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有为
(美团研究院,北京 100102)
2019年6-7月,美团研究院依托美团平台大数据对北京、上海、广州、重庆、天津、武汉、深圳、成都、西安、杭州、南京、长沙、哈尔滨、兰州、贵阳、济南等16个样本城市夜间经济发展情况进行了研究,并对120多位上海的专家学者、政府机关工作人员和不同年龄段的上海市民就如何发展夜间经济进行了调研。大数据分析和调查研究的结果显示,上海夜间线上消费总额近年来呈现较为明显的上升趋势,夜间线上消费总额居16个样本城市的第二位,但上海夜间消费额在全天消费额中的占比偏低,夜间消费特别是22点之后的消费潜力亟须挖掘。建议多措并举发展壮大上海夜间经济。
夜间经济已经成为当前服务业升级和消费升级的重要方式之一。以培育网络化、智能化、协同化的服务新业态为抓手,鼓励传统服务领域通过产业链整合、供应链集成、价值链提升及生态链维护,衍生叠加出新的服务环节和服务活动,已经成为推动中国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商务部中商智库课题组,2018;刘奕等,2018)。特别是在生活服务业领域,我国在消费内容、消费方式、消费人群、消费市场格局等方面出现了不同以往的深刻变革(王青等,2018),亟待探索新的服务方式和消费方式。特别是对北上广深这样的大城市而言,大力发展生活性服务业(曹永琴等,2018),大力发展夜间经济,对于支撑其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结构调整具有重要意义。
在16个城市中,上海2018年的夜间线上服务消费总额居第二位。以北京为基准(100)进行比较,上海是92.8,与北京接近。从夜间消费额在全天消费额中的占比来看,上海的占比(39.8%)偏低,位居第11位,低于成都、贵阳、深圳、重庆、长沙、武汉等城市。这说明上海市民和外地游客的夜间消费释放不充分,上海的夜间消费有很大的增长空间。
在堂食方面,2018年,上海堂食的夜间消费额占全天消费额的比重是55.7%,在16个城市中处于较高水平,仅次于深圳(58.0%)和成都(57.0%)。在外卖方面,上海外卖的夜间消费额占全天消费额的比重是32.6%,在16个城市中处于较低水平,位居第12位。
在旅游方面,2018年,上海旅游夜间消费额占全天消费额的比重是39.3%,在16个城市中排在第二位,仅次于深圳(39.4%)。在文化娱乐方面,上海文化娱乐(具体包括电影演出、休闲娱乐、美发美甲等,其中KTV和酒吧属于休闲娱乐类,因为具备典型的夜间消费属性所以单独对比)的夜间消费额占全天消费额的比重是42.7%,在16个城市中处于中等偏下水平。武汉、重庆、杭州等城市文化娱乐夜间消费额占全天消费额的比重都超过了50%。由此可见,上海夜间文化娱乐消费的发展潜力较大。
KTV和酒吧是典型的夜间消费活跃品类。以北京2018年KTV夜间消费额为基准(100)进行比较,上海是132.6,位居第四位,广州、成都、深圳等城市KTV夜间消费额明显高于上海。以北京酒吧2018年夜间消费额为基准(100)进行比较,上海是116.5,位居第二位。上海酒吧夜间消费额低于成都,但高于北京、广州、南京、深圳等城市。
数据分析结果显示,16个样本城市在夏季(7月和8月)和冬季(12月和1月)都会出现夜间消费高峰。2017年7月和8月上海夜间消费额的月均值比2017年1-12月的月均值高17.8%,2018年7月和8月上海夜间消费额的月均值比2018年1-12月的月均值高17.0%。2017年12月和2018年1月上海夜间消费额的月均值比2017年6月-2018年5月的月均值高8.9%,2018年12月和2019年1月上海夜间消费额的月均值比2018年6月-2019年5月的月均值高6.8%。
从夏季(7月和8月)和冬季(12月和1月)之间的比较来看,上海等城市夏季夜间消费额的增幅远高于冬季夜间消费额的增幅,只有哈尔滨冬季夜间消费额的增幅远高于夏季夜间消费额的增幅。
