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文
摘要:笔者通过利用图像学的“前图像志描述”“图像志分析”“图像学阐释”这三个方面,对梵高作品中的“底层人民”形象以及画面进行分析,深度剖析梵高以“底层人民”形象为创作内容的含义与思考。
关键词:梵高;图像学;“底层人民”
一、文森特·梵高笔下的“底层人民”
文森特·梵高在成为画家之前,曾经从事过各种不同的工作。这对他今后确立用艺术的形式达到自己所追求的理想世界有很大的影响。其中巴比松派对梵高早期绘画创作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因为梵高小时候的成长环境,使得梵高在一段时间里表现的题材与人物形象都是反映他对当时社会底层农民的同情与尊敬。
《吃土豆的人》中的主人公们都是以梵高的的朋友农民格罗特一家为原型的。为了创作好这幅画,梵高一直在做一些头像和手部的练习。格罗特一家是非常典型且普通的荷兰农民家庭。他们每天的生活就是种土豆,挖土豆,吃土豆,过着穷苦的日子。在餐桌上一家人正在分食土豆。画面最右边的人物她像是这个家庭中的母亲,相对于其他几位女性角色来说,看起来年纪稍大,脸上已经开始出现了皱纹,脖子上围着白色的毛巾,想必是经常干家务和农务养成的习惯,并且正在倒茶;画面中间的手持茶杯的男子也面露疲态,体态偏胖,脸上的皱纹也让大家知道他已经年纪不小了,在这个家庭中应该是中流顶柱的位置。他讲茶杯向右侧的女子递过去,似乎是想再喝一杯茶,以此来缓解心中的惆怅;左边第二位是一位年轻的农家女,应该是家中的大女儿,她带着白色的头巾,手中正拿着刀叉,准备用家里收获的土豆草草果腹。她眼睛注视着她身旁的男子,好像是遇到了什么事情,想让身边的男子给予帮助。最左边的男子戴着一顶褐色的帽子,手中也拿着刀叉,但是他的眼神直勾勾地望着前方,甚至有点呆滞,好像在思考着什么又或许只是过多的农活让他提不起精神来;画面中心的女子虽然是背对着的,并不能看到看到她的相貌和面部表情,但是从他的体态动作和穿着上可以判断应该是家中的小女儿,她没有戴头巾,应该是还没有开始正式的劳动,只是在帮着做一些家务。这幅创作表达了梵高对于乡村题材绘画以及“底层人民”区别于其他题材的特殊情感,也展现了他在乡村题材绘画突出的成就,是他对于自己思想情感的完美诠释。
《绑干草的农妇》也是梵高在早期绘画过程中创作的作品。画面中的农妇头戴着白色的头巾,身穿着淡蓝色的长裙,她弓着背正忙着捆绑收割下来的干草,观众们并不能看清楚她的全部面容,从侧面看到妇人的脸上没有丝毫的表情变化,观众们能感受到画面中的妇人对于手中这份工作已经没有半点热情了,只是为了解决生计温饱问题机械地做着捆绑干草的动作。在妇人的身后还有一片一望无际的麦田,所以她不敢有丝毫的懈怠,梵高并没有仔细的刻画人物面部表情和穿着服饰,而是在十分客观地将眼前所看到的景象描绘出来,乡村的自然风光与人的劳动行为结合在一起,最重要的是让观众体会画面中的此时此景此人,粗犷的笔触、冷暖的对比都表达着梵高对乡村题材绘画的理解。梵高在人物的处理上,特意减少了衣纹的刻画,强调画面的整体效果。简单化的处理方式和厚重粗糙的笔触效果完美的诠释了农民纯朴辛劳的人物特征,更加真实的体现出农民形象梵高利用环境与主体物的色彩对比以及远景与近景的色彩对比成功的拉开了这几者之间的关系,更加凸显了画面的主题。
二、梵高创作中“底层人民”的图像志分析
《吃土豆的人》是梵高花费精力比较多,也是梵高最喜爱的一幅作品。画中描绘了一间灯光昏暗且空间狭小的小屋中,五个面容憔悴穿着破旧衣物的农民正围坐在餐桌前,因为处于社会的最底层,所以家里只有土豆可以果腹。他们相互对望着,眼中没有抱怨和叹息,他们只是安静地吃着自己辛勤劳动所得来的食物。最右边的妇人正在倒着茶或者其他的饮品,以便其他人在吃完土豆以后能够喝口茶水然后继续开始劳作。梵高为了展现最真实的场景,在画面大量的使用了红色、黄色、蓝色的混合颜料。使得整个画面显得十分昏暗。符合当时农村家庭的真实状态。这幅作品中梵高“尝试表现这些正在吃马铃薯的人如何以其掘地的一双手伸入盘内,让画面来诉说劳动者如何诚实地赚取他们的食物。”他以粗犷遒劲的笔法塑造瘦骨嶙峋的农民形象,以消瘦的面孔,粗糙有力的手显示出农民的质朴和艰辛。土豆是当时欧洲农民的主食,画中的一家人正在吃土豆,他们象征着十九世纪大部分的欧洲农民,一家人都过着艰苦、清贫的日子。梵高雇佣的模特,大多为饱经沧桑、历经磨难、身世坎坷之人,他们常常为了生存而遭受其他势力的压迫和剥削,在社会底层挣扎。梵高画面中的主题并不是上流社会红衣主教的招待会、国王的生日庆典、贵族女士的舞会,而是选用了当时底层社会最普通的家庭场景。这主要原因还是梵高的艺术主张和慈愍心使然。梵高曾说他在最贫穷的茅棚,在最脏乱的角落看到画意。梵高描绘的“吃土豆”的行为,在当时的社会是非常常见的。土豆自从在南美洲被带到欧洲,因为欧洲的地理环境,非常适合土豆生长,市场中土豆价格相对便宜,所以土豆也就称为了大多数底层家庭的主要食物。梵高就是利用这样一个非常普通且常见的场景表现了广大劳动人民的困苦和农民生活的艰辛。
