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瑾锦
摘要:影视鉴赏课程对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文化自信有积极重要作用。本文探讨高职影视鉴赏课程融入文化自信教育的目标手段,从加强传统文化熏陶、培养民族文化自觉、提升民族文化自信和实现文化自强等方面做出阐述。
关键词:文化自信;影视课程
一、引言
随着视觉文娱生活的普及,青年大学生观赏影视剧作已成为日常生活的组成部分。影视作为丰富的艺术文化传播载体,已成为各国文化渗透和文化输出的重要途径。虽说文化交融、多元和谐是全球化大趋势,但是我们也应警惕外来文化其对本国文化不自觉的渗透削弱影响。高职院校青年学生的辨识能力相对弱,在纷繁乱象的影视产品海洋中一些学生不可避免地游离开主流价值取向,高职院校教育必须承担扶正学生思想观念、引导主流价值取向的角色与任务。如何用好高职校影视课程,打造文化自信教育阵地,探索高职院校文化育人的创新方式,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二、激发艺术审美热情 加强传统文化熏陶
影视是一项综合艺术的载体,是激发思维想象、感性体验和理性思考的重要艺术传播途径。影视鉴赏应该激发学生艺术审美情趣与鉴赏热情,丰富学生的生命体验、心灵感悟,并引导学生积极讨论评价影视艺术内容与表现形式的美丑,认识影视语言的魅力。作为影视消费的主要人群,当代大学生接受影视作品的品位趋于前卫新奇、感官刺激、非主流化。例如《小时代》系列拿准“青春伤痛”主题迎合青少年市场,虽受到专业电影和主流意识形态的厌弃,但仍然无法阻止票房飙升。又如春节贺岁档喜剧电影多数为了戏剧效果而设计剧本故事,多数以讽刺小人物社会生存现状为主题,并无更多艺术性思想性可言,甚至有些单纯追求感官刺激、为了丰富故事性过分渲染负面消极情绪与过激人物行为以获取鉴赏主体的情感交流。如何有效地引导学生感受欣赏影视艺术纯粹的美与魅力,需要教师细致广泛考察文化视野下的课程影视作品素材的社会意义和艺术价值。一部优秀的影视作品就是一本好的德育教科书,影视作品所蕴含的理想信念、思想感情都会潜移默化感染学生。因此教师一方面要与时俱进,通过选取具有艺术价值的热播电影和经典电影结合赏析的形式,调动学生观赏热情,进一步要针对性地将传统文化相关作品植入赏析内容和教学过程,选取如《百鸟朝凤》《霸王别姬》等传统艺术文化精粹相关的作品素材,使学生在不断地赏析中得到潜移默化的传统文化熏陶。
三、深入文化理论解读 培养民族文化自觉
当前的影视赏析教材和课程大多只注重从电影电视剧的历史发展、镜头表现、剧本结构等系统理论开展方法学习,在激起鉴赏主体对民族文化艺术的情感共鸣和审美交流上仍缺乏引导。费孝通说: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文化自觉是对文化的自我觉醒、自我反思和理性审视,是指在一定历史背景文化下生活主体的文化自知。本文认为影视课程应当深入文化理论解读,不仅要培养欣赏艺术与美的素养,更要深入文化理论的学习解构,分析艺术形式背后承载的文化内涵与诉求表达,更重要的是通过故事传递的价值选择。艺术源于生活,文化源于实践。本国影视作品创作往往都是对民族文化元素的挖掘融合与升华,它与现实社会生活紧密联系,所反映的都是一定文化背景下民族国家的方面映照,其中蕴含的文化自觉是与民族文化积极向上的人文精神分不开的,比如国内票房大火的《南京!南京!》《风声》《集结号》等民族文化电影,更是直接表达了解放战争中人民和军队的爱国情怀和坚忍不拔的民族气节。这些演绎的深重苦难与艰苦奋斗革命前辈形象和故事能够带给学生最直接的文化和情感冲击。教师应从主题价值解读中传递民族传统道德文化共鸣,形成学生的文化自觉、文化自豪感。
四、强化正确价值导向 提升民族文化自信
我们应同样认识到影视作品的思想性与艺术性既是形式内容的相辅相成,也存在相互的制约与突破。影视史上不乏艺术性强却晦涩难懂、表现力强却主题偏颇的作品。教师在拓展学生欣赏视野、讲授影视作品拍摄手法与内涵表达的过程中必须明确规避争议性大矛盾突出的影視作品,覆盖并启发大多数学生的认知。从高职学生的德智教育方面,教师应坚决抵制低级趣味,强化正确价值导向,例如积极选择现实主义题材的影视作品,有利于学生基于生活经验实现更真实的代入分析与主流价值思考。教师应积极挑选 “新主流大片”,如《战狼》《湄公河行动》《红海行动》《攀登者》《中国机长》,让主旋律更贴近我们的生活,以提高学生文化自信意识,培养其民族自豪感。知则信,信则行,主旋律影视剧有助于维护意识形态的和谐稳定,有助于延伸国家主流价值导向,对学生的爱国教育、传统民族文化教育都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同时也要清楚认识到,作为文化渗透主阵地的美国电影多数在传达全世界价值观的公约数,以无障碍地向全球票房推销输出。但是其在叙事逻辑中产出暗藏价值传播意图,主人物的挫折汗水使观众感同身受成功激发观众情感,很容易将人代入美国精神和美国梦的合理展现。因此在经典素材的赏析中要引导高职学生解读时比较中美文化差异,辩证地分析文化根源,理性地学习电影表现手法的优秀精华,避免丧失意识形态主动权,形成文化弱势局面。同时在辩证中看清中国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文化优势,辩证理性对比中分析中国影视作品创作的向好趋势与当前不足。
五、加强实践教育 培育文化自强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青年学生作为社会建设的未来中坚力量,不仅仅是文化自信的同行者,更需要担任文化自强的建设者。从高校教育职责角度,教师应当培育学生的爱国情怀,拓展其建设社会国家的方面本领。从影视课程出发,教师应该适度培养学生独立影视创作的基本能力。现如今自媒体、微视频等新媒体渠道兴起.这些媒体作品具有的意识形态的传播影响力使其成了每个社会人参与文化自强建设的有效途径。李子柒自媒体视频里中国式田园生活的展现更是红遍国外,形成了有效的文化输出。影视创作途径多样化,舆论思想传播更加平民化,高职院校老师应当主动将学生从观赏者,变成参与者与创作者。教师应鼓励高职学生参与到微视频创作,可作为影视鉴赏课的课程实践内容,将课堂从纯粹的讲授拓展到实际操作实践,给予学生拍摄、脚本、制作的主动权,更能激发学生参与影视创作的热情与创造力,在团队协作中培养合作精神。基于更加贴近生活的文化传播主题,引导学生文化思考、认同和创作,最终在动手实践学习中,实现学生文化自强的能力培育。
六、总结
中华民族的历史是苦难与辉煌交替的奋斗史,不仅仅是近代中国,即使到了今时今日,国家也面临着国际严峻的政治经济形势,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仍然是每个中国人特别是青年学生中国梦的集中体现与奋斗目标。民族文化的有效传承,正是靠文化自信、文化自强的中国人建立发展。青年学生的文化自觉与学习传承更是文化基础夯实中的关键。将青年学生的文化自信引导与培养融入高职院校教育是有效可行的建设途径。
参考文献:
[1]吴春集.大音希声 大象无形——中国主流价值在商业电影中的传播方法研究[J].新闻大学,2014(3):26-35.
[2]崔皓越.论影视作品制作中的文化自觉与文化渗透[J].艺术教育,2019(12):9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