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秸秆深翻、腐熟还田技术

2019-10-11 03:39郭振希
农民致富之友 2019年26期
关键词:耕地秸秆用量

郭振希

秸秆深翻还田腐熟技术,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改善土壤结构,打破土地的犁底层,促进农作物根系持久健康生长。利用农业生产资源,使秸秆无害肥料转化同时,不但提高了农产品品质,也改善了农业生态环境。因此,秸秆深翻腐熟还田解决了土壤退化以及衍生的环境问题。

铁岭县地处辽宁省北部,全县118万亩耕地中平原耕地占80%以上,四季分明,年均降水700毫米,年均无霜期146天,气候条件适宜农作物生长。中西部地势平坦肥沃,是全国著名的商品粮基地。粮食总产65万吨,曾荣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荣誉称号。

土地承包二十六年来由于传统耕作方式,土地多年不深翻,土壤耕作层显著变浅、犁底层逐年增厚、耕地土壤板结,容重升高,作物抗逆性降低,严重制约了作物产量的提高。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迫切需要进行土地深翻作业,打破犁底层,改善耕地质量,秸秆深翻还田腐熟技术是增加土壤养分含量的主要途径。进而达到减少化肥用量及增加产量的目的。减少秸秆焚烧造成大气空气污染。

为解决农业生产瓶颈问题,保证人类居住环境,大力提倡玉米秸秆机械粉碎深翻还田技术。

1、玉米秸秆机械粉碎深翻还田技术

作物秸秆是土壤重要的有机质来源之一,而土壤有机质是土壤肥力的基础。秸秆本身含有大量的有机碳、氮、磷、钾等养分,每亩鲜玉米秸秆1200公斤相当于过磷酸钙10公斤硫酸钾7公斤。通过秸秆还田,一年后土壤有机质含量相对提高0.05%-0.23%,速效钾增加0.0468%,全磷平均提高0.03%。秸秆还田实施5年的耕地,表层0-2cm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了近40%,而耕层0-20cm有机质含量增加了12.91%。

(以上数据、图均由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提供)

通过秸秆粉碎深翻还田,不但提高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为植物提供需要的多种营养,包括碳素营养、氮素营养、磷素营养、钾素营养、镁素营养、钙素营养等。还可以改良土壤结构,从最近测量结果来看,表层土壤容重最高为1.46,5cm处土壤容重仅为1.32左右,极适合玉米根系的生长(以上数据由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提供)。促进团粒结构的形成,增加土壤的疏松性,改善土壤的透气性和透水性,是提高作物生产潜力的有效措施。

玉米秸秆机械粉碎深翻还田技术流程:秋季机械化收获与秸秆覆盖还田→杨撒腐熟剂→机械化耙地→次年免耕平作或起垄镇压待播。

(1)秸秆处理在秋季玉米成熟后,采用联合收割机,一边收获玉米穗,一边将玉米秸秆粉碎,并覆盖在地表。秸秆粉碎长度应小于10厘米,留茬高度小于5厘米。如果秸秆长度大于10厘米,采用机械灭茬机二次粉碎灭茬。

在秸秆覆盖后,趁秸秆青绿(最适宜含水量30%以上),在雨后或空气湿度较大时,按每亩施用3公斤~4公斤秸秆腐熟剂,将秸秆腐熟剂均匀的撒在秸秆上。

(2)深翻还田将处理过的秸秆,用大马力拖拉机(拖拉机马力应在200马力以上)选配五铧液压翻转犁,进行深翻作业。要求做到不漏翻,土壤覆盖地表均匀平整,作业深度在30—35厘米。

(3)晒垡天气晴朗的情况下,晾晒5-7天。

(4)耙地利用重耙对已经晾晒后的地块进行耙地,目的是破碎土块,将土壤与秸秆充分混合,达到秸秆深混还田的目的。

(5)镇压耙后要及时旋耕起垄镇压,以利保墒,利于春季播种。

2、玉米秸秆堆沤腐熟技术

秸秆腐熟还田技术不但避免了由于秸秆的弃置、焚烧而导致的环境污染,而且通过还田改善了农田的土壤肥力,增加了农作物的产量,是秸秆资源化利用的一种有效方式。

秸秆腐熟剂快速堆沤还田技术流程:挖槽→堆置秸秆→加腐熟剂→密封。

(1)堆沤方法收割机收获后,用秸秆打包机将秸秆打成小捆,方便工人搬运。挖坑最好靠近水源田间地块,运输秸秆方便的地方,集中堆放秸秆用挖掘机挖深约1.5米的坑,长宽因地制宜,铺一层厚30厘米左右秸秆,玉米秸秆长度应小于10厘米,向上均匀泼洒秸秆腐熟剂、畜禽粪水液,然后堆第二层,逐层撒铺,共堆8层左右。

秸秆腐熟剂用量为每1000公斤秸秆3公斤腐熟剂,畜禽粪总用量为100-200公斤。玉米秸秆堆好后,加盖塑料膜封严沤制。秸秆堆沤的温度应控制在50℃~60℃之间,3至5天翻动一次,堆沤湿度以60%~70%左右为宜,即用手捏混合物,以手湿并见有水挤出为适度,秸秆过干要补充水分。在夏季、秋季时期,一般堆腐时间10天15天,即可完成堆沤。

(2)施用技术将腐熟好的有机肥,用挖掘机装入抛施机,运送到田间进行抛施。有机肥用量按每亩2立方米施用。(有机质含量达到30%)要求抛洒均匀覆盖地表。

(作者单位:112609遼宁省铁岭市铁岭县现代农业发展服务中心)

猜你喜欢
耕地秸秆用量
2021年日本钛加工材在各个领域用量统计
自然资源部:加强黑土耕地保护
我国将加快制定耕地保护法
保护耕地
新增200亿元列入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支出
解读“一号文件”:推进秸秆综合利用
推广秸秆还田 有效培肥土壤
大豆种植意向增加16.4%化肥用量或将减少
秸秆综合利用模式探索
Side force controlon slender body by self-excited oscillation fl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