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梦杰
摘要:众所周知,传统村落中有着丰富的物质形态和非物质形态文化遗产,是中国农耕文明不可再生的文化载体,在如今现存不多的传统村落中,有少数民族特色的传统村落更是寥寥可数,而少数民族传统村落的保护直接关系到一个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本文以广西壮族——鼓鸣寨为例,从传承当地乡土文化的视角出发,引入微更新的概念,尽最大可能的保护古村落原有的村落肌理、建筑风貌和当地居民的生活风俗。
关键词:地域文化;微更新;鼓鸣寨
一、鼓鸣寨地域文化特征
一方水土孕育一方文化,地域文化是指在特定的区域内,通过人与自然的良性互动,总结出来的独具特色、源远流长、传承至今仍发挥作用的文化传统。地域文化是传统村落得以世代延续的内在动力,也是区别于其他传统村落的显著特征。因此,在研究传统村落更新保护的策略中,对地域文化的发掘和保护是很有必要的。
(一)鼓鸣寨在村落选址上受到汉族堪舆术的影响,开始注重风水宝地。“象天法地”“相土尝水”,整个村寨坐落在海拔400多米的大明山腹地,四面环山,一面临湖,依山傍水,是上佳的风水宝地。后方为大明山,山顶云蒸雾锁,若隐若现。前方为古民水库,碧波荡漾,鱼游鸟翔,水源是由山上的清泉流经村子后蓄积到这里,从此孕育着这片古老的土地。
(二)由于村落选址受到堪舆术的影响。因而,住宅的布局与排列也是有一定规律的。鼓鸣寨房屋的整体布局比较规整,依次排列成行,并按照陈、韦、苏三个姓氏分片布置,其中房屋的朝向大体一致,大都坐北朝南,但会随着地形的走势而有所不同,但绝不会出现坐南朝北的现象。此外,按照建造的先后顺序,先建造的房屋越靠近山脚和村寨中心,后建的房屋则根据地势向后或向四周延展开来。
(三)鼓鸣寨现存的古民居大多建于清代和民国时期。此时期的建筑形式借鉴了汉族民居的平面布局,最大的特点是出现院子,称为院落式建筑。院落式建筑为“回”字形的围合方式,体现了“四水归堂”的建筑理念[1]。此时期的建筑也保留了一些壮族传统民居的形式,如辅助空间披厦和晾晒农作物的晒排。
从平面布局来看,此建筑前屋是以门厅为中心,两侧为卧室。正屋一般为三开间,中间为厅堂,两侧为卧室。正屋两侧有横屋连接着前屋,一侧为厨房,一侧为畜厩。中间的空地形成院子。整个平面布局紧凑,并以中轴线为中心,左右对称。但有的民居入口设置在两侧的横屋,还有少部分的民居没有前屋,入口设在两个横屋之间。从立面来看,该类建筑正屋最高,次之前屋,最低为横屋,形成高、低、中或高、低(没有前屋的民居)的秩序,凸显出正屋的地位。在建筑结构上,此建筑最大的特点为硬山搁檩,也称山墙承檩,就是将山墙砌成尖顶形状,直接在上面搁置檩条以承受屋顶的重量。在建筑材料上,当地有其独特的夯土制作方法,首先将当地的泥土加入石灰进行发酵,然后加入米浆。这种建造的房屋厚达65cm左右,坚固且冬暖夏凉。鼓鸣寨古民居的建筑形态虽由于地形的变化而有所差异,但整体来说都大同小异:垒石为基、夯土为墙、木檩为顶。
(四)鼓鸣寨作为传统的壮族村落,保存着壮族千百年来的生活习俗和节日风俗。除了“三月三”“铜鼓节”,当地最有特色的就是每年正月十一的“灯酒节”。原本的灯酒节是为了庆祝添男丁,但后来人们思想转变,无论是添男丁还是女娃,都会举办这个活动。灯酒节一般由添丁的家庭带头,捐出一头猪或一只肥羊,并向每家每户筹集一些物资,然后一起到社坛祭祀社神,感谢社神一年来的庇佑,并保佑来年家人身体健康,祭祀后大家会在社坛附近宽敞的地方开餐吃百家宴。灯酒节每年还在举办,并随着时代的发展赋予新的含义。如今已是鼓鸣寨感情交流、相互交心、相互尊重的活动。
二、鼓鸣寨村落现状分析
“后山有石,敲击如鼓”鼓鸣寨因此而得名。由于之前交通不便,村民的生活圈子比较封闭,因此村落的样貌保存的比较完整。是广西保护最好、规模最大的壮族夯土建筑群。寨中现存有120座建于清代和民国时期的夯土建筑,居民160户506人,有陈、韦、苏三个姓氏,均为壮族。
(一)据考察,按照鼓鸣寨的旅游开发规划,开发商以保护村落为由将村民整体搬迁到5km外的一个山脚下,然后寨子被打造成一个旅游度假基地,供游人参观旅游。传统村落是一种文化遗产,同样也是一幅生活景观。而村民则是文化遗产和生活场景的主体,抛弃了村民,就抛弃了传统村落的灵魂[2]。这样只剩下民居建筑的传统村落就失去了传统村落保护的原真性。
(二)鼓鸣寨传统民居由于建造年代久远,基础设施、室内格局和居住环境已无法满足现代生活的需要。经考察,鼓鸣寨大多数民居都无独立厕所和自来水入户,厨房依然使用灶台柴火,安全隐患严重,并且室内阴暗,采光问题严重。再者由于传统的夯土墙强度、耐久性以及抗震性能较差,受到水的溶蚀和风的侵蚀,导致墙体开裂,再加上屋顶的木梁结构腐蚀严重,整个建筑岌岌可危。一方面,受制于新材料、新技术的尚未普及,村民修之无望,住之不便。另一方面,由于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大量青年劳动力流入城市,也导致历史建筑与街道景观的维护困难。
