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运全
摘 要:中国和世界的关系正在发生历史性的变化,中国需要更好地了解世界,世界也需要更好地了解中国。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主题图书在英语世界的传播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其出版数量和影响力都创造了历史上的新纪录。本文介绍了中国主题图书在英语世界传播的整体情况以及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对中国主题图书在英语世界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海外市场 中国主题图书 英语世界 对外传播
图书是人类文明交流的主要载体,在中外文化交流的历史长河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新中国成立70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主题图书在英语世界的广泛传播,对海外读者系统、深入地了解中国的历史与现实,了解中国治国理政方略和内政外交政策起到了关键作用。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主题图书在英语世界的传播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其出版数量和影响力都创造了历史上的新纪录。新的时代,世界需要了解中国,中国也需要向世界说明中国,图书作为世界文明交流互鉴的不可替代的载体和纽带,将为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维护世界和平做出更大的贡献。
一、中国主题图书在英语世界传播的整体情况
总体来看,中国主题图书出版总量呈现上升发展趋势,图书议题更加多元,研究论述更加深入和立体,尤其是西方政界、学术界、军界、商界等精英群体的涉华研究专著增加明显,诸多著作产生较大国际影响;中国出版机构的国际出版合作力度加大,在国际出版中的作用进一步提升;出版形式更加多样化,中国主题图书紧随中国重大事件形成阶段性出版热点。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中国主题图书的影响力在不断扩大。以2019年8月15日全球最大的英文图书销售网站亚马逊网为例,我们对2001年以来中国主题图书的出版情况进行了调研分析。2001年有关中国主题图书信息为1000条,2011年则增长到3万条,至2019年则突破10万条。在这些图书里,大约有20%至30%的图书是以再版形式出版的,其中老书的畅销度和影响力经久不衰。亚马逊创作空间再版的《中国问题》,已有近百年的历史,一直很畅销,很有影响力;基辛格和傅高义等人的著作《论中国》《邓小平与中国的转型》自出版以来连年再版、畅销不衰;《中国进入习近平时代》《习近平时代的中国政治》等书对中国领导人的治国理政思想进行了全面研究,引发国际社会热烈反响;戴维·兰普顿、欧逸文等国际知名中国问题研究专家也是再版书的重要作者,他们的观点被广泛地引用,对西方图书市场和主流媒体产生影响,其著作领衔涉华图书各大排行榜,并在很長的一段时间产生影响。
2.中国主题图书主要聚焦六大主题。进入新世纪以来,国际出版界关于中国主题的图书内容涉及中国经济、政治、文化、外交等各个领域,出现了研究中国问题的热潮。总体来看,中国主题图书主要集中于六大主题:一是中国经济。如《破解中国难题》《创新驱动中国》等书对中国经济发展模式、创新之路及对全球经济影响进行了深入分析,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力。二是中国政治。在十九大召开背景下,国际出版界加大了对中国领导人治国理政思想的研究力度,尤为关注中国共产党治理国家的成效。如《中国的治理与政治》等书在海外有广泛的传播。三是中国的改革开放。如《中国恢复世界大国地位:终结美国塑造的世界格局》等图书,比较客观肯定了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同时认为中国发展面临诸多矛盾和问题。四是中外关系。如《中国的全球参与:21世纪的合作、竞争与影响力》等书,认为中国正以一种富有担当的大国形象,在多领域影响着国际事务,成为全球治理的主要贡献者。五是“一带一路”倡议。如《中国:如我所见》等书的观点在英美等国家得到了广泛传播。六是中国社会文化。在2018年的涉华图书销售排行榜中,文化类畅销书占榜比例为36.25%,其中饮食文化、旅游文化、古代文化为畅销书,反映当代中国青年群体现状的图书受到热捧。美国90后小伙儿戴三才所著《青年中国:不安的一代将如何改变中国和世界》等图书在国际上引起了较大关注。
3.有关习近平总书记思想的图书成为海外出版热点。党的十八大以来,有关习近平总书记的图书著作成为国际出版界的重点。从出版数量上看,海外有关习近平总书记的图书共122种,英文55种。从内容和主题方面来看,主要集中于三个方面,即总书记个人、总书记治国理政思想以及中国发展进程中的习近平时代,其中约有90多种图书重点关注总书记治国理政思想。如《中国模式:贤能政治与民主的局限》将中国的政治体制概括为“垂直的民主精英制度”,表现为“基层开展民主、中层勇于试验、顶层强调贤能”,认为中国共产党的“精英治国”更有效。从影响力看,书中观点成为海外中国研究的标识性概念,如“习近平时代”等概念。相关图书在海外取得较好销售业绩,在亚马逊网站英文版中国主题图书排行榜中位居前列。
