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合唱指挥就是在合唱表演期间对所有的合唱参与者进行组织、协调的人员,合唱指挥需要掌握相关的指挥技术、指挥知识。想要保证合唱表演的顺利完成,专业的指挥技术发挥的作用不容忽视。在一个优秀的合唱队伍中,指挥的协调引导决定了最终作品的呈现效果,合唱指挥指挥属于复合型人才,具备良好的综合能力,能够合理代理和引导合唱团队,使整个合唱团队发挥出更大的能量,有更加专业、优秀的表现。本文针对合唱指挥进行了能力培养方面的基本分析。
关键词:合唱指挥;综合能力;培养策略
一、引言
在一个合唱团队中,优秀的合唱指挥应当有一定的指挥功底、专业素养,并且具备整合创新能力,这也是保证合唱队伍顺利表演的前提[1]。指挥的音乐把控水平最终会直接影响到整个合唱队伍的表演效果,所以,指挥需要持续不断地提升自身综合素养,深入理解合唱作品,做到无论是手势、动作、表情还是感染力方面都能够给合唱团队以良好引导,为观众带来高水准演出。
二、合唱指挥应具备的能力
(一)掌握丰富的乐理知识
较强的乐理基础是合唱指挥的必备素质。合唱就是多声部的人声组合,合唱指挥需要根据队伍人员的音色、声部、音区特征进行比较和协调结合,基于声、复调等理论知识对合唱作品进行修饰,从而将作品的内涵充分表达出来,使作品更具感染力。所以说,合唱指挥一定要全面掌握乐理知识。
(二)有一定的组织领导能力
合唱指挥面对的是整个合唱团体,所以需要有一定的凝聚力、组织协调能力,能够激发与培养所有合唱参与者的协作精神。同时,合唱指挥还应当有一定的微信,能够受到团队所有合唱人员的尊重和认可,并且要擅长交流,从而可以充分地和团队当中的所有人员进行交流,分享表演心得,交流注意事项等,打通信息流,保证相互间的合作更加有默契。合唱指挥需要了解对我当中所有人的声音和性格特点,做到能够扬长避短,对声部进行合理分配,让团队中所有人员都能够发挥自己独特的价值。
(三)具备创新思维
成为一名优秀的指挥家,一定要掌握大量的经典作品,将这些作品烂熟于胸,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经典是广为人知的,在人们有一定认识和了解的后,指挥家的创新、创意就成为观众评判作品质量的重要标准。一个没有创新的作品最多只能说是一个完整的作品,而无法触动人心,让人产生情感共鸣。在现代社会,人们的审美水平不断提高,对艺术欣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基本的技术运用、专业水准的表现之外,更重要的是作品是否别出心裁,在众多作品中脱颖而出,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从而广为流传、成为经典。
三、合唱指挥能力培养策略
(一)加强协调、掌控力
合唱指挥需要对整个合唱团队进行协调把控,在锻炼协调掌控能力的基础上能够对整个队伍进行科学、高效的管理。所以,合唱指挥应当有一定的主观能动性,对这方面的能力培养提高重视,主动锻炼和提高。比如在指挥合唱时保持专注,通过自己的感染力来吸引合唱人员的注意,从而在合唱期间强化自己的影响力。下来也需要和团队进行有效的交流、互动,向他们征询意见,了解自己在指挥时的不足,以后进行规避和提高,还要和合唱人员一起分析他们的问题,比如忘词、跑调等,并帮助解决,提高团队凝聚力。
(二)提高综合表现力
合唱指挥表现力的加强应从指挥、视听能力、专业素养、个人修养等方面着手进行。应以基础训练和自身技能为重点,牢记各手势动作的含义属于基本要去,还要掌握节奏、節拍的动作要点,把握好动作幅度;视听能力训练以听音、视唱为重心,结合专业特点来选择合适的视唱内容,并进行系统化学习,加强音乐听辨水平和视唱水平;专业知识的提高侧重于声乐知识、发声方法和训练技巧等方面,要掌握合唱作品曲式结构、节拍特点,还要考虑指挥期间的动作规范、动作呈现的美观性问题。
(三)注重实践,注重创新力的提高
除了日常的专业训练之外,合唱指挥还需要通过实践来进行强化锻炼,通过实践来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处,在实践期间加深对专业知识的意向,使知识掌握更加牢固。另外,合唱指挥需要对表演内容进行设计安排,所以,作品的创新是非常重要的。对此,合唱指挥应当在现有专业能力的基础上进行深入分析和探索,观摩一些优秀作品,借鉴其设计理念、设计思路,来让自己在指挥、伴奏及音色安排方面有更多的可参考素材,让合唱表演更加多元化,呈现出更好的演出效果。
四、结语
在合唱团中,指挥的地位是非常关键的灵魂人物。可以说,在实际演出的过程中,即便是指挥出了错,所有合唱成员也需要跟着他的节奏和要求进行表演,尽管这属于重大演出事故,但通过这样的例子我们可以对指挥的重要性有正确认识。通过和表演团队各成员进行交流、互动,指挥来对他们进行协调、引导,从而保证整个演出团队的统一性、专业性。对于指挥来说,其自身需要在现有的知识体系的基础上不断地进行创新、提高,从而保证自才能为整个合唱团队的发展提供可靠保证。
参考文献:
[1]张珂.从心出发用情传递——浅析合唱指挥中的情感启示[J].黄河之声,2019(12):68.
作者简介:李欣,河南大学音乐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