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 孙 志
内容提要 中美经贸摩擦自去年以来受到世界高度关注,中国对于美方挑起的贸易战,态度坚决,反击得当。这场事关国运的较量,其背后注定是一场舆论战。《大公报》作为在香港的爱国媒体,以中国立场、世界胸怀、问题意识,发表一系列评论,坚定维护国家和人民利益、坚定维护国际经贸秩序,坚定反对美国的单边主义和霸凌行为,澄清谬论,以正视听。
中美经贸摩擦是由美国单方面挑起的,在这场逆全球化和逆历史而动的“低气压”下,中国媒体的声音倍受瞩目。《大公报》作为现存历史最悠久的中文报纸,一直保持文章报国、秉笔直书的精神气质,特别是在关键历史时刻,总是能以维护国家和人民利益为己任,以笔为剑,仗义发声。这次也立足道义制高点,公平公正发出声音。作为评论专栏“北京观察”的执笔人之一,自去年以来,笔者陆续发表十余篇评论。结合自身评论实践,探析《大公报》如何在这场独特且重大的舆论交锋中,引导舆论正确认识中美经贸摩擦的复杂性、深刻性,以及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如何阐发中国立场,凝聚共识,激浊扬清。
在这场是与非、正义与非正义的较量中,维护国家和人民利益,站稳脚跟是关键。人民日报原副总编辑卢新宁认为:“评论的思想性、观点性,决定了它可以成为新闻产品‘王冠上的钻石’。这也是在每一次重大主题宣传、重大事件报道中,评论愈发受重视的原因。”[1]尤其在海外特殊的舆论环境下,如何发好声、怎样发声,涉及对中美经贸摩擦的前瞻和价值判断。评论报道既要鲜明发出中国声音,同时也要具备海外视角,理性客观进行分析,提出真知灼见。
针对中美经贸摩擦背后的舆论场源头众多、复杂性隐蔽性强的特点,及时通过权威声音澄清谬误至关重要。及时发声,引述权威声音,大抵有两个渠道:领导人讲话、官方发声和央媒定调。这需要练就“火眼金睛”,从喧嚣的舆论场中发现苗头,抽丝剥茧、条分缕析为我所用。《央媒两篇重磅文章中流击水凝共识》指出,《人民日报》和《经济日报》接连推出两篇重磅文章,回应国家发展重大关切,澄清谬误,止息纷争。一篇是《风物长宜放眼量》,解析从强国兴衰规律看当前中国面临的外部挑战;另一篇是《批“私营经济离场论”》。党报作为“喉舌”,在中美经贸摩擦大背景下主动回应如何看待外部挑战和民营经济发展两大焦点问题,对廓清模糊认识大有裨益。两篇重磅文章指向明确,归为同一落脚点:凝聚改革共识,勠力同心,共克时艰。对外应对经贸摩擦,对内也要对国民有针对性加以引导,毕竟这场崛起中的思想战也空前复杂。《亚洲文明对话要告诉世界什么》指出:“人类只有肤色语言之别,文明只有姹紫嫣红之别,但绝无高低优劣之分。认识自己的人种和文明高人一等,执意改造甚至取代其他文明,在认识上是愚蠢的,在做法上是灾难性的!”习近平主席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上的这番浩气之词极具穿透力,赢得了经久不息的掌声。这既是对于美国对华最新炮制“文明冲突论”的反智诳语最有力回击,又是发出回归常识、深化文明多样性认同的中国之声。“文明霸权”和“文明优越论”的存在,就意味着世界文明的多元化、丰富性受到压制和挑战,冷战思维、炮舰外交有可能卷土重来,而现在已经到了彻底改变其结构的时刻了。当文明多样性真正得到尊重之时,人类才将实现命运共同体的崭新时代。