4.“一带一路”主题图书呈现增长趋势。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一带一路”成为国际出版界中国主题图书的重要选题。从出版数量上来看,“一带一路”主题图书呈上升趋势,在全球知名图书电商亚马逊英文网站检索发现,2013年大约有118种,截至2019年5月底,累计达1000多种,在海外出版的中国主题图书选题中位居前列;从图书作者来看,主要来自美国、英国、意大利、以色列等20多个国家,各国政要、智库专家、高校学者、商界人士等精英阶层逐渐成为研究主力,他们大多是中国问题专家,一些专家在中国大学或智库工作,能够更加客观理性地认知中国。从图书种类来看,逐渐从游记、诗集、摄影集、藏品集等转向以研究专著、论文集等为主;从内容主题来看,多数作者能积极评价“一带一路”的国际公共产品属性。从影响力看,“一带一路”主题图书在国际社会特别是沿线国家和参与国中引发持续关注,有些图书还产生较大影响。如全球战略研究专家帕拉格·康纳在《超级版图:全球供应链、超级城市与新商业文明的崛起》一书得到广泛传播,英、美等国政要和学者纷纷推荐此书,亚马逊网站的国外网友评论留言达千余条。
5.欧美等发达国家仍然是中国主题图书出版的主力。根据亚马逊全球图书网站数据,2018年涉华图书出版数量排行榜位列首位的仍是英国的罗德里奇出版社,无愧为全球“中国研究”出版重镇的称号。第二位是德国斯普林格出版集团,第三位是美国亚马逊下属出版机构。排行前十位中,欧洲有7家、美国有3家出版机构。值得注意的是,数字出版机构出版数量和影响力提升显著。美国的YBP Library、英国的Forgotten Books和Ingram Digital eBook首次进入排行榜前十名。
二、中国主题图书在英语世界传播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随着中国综合实力的提升和海外影响力的扩大,世界各国对中国的关注度和接受度也越来越高,国际图书出版界关于中国主题的图书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中国主题图书在对外文化交流合作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有着巨大的市场需求和发展潜力。
1.图书在世界文明交流互鉴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图书是人类文明传承的重要载体,也是文化交流合作的重要桥梁和纽带。与报刊、电视、广播、网络等其他形式的传媒相比,中国主题图书在文明交流互鉴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不仅是海外读者了解中国的重要途径,也是中国人了解“外国人如何看待中国”不可或缺的渠道。2015年,法国当代著名汉学家和哲学家弗朗索瓦·于连撰写的《从“存在”到“生活”:中欧思想关键词》在读者中间广泛流传。该书通过比较中欧文化思想领域的“关键词”,向读者展示中西方在思维方式和文化上的差异,在促进人们对中西文化不同内涵的理解与包容,加强中西方文化交流互鉴上起到了纽带和桥梁作用。
2.国内政策环境的有力支持。习近平主席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亚洲文明大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等场合,多次提到文明交流互鉴对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作用。近年来,我国也加大了推动出版“走出去”的扶持力度,先后推出“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丝路书香工程”“中外图书互译计划”等一系列重大工程,在翻译、出版、海外发行方面给予重点引导支持,营造了一个良好的有利于出版“走出去”的环境。
3.国际社会有巨大的市场需求。中国海外影响力的扩大以及全球出版业的整体繁荣,保持了海外对中国图书的持续关注,使得对中国图书的影响力和接受度也日趋上升,中国图书的市场需求达到了新的水平。
4.新媒体时代对图书出版提出新的要求。在信息化时代,数字技术尤其是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使传统图书出版业面临严峻挑战。一方面传统出版业拥有大量的纸质、磁介质的出版资源,如不能迅速数字化或网络化,可能会在数字时代或网络环境下失去原有的巨大价值。另一方面,信息化时代的数字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各类出版物的界限正在消失,数字化图书、音像电子出版物可在网上随时浏览或下载,读者可能更倾向于选择阅读便捷廉价的电子出版物。这要求出版界适应数字技术发展,创新出版形式,以满足受众不同需要。
三、中国主题图书在英语世界的发展趋势与建议
基于对海外出版中国主题图书的市场和需求分析,以下发展趋势和工作领域值得重视。
1.注重图书内容创新,更加关注中华文化、中国发展变化及国际影响力
