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清泉
摘要:云南省澜沧酒井乡梁子寨是一个哈尼族村寨。宗教祭祀活动在村民的生产生活中仍旧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平时在村寨里会见到各种各样的祭祀活动,例如“耶苦扎节”、“春节”等。而在这些传统的节日上经常看见哈尼族民间舞蹈的存在,舞蹈在哈尼族生活中已经不单纯是娱乐活动,其背后与哈尼族的生产生活以及文化有着重要的关系。[1]
关键词:哈尼族;节日舞蹈;唐尼尼
“耶苦扎节”、“修龙巴”、“十月年”是酒井乡梁子寨最为重要的三大节庆,也是把一年分为三个时间段的重要标志性节日。“耶苦扎节”一般在农历六月份举行,故也称作“六月节”,节日举行的时间一般与梯田稻作栽插结束的早晚有关系,大部分哈尼族村寨选择在六月份举行,而梁子寨的耶苦扎节开始较晚,一般在7月底8月初的开始。“耶苦扎节”是哈尼族人民一年一度的重要节庆活动,节日主要围绕架秋千展开,而秋千在哈尼族心目中的地位举足轻重,所以哈尼族人尤为看重“耶苦扎节”。在这一天,梁子寨哈尼族会穿上自己民族的服饰跳起民族舞蹈。梁子寨属于酒房村下设的一个村寨,该村寨经济发展仍然较为落后,较为贫困,是政府重点扶植的对象。村子里的人们相信鬼神会对其生活产生深刻影响,传统社会的鬼神观点深入人心,一直影响着当地村民的生活。近几年来加上政府对节日的扶植,节日过得较为隆重。比如哈尼族的主要节日“耶苦扎节”、“嘎汤帕”、“罗坎翁”等都可以在梁子寨找到。但是并不是每个节日都可以看见梁子寨的舞蹈的身影,现在只有春节跟耶苦扎节才可以看到哈尼族跳舞的场景。[2]
一、梁子寨民间舞蹈“唐尼尼”
当提到哈尼族的舞蹈的时候,稍微了解一点哈尼族的便立刻会想到棕扇舞、铓鼓舞等舞蹈,这也是哈尼族比较引起重视的舞蹈。笔者调研的酒井乡梁子寨他们只跳一种他们自己称之为“唐尼尼”的舞蹈。这个舞蹈虽属于娱乐性的舞蹈,但是也有诸多禁忌,比如舞蹈的地点,不能随便在寨子里的其他人家跳,只能在村前的广场上以及村寨追玛家跳。现在唐尼尼出现的场景越来越少,只有在春节以及耶苦扎节两个比较隆重的节日村民才会跳起。每逢春节,村寨里的妇女会到追玛家里跳“唐尼尼”借此给追玛拜年,追玛会杀猪招待来跳舞拜年的这些人。耶苦扎节过节期间,闲下来的村民也会跳舞娱乐。“唐尼尼”一般由十几二十个人开始跳,跳舞的过程中不断有人加入进来。跳舞的队伍中一般有两个负责敲鼓,一个负责敲铓一个负责敲锣,其中队伍中一人跳舞跳得比较好的负责领舞。当一个动作跳的足够久的时候,领舞就会主动变换动作,队伍里的其他人也会主动跟着换动作,负责敲鼓以及敲铓的则会配合相应的节奏。唐尼尼的舞蹈动作主要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舞蹈动作来源于田地里的动作,另一部分来源于哈尼族平时的生活细节以及娱乐方式。来源于田地里的动作主要包括:(一)涮地(砍树清洁土地)、(二)挖地、(三)撒谷子或插水稻、(四)割谷子、(五)堆谷子、(六)打谷子、(七)扇谷子、(八)背谷子等,因为梁子寨哈尼族种植水稻跟旱稻,所以比较特别的是,舞蹈动作也跟这一农业现象息息相关,在第三部分撒谷子的时候舞蹈动作分为两个,一个是撒谷子一个是插水稻,这也就跟哈尼族种植旱稻跟水稻匹配起来。笔者在调研期间发现哈尼族跳舞的程序特别有趣又科学,每一个动作跳完之后都有一个简单并且轻缓的动作—休息,这个看似简单的动作其实跟哈尼族的农业以及耕作方式有着密切的联系,比如撒谷子,撒谷子这一农事活动结束一段时间以后,才会割谷子,这一段时间地里的农活并不算复杂,所以就是有一个休息的时间。