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悦瑶
摘要:在手工业为主要生产力的时代,技术不仅仅是一项技能,还是手艺、技巧和艺术的结合。《说文解字》所称:“技,巧也,从手支声”。从手,从支,支亦声。“支”意为“支撑”,“手”与“支”联合起来表示一种维持生活的手艺,它像人的四肢可以支撑本体那样支撑人的生活。随着时代发展,慢慢出现了机器生产,人类的手的技能作用开始减弱,机器和工具代替了大部分手工生产,技术也愈发重要起来。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说:“技术不只是手段,更是一种展现方式。我们能够注意到这一点,就会使技术本质的一个完全不同的领域向我们打开。这是展现的领域,即真理的领域。”
关键词:技术;机器生产;真理
一、设计中技术美的具体表现
当今的设计艺术必须要遵循以实用为目的同时又能带给人美感的原则,随着技术的越来越成熟,如今的设计产品也具有了更强的审美功能。技术其实也是审美的一种体现,技术要素是整个设计中最重要最直接的一部分,也是技术美的基础和动力。技术美是人们所追求完美设计的最高理想,设计物必须依靠技术才能达到理想要求。人类社会的发展不断进步,文化和科技也都达到了一定的高度,研究成果不断地转化为技术。人们在运用科学技术和艺术手法生产物质和产品设计的过程中,对设计物进行加工从而使之成为具有审美价值的设计品。追溯到造物起源的时代,技术因素可以说是最重要最纯粹的手段。当原始人捡起一块石头在树干上刻划时,技术这个概念就已经模糊形成了。这种使用最简单的方法做成的设计正是真正设计的开始。石器工具在有着实际作用的前提下又增加了方便使用和合理的造型,这就是设计审美的部分。所以说技术和艺术本来就密不可分。技术美中涵盖了四种不同方向的审美:一是功能美,也就是技术美的根本;二是形式美,技术美的表现在物体的外在形式上所呈现,技术推进着生产方式发生改变同时也使物质的外在形态彰显出时代特征;三是舒适美,舒适度需要人体工程学的支撑来实现,设计物除了实用功能外还能让使用者产生身体和心理的快感才是真正实现了设计物的价值;四是材质美,材质能准确表达设计物的思想内涵才算合理的设计,材料的运用还要强调物品的质量和肌理,以达到与所承载的设计思想相协调的目的。[1]
(一)功能美
物品的外在形式往往是为了表现其功能性,它的形式变化总是由功能所引导的。现代的设计产品先侧重于功能性,形式美则是在不破坏实用性的前提下自然流露出的适合形态,而不是没有实用功能仅凭华丽外表构成的无用物品。一个简单的茶杯设计,它最重要的功能就是能够盛水,再加上简单的适合抓握的形体就可以符合人们喝茶的习惯,这就足够让人们在享受喝茶的过程中感受觉到心情愉悦,进而体会到茶杯的功能美。如果在喝茶功能的基础上费心雕琢茶杯,甚至制造出各种光怪陆离的外形,那么人们在喝茶体验中先前的愉悦情感必定会大大减少,甚至还可能会影响喝茶的功能。所以说功能美如果能利用自然形态去表达人造物品就是功能美的最高体现。产品在表达功能美的前提下还要考虑到物品使用过程的安全与舒适,这点是功能美所要表达的一个更高标准。在操作的过程中满足功能要求并使人得心应手,就会给人带来美的感受。但如果技术物一味地强调功能和实用,并不注重视觉的审美感受,那么这种产品也当然不能体现真正的技术美。
(二)形式美
形式的作用是利用适当的材料和组织结构来贴切地表达设计产品的内容与功能。形式美的主要功能是利用产品的外在形式来产生美。物体的形式美主要是以视觉审美的方式来为人们展现,所以形式决不能与物体的操作和效能分离独存,形式美不只是纯粹的美感,而应建立在实用的基础上。随着科技的发展进步,造物的手段也衍生出各种不同设计风格,又因为人们丰富多样的审美情怀而使得技术产生了不同的艺术样式。所谓高科技风格就是夸张变形了现代主义设计中的技术成分,将技术因素变为一种标号的效果,使设计产品增添了一份机械美与时代美。在建筑上这种风格表现的尤为突出,“高科技”风格的特点就是新型材料的运用,尤其是以钢铁或金属材料作为产品的内部件并用夸张手法使它们展现在外部。典型的产品比如机械表,给人的视觉感官上带来复杂,高级的感觉。有时涂上鲜艳的色彩,来凸显产品机械感。[2]
(三)舒适美
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的设计产品才会让人在使用中感到舒适。因为人体工程学是通过人们反复的生产实践而产生的符合人身心活动要求的一门学科,是人们经验和智慧的结晶。通过人体工程学设计出的产品在使用过程中能发挥出最佳效能,让人在感受到安全、健康的同时也产生舒适感和愉悦感。比如眼镜如果没有眼镜架,就无法支撑起眼镜片;如果眼镜架太细,会勒到耳朵,也无法使用眼镜。如果眼镜架太粗,又增加了眼镜重量和耳朵的负担,也不会方便使用。所以在物品设计时,一定要充分考虑大部分使用者的实际情况,根据人体的构造、尺寸和舒适度来设计。在保证产品功能和适合的条件下使得使用者产生使用快感和舒适美感。
(四)材质美
