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将从绘画作品的取景出发,举例分析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之间的异同。并使用比较研究的方法进一步探究造成这些异同的深层原因。分析研究不同的文化中的创作灵感与创作理论对绘画创作取景有何影响。
关键词:山水画;风景画;比较
一、创作灵感
中西方的灵感理论有许多相似之处,无论是神赐论、天才论还是无意识论都可以找到相应的理论支撑。这不代表中西方绘画的创作灵感是一致的。灵感无论来源如何,总是脱离不开实际的物象的。既然画家笔下的世界不可能摆脱真实世界的影响,那么他所处的文化氛围对他的创作的影响是不可磨灭的。
早期的山水画与风景画都是作为人物画配景而出现,在这一时期二者都有着标示人物故事发生场景的作用,当然其中有部分特定的景物,不仅作为背景,还有着特定的隐喻含义。由于中西方绘画背景故事的相异,画中风景的取景也出现了不同。早期的山水画里会出现大量的山川、河流和树木等自然景色。而早期的风景画则会存在大面积的建筑,风景作为建筑物的配景出现,风景画中会出现更多人工雕琢的痕迹。
到山水画和风景画都独立成科之后,取景的对比则更加明显。山水画的灵感多来自名山大川或人迹罕至的幽静山谷,风景画则着眼于生活中触手可及的景色,多为城市近郊的游乐风景或乡村风景。画中人物作用的对比也十分有趣,山水画独立成科之后,山水与人物在画中的地位与早期相比呈现了一个颠倒的状态,山水树木完全成了画面的主角,人物则成了可有可无的配角,更像一个示意画中山水可居可游的符号。而风景画在独立成科的一段时间后都没有彻底地摆脱人物的存在,人物可以推动画中故事的发展,不是单纯作为标记或符号,而是在某种语境下更像是画面的主角,在这期间,风景还是为人服务的。
二、创作理论
绘画创作必然离不开创作理论,由于中西方文化中看待世界的方式各有不同,中西方指导绘画的创作理论也大相径庭。这中间体现了相异的文化观和文化的审美观。中国画家求“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西方画家则信奉“模仿自然”。造化,即天地、自然、萬物。而西方语境下的“自然”主要围绕着人展开。
在文化背景的作用之下,中西的绘画创作理论出现了分歧。中国绘画更追求对于内心的表达,绘画创作只是作者表达自身的工具。中国山水画家主要集中于文人士大夫阶级,创作是工作生活之余的消遣,自然不追求对物象的写实刻画,甚至他们对完全的写实是排斥的,即“匠气”。对于文人画家来说,思想感情的抒发才是第一位的。
西方绘画却更注重对真实景物的再现。西方绘画的创作主体是职业画家。大画家由贵族或富商等艺术投资人资助,小画家更是要兜售画作谋生,这就决定了西方绘画的内容更多表现大众熟悉的故事或风景,画得像很重要,这对观众有着十足的吸引力。能够再现甚至美化真实场景的画作更受到观众的欢迎,风景画自然就向着这一方向发展,更多的创作理论向写实技法倾斜。
后期山水画的技法更多集中于笔墨技法,对于真实生活的再现却不甚在意,山石树木的造型趋于模式化、符号化,成为笔墨表现的附庸。而西方的绘画技巧在追求真实再现上不断进步创新,将科学理论引入绘画创作之中,出现了透视、光谱、光影、立体塑造等写实技巧。虽然在印象派将自然光引入绘画之后,笔触向粗犷发展,风景画的画面看似不再写实,但事实上更加强了绘画中的现实感,使画面更加贴近日常生活。
这些区别也使得山水画和风景画在取景的选择上不尽相同。山水画使用散点透视和概括的笔墨技法,归纳总结出绵延的山川大河的起伏走势,使用简化到极致的点苔法指代山间植被,点的大小形状墨色变化均指代着不同的植物,但是它们在画面中的形象被统一了。这代表着山水画更愿意取远方的气势开阔场景,而不是近处可以看得清清楚楚的景色。而风景画由于对实物再现的关注,虽然在透视最远方的景物也会进行模糊概括的处理,但是这是因为它在前景的具体的树木、土壤、灌木丛等对象上加入了大量写实的细节刻画。同时也是因为西方绘画透视的科学性,画面中的景物构成完全符合人眼见到实物近大远小的透视规律,风景画的取景就如同人眼的正常所见,是被框住的,取景的范围较小。
参考文献:
[1]孔新苗.中西美术比较[M].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2008.
[2]张法.中西美学与文化精神[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3]安德鲁·路米斯著,画家之眼:像艺术家一样思考,从题材到技法,淬炼风格与心法的13堂课[M].陈秀玲,译.新北市:大牌出版,远足文化发行,2018.
作者简介:肖滢曦,身份证号为1310221995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