但是扇谷子跟背谷子这段过程就没有休息,因为扇谷子的过程并不繁琐,很短的时间就可以做完,扇完谷子之后立马可以背到家里储存起来。在哈尼族跳这些动作的时候,嘴里是一边唱一边跳的,他们歌唱的内容就是舞蹈的名字,比如在跳“涮地”的时候嘴里就一直唱着哈尼语的涮地。可以说唐尼尼的来源一部分是来自于哈尼族的农耕信仰。社会发展至今,“唐尼尼”仍保留着人类最原始的劳动和生活的一些动作和行为。舞蹈的产生是在人类进入农耕时代以后,目的是为了记录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是一种在生产生活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生活状态,而唐尼尼正是记录着这一状态。唐尼尼的另一部分则来源于哈尼族日常的生活中,这一部分的舞蹈动作较多并在逐渐的增加完善,因为梁子寨村民从舞蹈动作出摸索出规律并且进行了创作,所以唐尼尼逐步会有新的动作出现。娱乐性的动作主要包括:(一)拜年,这个舞蹈动作大多在哈尼族春节的时候给追玛拜年的时候跳;(二)纺线,把棉花纺成线;(三)转圈圈舞,这个舞蹈代表开心快乐;(四)叉叉舞,交叉着跳的舞蹈;(五)色色舞,在跳舞的时候会唱出色色这一音调;(六)采花舞;(七)再见舞;(八)背娃娃;(九)嘘嘘嘘,跳舞的时候会唱嘘嘘嘘,这个动作跟哈尼族比较常见的一种叫arbe(哈尼语)的大豆类植物有关,这个动作是模仿玩耍豆子的场景。哈尼族“唐尼尼”源于哈尼族人们的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整个舞蹈表现了哈尼族人们生产中的各种动作和劳动场景。舞蹈作为人体运动是人类在长期进化和历史文明发展下的产物,形成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生态环境,其非语言文字文化的特性使其能够通过独特的动作形态来表达人类的思维方式和精神信仰。哈尼族民间舞蹈扎根于丰厚的民族文化中,它的源头深藏于悠久的历史岁月中。千百年来,哈尼族阿卡人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及成百上千年的迁徙中,创造出了自己的悠久历史和丰富的文化。[3]
二、唐尼尼的伴奏器具
梁子寨唐尼尼的伴奏器具主要由象脚鼓、铓、锣构成,一般敲击时由两人持鼓,一人持铓一人持锣组成。人较少时也可以一人持鼓。唐尼尼中最为独特的地方就是其伴奏器具—象脚鼓。象脚鼓并不是哈尼族的产物,它来自于旁边的两个民族,拉祜族跟傣族。据村寨里的老人说,最初寨子里的象脚鼓是从傣族购买来的,后来也去旁边的拉祜族购买过几次。最近几年都是从澜沧县城的乐器店购买,而锣跟铓则去跟旁边的汉族购买而来。唐尼尼的伴奏乐器价格较高,一般约2000多块钱,这个资金由寨子里统一出资购买。鼓对于村寨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器具,所以买回来都要举行一个祭祀仪式才可以使用。鼓平时不用的时候都放在追玛家进行保管,只有在耶苦扎节之后,如果需要的话才可以取来,鼓取下来之后要先喷一下酒水进行一个简单的祭祀才可以拿出来用。梁子寨的鼓有一个使用时间略长的,另一个则是相对较新。新旧两个鼓差距较大,新的鼓在鼓身末端有花纹装饰,看起来较为美观。老的鼓,鼓身下半部分缺少了花纹的装扮,只有深棕色的油漆装扮。老人们说,以前鼓都是用麂子皮来做蒙皮,但是后来在使用中发现麂子皮比较薄,使用的耐久度不夠,后来就慢慢的变成了牛皮。在鼓身的上半部分用带着牛毛未经处理的生牛皮进行缠绕,这样做成的鼓较为坚固。