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东
图式(schema)理论由上世纪七十年代末Kant最先提出,发展至今形成了三种不同的图式理论阅读模式。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可运用图式理论,创造性开展阅读教学,让学生在阅读中构建文本内容图式、结构图式和语言图式,从而深度理解文本。
Gough提出阅读者需要根据词、短语、句子等知识点的理解来完整理解阅读内容;Goodman提出阅读过程可以利用已有知识与经验对阅读材料进行整体推测;Rumelhart则综合了Gough与Goodman的说法,形成“互交式”阅读模式。内容图式是指阅读者利用背景知识、文化知识与世界知识等对主题进行预测。为在高中英语中顺利运用图式理论,需要根据教学内容巧设问题,让学生利用现有文化知识、背景知识以及默会知识对阅读文本进行预测。教师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可以根据阅读材料内容设置问题,激活阅读内容图式。例如关于“Dying to be thin...”(《牛津高中英语》模块1,译林出版社出版,Unit 3 Looking good feeling good)一课。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问题引出如下话题内容,如What weight-loss advertisements do you know?其次缩小话题,如Why is “thin” considered beautiful in China?引出具体案例,最后激活学生大脑中的相关内容图式,引导学生基于内容图式阅读“Dying to be thin...”。毫无疑问,问题可以激活学生的内容图式,只要教师围绕文本设计问题,让学生和文本进行互动,进行同化、顺应等阅读行为,学生便会自主应用图式理论进行阅读,并为接下来的深度阅读教学活动的开展奠定基础。
目前高中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主要为学生对阅读材料的背景知识、文化知识等框架结构不理解;学生在阅读文本时往往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虽然学生大脑中拥有相关图式,但无法激活形式图式开展阅读活动。因此,学生需要在教师引领下激活形式图式,让学生概览文章结构,形成形式图式,为阅读提供框架支撑。形式图式是指阅读者利用体裁、结构、修辞等框架知识更好地理解阅读材料。例如,为加强学生对阅读材料的正确理解,教师可以利用舞台剧中的对话和舞台知识综合图式理论进行辅助教学,引入剧本形式的结构知识,构建阅读形式图式。例如关于“Fog”(《牛津高中英语》模块3,译林出版社出版,Unit 1 The world of our senses)一课。“Fog”一文的结构是以小故事 、对话的形式。教师引导学生以话剧知识阅读文章,阅读过程中,要求学生分析阅读文本中的体裁、结构、修辞手法等主线框架,然后通过What is the key reason for the story?或Whats the end of the story?等问题引导学生理清思路,师生一起绘制形式导图将“Fog” 中的故事情节的关键词语标注出来,促进学生对文本框架的理解和掌握。教师综合图式理论与舞台剧知识,让学生以对话或舞台剧本的形式进行阅读,有利于学生加深对阅读材料的理解,强化学生修辭、结构以及体裁知识,进而提高学生阅读能力,推动培养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实现。
作为一门综合性课程,英语重在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译等能力,并特别重视学生英语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而理解阅读材料的根本是理解阅读材料中的词汇、语法。应试教育背景下,大部分教师往往将英语教学看作简单的语言传授课程,因而教师往往重视英语词语的积教学,“单词开花,字典搬家”成了阅读教学中的主旋律,造成学生主体性阅读过程被挤压的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英语教学整体教学质量。语言图式是指学生应用并熟练掌握的词汇、语法、语义等知识等进行阅读。为提高学生英语语言应用能力与学生阅读能力,需要深挖细节,综合应用阅读语言图式。因此,教师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可以以语言、运用图式巩固知识,强化阅读线索图式。例如关于“Boy missing, police puzzled”(《牛津高中英语》模块2,译林出版社出版,Unit 1 Tales of the unexplained)一课。教师引导学生利用已经掌握的知识分析“Police in America have...who went missing three days ago...”“At first, the young girl thought it was the light of the full moon.”等句子。分析句子中的词汇、语法、短语等。然后再请学生自主学习阅读材料中其他的短语句子。通过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利用已经掌握的词汇知识、语法知识分析阅读材料中的语言,帮助学生深层次理解文本,如此,才能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语言应用能力,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作者单位:江苏省溧阳市光华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