《大公报》的评论贯穿一腔赤诚的人本情怀,将以人民为中心的舆论导向和国家立场紧密结合。既有呼吁国民调整心态,与国家共度时艰、共同成长;又有警示中国的年轻一代,是否能经受得住风浪的洗礼;还有加拿大拘捕中国公民孟晚舟之时,愤慨痛斥美加的恶劣行径,侵犯中国公民的合法权益。《心理筑底适应贸战常态》指出,中美贸易战既然是一场不以我们意志为转移的持久战,就要以平和视角观之,以平常心去适应超越。作为个体的国人,一方面,心理问题的解药还需自己调制。共和国成长,个人也要付出成长的代价。另一方面,适应贸战常态化,并非对贸战麻木,而是要增强定力,在一种良好乐观情绪下锤炼能力。《放人!中国政府底线不容挑战》指出,华为CFO孟晚舟遭到加拿大逮捕已超过一周,这不是一件孤立事件。此前,美国对于华为公司的封杀已上升至国家层面。美国及其盟友无视商业规则,动用政治力量封杀华为,进而拘捕华为负责人的恶劣行径,令人愤慨。评论指出,加拿大应立即放人,切实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这是中国政府不容挑战的底线!孟晚舟事件的实质是美加是否拥有对中国公民的治外法权。此例一开,中国公民可能随时因为某种不明指控,而被与美有引渡关系的第三国逮捕。这是典型的无法无天,对国家主权的侵犯,是国家恐怖主义。
《大公报》的评论从民族历史发展变化的角度发声,寓道理于故事、情感之中,引发了人们的共鸣。《贸战风暴眼拉响警报声》指出,在外部不确定因素增强的大背景下,适逢“9·18”纪念日,很有必要重温一下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人同仇敌忾、万众一心,用一种永不妥协的精神换取民族独立和解放。中华民族,何以称之为伟大?抗日战争,何以称之为卓绝?“雄关漫道真如铁”,有骨气的中国人用14年证明了一切。中华民族遭受的苦难世所罕见,对历史深沉回望,就是加深对先辈不屈精神由衷的敬意。中美经贸摩擦是一场持久激烈、没有硝烟的战争,跌宕起伏、惊心动魄,既关乎国运,也必将会对世界格局产生重大影响。中国这十年的发展“窗口期”,也是爬坡过坎的关键阶段,新兴大国在崛起过程中遭遇守成大国打压,是绕不过去的现实,能够认识到这点,就能增强理性从容、智慧果敢应对的勇气和信心。在我国驻南联盟使馆被炸20周年之际刊发的评论《没有人会恩赐我们一个光明未来》指出,今天是“炸馆事件”20周年,中国政府对此提出过最强烈抗议,美方却辩称这只是场“误炸”。同胞之躯化为惨烈的冲天火光的那一刻,中国人清醒了——这就是现代版的“落后就要挨打”!国际关系波谲云诡,就像特朗普开启极限施压模式,一夜之间撕毁将要付诸签署的两国经贸协议,宣布加征关税。必须正视的是,中国这样的大国,一些风浪是绕不开躲不过的,遭遇疾风骤雨或许就是大国的宿命。
在“西强我弱”的国际话语格局下,《大公报》位于香港这个特殊的位置,“联接中外、沟通世界”是评论工作的重要职责与使命。《大公报》的评论占据道义制高点,剖析美国单边主义对全球经济增长和国际贸易秩序的危害,在外交议题中充分阐释中国与各国一道共护多边主义和国际贸易秩序。《中国梦对接非洲梦》指出,中非论坛正于美国肆意挥动贸易大棒、加大单边主义和遏制力度、令经济全球化进程发生阻塞之时召开,致力于重新平衡经济全球化。对正在面临经济结构转型的中国而言,深入非洲大市场,同样充满挑战和机遇。中非双方需共同思考,如何在未来对过去几十年所形成的互利互补关系加以升级。当民族复兴的中国梦对接上聚力发展的非洲梦,中非的发展使命使双方共同语言更多了,相信未来构建对双方皆为有利的包容性可持续增长可期。《中法对话为世界注入正能量》指出,中法作为全球重要经济体和贸易投资大国,在国际经济前景不明及逆全球化影响下,双方发出致力于推动完善全球经济治理、共同反对贸易保护主义、维护多边贸易体制的强音。中国进一步扩大开放的姿态也受到法方高度评价。评论特别指出,在“贸易投资合作”部分,中法双方承诺保护外国投资者在日常活动中不受任何形式的歧视,以微言大义的笔法抨击了美国打压华为的行径。
