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至2017年4 542例泌尿生殖系感染者NG、CT和UU感染特点分析

2019-10-12 02:01何学虎梁小燕赵倩颖郭雅琪师志云张玉英赵志军
微生物学杂志 2019年4期
关键词:泌尿感染率病原体

何学虎,梁小燕,董 洁,赵倩颖,赵 玥,郭雅琪,师志云,张玉英,赵志军*

(1.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 医学实验中心,宁夏 银川 750004;2.宁夏临床病原微生物重点实验室,宁夏 银川 750004)

性传播疾病(sexually transmitted diseases,STD)是指通过性行为传播的一类疾病。淋球菌(Neisseriagonorrhoeae,NG)、沙眼衣原体(Chlamydiatrachomatis,CT)和解脲脲原体(Ureaplasmaurealyticum,UU)是目前引起STD最常见的3种病原体,感染率逐年上升,与泌尿生殖系统感染及不孕不育、流产、早产等密切相关[1-4],因此,对其感染进行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具有重要意义。为了解NG、CT、UU在宁夏地区泌尿生殖系统感染者中的感染特点,本研究采用实时荧光PCR法对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就诊的4 542例泌尿生殖系感染者棉拭子临床样本进行检测及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实验材料 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就诊的4 542例泌尿生殖系感染无菌棉拭子标本,男性3 561例,平均年龄(33.57±9.47)岁;女性981例,平均年龄(34.14±9.68)岁。

1.1.2 主要试剂 淋球菌核酸检测试剂盒、沙眼衣原体核酸检测试剂盒、解脲脲原体核酸检测试剂盒(PCR-荧光探针法)均购自深圳凯杰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1.1.3 仪器与设备 医用冷藏箱(YC-300L,中科美菱),医用低温箱(MDF-U548D-C,日本Panasonic),生物安全柜(AS2-4S1,新加坡艺思高科技有限公司),微量移液器(eppendorf,德国),涡旋振荡器(VORTEX-5,海门市其林贝尔仪器制造有限公司),干式恒温器(MK200-4,杭州奥盛仪器有限公司),高速冷冻离心机(Neofuge1600R,力康生物医疗科技控股有限公司),荧光定量PCR仪(Rotor-Gene Q,德国Qiagen)。

1.2 方法

1.2.1 标本采集及保存 用无菌棉拭子伸入女性宫颈1~2 cm或男性尿道2~4 cm,停留数秒并旋转2周后取出,立即放入无菌采样管中密闭送检,2~8 ℃保存不超过24 h,-20 ℃保存不超过3个月。

1.2.2 核酸提取 ①待测样本:向含有无菌棉拭子的采样管中加入1.5 mL无菌生理盐水,涡旋震荡充分漂洗,挤干棉拭子,将液体转入1.5 mL无菌离心管,12 000 r/min离心5 min,吸弃上清(尽可能不碰沉淀),沉淀中加入50 μL DNA提取液,涡旋震荡充分混匀,瞬时离心后100 ℃干浴10 min,12 000 r/min离心5 min,保留上清备用;②质控品:分别取阴性质控品、弱阳性质控品和强阳性质控品各50 μL加入1.5 mL 无菌离心管,再加入50 μL DNA提取液,涡旋震荡充分混匀,瞬时离心后100 ℃干浴10 min,12 000 r/min离心5 min,保留上清备用。

1.2.3 试剂准备及加样 每次实验均设空白对照、阴性、弱阳性和强阳性质控。在试剂准备区中将试剂盒中的PCR反应液、HS-Taqplus酶和UNG酶取出,室温融化,涡旋混匀,瞬时离心,按每人份33.3 μL PCR反应液、0.7 μL HS-Taqplus酶和0.06 μL UNG酶配置反应体系,涡旋混合,瞬时离心,按34 μL/人分装至0.2 mL PCR反应管,转移至标本制备区,加入6 μL核酸(空白对照直接加入6 μL DNA提取液),盖紧管盖。

1.2.4 PCR扩增 将PCR反应管转移至扩增区PCR仪上,记录样本摆放顺序,运行程序:37 ℃ 5 min,95 ℃ 5 min,95 ℃ 15 s、60 ℃ 40 s(40个循环),反应体系40 μL,60 ℃收集荧光。

1.2.5 结果分析 所有结果均在质控在控的情况下判读,即空白对照、阴性质控测定结果为阴性(无Ct值或Ct值等于40),弱阳性质控测定结果为阳性(26≤Ct值≤32),强阳性质控测定结果为阳性(Ct值≤25)。当样本无Ct值或Ct值等于40,判为阴性;当37<样本Ct值<40,则视灰度区,应进行复检,复检结果Ct值<40,判为阳性,否则判为阴性;当样本Ct值≤37,判定为阳性。再分别统计NG、CT、UU总体感染情况,NG、CT、UU混合感染类型及分布,不同年龄段NG、CT、UU感染情况以及不同年份间NG、CT、UU感染情况。

