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涛
摘 要:合唱训练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的内容浩繁。合唱教学既能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及乐感,帮助学生理解和学习各种音乐表现手段,体会音乐带给人的不同感受,又能增强学生和集体观念及群体意识等,然而要想有效的开展合唱教学就必须从音乐基本训练、合唱基础练习和合唱作品选择的过程都要采取有效的方法,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合唱教学;歌唱技巧;视唱训练;艺术处理
合唱艺术一直是人类音乐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是一种集体性很强的声乐艺术形式,是集体共同创造的音响来进行作品内容的表达和艺术形象的塑造,主要以多声部的人声演唱为特征,是音乐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合唱作为一门综合艺术,在教学过程中就需要多种技能的训练,如:声乐技能、技巧,节奏感以及对音乐作品的欣赏能力与表现力的培养。教学中,如何科学地指导学生的合唱训练,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呢?
一、合唱教学在音乐教育中的重要意义
合唱作为一门音乐艺术教育,在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与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听觉,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注意力、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培养团结协作精神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同时又能培养学生对于音乐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和审美能力,是学校不可缺少的校园文化,更是全面提高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通过合唱教学能培养学生的独立感、协调感、均衡感等综合音乐感觉,培养青少年的整体观念和合作精神,对于陶冶学生的情操具有重大的作用。所以,开展合唱教学是非常必要的。
二、歌唱技能训练
合唱训练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的内容浩繁。然而要想在教学中有效的开展合唱教学就必须从音乐基本素养开始训练,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1、良好姿势
良好的姿势是学习歌唱的第一步,也是学生歌唱技能的基础。合唱的训练一般采用坐姿,由于合唱靠呼吸发声,在训练中,胸、腹、声音有较大的运动量,故必须用上身正直、浅坐的姿势。身体不能坐满凳子,应空出凳子三分之一的部位,身体略向前倾,不能靠在椅子后靠背上,两脚放平,双眼平视,稍提眉,略带微笑以便脸部肌肉上提。
2、正确的呼吸
合唱必须有统一呼吸的时间与呼吸的方式。呼吸时间的统一是指每个人呼吸的起点一致,以形成准确整齐的起声。要做到呼吸的统一,除掌握各种呼吸方式外,看指挥也是很重要的,指挥的起拍手势往往可预示出呼吸的方式。呼吸方式的统一是指采用慢吸慢呼、急吸慢呼、急吸急呼等不同呼吸方式的统一,以求得起声上的一致和情绪上的统一。
3、和协、统一的声音
对于合唱而言,好的声音绝非是光有好嗓子就能实现的,而需要进行科学的训练,运用“轻声”唱法,形成正确的发声状态。训练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声音特点,可用轻声带假声,以假声找头声,逐渐扩大共鸣腔,去解决自然声的局限,也可用母音“U”音色稍暗、柔和,用它进行训练也容易找到头腔共鸣,克服喉音,大声吼唱,位置低,声音“炸”、“虚”、“白”、“咧”等毛病。
4、视唱能力的训练
合唱不能急于求成,首先要加强单旋律的音准训练和节奏训练,为合唱教学打下扎实基础。
单旋律的音准训练:演唱歌曲的先决条件是音要准,因此音准训练十分必要。音准训练在具体教学时应循序渐进,从简单的单音模唱、基础音上进行构唱,慢慢过渡到音程及简单和弦。
节奏训练:节奏是音乐的骨架,节拍是音乐的脉博,是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节奏感,是合唱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教学时,应加强简单节奏的训练,这样可以提高学生对节奏变化的灵敏性,为之后的节奏训练打下基础。
和声训练:在学生音乐基本素质有了一定的基础上,就可以开始对学生进行和声基本训练,首先对学生进行三度、六度、四度、五度等听音训练。一般从较为简单的旋律音程开始,逐渐加强到和声音程,然后,通常采用分声部练习的方法,先从单声部训练开始,要认真唱准自己的声部,如果唱不准就用琴反复练习到唱准为止。
三、选曲及艺术处理
1、合唱歌曲的选择
为了充分发挥音乐教育的功能,活跃校园文化,吸引更多学生参与,增强学生对合唱教学的热爱,选择好的并且适合的合唱作品便成為教学的前提条件。我们应结合学生的生理年龄、嗓音条件、学生热爱的音乐风格、集体荣誉感以及学生的参与意识等来选择作品。在合唱训练中,合唱的主体是学生,不管从年龄,还是身体发育,他们都有不成熟的一面。选曲时最好不要学唱成人化的歌曲,应选相应的儿童歌曲更恰当些。而且选曲一定要扬长避短,从学生实际出发,既可以实现合唱教学的目的,又能培养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歌曲的艺术处理
指导学生进行歌曲演唱的艺术处理,一般包括下面几个方面:(1)表情:基本表情和感情变化;(2)速度:基本速度及快慢变化等;(3)力度:基本音量及强弱变化;(4)起伏:抑扬变化;(5)层次:一般指段落变化;(6)铺垫:歌声在出现前的对此性或衬托性的处理;(7)高潮:如何形成及恰如其分的表现;(8)声音方法:演唱形式等。
四、结语
总之,合唱教学是我国音乐教育中一项长期而严谨的工作,广泛开展合唱教学是实施音乐教育的有效途径。合唱教学既能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及乐感,帮助学生理解和学习各种音乐表现手段,体会音乐带给人的不同感受,又能增强学生的集体观念及群体意识。只有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去提高教学水平,才能在训练中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惊人效果,使合唱达到以美育德,以美启智,以美健心的目的,促进我国素质教育的全面开展。
参考文献:
[1]文思隆,合唱,指挥及中外合唱作品精选[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秋里,合唱指挥与合唱训练[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