春节假期,受部分居民到外地过年和生活服务供给下降等因素影响,上海等城市的夜间消费在春节假期所在月份呈现出明显的波谷(由于2017年春节假期横跨1月和2月,所以这一现象并不明显)。
2018年,上海的夜间消费集中在18点至22点之间,这一时段的消费额占夜间消费额的比重高达77.0%。相比之下,广州、深圳、长沙的这一比重都在70%左右,说明广州、深圳、长沙等城市在22点之后实现了更多的消费,深夜消费潜力得到较为充分地释放。22点至0点这一时间段的消费额占夜间消费额的比重,上海是15.3%,在16个城市中仅高于北京、哈尔滨、济南、兰州、天津。0点至6点这一时间段的消费额占夜间消费额的比重,上海是7.7%,在16个城市中仅高于北京、哈尔滨、济南、天津。上述分析说明,上海22点之后的消费占夜间消费额的比重偏低。
从2018年夜间线上服务消费的用户数来看,北京最多,上海其次,兰州最少,这与城市的人口规模、经济发展水平和过夜旅游者人数直接相关。以北京的夜间消费用户数为基准(100)进行比较,上海是99.7,位居第二位。以北京2018年的人均夜间消费水平为基准(100)进行比较,上海是96.0,也位居第二位。
在16个样本城市中,上海的异地用户数占夜间消费用户数的比重偏低,仅为47.2%,明显低于杭州(55.2%)、长沙(54.7%)、贵阳(54.5%)、广州(52.7%)、南京(51.4%)等城市。
从各城市夜间消费用户的年龄分布看,20-30岁年龄段和30-40岁年龄段的消费用户是夜间消费的主力军,占夜间消费用户90%以上的比重。通过比较各城市20-30岁年龄段和30-40岁年龄段的消费用户所占比重可以看出,上海20-30岁年龄段消费用户所占比重(48.8%)偏低。
数据分析结果显示,91.4%的上海商户在夜间营业1夜间营业商户是指18点以后在美团平台上至少有5单交易的商户,剔除了不到5单交易的商户。营业到22点以后的夜间营业商户是指22点以后在美团平台上至少有5单交易的商户,剔除了不到5单交易的商户。,略低于上海之外的15个城市的平均水平(91.6%);44.7%的上海商户营业到22点以后,略高于上海之外的15个城市的平均水平(43.7%),明显低于深圳(55.4%)、广州(51.3%)、长沙(47.0%);23.7%的上海商户营业到24点以后,与上海之外的15个城市的平均水平持平。上海整体的夜间经济营业时间结束较早,夜间营业商户特别是22点以后营业商户供给不足制约着上海夜间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从美团平台大数据分析结果看,2018年,上海夜间经济发展呈现出下述发展特征:
从上海夜间线上服务消费总额(是经数据处理转化成的相对值,不是消费总额原值)月度数据可以看出,2017年1月以来,上海夜间线上服务消费总额呈现较为明显的上升趋势,各月份的波动幅度也较大,其中季节性下探主要集中在每年暑期结束及春节期间(见图1)。
图1 上海夜间线上服务消费走势
上海堂食、外卖、文娱、住宿的商圈分布相对分散,堂食在五角场/大学区、陆家嘴、人民广场/南京路地区消费聚集,外卖在迪士尼、世博园、五角场/大学区、陆家嘴等地区的消费较多,文娱类在五角场/大学区、陆家嘴、金桥、迪士尼、世博园、人民广场/南京路等地区消费更旺(见图2)。2018年,上海KTV夜间消费最多的商圈是人民广场/南京路、张江、世博园、陆家嘴,这四个地区的KTV夜间消费额分别占上海市KTV夜间消费额的7.9%、3.5%、2.4%、2.2%。
北京的酒吧夜间消费高度集中在三里屯/工体。与北京不同,上海的酒吧较为分散,迪士尼、金桥、五角场/大学区、人民广场/南京路、中山公园/江苏路、陆家嘴、张江、徐家汇等地区酒吧夜间消费额相对较高。上海的住宿业集中在迪士尼、陆家嘴、人民广场/南京路、世博园,这四个地区的占比分别是9.9%、4.5%、4.4%、2.2%。
图2 TOP10商圈夜间线上服务消费额在上海市的占比
2018年,浦东新区占上海夜间线上消费额的比重最高,达到了23.2%;闵行区位居第二,占比是11.0%;黄浦区位居第三,占比是7.8%;静安区、徐汇区、宝山区依次排名四至六位,占比分别是7.4%、6.9%、6.2%(见图3)。