(三)文化记忆是一个村落独特的传统逐渐内化而形成的村民的思想观念和传统习俗。从功能上看,文化记忆具有文化规约、社会认同、心理安慰和心灵净化的功能[3]。但随着现代化的推进,越来越多的青年人口涌入城市,导致传统技艺传承出现断层,最终导致村民对本民族文化认同感降低、壮族文化特色不鲜明等一系列问题。另外,缺乏必要的文化素质宣传、明确的责任法规以及物质和非物质的激励,加上寨中老年人文化水平偏低,没有认识到传统村落的文化价值以及缺少自觉保护意识。
(四)鼓鸣寨内部的街道大多是建筑间的相互退让形成的,没有特意的规划与布置。道路分级不明显、街道斜曲、巷子混乱、头尾不齐、难以贯通、交叉处多呈“丁”字状。仿佛进入了“迷魂阵”。并且街道周边景观破坏严重,杂草丛生。為了出行方便,村中有些青石路面已经换成水泥路面。
三、鼓鸣寨微更新策略研究
相对于大拆大建的传统更新模式,微更新则是一种适度更新,注重对功能的优化完善,更有针对性、灵活性、适应性。因此,对于传统村落而言,微更新更有利于展现村落的传统风貌。
(一)为了更好地使鼓鸣寨的建筑特色得到保护和传承,根据建筑年代、文化价值、损毁程度将建筑分为三类。第一类为有价值的历史建筑:建筑形式、结构、装饰反映出村落的历史文化,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如古民庄14号、50号以及鼓鸣寨私塾,对其进行重点保护。第二类为传统的民居建筑:这类建筑整体上保留了传统建筑风貌,但内部功能老化、墙体开裂或倾斜,在不破坏原有结构基础上,利用微更新手段,修缮破损立面、重置功能空间、更新生活设施、改善院落环境,从而满足村民的现代生活需求。第三类为破损严重或闲置的院落:采取修旧如旧和功能置换的方法。尊重当地的建筑风格,充分利用当地的材料和工艺,但要对内部功能进行现代化设计,然后与当地民俗文化相结合,引入文化创意产业、体验式民宿、学生写生基地等项目。
(二)在面对鼓鸣寨文化资源保存欠佳的情况下,我们要采取活态的保护传承措施。一是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掘工作融入每家每户,提高村民对保护项目的参与度,从而增强村民对自己村落文化的归属感与自豪感,使他们自发地参与到保护工作中去。二是编写村志、修建村史馆。村志中不仅记载村庄的起源、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乡村的政治文化,同时也要包含村庄的民俗民风、名人逸事等。修建村史館则可以带给人们更直观的感受。三是定期开展丰富多彩、喜闻乐见、参与度高的传统文化活动,让外界领略当地的文化风采。四是通过政府补贴的方式,结合鼓鸣寨当地的草药加工、织布染色、铁器铜艺等,举办非物质文化培训班,使民俗技艺的火炬代代相传。
(三)街巷在传统村落中不仅承担着交通空间的功能,还承担着社会交往的功能[4]。因此在对鼓鸣寨的街巷保护中,从完善交通系统和丰富过渡空间两个方面展开。在交通系统方面:主要指的是对干道以外的小街巷、便道进行梳理。在保持现有的街坊格局、铺地形式和材料的基础上,对各类道路进行梳理,使其进出通畅,与外部路径进行有效衔接,以满足居民的休闲、休憩、运动需求。在过渡空间方面:主要指的是丰富民居和街道之间的层次,比如屋檐下空间的利用、建筑入口的设计以及墙立面和窗户的处理。使之成为彰显地域特色和文化特色的窗口。
(四)一个好的公共空间应当是有启发性的。面对鼓鸣寨的现状,主要从公共场地的设计和公共设施的完善两方面着手:第一在鼓鸣寨现存的叠石广场边缘增加具有民族特色的宣传栏及标识,展现古村落的文化和特色。另外,利用村落的入口空间、街巷交叉空间以及闲置空地新建文化广场。为村民的生活以及民俗活动的举行提供适宜的场所。第二为完善公共设施,公共设施分为引导性设施、教育性设施、服务性设施、照明设施以及无障碍设施几个部分[5]。根据当地的环境特征、文化特色、标志性元素以及绿色材料进行设计。因该寨中大多为老年人,所以在设计时应更注重人性化设计。同时,对村口的停车场进行扩容、增加一定数量的公共厕所以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
四、结语
通过对鼓鸣寨深入考察后发现文中所列问题,故提出解决策略为:在保持原有地域风貌的基础上,通过整合公共空间、优化室内空间、丰富街巷环境、完善基础设施,从而使现代的生活方式与当地村民的生活方式相融合,使鼓鸣寨成为一片“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故土。并希望对其他传统村落更新保护以及地域文化传承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李燕.壮族民居建筑的形态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7.
[2]刘馨秋,王思明.中国传统村落保护的困境与出路[J].中国农史,2015,34(04):99-110.
[3]杨同卫,苏永刚.论城镇化过程中乡村记忆的保护与保存[J].山东社会科学,2014(01):68-71.
[4]李郇,郑佳芬.文化创意植入下的村庄空间改造——以东莞下坝坊为例[J].规划师,2016,32(08):76-80.
[5]陈曦.基于地域文化保护与传承下的瑶族古村落改造更新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