。明知道是錯的,我也不會堅持他們按照我的意思去做。有時候人也要學會從錯誤中學習。錯誤的學習很重要,會讓自己更堅強,鍛煉自己的承受力,摔倒了要自己爬起來。」

對於廣運未來的永續發展,謝清福胸有成竹:「自動化業務我從來不擔心,包括自動化的物流設備,在做好本業的基礎上,要跟著政策走向『一帶一路』;太陽能集中在越南生產,目前銷往歐洲和印度;電子科技產業,要持續找好的人才做行銷和研發。」

毫無疑問,廣運的機械、電子、太陽能三大產業三足鼎立的局面將長期保持並不斷發展壯大,一直會在「廣拓發展、運籌未來」的路上繼續堅定前行。

協會篇

新官上任「三把火」

投資大陸20多年,謝清福見證了大陸改革開放的歷史進程和台商的成長壯大,對如何順應經濟大勢、實現更好發展也有了更為深刻的體認。

2018年8月2日,謝清福接任蘇州台協會第九屆會長,「使命與責任」,「橋樑與紐帶」是他給蘇州台協會長這個新角色的準確定位。

「2015年來,營商條件不斷發生變化,本土民營企業也在迅速崛起和發展,台商面臨的挑戰越來越大。」如何實現未來的良好發展,成為擺在新一屆台協面前的嚴峻課題。「換屆後,我們集結了一些台商會長,共同商議了一些方向跟主題,形成了3點重點工作方針。」

謝清福點燃了新官上任的「三把火」。第一,繼續鼓勵和支持臺商轉型升級,創新發展,做好工廠,走進市場;第二,做好台商二代傳承,培養台灣青年就業創業;第三,促進台商與大陸民企互相投資,深度合作,充分發揮台商在國際視野、產品品質要求、技術管理方面的優勢,以及民企熟悉本地市場、資金實力雄厚的優勢,強強聯合。「合作後在國內磨練好技術技能,將來就能夠走出去,配合政府的『一帶一路』大政方針,兩岸企業攜手賺全世界的錢!」

事實上,廣運集團已經在與民企深度合作上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和嘗試。

「廣運做系統集成,有些大陸民企是做其中一個單一產品的,我們都有互相投資。比如,廣運投資了一個做物流搬運車系統的民企和一個製造大型機器人的吊車公司,把他們的產品納入到廣運的系統集成中,這種長期穩定的夥伴關係,豐富了廣運的產品線,實現了雙贏、多贏的發展格局。」謝清福說。

台商重鎮 大有作為

位於大陸東部沿海的長三角地區,是繼珠三角之後台商聚集發展的重點地區。其中又以蘇州市所在的江蘇省發展最為迅猛。

據江蘇省台辦數據,截至2018年底,江蘇省已累計批准台資專案超過2.7萬個,實際到賬台資近780億美元,總投資千萬美元以上項目超過6200個,蘇台兩地貿易額超過兩岸貿易總額的五分之一。

作為兩岸經貿交流合作最密切的地區之一,江蘇2018年迎來一批龍頭型台資產業項目,2018年10月,總投資30億美元的台積電晶圓廠暨研發設計服務中心在南京建成並實現量產;台達電子、瑞儀光電、富士康等一批台資企業進一步實現轉型升級,推動蘇台產業合作向產業鏈高端攀升。

同時,江蘇台資企業在大陸上市步伐繼續邁進,2018年新增2家後,江蘇在大陸上市(掛牌)的台資企業達23家,數量在大陸各省(區、市)中位居第一。

經貿交流的火熱也讓越來越多台灣青年選擇赴江蘇發展。江蘇已設立12家海峽兩岸青年創業基地(就業創業示範點)和9家江蘇省台灣青年就業創業基地,累計入駐台灣青年創業項目超過200個,吸引1.6萬多人次台灣青年前來實習就業創業。

未來江蘇將通過開設「江蘇台商大講堂」、引導「台商走電商」、舉辦台企名優產品展示展銷會、台企上市上板說明會、籌建「蘇台產業合作發展基金」、促進台企與國企民企融合發展等多種管道,進一步幫助在蘇台資企業提質增效。

作為江蘇全省重中之重的蘇州市,台商的發展更是成績斐然。2018年,蘇州新增台資專案286個,總投資19.75億美元,分別占全省總數的48.5%、36.6%;蘇州與台灣貿易總額達286.2億美元,占全省總額的69.7%。全市累計設立台資專案11456個,投資總額789.8億美元。

