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舞蹈进校园”对中学艺术课堂的影响

2019-10-12 16:09罗希彤
艺术大观 2019年29期
关键词:中学生

摘要:舞蹈教学是践行美育、提高学生自信心的有效方式,对学生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对于岭南本土的中学生而言,需要涵盖与岭南本土文化一脉相承的传统民俗舞蹈,以此培养学生对本土文化的认知与认同感。

关键词:岭南舞蹈;“杯花舞”;引入课堂;教学原则与方法;中学生

一、岭南舞蹈进校园

(一)岭南舞蹈进校园现状

在现代流行文化的冲击,外来艺术文化的影响下,大部分中学生可能对民族文化,民族艺术比较陌生,而岭南舞蹈进校园是填补这一认识空缺的重要举措。校园课堂是传承与发扬民族文化的有效手段与载体,这就更加突显了岭南舞蹈进校园的重要性。如今,“岭南舞蹈进校园”作为了一种新型的舞蹈教育理念的出现,它蕴含了较为针对性的方向即为岭南舞蹈,可谓是体现其岭南地域特色的民俗舞蹈。

(二)岭南舞蹈進校园意义

综合上述,当前的舞蹈教育必须是和整个社会文化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所以推广岭南舞蹈进校园这一措施是可行的,且具有实际意义。另一方面,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需要我们年轻一代的认同感,并且把非物质文化遗产带进校园,更加有利的直接地对学生进行宣传与教育,加深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了解岭南舞蹈,能有效地让学生快速的加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的队伍里来,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

二、“杯花舞”的风格特点与教学原则

(一)言传身教的教学原则

言传,即在教导此动作元素与节奏等等方面的时候,首先要用清晰的语言表达出该动作的基本含义与要求,让学生在参与实践之前对该动作有一个基本的认识与了解,对接下来的动作实践起铺垫作用,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可以跟随老师的描述,充分地想象与理解该 动作,同时也起到了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参与度的作用。身教,即是教师在教授的过程中要以身示范,不仅自身示范要到位,并要参与到学生人群中,主动去调整学生学习的学习状态与提高动作准确度。杯花舞对中学生而言,课堂上要使用“伯公杯”道具并且结合舞步与手上的动作完成,相对来说会比较难以理解,且肢体协调方面也存在一定的挑战,但如果在课堂与备课内容上,严格遵循言传身教的教学原则,以此原则作为舞蹈课堂教学的根基点,在课堂上会大大提高学生的课堂兴趣度,以及学习的积极性。

(二)逐一指导的教学方法

以“杯花舞”教材为例子,倘若在集体教学的模式下,教学的课堂中会出现以下几种问题:一是学生们对课堂状态的把握,在集体教学的模式中,教师在做了正确的示范后,不一定能够清晰地观察到每个学生的动作准确度,也难以得知学生是否已经掌握所学动作的要点,而且教师对学生的学习状态,参与度也是难以把握到位的,因此教学效果就会受到一定的影响。二是学生们接受能力的不同,绝大部分学生的舞蹈基础与学习能力是不一样的,无法保证每个选择这门课程的学生都具备舞蹈基础。三是学生们是否能在这有限的课堂时间把道具与舞蹈动作相结合。“杯花舞”与其他民间舞蹈不一样的地方是舞蹈动作离不开手上的杯子,即学习了手上的敲杯之后,还要把脚上的动作与敲杯的节奏相一致,毕竟课堂上的教学时间有限,因此,采用逐一指导的教学方式,教师能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与理解能力,进行不同程度的教学,尽可能确保每个学生在课堂学习中都能有所收获。

三、“杯花舞”作为中学舞蹈辅助教材的价值意义

(一)对地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客家民间舞蹈是客家历史文化的结晶,体现的是客家人勤劳勇敢,热情好客的品质,也是一种直接展现客家人生活状态,文化信息的艺术载体。而舞蹈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离不开教育,把“杯花舞”列入中学舞蹈教材之一,让学生不仅能够充分认识岭南舞蹈文化,还能亲身在课堂上体验形式多样,内涵丰富,风格质朴的客家民俗舞蹈。通过课堂教学,学生在得到应有的舞蹈素养教育的同时,还能更针对性地学习岭南舞蹈文化。

(二)对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

岭南舞蹈进校园的初衷并不是培养学生成为专业的舞蹈演员,也不要求对学生进行专业化学习技能与舞蹈技能的严格培训,而是为了更全面地对学生进行舞蹈基本素养的培养与鉴赏能力的提升。而“杯花舞”中包含的每个舞蹈动作都是客家文化的独特符号,学生学习舞蹈的过程中,在无形之中就能体会到客家文化的独特韵味,如水中盐,有味而无痕。通过对“杯花舞”的学习,学生的主体意识不断加强,对舞蹈自主的审美能力也随之提高。

(三)对学校课堂的积极影响

作为一门非中考学科,音乐不需要承担升学带来的压力,因此音乐舞蹈课堂普遍在学校中得不到足够的重视,导致音乐舞蹈课在课程安排上得不到较好的资源,经常出现一个教师带过多班级和教材内容过于单一的现象。而如今,岭南舞蹈进校园项目填补了这一块教育空缺,大部分地方中学也开始重视音乐舞蹈教育,积极响应与配合,并且开设舞蹈课程,声乐课程等艺术课程,丰富了学校的学习课程。

参考文献:

[1]柳芳,凌燕从岭南舞蹈的艺术内涵与传承谈广东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J].大众文艺,2015(13):2-3.

[2]胡骁,何喆.岭南民间舞蹈教材建设对于广东舞蹈高等教育的意义[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4(1):64-67.

作者简介:罗希彤(1995.7.21),佛山市南海石门实验中学。

猜你喜欢
中学生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欢迎来到《中学生博览》大型团购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