象脚鼓的蒙皮是用一种从山上采来的胶进行粘贴,笔者发现经过粘贴的象脚鼓的蒙皮异常的结实。用手拍击象脚鼓会发出一种沉闷的“咚咚”的声音。铓、锣的声音跟鼓的声音相得益彰。村寨中使用的锣看起来跟汉族地区使用的区别不大。但是铓看起更加精致一些,铓的正面还雕刻出了花纹用来装饰,看起来像一朵花的纹样。村寨里的老人生活经验丰富,一听铓、鼓的声音就能够判断出购买来的鼓的声音好听不好听。老人们大多知晓象脚鼓的制作方式,但是村寨里却没有做过象脚鼓,他们说买来的象脚鼓的质量更好,傣族跟拉祜族更加擅长做这些工作。[4]
三、哈尼族民间舞蹈“唐尼尼”的服饰
哈尼族的男女服饰的制作工艺基本相同,但女子的衣服较为复杂,装饰较多,男子的装饰则少。一般一件衣服需要经历纺线(现在大多购得)、织衣、染衣、绣制等工序。较为困难的就是染制过程。染制的方法现在掌握的并不是很多。梁子寨的妇女队长赵布得家里还保持着染制衣服的技艺。现在村寨里把织好的衣服都交给赵布得家进行染制。染制需要去山上采一种叫做靛叶的叶子,采集回来之后需要用水进行泡制,泡烂之后加入生石灰,混入生石灰的叶子会沉淀下来,倒掉上层的清液之后,剩下的沉淀物就可以封口保存。等到需要染制的时候把沉淀物混合几种其他植物的叶子,加入白酒之后就可以进行染制。染制的过程可以进行多次,直到衣服的面料呈现出需要的黑色。染制之后的衣服就可以进行下一步的工序。绣制的过程较为耗时间,也会有村民借助缝纫机的帮助来完成。耶苦扎节期间,男人们在砍树架秋千,女人们则围坐在一起绣制衣服。哈尼族的衣服也与农耕生活息息相关。哈尼族女子因为要经常下地劳作,作物会划伤小腿,哈尼族的传统服饰下半身又是裙子,所以为了避免被作物划伤小腿,哈尼族女子聪慧的制作了绑腿。既美观又能够有效的防止农作物划伤腿部。现在梁子寨稍微年长一点的妇女还是习惯穿着绑腿。现在虽然服饰的应用场景越来越少甚至只能在节日中出现,但是哈尼族女子们还掌握着制作服装的这门技艺,这难能可贵。[5]
四、结语
舞蹈虽不是语言文字。却有与语言文字相通的交际功能,起到保存文化与传播文化的作用。哈尼族唐尼尼是哈尼族古代社会生产、生活的客观反映,是同哈尼族的发展历程和文化习俗纵横交织在一起,有着厚重的历史积淀、古老的文化传统和浓郁的风格特色。虽然处在民族融合这一大环境中,梁子寨的哈尼族仍然能够保持着自己的民族特色。就如费孝通先生指出:“文化自觉只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的发展趋向.....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对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决定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6]
参考文献:
[1]庄孔韶.人类学概论2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2).
[2]雷兵.哈尼族文化史[M].云南:云南民族出版社,2002(2).
[3]哈尼族简史编写组.哈尼族简史[M].云南:云南民族出版社,2008(4).
[4]李子贤,李期博.首届哈尼族文化國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云南民族出版社,1997.1.
[5]石裕祖.云南民族舞蹈史[M].云南:云南大学出版社,2006.
[6]张德元.云南民族服饰的文化内涵[J].学术探索,20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