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俊鸣
历经16年的发展,保本基金在近期全部实现了转型或清盘,正式成为了中国基金业的历史名词。在“打破刚兑”的导向下,保本基金走入历史是不可逆转的趋势,但16年间有不少风险偏好较低的投资者,也是因为有了保本基金才开始关注和参与公募基金的投资。虽然“强制保本”的刚性兑付不会永久存在,但市场上对“有限保本”的需求却一直没有消失。在新的创新品种还没有出现之前,市场上目前还有一些“类保本品种”有望成为阶段性满足這部分投资者需求的避风港。
保本基金顾名思义是保证本金不受损失的基金,当然实现保本也并非没有代价,投资者最起码要付出流动性的代价,也就是需要持有到保本期结束才享有保本的待遇,提前赎回只能随行就市,让实时净值决定盈亏。此外,为了实现保本,基金不得不重点持有债券等固定收益品种,配置股票的比例较低,在牛市阶段收益率无法超越大盘。尽管存在一定的不足,但“保本”的特性还是足以吸引一部分投资者的目光,特别是在2015年股市大起大落之后,保本基金相对稳健的净值表现成为最大的营销卖点,一度规模超过3200亿。
在规模扩大之后,保本基金也开始面临瓶颈,部分基金的收益平平,如笔者在2015年11月买入的1只保本基金,持有至2017年3月赎回,1年零4个月的时间里仅增长2%左右,低于同期大型场内货基的收益率。在付出保本锁定期的流动性代价之后,这一收益率形同鸡肋,也制约了这一品种的持续扩张。加上后来的资管新规明定打破“刚性兑付”的预期,保本基金在完成历史使命之后走入历史,也是必然的结局。“刚性兑付”需要打破,在于部分基金公司为了营销做大规模,向较高收益率冲刺而剑走偏锋,甚至埋下金融风险的隐患。让保本基金转型,对市场整体良性运作无疑有正面积极的作用。
“保本”是否等于保值?很明显二者不能划上等号,只有在出现持续通缩的经济环境下,保本才相当于保值,这是全球经济的少数特例,也不符合我国的现状。不仅如此,因为追求保本而导致收益率极低,也无法实现保值的效果,这也是余额宝等货币基金在收益率跌到“2”字头之后,投资人“用脚投票”,导致其规模出现一定程度的缩水。
尽管如此,“保本”的账面数字效应,对低风险偏好者来说仍有需求。过往A股的大起大落让许多投资者在牛市顶峰入市,成为长期套牢一族,“保本”对他们来说具有特殊的意义。历史上也确实有一些保本基金为长线投资者实现了“稳中有进”的可观收益。像2003年成立的境内第一只保本基金南方避险,从2003年9月26日到今年5月30日清盘,累计实现了326.57%的收益率,远超同期上证指数111.97%的涨幅;在17年的运作中,也仅有2008、2011和2018年出现负收益(见附图)。因此,将一部分资金配置在风险较低的“类保本资产”,进行较长时间的投资,确实有实现跑赢大盘的可能。
尽管保本基金已经成为历史名词,但目前证券市场上仍有少数“类保本品种”的存在,可以为投资者提供替代选择。最典型的是六大战略配售基金,参与大型新股的战略配售在“新股不败”的大背景下长线胜算较高,去年成立时一度成为投资者抢购的对象。今年在交易所挂牌之后市场情绪降温,出现一定程度的折价,但运作以来净值稳健增长,在“封转开”之后有大概率实现折价修复和净值增长的双击收益。当然,战略配售基金不存在保本基金的“刚性兑付”,未来如果新股低迷在解禁流通的时候破发,也有可能导致净值出现折损。
第二个是特殊的分级A基金,如合润A,其配对的合润B为其提供保本承诺,3年折算一次,理论上1元以下买入持有到期没有风险,另外在母基金净值1.21元以上可享受同等比例的收益,属于“下有保底、上不封顶”。但该基金筹码被大量锁定,成交不大甚至全天零成交的现象都出现,投资者买入的难度较大,且开通分级基金存在30万元资产门槛的限制。除此之外,国债ETF、短期债基、场内货基等也存在“类保本”的特征,但需要注意回避溢价率较高的时候参与,尽量在折价的状态下低吸买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