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书霞
[摘 要]在初中作文教学中教师要以激励兴趣为出发点,引导学生贴近生活、学会鉴赏;通过丰富的教学形式提高学生的感悟和表达能力;引导学生抒发感情,学习优秀写作技法,从而实现提升学生写作水平的美好目标。
[关键词]合理引导;初中作文;写作水平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9)24-0006-02
作文一直是考查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标桿,初中阶段正是学生发散思维、提高能力的重要阶段。在以往的作文教学中,学生往往因为缺乏正确的引导,而产生不知如何表达等问题。因此,教师要加强对初中作文教学工作的探讨和研究,以激发初中生对写作的兴趣,提高他们的鉴赏、思考和表达能力,让他们在品鉴和学习中体会思想感情,学习意志品质,从而提升写作水平。
一、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学会欣赏和品鉴
从古至今,为人称道的文学作品不计其数。在学校里,《少年文艺》《意林》等优秀刊物能为学生的写作提供参考。学生通过阅读名家的作品,能了解优秀的写作手法,欣赏用语言和文字创造的精彩,站在前人的肩膀上认识世界,体会写作的魅力。教师要引导学生在阅读优秀作品的同时,将自己欣赏的片段记下来,体会它们的妙处,并尝试模仿写作。
鉴赏对于初中作文教学是必不可少的。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应让学生互相交流自己喜欢的好句好段好篇,指出它们究竟好在哪里,其中运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或者表现手法,营造出怎样的氛围或者表现出怎样的思想感情,自己在这部分学到了什么,等等。在学生说出自己的体会时,教师要及时地给予肯定和鼓励并让他们相互指出不足之处。长此以往,便能够使学生真正体会到优秀作品的妙处,分析得越透彻,学生以后运用起来就会越得心应手。
学生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沉浸在他们所创造的文学作品中,不仅能够提高写作水平,也能了解到前人所具有的意志品质和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比如通过阅读法国作家罗曼·罗兰的经典之作《贝多芬传》,学生不仅可以学习到作家在刻画人物时所运用的多种描写手法,更会被贝多芬不屈的意志和顽强的生命力所折服,这样在遇到困难时,便总会有一支《命运交响曲》在他们耳边回荡,告诉他们要像贝多芬一样勇敢、顽强,做厄运中的勇者。
二、文学来源于生活:作文应联系生活体验
我们说学以致用,各方面的学习都是为了日后更好地运用这些知识。只有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教师才能正确处理教学中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讲与练、学与用的关系,使学生能够深刻理解、巩固记忆、灵活运用。文学来源于生活,语文教学的过程实质上是不断激活生活体验的过程,所以初中作文教学应联系生活,加强实践性。从这方面来说,教师所设置的作文题,应尽量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有内容可写,有感情可抒。学生写出来的东西也应有“烟火气”。学生只有在生活中注重感受,时时留心体会,才能培养创新思维和思考能力,于生活的点滴小事中切身体会到生命的启示,进而不断提升文化修养,写出大气的作文。比如要让学生写第一次做饭的话题,就要让他们在家长的监督下,自己起火炒菜,这样他们才能深刻了解到做饭的步骤,明白在这个过程中会出现什么问题以及要怎样解决,也才能体会到一日三餐的来之不易。只有通过亲身经历,学生才会有东西可写,才会有情感可抒。同样的道理,无论是写说明文还是写游记,写作前学生都要自己先看过了解过,不能仅靠空想对一种事物或一处景点进行描述。
三、人文精神是教育的灵魂:作文教学也要“以人为本”
单纯追求高分数的教育模式已经逐渐离我们远去,当代社会需要的是有正确价值观、有人道主义精神、有德行且有能力为社会进步做出贡献的人才,可以说当代的教育关注的不再是“分”而是“人”。因此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写作都要以人为本。
在教学、训练、讲评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创造精神和独立人格的养成。“一个有经验的老师常常是小心翼翼地保护学生的积极性,不敢有一点挫伤。”学生各有优缺点和不同的性格,因此,教师要因材施教,要注重教学方式的选择运用,要用春风化雨的引导代替大呼小叫的嫌弃。对于性格腼腆甚至自卑的学生,教师一次严厉的批评就有可能让他们丧失对写作的全部兴趣和希望,因此教师在评价这类学生的时候,应用较为委婉的语言。而淘气的或成绩不好的学生,他们大多缺乏写作的自觉性,所以教师应尽力找到他们的优点,并加以夸奖和鼓励,这样就会让他们鼓起干劲。在审题立意时,学生会从不同的角度分析材料,而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想法,不能对稍有偏差的立意全盘否定,而是要引导学生分清主次。在学生完成写作任务后,教师可让他们互相点评,指出同学作文中的优点和不足,以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另外,教师要让学生明白,一篇文章之所以为人所称赞,靠的不是华丽辞藻的堆砌,各种修辞手法的运用,而是其中所透露的人的感情,尤其是写亲人朋友等的作文,哪怕语言质朴无华,只要情真意切,就是一篇合格的文章。就像史铁生《我与地坛》中的“有一回我摇车出了小院,想起一件什么事又返身回来,看见母亲仍站在原地,还是送我走时的姿势,望着我拐出小院去的那处墙角,对我的回来竟一时没有反应。待她再次送我出门的时候,她说:‘出去活动活动,去地坛看看书,我说这挺好。”这一句没有用任何华丽的修辞,只有简单的动作描写和语言描写,就能让人联想到:一位苍老的母亲沉默地送儿子出门,再怔怔地维持着一个姿势望着儿子离去的方向,只有快要落山的夕阳默默地把光洒在她孤单无奈的身影上。读者读着简单的文字,就能体会到这位母亲心中的苍凉,涌起对她的心疼,而这就是文学作品的魅力,寥寥数语就能引起读者的共鸣。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一定的技巧和手法,从而让他们写的文章更加生动。
梁启超先生在《少年中国》中这样写道:“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面对这样一群张扬激情的少年,教师需要在作文教学中进行合理的引导,让他们的写作水平如初生红日般冉冉高升。
[ 参 考 文 献 ]
[1] 胡盼.回归写作的本真:初中体验式作文教学与实践[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2):78.
[2] 郝振宇. 初中作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8.
[3] 符郁.初中作文教学之我见[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4(9):25.
(责任编辑 农越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