1.2.6 统计分析 应用SPSS17.0软件,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与分析

2.1 NG、CT、UU总体感染情况

检出3种病原体阳性共1 204例,总阳性率为26.51%(1 204/4 542),NG、CT、UU单一病原体阳性率分别为26.31%(362/1 376)、15.21%(214/1 407)和35.70%(628/1 759)。男性阳性率为23.48%(836/3 561),女性阳性率为37.51%(368/981),阳性率有性别差异(P<0.01)。NG、CT阳性率男性显著高于女性(P<0.05),UU阳性率女性显著高于男性(P<0.01)(表1、图1A)。

表1 NG、CT、UU总体感染情况Table 1 Overall infection of NG,CT and UU

2.2 NG、CT、UU混合感染类型及分布

4 542例患者中共检出NG、CT、UU不同类型的混合感染阳性者151例,阳性率为3.32%(151/4 542),男、女性混合感染率分别为3.82%(136/3 561)和1.53%(15/981),混合感染率有性别差异(P<0.01)。混合感染类型中,男性阳性率由高到低依次为CT+UU、NG+UU、NG+CT、NG+CT+UU;女性阳性率由高到低依次为CT+UU、NG+UU、NG+CT+UU、NG+CT。总体上混合感染类型以CT+UU和NG+UU为主,CT+UU与其他混合感染类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2、图1B)。

表2 不同性别间NG、CT、UU混合感染情况比较Table 2 Comparison of NG,CT and UU mixed infection among different genders

注:a表示与CT+UU感染率比较;b表示男女性之间总体混合感染率比较

2.3 不同年龄段间感染NG、CT、UU阳性率比较

不考虑性别因素,总阳性率以≤20岁年龄段最高,与其他年龄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NG和CT阳性率随年龄段的增加而减低,UU阳性率呈先降低后增加再降低趋势。考虑性别因素,男性患者总阳性率、NG和CT阳性率随年龄段的增加而减低,UU阳性率呈先降低后增加再降低趋势。女性患者总阳性率以21~30岁年龄段最高,其次为31~40岁年龄段,随年龄段的增加,NG、CT阳性率呈降低趋势,UU阳性率呈先降低后增加再降低趋势 (表3、图2)。

图1 NG、CT、UU单一感染和混合感染情况Fig.1 Single infection and mixed infection of NG,CT and UU*P<0.05;**P<0.01

表3 不同年龄段间NG、CT、UU感染情况比较Table 3 Comparison of NG,CT and UU infection among different age groups

注:*表示与≤20岁年龄段比较,P<0.01

图2 不同年龄段NG、CT、UU感染情况Fig.2 Infection of NG,CT and UU in different age groups

2.4 不同年份间感染NG、CT、UU阳性率比较

2013至2017年,不考虑性别因素,NG、CT、UU及总感染率呈上升趋势。考虑性别因素,男性NG、CT、UU及总感染率均呈上升趋势;女性NG、CT感染率呈下降趋势,UU感染率呈上升趋势,总感染率呈上升趋势(表4、图3)。

表4 不同年份间NG、CT、UU感染情况比较Table 4 Comparison of NG,CT and UU infection among different years

注:*表示与2013年比较,P<0.01

图3 不同年份NG、CT、UU感染情况Fig.3 Infection of NG,CT and UU in different years

3 讨 论

STD指通过性接触而感染的疾病,主要病变发生在生殖器部位。NG、CT、UU是STD中最常见的病原体,感染NG、CT、UU可引起泌尿生殖系感染,严重危害生殖健康[5]。人类是NG惟一的天然宿主,普遍缺乏对NG的自然免疫力,NG可通过性接触侵入泌尿生殖系统繁殖而引起化脓性感染,导致淋菌性尿道炎、盆腔炎、宫颈炎、散播性淋病等相关疾病[6],此外,胎儿可经产道感染造成新生儿淋病性急性结膜炎[7]。CT专性寄生于活细胞内,可引起男性尿道炎和附睾炎,女性宫颈炎和盆腔炎等疾病,其感染具有无症状携带者多、易传播、流行率高等特点[8-9]。UU是一种条件致病微生物,也是迄今为止能独立生活和繁殖的最小原核细胞型微生物,可寄居于人类泌尿生殖系统引起非淋菌性尿道炎、男女性生殖系统感染,并与不育、早产、流产、低体重胎儿等疾病相关[10-11]。

目前,传统的病原体检测方法主要有涂片镜检、病原体特异性抗原检测、血清学试验、病原体的分离培养和鉴定等,但上述方法具有主观性强、敏感性低、检测周期长、操作繁琐、不易被检出等缺点,给临床诊断带来困难。荧光定量PCR技术(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CR,FQ-PCR)在闭管状态下进行扩增和分析,能大大减少扩增产物的污染,FQ-PCR检测NG、CT和UU的最低检测限达500 copies/mL,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操作简便、检验周期短、检出率高等显著优势,能及时准确地提供检测数据辅助临床诊断,因而成为目前临床检验诊断中的常用方法[12];与此同时,每次检测设定的空白对照、阴性质控、弱阳性和强阳性质控则进一步保证了阳性结果的可靠性。但是,FQ-PCR检测的是病原体核酸,并不能区分活菌和死菌,也无法检测出因病原体基因变异而出现的假阴性。对假阴性而言,理论上应用“金标准”培养法进行验证,但因临床上有对培养基中万古霉素敏感的菌株,加之存在不合理用药现象,“金标准”也可能存在假阴性[13]。因此,建议患者在治疗前或停药治疗两周后再行FQ-PCR法检测NG、CT和UU。