梵高在1889年创作《绑干草的农妇》也展示他对乡村题材和农民“底层人民”浓厚的兴趣。在《绑干草的农妇》中,主要的内容就是描绘了一个农妇在辛劳的工作。我们看不清楚农妇的面貌,但是我们从农妇的体态动作以及衣着可以大概判断这个农妇应该是家中母亲的身份。画面中描绘了一片一望无际的麦田中,一位戴着袖套和白色头巾的农妇正在田地中默默的捆绑着干草。她没有太多的面部表情,脸上也没有表现出抱怨与愤怒。中间的农妇以蓝、白色为主,这里的颜色用得非常的巧妙,蓝、白两块非常沉稳浓郁的色彩融入偏冷色调的黄色中,使得整个画面安静又沉稳。前景、后景的形成冷暖对比,把前景同后景的空间关系拉开,让整个画面纵深感更加强烈,突出了画面的中心内容,梵高用自己獨特的表达方式刻画农民形象,表现农民性格特征。也间接地表达了对农妇辛勤工作的同情。
三、梵高创作中“底层人民”的图像学阐述
文森特·梵高出生在一个颇有文化根基的大家族当中,祖上有好几代人都从事着牧师这份职业,他的几位叔伯都经营着画廊,梵高从小耳濡目染,受到了艺术的熏陶,就对当时的艺术环境也有所认知。对具有现实主义色彩的绘画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梵高的童年时代是在乡村中度过的,这无疑唤起了他对乡村风光和朴素勤劳的农民的喜爱。梵高从事过教师、画店职员以及矿区的牧师,其中在矿区当牧师的经历,也让增加了梵高对贫苦劳动者的同情。梵高倾慕米勒的画风,一直以米勒为榜样。他似乎一直都想成為一位农民画家。他在1885年说过:“画农民生活是严肃认真的事,如果让观者感到不够努力,是该受到责备的。”梵高从在古比尔公司接触到巴比松画派的画作时起,就一直视巴比松派画家的作品为珍宝,精心收藏他们作品的版画,研究他们作品中的黑白灰关系和色彩搭配,翻阅了很多巴比松画派的文字资料,以至于他对整个巴比松画派的情况了如指掌。这对形成梵高前期绘画创作风格有很大的关系。
众所周知,梵高不仅仅热衷于绘画,还对阅读有着狂热的兴趣。梵高虽然16岁就告别了学堂,但他从来没有停止过阅读。在短短的37年中,他如饥似渴地读书,这为他日后的艺术创作打下了又一坚实铺垫。梵高许多的画作都是取自于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场景,劳动场景、底层人民都经常出现在他的创作当中。在荷兰生活的那段时间里,他的创作也一直致力于表达底层人民生活的艰辛和劳动所展现的价值。19世纪的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处在鼎盛时期,在社会底层困苦挣扎的小人物、现实生活的场景都常常出现在那些文学大师的作品之中。梵高几乎通读了欧洲 19 世纪全部名家的作品,他极其渴望用自己的画笔,展现那些文学大师笔下的生活。
除了梵高自身成长环境与条件会影响其前期绘画作品的创作,很大一部分原因也与当时的社会环境有关,1870年普法战争结束以后,欧洲维持了40年的和平。国家的巩固基本完成,共和体成为许多国家采取的政治制度,德国、法国都成了真正的工业化国家,在经济飞速发展的情况下,也加重了社会矛盾,资产阶级不断地剥削、压迫底层劳动人民,艺术家们开始对尖锐的社会问题以及阶级问题进行思考,取悦新兴资产阶级已经不再是艺术家们的主要创作目的,强调展现出真实的社会面貌,表达自己对底层人民的同情以及看法。
四、结语
十九世纪的欧洲社会发生了重大的变革,它必然要改变艺术家生活和生活的整个处境。笔者利用图像学研究和分析梵高乡村题材作品中“底层人民”形象,剖析梵高以“底层人民”形象为创作内容的深层含义。梵高将自己对“底层人民”形象以及对社会环境变化的理解都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出来,传达了自己对“底层人民”的同情以及对社会环境现状的思考。乡村题材在艺术创作中一直拥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无论是在什么时代,乡村题材都能在新的时代环境下散发出自己的魅力与光芒。
参考文献:
[1][英]贡布里希:艺术的故事[M].广西:广西美术出版社,2008.
[2][法]弗兰克·埃勒卡尔.凡·高:一个孤独的天才[M].范立新,平野,译.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89.
[3][荷兰]文森特·凡·高.亲爱的提奥:凡高对生活、艺术及未来的言说[M].平野,译.海口:南海出版公司,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