上海的文娱类夜间消费集中在浦东新区、闵行区、静安区、黄浦区,餐饮堂食、外卖、住宿夜间消费集中在浦东新区、闵行区、黄浦区、静安区,KTV夜间消费集中在浦东新区、松江区、黄浦区、闵行区,旅游夜间消费集中在浦东新区、松江区,酒吧夜间消费集中在徐汇区、黄浦区、静安区、嘉定区(见图4)。
图3 上海各市辖区占上海夜间线上服务消费总额的比重
图4 上海市各市辖区不同品类夜间线上消费额占比
用高分占比率(高分占比率=4分及以上的餐饮商户数量/餐饮商户总量*100%,5分是满分)来衡量上海各市辖区夜间经济的供给质量,排在前四位的是黄浦区、长宁区、静安区、徐汇区,这几个区4分及以上餐饮商户所占比重均超过20%(见图5)。
图5 用户评分为4分及以上餐饮商户的比例
2019年6-7月,美团研究院对120多位上海的专家学者、政府机关工作人员和不同年龄段的上海市民进行了调研。受访者认为,上海发展夜间经济需要关注和解决下述方面的问题:
1.大众夜市是各大城市夜间旅游的保留节目,如台北的士林夜市,香港的铜锣湾、尖沙咀等,不仅是游客夜游必到的景点,更成为所在城市的文化符号和旅游名片。目前,上海比较知名的夜市有城隍庙小吃一条街、七宝老街、吴江路小吃街、云南路小吃街等,肇周路、昌里路、吴江路、虹梅路老外街等是新兴的吃货街,新兴的美食广场也提供了夜间餐饮服务,如七宝万科美食广场、京都食府等。不过,上海自发形成的一些特色鲜明的夜间大众消费市场,如寿宁路小吃一条街、临汾路地摊一条街,存在一些先天不足,包括占道经营、噪音扰民、假冒侵权产品较多等。有的受访者反映,上海的商品服务和电子商务很便捷,便利店随处可见,基本上没有出来逛夜市购物的需要。
2.夜间经济业态不够丰富,夜间经济“特色”有待挖掘。上海目前的夜间经济业态以餐饮和购物为主,能够吸引大众消费的文化、旅游、体育、演艺、俱乐部等参与度高、体验性强的夜间经济业态发育不足。有的受访者认为,上海发展夜间经济具备较好的底蕴,但缺乏类似太古汇星巴克烘焙工坊等吸引游客、特定消费群体的特色项目,还是局限在传统的石库门、特色酒吧、主题餐厅等,在显示度、认知度等方面需要提升。一位受访的90后说,上海是一座国际化的大都市,生活节奏快,大家白天基本上都在忙工作,晚上需要放松一下。夜间经济,吃才是王道,以美食为切入点,能够带动休闲旅游观光。当然,夜市不只是夜食,丰富多彩的夜展、夜秀、夜节结合起来会更有吸引力。另一位受访的90后说,夜间经济活动对年轻人的吸引力在下降,很多年轻人习惯于点外卖,更愿意在家玩网络游戏、手机游戏和看直播,而不是出门消费。
1.多样化的文化演出是丰富游客夜间生活、吸引游客留下来的重要因素。近年来,上海十分重视开发夜间文化旅游项目,涌现出新天地、“时空之旅”等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夜间旅游项目。但是,作为文化演出资源丰富的上海,叫好又叫座的文化旅游演出却屈指可数,难以满足多样化的市场需求。一方面,上海缺乏有自身特色的“叫好”演出;另一方面,上海缺乏“叫座”的中低价位演出。目前,上海很多演出票价动辄数百上千,对大部分游客而言缺少吸引力。一些旅游团队往往白天游上海,傍晚时分就去杭州观看《印象西湖》或《宋城千古情》。从总体上看,上海夜间旅游缺乏有影响力、吸引力和标志性的项目,仍只是白天旅游活动的一种简单延续。
2.上海以白天旅游为主的旅游配套还有不足,尚不能适应夜间旅游发展的需要。成熟的夜间旅游离不开相关交通、市容管理等多方面的配套和扶持,对比发达国家的夜间旅游发展,上海夜间旅游配套仍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在旅游组织上,夜间旅游缺乏统筹规划和整合协调,不但夜间旅游项目之间没有形成规模优势,白天与夜间旅游资源之间也难以有效整合。在宣传推介上,上海的优质夜间旅游资源还不为人知,上海尚缺乏全面反映夜间旅游资源的旅游手册和旅游地图。