本研究中3种病原体总感染率为26.51%(1 204/4 542),普遍低于国内报道的62.8%和64.18%[14-15];据报道,北京和广州地区NG、CT、UU感染率分别为3.11%、7.49%、42.92%和3.0%、8.0%、45.4%[16-17],本研究NG、CT、UU感染率分别为26.31%、15.21%和35.70%,NG、CT感染率高于北京和广州地区,UU感染率低于上述两地;结果显示,男性感染率(23.48%)低于女性(37.51%),可能与男性症状明显、主动就医率高、就诊及时,女性症状复杂、主动就医率低、延误治疗有关。此外,本研究发现感染率有性别差异,NG、CT感染率男性显著高于女性,UU感染率女性显著高于男性,与李东等[18]的报道基本一致,但与王敬仁等[19]的报道却不同;证实性传播疾病的流行存在一定的地区差异性,可能与教育程度、医疗条件、当地气候以及民族文化等因素有关。

本调查中3种STD病原体混合感染151例,感染率为3.32%(151/4 542),男女混合感染率有性别差异,其中3 561例男性中混合感染136例,感染率为3.82%(136/4 542),981例女性中混合感染15例,感染率为1.53%(15/981);无论男性还是女性,混合感染类型均以CT+UU为主、NG+UU次之,与文献报道的混合感染类型及分布相符[20],但本研究混合感染率低于文献报道,其原因除了地区差异之外还可能与并非所有患者都同时检测3种STD病原体而造成一定数量的漏检有关,加之混合感染比单一感染危害更大,提示临床在诊疗过程中应同时检测3种病原体以防漏检而错过最佳治疗时机延误病情。

不同年龄段感染情况显示,不考虑性别因素,≤20岁年龄段感染率最高,21~40岁年龄段次之,随着年龄段的增加,感染率逐渐降低;考虑性别因素,男性≤20岁年龄段感染率最高,21~40岁次之,女性21~40岁年龄段感染率最高,≤20岁年龄段次之;与国外报道的20~45岁年龄段是STD高发人群不同[21],本研究≤20岁年龄段占比最高,且与其他年龄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除了将正处于性活跃及生殖高峰期的21~40岁青壮年列为主要传染源和高危人群外,还应重点加强对≤20岁人群的健康教育、性传播防护和体检工作,将其一并作为STD防治工作中的重点对象。

不同年份间感染情况显示,不考虑性别因素,总感染率及NG、CT、UU单一感染率呈上升趋势;考虑性别因素,男性总感染率及NG、CT、UU单一感染率也呈上升趋势,女性总感染率呈上升趋势,NG、CT感染率呈下降趋势,UU感染率呈上升趋势。数据证实,2013至2017年,无论总感染率还是3种STD病原体单一感染率均呈上升趋势,并且2014、2015、2017年感染率与2013年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这与张欠欠等[22]报道的2011至2015年3种STD病原体感染率呈上升趋势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STD患者中NG、CT、UU及总感染率较高,而且感染呈年轻化、逐年上升趋势,在一定程度上已经造成流行。分析其原因可能有不洁性行为、不了解或不重视STD知识致使个人防护不够、因症状较轻而忽视未及时得到治疗、隐瞒病情造成治疗困难、病原体之间的混合感染、抗生素滥用使病原体产生耐药。因此,首先应加强对人群的健康教育和科学知识的普及,使其正确认识STD和性行为,提倡洁身自爱;其次,对STD患者应同时检测多种病原体以明确诊断,力求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再次,对不同地区、不同性别以及不同年龄段的高危人群进行定期体检和监测,全方位多角度地从源头上控制传播,减少对健康的危害。

本文回顾性分析研究显示,2013至2017年泌尿生殖系感染者中NG、CT、UU感染情况严重,感染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感染年龄呈年轻化趋势;考虑性别因素,男性易感NG和CT,女性易感UU,因此,应提高警惕积极防治;同时,混合感染也较常见,提示泌尿生殖系感染者应同时检测多种STD病原体以防漏检。

猜你喜欢
泌尿感染率病原体
不同教学模式在中医泌尿男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和思考
英国:55岁以上更易染疫
健康女性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状况研究
泌尿外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护理
2012~2016年江苏丹阳市省级土源性线虫病监测点监测结果分析
疫苗,原来是这么回事
疫苗,原来是这么回事
脂肪有时可助免疫
多媒体技术与PBL教学模式在泌尿外科实习教学中的应用
神经内科医院感染的发生及其相关危险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