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成功学诱惑的思考

2019-10-12 12:40王聪聪
艺术大观 2019年25期
关键词:当代艺术对策分析

摘要:中国当代艺术市场发展经历惨淡与迷茫,至今终于迎来了繁荣的一天。中国,也终于跻身到了全球艺术市场的行列之中。 但近年来当代艺术中都市化、现代化、宗教等各样问题层出不穷,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艺术市场的迅猛发展,特别是当代艺术市场迅速崛起导致的成功学诱惑现象,即当代艺术圈子中暴发的市场明星作为成功指标,在商业画廊短期利益的驱动下,形成了成功学竞赛和造星运动。本文主要以成功学诱惑为研究对象,深入思考当代艺术市场繁华背后滴成功学诱惑问题,并进行研究分析,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当代艺术;成功学诱惑;原因探究;对策分析

一、当代艺术存在的问题

当代艺术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都市化,现代化,流行文化,媒体时代,抽象与写实的合流,艺术体制批判,宗教,私生活等等艺术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近些年艺术市场的迅速崛起导致成功学诱惑的现象,即人们参与艺术市场,快速获利并成名。中国当代艺术市场发展经历了十年的惨淡与迷茫,如今终于迎来了当代艺术繁荣的一天。中国,终于跻身到了全球艺术市场的行列之中,出现了能与世界比肩的当代艺术家和艺术作品。有人形容中国当代艺术市场上演了一出“疯狂的石头”,也有人认为当代艺术市场泡沫太多,那么,在当代艺术市场背后,隐藏的到底是荣誉还是危机?

二、成功学诱惑

以当代艺术圈子中暴发的市场明星作为成功指标,在商业画廊短期利益的驱动下,形成了成功学竞赛和造星运动。大量艺术工作者未加反思,互相模仿,用单一的风格作为挤进艺术市场的敲门砖。在这种成功学竞赛中,艺术作品以价格取代价值,以获利为目的,艺术家以被商业画廊签约为荣,迅速进入风格定型和批量复制,这样的艺术缺乏文化传承,艺术作品也是经不起历史检验的。当代艺术繁荣背后的浮躁,艺术屈服于市场,成功学诱惑成为人们面临的一种选择。

三、出现成功学诱惑的原因

出现成功学诱惑的原因包括社会因素和个人因素。社会因素有:不规范的艺术品投资市场;画廊和策展人缺乏对公众和历史负责的精神;艺术批评家放下对学术的真诚,成为艺术市场的宣传者和造势的摇旗者;艺术消费者对艺术的长期价值缺乏清醒的认识,盲目地跟风,以西方的眼光为标准,过度追求前卫,时尚,增显自己的身份地位。个人因素是艺术家面对成功学诱惑时浮躁的心态,迷失自我,把艺术品变为商品。如果说艺术市场化是当今全球化前提下的必然选择,那么,从长远来讲,如果我们要让中国当代艺术屹立世界,长期稳定地发展下去,中国当代艺术市场必须进入良性发展的轨道。艺术家、画廊、策展人、美术馆、批评家等艺术市场的重要构成部分都必须洗尽浮华,本着对历史、对未来负责的态度,为打造一个健康积极的有世界影响力的东方重镇而付出更多努力。

四、如何应对

(一)坚持本心,防止过早职业化。艺术之所以称之为艺术,是因为其具有艺术品位,而不是批量生产的商品。艺术品位的高低层次取决于艺术家的内力,而内力是需要缓慢修炼的,即使知道方法,也需要很多年的练习才可能具有。好的艺术技巧,内力加上个人经历、故事、性情一起熬炼出来的,不能误把技术熟练的高级艺术农奴当作精英。因此,艺术创作者要警惕明星艺术家的不良诱导作用,要意识到天价拍卖和画廊的操控并不是对个人艺术生涯的正向激励,尤其要警惕过早的职业化。要坚持个人风格,不要一味追逐当前艺术潮流而丧失本心。

(二)坚持艺术创作独立性,杜绝艺术合作化、生产化。艺术是一种历经不断学习和磨炼之后一种自然而然的生成,艺术与个人的修养、志趣、性情密不可分,与生命紧密结合,而不是来自一种刻意的设计或者模仿。艺术家作为创意产出的源头,正是由于源源不断的灵感和艺术手法、技巧的共同作用。但目前,有些艺术家丧失独立性,大量雇佣助手和工人完成制作部分,甚至有些创意部分也开始合作化,虽然放大了艺术家的生产能力,却也使我们越来越远离作品制作的劳动过程,丧失了灵感和创意,成为单纯的设计者。艺术创作变成了纯粹的硬性工作,而不是修炼自身技艺,展示内心想法的幸福过程。为了保持艺术的独立性,可以通过拒绝提交方案,自己的时间表和课题推进的进度,慢慢地完成工作,而不是只注重作品数量,不注重质量和个人技能提升。这样我们就可以更多地自己动手,让双手越来越深刻地熟悉一种材料和工具,在劳动中获得一种身体的知识;这样我们的方案就不用想得太细,迅速动手行动,让制作、观察和想象貫穿整个过程,甚至在每一个时间点上都不可分离。这样我们就不会有无意义的时间,我们的时间段不再分成苦心孤诣地设计方案和游手好闲的监工阶段。

(三)培养艺术家的艺术责任感,提升道德素养。艺术家的生活是通向本真的坚实的路,其思考要超越世俗的评判,独立不群,艺术家关心的是精神实现的成功。罗素说过一句话,不计成败利钝地追求客观真理。我认为,这句话才是每一个艺术家都应该一生追求的东西。艺术家拒绝被美术馆殿堂神化,拒绝用市场成功为自己加冕,精英是在底层的劳动中涌出,科学、技术、审美和道德拒绝分离,工作与欢乐拒绝对立。而从事者拒绝成为身份的限定,追求全面的发展。这种艺术态度在中国一直是存在并且事实上更为强大的。艺术历来都是修身的道路。而内在的修炼从来都是与外在的责任是合二为一的。

作者简介:王聪聪(1992.5.25),14级油画专硕,兰溪市马涧初中。

猜你喜欢
当代艺术对策分析
中国当代艺术研究
当代艺术拓展城市文化新“绿洲”
克里夫兰当代艺术三年展论坛
浅析商业银行法律风险防控体系优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人民检察院法律监督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重大疾病保险的产品定价和产品设计风险管理对策
中国当代艺术协会副主席
《当代艺术》封面艺术家新年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