1.大众交通的不便利制约了夜间经济的发展。在交通配套上,自2017年4月起,上海地铁线路大范围延时运营,多条线路运营至零点,为乘客提供了夜间出行的便利。不过,上海距离“不夜城”还有很大的距离。目前,连接上海主要购物中心、餐饮街区、文化娱乐中心、旅游景点的公共交通线路运营时间结束较早,夜班公交线路也不多,公交地铁停运之后的交通出行依赖于出租车和网约车,费用较高,并且有时叫不到车。有的受访者反映,上海停车资源不够的问题比较突出,晚上去稍微热门一些的地方,如果开车去,找一个停车位有时需要半个小时的时间,影响了夜间消费体验。
2.优质公共文化设施夜间开放和运营成本之间存在矛盾。目前,上海市民对优秀公共文化设施夜间开放存在一定的诉求,但公共文化设施的夜间开放受制于成本和管理等方面的因素。从各国经验来看,阶段性延长开放时间是可行的选择,如巴黎卢浮宫博物馆每周三和周五会延迟开放时间到21:45。
3.夜间的安全保障需要加强。一些受访者说,发展夜间经济,首先要让大家敢于晚上出来。上海的安全状况总体是好的,但是夜间的安全问题相比白天会更加突出。有的受访者反映,上海的一些街道夜间没有灯光,这使得大家夜间出行时缺少安全感。
夜间经济是一个城市的名片,代表着一个城市的品位和形象,是城市经济开放度和活跃度的晴雨表。发展夜间经济可以延长经济活动时间,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服务消费需求,对促进消费、带动就业,具有重要意义。2019年4月,上海市委市政府出台了《进一步优化供给促进消费增长的实施方案》,上海市商务委等九部门出台了《关于本市推动夜间经济发展的指导意见》,推动了上海夜间经济发展,取得了良好成效。建议上海重视下述方面的工作,进一步发展壮大夜间经济:
上海22点之后实现的消费额占夜间消费额的比重偏低。建议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促进22点之后的夜间消费。可以采取的举措有:
一是完善相关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增加22点之后的夜间公共交通服务,优化公交夜宵线路,逢周末和节假日可延长公交、地铁的运营时间并加密车次,开通更多的夜班公交线路,在重点地区设置晚间巴士,加强公交、地铁运输保障,提高夜市、夜间商圈的通达性,方便上海市民和外地游客的夜间通勤和疏散,减少人们夜间出行的后顾之忧。与此同时,要引导出租车企业和网约车平台加强服务保障,提高服务质量,维护夜间出行安全;引导企事业单位、商务楼宇的内部停车场在夜间向社会公众开放。
二是调动餐饮商户的积极性,延长餐饮商户的营业时间。新建、改建、扩建相结合,在政府提供补贴的同时充分运用市场化手段,深入开展深夜食堂特色餐饮街区创建工作,打造有人气、可持续发展、具有不同风格和特色的深夜食堂特色餐饮街区。
三是引导电影院开放通宵场,联动上海电影节等文化大餐,将国内外优秀影片在通宵场上映,满足影迷观影需求。
供给偏弱是上海夜间经济发展的短板,促进上海夜间消费的核心是增加夜间经济供给并提高供给质量。建议上海市重点开展下述方面的工作:
一是依托上海丰富的文化资源和科技资源,通过文化与旅游融合、文化与科技融合,结合现代时尚元素,引导和支持国内外企业在上海策划开展体现“国际范”“上海味”“时尚潮”的高品质并且有吸引力的夜间文化休闲、演艺体验活动,根据季节特点积极开发浦江夜游、博物馆夜游、科技馆夜游等多元化都市夜游项目,打开艺术院校实验剧场的社会化大门,通过多种渠道增加上海夜间文化旅游项目供给并不断提高供给质量,带动上海夜间消费。
二是要尊重历史和现状进行存量优化和增量培育,规划和打造上海夜间经济特色商圈、特色街区、主题公园,推出精品夜场活动,丰富上海夜间经济业态,打造一批特色鲜明、影响力大的上海地标性夜间经济集聚区。
三是借鉴伦敦自然博物馆life in the dark特展、西安“大唐不夜城”、重庆两江夜游、西双版纳“澜沧江湄公河之夜”等夜间旅游体验项目的发展经验,鼓励和支持上海旅游景点开放夜间旅游线路或延长观光时间,鼓励和支持博物馆、科技馆、展览馆、美术馆、音乐厅、体育馆延长营业时间,具备条件的可开发夜间旅游体验项目,发展夜间旅游。上海国际电影节、电视节和艺术节等文化活动,可增加放映演出场次,调整演出时间,适当降低票价,进一步提高节庆活动的知名度和参与度。借鉴“妈妈咪呀”中文版演出的成功经验,引进一些世界流行的知名文化演出品牌的中文版权,形成上海文化演出的品牌项目。
