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芊
摘要:标志设计是设计艺术学方向不可或缺的一门课程,也是一门应用范围极广的设计课程。在互联网信息化时代背景下,标志设计为企业形象的建立和传播带来了新思路和新机遇。本文以标志设计教学现状为出发点,探究标志设计课堂教学创新理念及内容设计,结合项目教学实践环节,采取不同的学习方式来优化教学过程,从而培养提升学生的应用能力与创新能力。
关键词:标志设计;课堂教学;创新
一、标志设计教学中的问题
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标志设计是视觉传达设计中特别关键的一门应用设计课程,也是设计类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项专业基本技能。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市场对技能人才的需求逐渐多样化,这必然会对高等教育提出更高的要求。高职标志设计课程的教学过程尽管在某些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需紧跟上时代和市场的脚步,在教学环节中仍存在着不少不容忽视的问题。从大多标志设计课程的教学情况上分析,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是对标志设计的课程目标过于局限,没有精准定位,把握方向,仅局限于标志本身的设计以及软件技巧的教学,教学方法内容与方法单一,学生没能很好地把标志的设计思路和视野拓展开。现代标志不再只是单纯的指示,其优美的视觉符号语言是一种重要而又快捷有效的视觉传达传播方式。
第二,由于标志设计这门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操作性,需要以能力为出发点进行教学。标志设计课程教学不能仅限于对书本上的理论的讲解与介绍,更应突出对学生综合学习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思维创新能力及社会实践能力,以高技术应用能力为目标,这样才能使课程建设更科学化、人性化、实用化。
第三,《标志设计》课程大多没有更新实践内容,教学过于依赖课本,没有跟设计产业挂钩,学生们没有机会到设计或实习基地从事一些实践性的设计任务,脱离了目前设计产业的实际需求,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应用,立足行业需求,让学生与企业、出版社、报社或设计公司等行业接轨。
从上述问题可以看出,转变教学观念,以学生为主、注重学生自主实践操作;巩固理论知识,强化动手实践能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合理拓宽教学实践内容,加强经验积累、探索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教学模式已是迫在眉睫。
二、标志设计课堂教学过程方法设计
(一)紧扣工作岗位任职需求,拓展教学内容
标志设计课程教学过程的创新要以职业能力培养为基础、以工作结构为框架,使学生掌握标志设计的设计方法以及设计规律,熟练运用软件进行创意设计,能够独自胜任流程中的相关工作环节,并能通过软件实操完成以标志为核心的品牌形象设计、企业形象(CI)设计等内容。
平面设计行业职业岗位中的美术编辑、助理设计师、平面设计师和设计业务员等岗位,其应聘条件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美术功底与较强的设计表现能力,还需要具备独特的创意和审美能力、良好的沟通与表达能力以及较强的学习能力等。所以,在教学过程中除了引导学生回顾标志设计的源起、了解发展历程及发展中各阶段的特点之外,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掌握标志的特征与作用、标志图形的视觉原理构造和分类表现,是激发引导学生对标志创意与制作的设计表现能力。另外,在标志设计课程教学过程中还应让学生熟练掌握经典画册的手法创意、宣传印刷品设计、VI设计、效果图创意设计等基本知识,掌握包括CorelDraw、Photoshop、Illustrator、Flash在内的各类现代化平面设计技术。
教师还应将启发式、实践式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贯穿标志设计整个课程,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让学生认为标志设计是一门非常有意思、有意义的课程。学生对课程感兴趣,能够深入到学习中去,在动手实践中思考、分析并解决问题,最终获得成就感,学生的知识层面也会随之扩大、思维能力也会随之提高。
(二)强调模块化教学,设计教学情境
在高等职业教育下采用项目设计的模块化课程进行教学实践情境设计,对标志课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创新,是探索教学中优化教学内容的一种渠道和方法。例如,在标志设计这门课程中,将理论与实践教学相结合起来,从基础理论到专业实践等各个环节入手,采用项目任务驱动法来设计教学情境,通过典型案例或是学科竞赛等方式,依據企业对岗位职业应用能力要求进行项目化设计。每个教学情境贯穿一个或多个设计项目进行,通过项目难题的解决实现学生的知识和技术技能储备,促使学生通过一个个实践项目设计来积累自身的实践经验,真正做到在实践活动中理解理论知识,增强应用经验,实现培养适应市场环境的技能型人才。[1]
三、标志设计课堂教学过程内容设计
