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自从昆曲艺术出现以来,涌现出大批昆曲演唱家,其中最为引人入胜的当属昆曲的演唱理论,本文主要研究了昆曲演唱艺术在当代民族声乐的传承,希望可以吸引更多的民族声乐演唱者与表演者加入到昆曲演唱理论的研究当中,深入探索民族声乐之源,实现昆曲演唱艺术的顺利传承。
关键词:昆曲演唱艺术;当代民族声乐;传承
分析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历程,可以发现其在继承我国传统艺术的同时有效借鉴了大量外来艺术表现形式与表现手法,从而涌现出大量新颖的演唱方法与演唱技巧。戏曲艺术则是其中最为杰出的代表,更是推动我国民族声乐蓬勃发展的不竭动力。人们习惯称昆曲为“百戏之母”,其经历了自城市进入农村、自宫廷到民间的发展历程。昆曲艺术在我国已经发展了六百年的时间,其凭借本身顽强的生命力而拥有大批爱好者。笔者希望通过本文研究激发大量当代民族声乐演唱者与表演者的探索热情,实现昆曲艺术的顺利传承。
一、情声并茂的昆曲
昆曲凭借本身六百年的丰厚积淀,当前已经形成了坚实的演唱理论,但中国昆曲理论研究还不具备鲜明的系统性,如宫调移情说使其充满了神秘的色彩。中国昆曲艺术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与众不同的特点,如昆曲演唱理论中的“写意”,有的声乐理论家并没有全面掌握昆曲与西方歌剧的不同,但却争相提出新型昆曲演唱方法,以此重新界定了昆曲演唱概念与理论,这种做法较为片面[1]。
昆曲演唱理论具有较强的模糊性与不确定性,这些均决定于中国人文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传统声乐思维模式。昆曲艺术自出现以来,一直强调情感表现的最大化,这也是我国诸多歌唱艺术的共同特点[2]。但通过认真分析昆曲研究理论可以发现,昆曲在追求情感表现方面与其他艺术形式相比更为突出。隋唐杜佑云认为中国传统声乐的理论基础是“一切声音来源于人的情感”,由此表明情感的萌发对演唱中的行气与发声具有明显的引领作用。近代昆曲理论家曹心泉研究了情感与气、声的关系,总结出“气字滑带断,轻重疾徐连,起收顿抗垫,情卖接擞板”的核心理论。
二、独特用嗓的昆曲
魏良辅提出“昆曲演唱需要解决开口、出字、过腔、转低、鼻音等五个难题。”时至今日,这一理论依然适用。但其中并不包括当前声乐演唱中的“高音难”,主要原因则是昆曲与众不同的用嗓方法。
如昆曲中的生行,在全面兼顾人物性格、审美需求、历史因素等各种条件的前提下,昆曲小生用嗓主要利用阴阳腔来完成,人们习惯称之为“小嗓”。利用真假交融的声音机能将人的音域开发到最为宽广的维度。再有,在中国传统昆曲演唱艺术当中,男性角色中的旦角大多以假声为主要发声方法。近代昆曲男旦角表现抢眼的“韩世昌”,其演唱发声则具备高超的技术。昆曲小生的发声现象并不只是存在于中国,典嫦曾经说过“阉人歌手与京剧男旦全部都是男性来扮演女性。阉人歌手在少年时则实施阉割术,成年后具备男性体格但声带与喉头并没有发生明显变化,其演唱艺术不受影响。随着社会的发展,阉人歌手逐步消失,但京剧男旦依然存在,其高超的演唱技术应该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自人体嗓音物理结构及发声原理进行分析,中西假声发声时,声带处于紧张状态而不具备较强的张力,同时变得又薄又细。传统昆曲唱法与欧洲声乐唱法在这一方面大同小异,但不同的是,欧洲美声唱法以真假声混合为主,而中国传统昆曲在依字声行腔、字重腔轻的影响下,用嗓时大多通过唇、牙、舌、喉来完成,具有鲜明的“浅”“亮”“透”的特点。由此则可以解释昆曲艺人自齿间出声的现象。
三、咬字行腔的昆曲
昆曲演唱自古以来则强调“以字行腔、字领腔行、字正腔圆”,每个字均可以依据其四个读声来发音,传统音韵学中的四个声调为“平、上、去、入”,每个不同的调值均可创造出变化多端的行腔。如上声字演化而来的“口罕腔、带腔、迭腔、滑腔”等。昆曲自出现以来,行腔传承则讲究“口传心授”。与曲谱进行对比,不同地区、不同时期、不同传承者均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出现各种变化,但正是由于这些微小的变化而使昆曲演员的不同个性得以彰显,出现了不同的演唱风格。
现代民族声乐唱法与中国昆曲演唱艺术不同,在过去较长时期内一直强调“用声”而忽略了“用字”,主要原因则是西方美声唱法的影响。但欧洲美声唱法实现声字融合并不难,汉语唱法要想实现此目标则困难重重。在语言不同的制约下,笔者认为现代民族声乐发声可以借鉴昆曲中的“五音四呼”的行腔规范来解决问题,实现现代民族声乐“声字”的突破。
四、小结
自声乐作品创作而言,当代民族声乐作品技术性更强,涌現出大量不同风格、不同种类、不同表现方式的声乐作品,自各大音乐院校走出来的表演者发声标准、音域宽广,但不可忽视的是,当代民族声乐发展过程中依然存在一定的不足,要想使自己的歌唱充满民族韵味,则要求表演者勤学苦练,充分发挥自身感官机能与嗓音优势,结合本民族语言特点,完全诠释本民族美学品质。昆曲艺术凭借本身六百年的丰厚积淀,无疑是中国汉语言歌唱方式的丰富资源,为民族声乐演唱者提供了不可比拟的演唱技巧,必然会成为中国当代民族声乐传承的有效载体。
参考文献:
[1]梁芝榕.从豫剧《红果,红了》谈卢昂戏曲现代戏作品中的“闹热”[J].东方艺术,2019(06):103-108.
[2]项阳.回归历史语境 探索宏观架构——《礼俗之间:中国音乐文化史研究》丛书序言[J].人民音乐,2019(08):88-93.
作者简介:邓芳丽,四川音乐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