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树龙 李飞燕
摘要: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生活方式的改变,我们的选择性变多我们的审美品质变高,当然我们新兴事物的接受能力也会变高,现代公共艺术设计领域有着突破性的发展,在校园环境中的比重越来越大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公共艺术设计作品不仅可以展示文化还可以承载历史,对提高大众审美有重要意义,它的存在营造出了与校园和谐相融的氛围,对现下校园环境中成了一种不可或缺的艺术符号。
关键词:公共艺术设计 ;校园环境;艺术
一、公共艺术设计的意义与价值
艺术对现代社会太重要了,艺术的崛起带动了各个行业的发展。公共艺术的发展也是很可观的它表现出了自己成熟老练的姿态。它通过个性的外表吸引更多群众前来观光打卡,并成为网红圣地,这样不但实现了自身价值更给当地带去有生资源。表达了当地城市所特有的身份象征与文化特征及体现了文化价值观;作为城市的标杆性设计作品这是它应该所要展现的效果。第二个层面就是它体现了老百姓对自己城市的文化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从而促进了当地城市的艺术与文化的发展,展现了一个城市精神面貌,有效的宣传了该城市的特点。公共艺术设计的存在的更多意义远不止于此,它可以通过改变周围环境,来唤醒人们对一些问题的思考与认知,充分体现城市的历史文化底蕴与该城市的历史文化价值使公共艺术具有一种强大的力量,它不单是城市身份地位的重要标识,也是城市中心的象征,在设计过程中要重点考虑其独特个性方面这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是公共艺术设计独有的价值体现也是灵魂所在。
二、公共艺术设计在校园中的重要体现
公共艺术设计是一种精神力量的载体它可以是校园中的顶梁支柱也可以是校园内莘莘学子的精神支柱,他所包括的文化底蕴是很深厚的。很多优秀的公共艺术作品都是在精神世界和物质生活上给人带来巨大影响力。校园中的公共艺术可以让学子们去感受它的美刷新对美的认知,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对学生们的身心健康有着重要的作用。只有把公共艺术放入校园环境中才能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在校园环境中激发学生追求个性讲求本真。公共艺术设计能够营造校园文化,这种校园文化能够改善自身的不足和缺陷这种良好的艺术氛围能够给学生带来积极作用。好的公共艺术作品不仅是具备功能还具有一定的品味,在校园环境中充当着重要的角色,在校园中的公共艺术更具有个性,张扬的外形很符合现代学子性格,这种追求时尚潮流不仅在社会上更是能在校园中体现出来,现在的校园环境不再是以往的一板一眼单一的校园格局,已经变成丰富多彩十分有个性的形式。他充分利用校园的空间结构来进行与人之间的交流,例如图书馆前的广场或宿舍楼前的公共空间都是他展示才华的地方在学校的豪华中心地段还可以做出一个体积较大形式结构经典的标志性的作品,这样的公共艺术会是校园中最亮丽的一笔,这样不但可以直接感受到整个校园的精神气氛还能感受到它本身的气场。再者大学校园中公共艺术作品在设计上往往与校园环境相融合与相应的教学风格相匹配,这样有利于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气氛。生活就是在只具有一种形式表达的时候是不会胜出的,只有结合多种因素才会达到预期效果。公共艺术作品有了吸引力老师和学生都爱观看欣赏互动这就很好地融合了人与人人与环境之间的交流,促进双方乃至多方的发展,更加促进了校园的发展。
三、校园环境中公共艺术设计的发展方向
首先要适应现代化发展趋势,谁说是校园环境要就求四平八稳,但也不能失去个性,要与时俱进将就设计的多元化和整体性,结合当下文化与周围环境来设计的丰富而又有内容。现在校园中的学子们都个性十足都有自己的想法和主见,一般单一化的设计作品已经不适合现代发展潮流,可以加入互动性装置进行交互体验,是校园环境中存有一丝放松。我相信沉浸在互动中的人们会感受到其带来的乐趣是有多精彩。再者要结合技术把科技带到校园中,让教师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忘科技的重要性,感受科技带的美感,加大公众的参与度乖萌可爱的外表设计及冷酷简易风格都可以融入到校园环境中来,让它成为一个极具经典的校园符号。
四、结语
在设计过程中应结合多种外界因素来进行丰富自己,形成一种独特的校园文化通过日后发展形成一种文化品牌作为学校特色可以结合文化,历史,地理环境等多方位进行考量。设计师在设計过程中要把校园文化精神考虑进去这样有助于促进校园文化建设,经过不断的历史沉淀让公共艺术作品更具历史性思考性能够引起共鸣。作为校园中的一分子它有责任美化校园启迪学生进行思考只有这样才能从一个作品中汲取到营养获得更多的文化熏陶。
参考文献:
[1]胡敏.文化背景下的高校公共艺术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6.
[2]江哲丰.高校校园环境中公共艺术建设的原则与方法[J].学术论坛,2003(3):44-45.
[3]施慧.来自校园的公共艺术报告[M].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7.
[4]翁剑青.公共艺术的观念与取向[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5]高冷.城市公共空间艺术设计的情感体验[D].杭州:浙江工业大学,2009.
作者简介:刘树龙,吉林建筑大学;李飞燕,吉林建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