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蓉
摘 要:语文在小学阶段的学校教育工作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对小学阶段学生来说,语文即是母语教学与母语初级应用教学,可以说,语文是小学阶段最为重要的科目之一。因此,教师必须肩负起教好语文,并引导学生学好语文的重担。但实际情况却不尽如人意,很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能投入百分之百的精力与热情,导致学生的学习效率较低。那么,教师应当采用怎样的趣味性教学方式改变这一现状,提升学生学习效率呢?本文将围绕这一问题,根据个人教学经验以及近年来层出不穷的理论研究成果,结合实际情况,进一步展开论述。
关键词:小学语文;趣味教学;教学策略
兴趣是学生产生学习行为的基础动力来源,也是直接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非智力因素。由此可见开展趣味性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但在传统教学模式下的数学课堂中,很多教师却并没有给予学生学习兴趣足够的重视,一味的采用向学生单向灌输,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主动性逐步下降。在开展教学活动时,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教学设备进行课程导入,并使用角色扮演游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且需要联系实际生活,为学生营造更加轻松的课堂氛围。
一、运用多媒体教学,开展趣味课程导入
在以往的教育经验中,大部分教师对课程导入环节并不重视,往往一笔带过,甚至直接省略。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由于学生在课间活动时玩耍的状态与课堂学习状态之间需要一个过渡与调整时间,直接开始课本内容的教学,没有给学生调整与过渡的时间,进而导致学生产生走神的现象,使得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开展趣味性更强的课程导入环节,帮助学生在兩种状态之间进行切换,且相较于以往轻视课程导入环节的教育模式,这种运用多媒体教学设备的课程导入,能够使学生更快的完成状态的切换。
例如,教师在执教《观潮》一课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可将课前搜集的记录“钱塘潮”的视频资料在课程导入环节中播放,让学生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明白本节课究竟要学什么,进而快速的调整状态,便于教师进一步开展教学工作。同时,通过这种课堂导入模式,学生能够直接看到“钱塘潮”波澜壮阔的景象,使其学习体验获得提升。此后,教师结合视频内容,引导学生思考作者在描写“钱塘潮”时所用的修辞手法,促使学生的兴趣被充分的激发,学习主动性便会随之提升。
二、引进角色扮演游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此年龄段学生的心理状态,影响着学生的偏好,在与学生接触的过程中,教师会发现,学生会对各种形式的游戏产生浓厚的兴趣。因此,教师想要进一步通过调动学生的兴趣,以构建高效课堂,将游戏引进到课堂当中能够起到非常好的效果。与此同时,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在理解能方面有着明显的不足,处在欠发展的状态,教师通过游戏的方式帮助学生更进一步的理解课文内容,能够起到非常显著的效果,且能有效提升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度,进而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教师在执教《海的女儿》一课的相关内容时,便可通过角色扮演游戏,让学生成为课文当中的人物,引导学生在表演过程中体验故事的发展,并能够深入的了解故事中人物的心路历程,进而使得学生对课文产生更加深刻的理解。另一方面,在这种教学形式下,学生同样能够对课文内容产生更加深刻的记忆。学生在直接体验课文后,便能够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将这种体验过程应用到其他课文当中,能够对学生的学习产生助力。
三、创设实际生活情境,打造轻松课堂氛围
语文来源于现实生活,且会在现实生活中得以体现,且由于现实生活中的气氛与传统教学模式下课堂气氛截然不同,具有轻松、愉快的特性,因此,教师想要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进而调动学生学习效率与教师教学质量的发展,为学生创设实际生活情境,成为了一条可行之路。不仅如此,在生活化的教学过程中,学生更能够有效的将语文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对生语文课堂的教学质量能够产生极大的帮助。
例如,教师在执教习作“生活万花筒”部分的内容是,便可以引导学生结合课本中描写生活场景的课文,如《麻雀》、《风筝》等,讲述一件自己在生活中发生的趣事。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适当的转变教学用语,尽量的贴合小学生在生活中的语言习惯,使其放下心中对写作的戒备,进而更加愿意与教师、其他同学分享自己的生活。另外,教师也可带领学生走出教室,在校园中观察植物、昆虫等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帮助学生更好的将自身经验融入到本次自作当中。
综上所述,教师想要通过趣味教学提升教学效率,达成构建高效课堂的最终目标,首先,需要合理的运用信息技术,在课程导入环节中帮助学生快速的调整状态;其次,需要在课堂中引进角色扮演游戏,通过带领学生直接体验课文的方式,弥补小学生在理解能力上的不足;最后,要让教学工作与现实生活挂钩,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
参考文献:
[1]曹雪.运用趣味元素 为小学语文教学增色添彩[J].黑河教育,2020(03):57-58.
[2]沈艳霞.小学语文课堂趣味教学实践初探[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20,17(02):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