传统的高职教育课程教学过程已逐渐不适应飞速发展的人才市场和职业市场的变化,传统教学通常采用以理论知识为重点,以强调知识点的掌握为目的,教学课程内容上过分重视原理和结论,内容略显呆板,所学知识和实际结合甚少,缺乏实际的应用性和开发性;教学方式上比较单一,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较少,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创造性。课程教学过程内容的新变应以职业综合能力和企业用人标准为参照,以加强学生实践、实训为主体,培养学生职业能力,提升学生设计、审美及创造意识;让学生在实践中面对问题、解决问题。而教师则通过项目实践教学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在实施过程中加以适当的引导,以培养学生创作思维,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一)明确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第一,设计教育要紧密联系市场需求,而标志设计的成败与审美更是随着市场的变化而变化。随着大众审美的转变和发展,要想某个原创标志脱颖而出,既实用有创意,又有影响力,需要设计师不仅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还要有综合的设计创意及设计表现力,并能将其合理地运用于设计创意表达之中。由于标志设计课程所涉及领域在平面设计行业运用非常广泛,在课程培养目标时应遵循市场需求,将知识、技能点重新总结并提炼出来,根据需求设置情境,培养学生掌握工作岗位任职具备的主要知识、技能,思维方法,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最终设计出新颖大方、简洁准确的视觉传播符号。[2]
第二,把教学内容分为真实案例解析、标志设计项目式教学在产品、广告、企业、包装及网页等领域范围上的应用。采用“教、学、做”融合的教学方法,以讲授、启发、实践的综合方法来安排和組织教学。通过项目课程的安排与学习,完成学生需掌握的知识技能,实现师生互动,学生主动学习;学生在案例分析中带着问题学习知识与技能,提升对知识的掌握、技能的运用能力。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先带领学生到企业或市场上进行调研,根据对所收集相关资料的分析,对信息进行重组与整合,从而进行草图设计与修改。另外,引入实践基地或校企合作的项目,让学生在竞争机制中发散思维,促使每个学生亲自感知、主动思考,善于创新,提高团队合作意识,培养个人高度的责任心和工作热情以及独立、自信的创新精神。
(二)拓展实践教学,注重教学考核与评价
以部分理论教学为主、贯穿案例分析的实践教学,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标志的基础知识;掌握标志的基本设计元素之间的关系;熟悉标志从前期准备、构思创意、表现图形、精细设计到延展运用的整个工作流程;培养学生的平面设计能力;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引导学生去企业或实践基地探究与学习。如标志设计作为一种视觉传播的表现形式,要想通过视觉构成吸引观众的眼球并给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以达到宣传并提高企业知名度的目的,就要求设计者对企业文化标准定位,设计具有个性化的标志创意形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与知名企业、成功标志案例相结合,深入浅出地呈现标志设计的各个阶段、步骤和要素,通过多个成功案例分析,全面掌握标志设计的精要,从而使学生能够呈现出更好的设计成果。[3]
教学考核方式以侧重学生职业能力评价为目的,激发并诱导学生在作业考核中动手、动脑,积累他们的实践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作为课程教学过程内容的一部分,教学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和实际操作应用能力,在评价中启发学生创作思维,拓展学生的视野。通过教师指导、学生自评、学生间互评及教师点评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学生可以从不同欣赏角度、理解方向进行互动式的沟通与交流,通过团队合作,整合出具有创意的理念设计。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两点:
第一,基础技能测试:是测试学生对标志设计的文化内涵、标准字、标准色、图形创意、形式手法等要素分析讲解能力。其目的是让学生更加了解各种标志设计方法,能够欣赏并理解优秀设计案例,掌握他们的设计理念和方法,学会举一反三,在分组与互动中锻炼沟通能力,拓展思维。
第二,综合设计技能测试:是测试学生是否能够根据项目的特点进行标志的创意构成设计,运用专业的思维模式来构思标志形象,围绕创意点进行市场调研、设计创意素材、修改草图、完善设计稿直至完成创作。
四、结束语
人才的培养要与企业生产相挂钩,目前,高校培养出来的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与市场人才的实际需求仍有一些差距,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高校教育内在的教育质量还有待提高。其中,加强实践教学内涵建设,强调专业课堂教学是实现教育目的和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手段,因此,对标志设计课堂教学过程改革与发展的研究一刻都不能放松,对课程课堂教学全方面的探索、更新显得尤为关键。
参考文献:
[1]肖虎.新概念CIS设计[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2.
[2]李巧楠.标志设计课程教学中翻转课堂教学设计[J].湖南包装,2017(12).
[3]范洁.标志设计课程的项目导入应用与分析[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