謝清福介紹,目前蘇州台協會會員數量800多家,還在不斷發展壯大之中。談及近年來台企在業態上的變化,謝清福指出:「二產工廠的數量有一些減少,一些台商出於成本和長遠發展考慮,轉廠至蘇北,這也符合江蘇省台辦力推的蘇南、蘇北合力協同均衡發展的趨勢。從蘇州整體業態來看,三產服務業的數量有所增加。像吳中區推行的『退二進三』,很多原來從事二產的台商,已經把蘇州當成了第二故鄉,所以都就地轉型,開拓第三產業。」

同等待遇 助力發展

從1988年第一家台資企業在蘇州落戶至今,經過30多年的發展,蘇州台資企業已經形成了業態豐富、產業鏈完備、相對穩定的格局,成為蘇州外向型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這得益於蘇州實行的一系列吸引台資、服務台商、便利台胞的政策措施。

2018年10月12日,蘇州出台了《關於促進蘇州與台灣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簡稱「蘇州55條措施」)。這是貫徹落實「同等待遇31條措施」和江蘇省於2018年9月發佈的《關於深化蘇台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實施意見》(簡稱「江蘇76條實施意見」)的具體舉措。

具有蘇州特色的「蘇州55條措施」,從創新、創業、人才、文化等方面,支持台資企業轉型升級創新發展、深耕發展永續經營,為台灣同胞在蘇州學習、就業、生活提供便利條件和同等待遇。

在謝清福看來,「蘇州55條措施」的特色可以用8個字來概括:便利、同等、加碼、融合。「蘇州55條措施」從創新、創業、人才、文化等具有蘇州發展特色方面出發,以台胞需求為導向,以提供同等待遇為原則,以增強台灣同胞的「獲得感、歸屬感、價值感、融合感」為目標,逐步為台灣同胞在蘇州學習、就業、生活提供與蘇州居民同等待遇。

謝清福說,「蘇州55條措施」與中央31條和江蘇76條高度銜接,體現了蘇州在經濟、社會發展方面的特色,側重支持台企轉型升級、創新發展,給台胞在蘇州生活提供了各種便利措施。

謝清福還指出,「據跟蘇州市台辦了解,蘇州惠台55條中已有53條措施在去年均已落實,其餘2條也會在2019年之內按計畫落實。另外,比如同等待遇、採購參與等措施,市台辦也會牽頭落實和完善,讓更多台商參與,並在台商中找一些優秀企業做樣本、樹典型,形成一定的標準,使企業有章可循,切實參與。」

談及未來的規劃,謝清福信心滿滿。「雖然接任會長只有近10個月,但協會的工作得到了領導和同仁的肯定,作為政府和台商的橋樑,協會這個平台很大,有很多的資源,我們要很好地利用這些資源,為台商做更多實實在在的事情。比如惠台政策的落實、港澳台居住證的落實、結合各地的精準招商政策,為台商拓展更廣大的生產基地和發展空間等。」

謝清福指出,在30多年的發展過程中,蘇州台資發展已走過粗放式、規模化的擴張階段。從企業的特點來看,蘇州台資企業發生了4個方面的轉變:一是從政策依賴到依託整體營商環境的轉變,過去台資企業主要依賴資源,而現在則注重政府效益和服務,形成完整的產業鏈;二是從產業代工到品牌製造的轉變;三是從單純製造向研發集合轉變;四是從外銷為主向內外銷結合的轉變。

接任會長後,更加忙碌的謝清福1/3時間在台灣總部,1/3在出差路上,1/3在協會。「既然承諾了,就要好好做!」他強調:「隨著經濟的發展,台商經營要素的制約增多,人口紅利減少,蘇州台協當前及今後一段時期工作的重點是推動台商轉型升級、創新發展!」

猜你喜欢
創業產業投資
去年賭業外來投資430億
創業切忌盲目跟風,籲做好能力匹配與職業規劃
時寒冰 第五次產業大轉移將為中國未來30年帶來巨變
2017年4月投资人质押式回购结算面额统计
2017年3月投资人质押式回购结算面额统计
2017年1月投资人持有债券面额统计
樊綱 要用創新的精神來看待健康產業
葉檀 創業不是就業的替代品 不是所有人都適合創業
文創與產業孰輕孰重?
澳門文化產業資助:“輸血”VS“造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