《大公报》坚持理性思考,以问题意识进行议题设置,透视中美经贸摩擦中涉及中国国计民生亟须加强的方面,提出建设性意见,努力提高评论发声的含金量。《马化腾打好“逆风球”呼吁的深意》借腾讯CEO马化腾发表的打好“逆风球”、跑好“马拉松”、踢出“世界波”等观点,指出应以中美经贸摩擦为契机,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和经济转型升级。《打破迷思倒逼一场中国芯革命》指出,中兴事件凸显中国民族企业在全球产业链和价值链中的脆弱性,核心技术仍受制于人,令人“芯”痛将会持续相当长的时间。对于创新规律的认识,我们的认识和把握还亟待提升,不能只讲情怀、讲文化,需因应科学技术路线的不同,制定合理的创新发展路径。中国需支持超大型企业,并组织国家级大科学工程攻克。未来美国借高技术领域压制中国、从而打压中国国运的战略已定,这场被倒逼的“中国芯”革命,无疑将会激发中国科技发展知耻后勇。
综观《大公报》这一系列评论,只有赋予鲜明有力的态度,洞析中美经贸摩擦的本质和背后深层原因,所传递的思想价值才具有穿透力,这样才能引导受众思考、进行有效说服。《以战抑战打出战略转圜》指出,这场斗争用事实浇醒国人,美国未来几年将会不断试探中国底线,国人需抛弃浪漫想象,既要做打遭遇战准备,保持昂扬气势,又要做打持久战准备,保持平常心态。要充分利用美国政治的特点,譬如两党政争、选举在即、企业巨头和行业协会制约,发动对美国国民、舆论和企业巨头的攻心战和宣传战。同时,发挥中国的制度优势,团结一致,上下齐心,打赢这场不能输的斗争。《创造新的制度红利应对贸战》指出,本质上讲,美对华挑起贸战,就是对华进行新一轮遏制,是对中国制度和模式的打击。贸战不会打乱中国的阵脚,妄想使中国屈从于压力接受其要价,只不过是美方一厢情愿而已。评论同时指出,经济学家对国家发展驱动力有一个形象的说法,那就是制度红利。中国在发展自身、完善市场经济的制度改革方面还有很大潜力,在贸战的压力考验下,要痛下决心破除体制机制弊病,筑牢国民经济大坝、民生大坝和民心大坝,从而创造新的制度红利。
文字是评论的载体,思想是话语的内涵。《中国青年报》评论员曹林认为:“情怀,具有一种穿透人心的气场,它不是征服人,而是占满人的内心”。[2]《大公报》关于中美经贸摩擦的评论,体现了大公报百年爱国传统的传承和积淀。方汉奇先生认为:“检阅100年来《大公报》的言论主张,有一点可以肯定,即爱国思想始终是贯穿于其中的一条主线。《大公报》的忧国忧民之心和强烈的爱国思想,都表现得十分突出。”[3]
基于上述的追求和立场,《大公报》的评论敢言犀利、简洁明快,既把话说到位,又力争讲出新话。《以战抑战打出经济战转圜》指出:“两年前同样在7月,南海问题箭在弦上、一触即发,中方坚定果敢、协调多方,终令菲方挑起的仲裁协定变成一纸空文,南海问题实现战略转圜。只有坚定以战抑战、反击打疼对手,才会令这场中美经济战争偏向正义一方,实现经济战转圜。”《贸战风暴眼拉响警报声》指出,当下,既是贸易战的“风暴眼”,也是改革开放的“风暴眼”。40年前,中国打开国门,中国经济实现了凤凰涅槃,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改革开放40年,新一轮改革开放正扬帆起航,没有战争时期的浴血奋战,但新时代的中国要全力做好自己的事情。
坚持国家站位,维护公理正义,是《大公报》关于中美经贸摩擦一系列评论的基本立场,也是《大公报》百年言论传统的继续。爱国精神构成了《大公报》的精神脊梁,不仅贯穿过去100多年,还将不断延续下去。
【注释】
[1]卢新宁:《提升“四力”,打造大评论》《新闻战线》,2018年21期。
[2]曹林:《时评写作十讲》复旦大学出版社
[3]方汉奇等:《大公报百年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