人类通过技术改造材料,造物活动进行设计必须以材料为基础,物品设计就是将材料按照目的进行对象化和制品化,新技术能够不断转化为生产力,也是因为新材料的发现和运用。现代设计材料分为天然材料和人工材料,又可分为主要材料和辅助材料。随着现代人们生活的改进与物质的丰富,继而产生了更多求新求变的心理需求。设计者们不断通过高新科技改进天然材料并发现创造新材料,除了满足人们的需求心理外还可以补偿已匮乏的自然资源,满足设计审美要求。[3]随着不断的探索发现,人类制造出许多的人工材料如树脂、玻璃、尼龙等,材料的丰富使得设计物的造型和功能也随之增加。建于浪漫之都巴黎的埃菲尔铁塔,整个塔体的钢铁构件有18038个,总高大约300米,相当于一百层楼的高度。如果没有现代钢铁的冶炼铸造技术,就不会有著名的埃菲尔铁塔。
二、技术的美学视域
机器不仅是人们活动的一种工具,而且是一种有价值的生活方式。新技術发展的一个最重要标志就是能够将人的需求愿望与机器有机地结合起来。
1851年伦敦举办的第一届世界博览会在工业设计史上具有重要意义。这届博览会最引起群众轰动的一件事就是展览场地的建设。场地在设计时被要求在一年左右完工,并且是一个大约九万平方米的大型建筑。展览结束后,还要可以方便拆除。所以传统的手工搭建完全无法达到要求。最终展览馆的设计采用了景观设计师帕克斯顿的提议,建造一件像花房一样的玻璃建筑。用金属为辅助材料,按一定尺寸比例运用大规模机器化来施工建造。终于在一年左右的时间完成了预定目标。这件事情在当时的设计界吸引了众多设计师的目光和工业设计者的追随,他们极力称赞和推广机械化生产。这些机器追随者中还出现了一些极端思想的设计者,如来自意大利的诗人菲利普·托马索·马里恩特,他在1909年发表了未来派宣言,这个宣言本身就是在对技术、速度、侵略、人民群众、民族主义、军国主义甚至战争(“世界上唯一健康的艺术”)唱颂歌,同时这个宣言也是试图摧毁博物馆、图书馆和大学(“压抑梦想的耶稣受难像”)的大声疾呼。
相比之下德国人的行动更加实际,当时德国的工业设计支持者们组织了“德意志制造联盟”,这个组织是由一群设计教育者与建筑师、设计师、企业家组成的积极推进工业设计的集团。制造联盟的成立宣言表明了这个组织的目标:“通过艺术、工业与手工艺的合作,用教育、宣传以及对有关问题采取联合行动的方式来提高工业劳动的地位”。联盟表明了对于工业的肯定和支持态度。该联盟的发起人之一彼得·贝伦斯,他在建筑装饰中放弃不必要的装饰而用简洁、具有功能性的形态来代替,有意识地将建筑结构和经济,效率相结合。他的设计都以功能为主并认为一切以功能为目的的自然流露的外在形式就是美的,不以这个标准为目的的装饰性的设计都是无意义的。他在建筑设计中喜欢结合简单的几何结构,并注重采光、通风良好和大面积的绿化环境。格罗皮乌斯是最早主张走建筑工业化道路的建筑师之一。他认为现代建筑师要创造自己的美学章法,“通过精确具体的形式和清新的对比,保持各部件之间的和谐秩序,形体色彩之间的匀称统一来创造自己的美学章法。”这才是社会与经济真正需要的。他所设计的包豪斯校舍也受到了工业建筑的影响,随之机械美学的特性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影响范围波及欧洲众多国家。
建立机器美学的重要设计师之一是勒·柯布西耶。他在《走向新建筑》中建议建筑师们学习工程师的理性,建筑物应该具有机器一样的精准性和秩序性。他提出房屋是居住的机器,建筑应像机器一样符合实际的功能,强调建筑功能与形式的逻辑性,反对附加的装饰。建筑应像机器一样可以随处摆放,强调建筑风格的普遍适用性。建筑应像机器一样高效,强调工业化生产,勒·柯布西耶还成功地将这些理念运用在实际设计中。[4]
蓬皮杜艺术中心在三十年前刚建成时可谓举世瞩目,它的知名度甚至可以和埃菲尔铁塔相提并论。当时的总统蓬皮杜一上台就计划在巴黎修建一座集现代艺术博物馆、公共图书馆、工业创造中心和现代音乐研究所为一身的艺术文化中心。三年后他的理想实现了,一座拥有明亮彩色建筑外壳的“积木”在老巴黎的中心区拔地而起,它有别于法国传统的混凝土建筑,通体采用金属架构、钢柱、接点、金属管道、透明玻璃,里里外外就这样赤裸裸的袒露着,像一个未完工的建筑工地又像一个大型组合玩具。它的设计师查理·罗杰斯和伦佐·皮亚诺认为建筑应该灵活多变,轻便而有趣,因为内部功能的部分都被设置在外面所以大廳内留有了足够的空间,设计师赋予了人们最大的自由度。罗杰斯说:“要成为接待观者和传播文化的重要中心,就必须建立一个灵活的容器,又是一个动态的机器,目的是打破文化的和体制上的传统限制,能够吸引尽可能多的参观者。”
参考文献:
[1][法]柯布西耶.走向新建筑[M].陈志华,译.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李超德.设计美学[M].合肥:安徽美术出版社,2004.
[3]董占军.现代设计艺术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4]吴火,徐恒醇.技术美学与工业设计[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