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住白细胞虫病诊断及综合防控措施

2019-10-14 02:53:26李正根
养殖与饲料 2019年10期
关键词:鸡冠点状嘧啶

李正根

福建省清流县嵩溪镇畜牧兽医站,福建清流 365304

鸡住白细胞虫病是由住白细胞虫属的多种住白细胞虫寄生于鸡的白细胞和红细胞而引起的一种急性血液原虫病。病鸡因红细胞被破坏及广泛性出血,鸡冠呈苍白色,故又名白冠病[1]。该病侵害蛋鸡后,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拉绿粪、减蛋、麻点蛋、少量死亡、鸡冠苍白等。本病在我国福建省主要于每年5—7月及9月下旬—10月高发[1],严重影响本地蛋鸡散养户的健康发展。由于蛋鸡散养户的鸡舍简陋、生物安全意识淡薄,对在果园、茶园、荒山放牧养殖蛋鸡的散养户损失更大,影响了农民增产增收。为了提高蛋鸡养殖户的经济效益,笔者围绕鸡住白细胞虫病的防治进行了系统研究,制定了相应的综合防控措施,并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现将鸡住白细胞虫病的综合防控措施总结如下,供同行参考。

1 发病情况

在2018年7月份,福建省清流县嵩溪镇畜牧兽医站接到本镇多户蛋鸡散养户的求诊:其饲养的蛋鸡近期陆续发病,先后用了一些抗菌素进行治疗,没有获得好转,而且近期病理更为严重,急需进行诊治。镇畜牧兽医站接到求诊后立即与县疫控中心联系,迅速派出3位畜牧兽医专业技术人员,组成专家技术小组,深入蛋鸡散养户进行现场诊疗。养殖户多数是以果园、茶园、荒山等放牧模式养殖蛋鸡,鸡舍简陋、卫生条件差、粗放饲养、未实施有效的免疫措施,生物安全薄弱;现发病鸡群主要以拉绿粪、产蛋下降、少量死亡、鸡冠苍白等为临床典型特征。

2 临床症状

病鸡出现食欲不振、精神沉郁、拉绿色粪便、鸡冠上有针尖大小出血点(图1)、鸡冠苍白(图2)、产蛋下降、麻点蛋、少量死亡等症状。

3 病理变化

病鸡送检:鸡冠苍白;胸肌有大量突起的点状出血囊(图3);肾脏出血及血凝块(图4);脾脏肿大1~5倍、并呈斑驳状(图5);胰腺、肠壁上有突起的点状出血囊(图6);输卵管有大量突起的点状出血囊(图7);肠管呈粉红色,肠系膜上也有许多点状出血囊(图 8)。

4 诊断

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实验室病原检验即可确诊。本病易与鸡传染性法氏囊、包涵体肝炎、传染性贫血、血管瘤等混淆,应做好鉴别诊断[2]。

病原学诊断采用血涂片检查法[1]。取病鸡末梢血液1滴[2],涂成薄片,姬氏或瑞氏染色,镜检,可见几乎占据整个白细胞的大配子体,或在红细胞内呈红点状的小配子体;取病变部肌肉或从肺、肝、脾、肾等内脏器官取材,切片,镜检,可发现大型球状、内含大量裂殖子的裂殖体。

5 综合防控措施

遵循“养重于防,防重于治”的原则,确保综合防控措施落实到位,提升综合防控能力,增加蛋鸡散养户的经济效益。

5.1 强化饲养管理,遵循预防优先原则

1)清除鸡舍周围的积水和杂草[2],喷洒杀虫药剂,防止吸血昆虫库蠓和蚋的孳生[1]。

图1 鸡冠针尖大小出血点

图2 鸡冠苍白

图3 胸肌点状出血囊

图4 肾脏血凝块

图5 脾脏肿大

图6 胰腺、肠壁出血囊

图7 输卵管出血囊

图8 肠系膜出血囊

2)鸡舍四周安装防护网,防止库蠓和蚋进入鸡舍;在鸡舍及周围环境喷洒杀虫剂,每隔6~7 d用杀虫药喷洒1次,预防效果显著。

3)发病鸡群早诊断、早隔离、早用药;假定健康鸡群进行药物预防,可取得满意的防治效果。福建省主要在每年5—7月及9月下旬—10月流行发病[1],因此,在流行季节之前,可先用药物预防。

5.2 药物治疗

1)处方1:0.05%磺胺二甲嘧啶溶液饮水2 d,之后0.025%磺胺二甲嘧啶溶液再饮水2 d[1]。

2)处方2:乙胺嘧啶1 g和磺胺二甲氧嘧啶10 g,混合后加入1 t饲料中,连续饲喂2~3 d[1]。

3)处方3:二盐酸奎宁,每只鸡胸肌注射0.25 mL(每支1 mL,含本药0.25 g),每天1次,连续注射3 d[1]。

6 结语

1)鸡住白细胞虫的传播与吸血昆虫库蠓和蚋的活动密切相关。因此,消灭昆虫媒介是防治本病的重要手段。

2)本病在福建季节性流行明显。因此,应做好每年5—7月及9月下旬—10月药物预防。

3)鸡群一旦发病,应早确诊、及时用药,治疗越早越好。

4)本病容易与鸡传染性法氏囊、包涵体肝炎、传染性贫血、血管瘤等混淆,应提升鉴别诊断能力;本病以胸肌及胰腺、输卵管、肠壁、肠系膜等内脏器官中出现典型的点状出血囊,而不是出血点。

致 谢

本文中图1~8鸡的病理变化图片由福建省农科院畜禽水产疾病诊疗中心江斌高级兽医师提供,在此表示诚挚感谢!

猜你喜欢
鸡冠点状嘧啶
Ⅰ型肢根型点状软骨发育不良家系的遗传学分析
某住宅楼的混凝土点状爆裂原因分析
紫红獐牙菜对四氧嘧啶性糖尿病小鼠的降糖作用
鸡冠的由来
建平博物馆藏辽代鸡冠壶
双子塔下鸡冠红
岭南音乐(2019年5期)2019-10-29 11:37:28
磺胺嘧啶银混悬液在二度烧伤创面治疗中的应用
武警医学(2018年10期)2018-11-06 07:04:34
锰合金化奥氏体不锈钢的抗点状腐蚀性能
四川冶金(2017年2期)2017-04-11 12:55:36
较量
N-甲基嘧啶酮类化合物的绿色合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