进入新时代,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中国已成为世界的中国,向世界说明中国,回应国际关切,必须加强创新,以内容为王。一是做好“中华文化”主题图书的对外出版,打造一批享誉世界的中华文化精品力作。如中国传统的“民惟邦本”的人民观、“天人合一”的生态观、“和而不同”的和谐观、“天下为公”的世界观等思想理念,需要我们结合时代特点加以创新发展,让其焕发新的生命力。二是做好中国发展主题图书的对外出版。向世界阐述好中国领导人提出的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金山银山就是绿水青山”的生态文明思想、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理念等。三是加强“一带一路”图书出版,促进与沿线国家的文化认同与民心相通。
2.在出版渠道上,加强与知名国际出版机构的合作,尤其加强学术出版社的对外合作
与国际出版集团和国际著名学术出版社共同策划图书选题、翻译、出版和营销推广,加强合作交流。据2018年12月数据统计,在涉华图书排行榜前十的出版社中,约45%的图书由亚马逊旗下出版机构、帕尔格雷夫麦克米伦、施普林格等综合出版社出版,30%的图书由罗德里奇、英国剑桥等学术出版社出版,这些出版社的中国主题图书学术性较强,数据相对丰富,观点也较为理性客观,容易对读者产生更大影响。因此,我们要加大与海外学术出版社的合作出版。
3.在出版和推广形式上,充分利用互联网和新媒体技术,推动图书的多样化发展
网络和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国际出版机构普遍将传统出版方式与新技术进一步融合,数字化出版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网络和电子图书发展势头强劲。因此,我们要紧跟国际图书出版界的新形式,在纸质版图书的基础上,加强电子书、网络版等多种形式的图书传播,以增强中国图书在数字领域出版的传播力。同时借助海外社交媒体和网站等,对新出版图书进行推广,以扩大其影响力。
4.在图书本土化建设上,适应对象国阅读需求和阅读习惯,与对象国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
本土化建设已经成为中国主题图书海外传播新共识。当前名列全球出版业50强的出版巨头,如麦格劳希尔教育集团、施普林格、哈珀·柯林斯等,几乎全部出版涉华选题图书,他们通过版权输入、合作出版等形式在中国进行本土化发展。我们在中国主题图书出版方面,也应汲取其经验,通过合作出版等方式推动中国图书在海外的本土化发展;与当地主流书店或大学图书馆合作,建立“中国图书中心”,设立“中国书架”,以书为“媒”,促进国家间的文化交流。
参考文献:
[1]Henry Kissinger.On China[M].USA:Penguin Group,2011.
[2]Ezra F. Vogel.Deng Xiaoping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China[M].USA:Belknap pre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2011.
[3]Zheng Yongnian and Lance L. P. Gore.China Entering the Xi Jinping Era[M].Britain: Routledge,2014.
[4]Daniel A. Bell.The China Model:Political Meritocracy and the Limits of Democracy[M].USA: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2015.
[5]Francois Jullie.De l'être au vivre. Lexique euro-chinois de la pensée[M].France:?ditions Gallimard, 2015.
[6]Li Cheng.Chinese Politics in the Xi Jinping Era: Reassessing Collective Leadership,[M].USA:Brookings Institute Press,2016.
[7]Parag Khanna.Connectography: Mapping the Future of Global Civilization[M].Gemanny :Random House,2016.
[8]Jacques deLisle,Avery Goldstein.Chinas Global Engagement: Cooperation, Competition, and Influence in the 21st Century[M].USA:Brookings Institute Press,2017.
[9]Yukon Huang.Cracking the China Conundrum: Why Conventional Economic Wisdom Is Wrong[M].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7.
(作者系當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