四是针对不同的季节推出有针对性的促进夜间消费的政策措施,平抑上海夜间消费的季节波动,促进上海夜间消费总量平稳较快增长。开展以文化、旅游、购物、餐饮等为主题的夏季、周末或节日精品夜市活动,丰富夜间消费内容。
五是通过完善“食、游、购、娱、体、展、演”等在内的多元夜间消费市场,营造更多夜间消费场景,兼顾市井文化、高档文化和新兴文化,从“重形式”转向“重内容”和“重体验”,吸引国内外中高端消费需求,为本地居民、国内游客和国际游客提供良好的消费环境。
六是引导夜间体育消费新风尚。支持体育运动项目经营单位延长营业时间,创建上海体育旅游休闲基地,在具备条件的公园增设体育健身设施和运动场地,满足上海市民特别是年轻人的体育消费需求,不断丰富体育健身和体育竞赛表演市场。
1.完善食品安全、治安、消防等配套管理措施和服务功能,建立节假日人员疏散方案和路线设计,加强警力配置。畅通24小时旅游咨询投诉热线处理机制,共同营建安全、放心的夜间旅游消费环境。
2.推进夜间消费商圈和公共空间净化、亮化、绿化、美化工程改造提升,完善夜间标识指引、街景打造、休闲设施、装饰照明、环卫设施、公共Wi-Fi及5G通讯等配套设施建设。
3.加大对夜间经济发展的资金支持力度,对商圈和商业设施改造提升、开展促消费活动等繁荣夜间经济的相关措施给予资金和政策支持。可考虑调整道路及停车场收费政策,对于夜间消费时段停车费进行减免,有效刺激夜间消费需求。
4.编制上海夜间消费指南,发布上海夜游地图,线上线下联动开展宣传,便利夜间消费。
与杭州、长沙、贵阳、广州等城市相比,上海的异地用户数占夜间消费用户数的比重偏低。建议上海市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吸引更多的过夜游客,扩大过夜游客在上海的夜间消费:
一是加大对上海夜间旅游产品的宣传和推广。可借助美团、大众点评等生活服务电子商务平台进一步加大旅游宣传推广的力度,向入住上海当地酒店的外地游客发放文化演出、商圈餐饮的促销券、折扣劵等,引导外地游客到上海体验上海的文化娱乐项目和美食、美景,扩大过夜游客在上海的夜间消费。2019年上半年,大众点评短视频信息瀑布流有效提升了消费者的消费热情,建议上海市有关部门可整合相关消费场景,鼓励上海本地消费者在大众点评平台上对上海夜间经济消费场景进行短视频宣传,增强上海夜间旅游对国内外游客的吸引力。
二是顺应年轻一代消费潮流,打造新型夜间消费文化。80后、90后为主体的年轻一代已经成为旅游市场尤其是夜间旅游市场的主力军,这个群体尤其注重文化体验。要充分挖掘城市海派文化底蕴,加入沉浸式表演和休闲娱乐的互动并融入上海当地生活和文化体验场景,着力打造吸引年轻人的夜间旅游产品。可在微信、微博、抖音、快手等社交媒体平台做个性化展示,讲好上海夜间经济故事,吸引国内外游客特别是年轻人到上海体验具有上海特色的美食、文化、旅游和娱乐,进一步挖掘和释放上海的本异地夜间消费潜力。
三是加强组织领导、标准建设、政策保障和效果评估,进一步改善上海旅游市场环境和消费环境,不断提升上海夜间经济的品质,吸引更多的过夜游客。
通过美团、大众点评等生活服务电子商务平台获取夜间消费信息、进行消费和在线评价是夜间消费的重要形式。目前,餐饮外卖、“闪购”(通过线上下单线下即时配送上门的网络购物模式)等“互联网+生活服务”已经成为上海广大市民特别是年轻人夜间消费的新选择,这不仅可以满足市民夜间消费需求,而且可以大幅降低扰民噪音和路面拥堵,扩大传统夜间经济的服务范围,把方便快捷的夜间服务直接送到消费者家中。建议上海市政府充分发挥美团、大众点评等生活服务电子商务平台的优势,利用平台必吃、必逛、必住、必玩榜的线上曝光,提高商户夜间经营能力和营业收入,激发线上夜间消费活力,形成线上线下夜间经济融合互动、双向繁荣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