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立德树人背景下的班级管理方法

2019-10-10 07:03史艳敏
甘肃教育 2019年16期
关键词:班级管理自主学习

史艳敏

【关键词】 班级管理;关系和谐;道德守护;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 G6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9)16—0049—01

班级是学校教育的主体性组织,班级管理的质量极大地影响着整个班级的教育质量,影响着全班学生的整体素养能否有效提高。班级概念的内涵丰富,外延不断扩展,这与不同的教育形势、教育环境、教育理念紧密相关。因此,不同时期应当对班级的概念作出适应教育新特征的理解。目前,立德树人成为教育的主流词汇和核心要素,在这个背景下,我们应当重新理解班级的概念。

一、和谐的集体造就一个和谐的学习环境,班级应该是关系协调的和谐集体

班级概念不仅包括某个固定的教室和几十个学生,还包括任课教师、学生家长,甚至包括以班级为中心与之相关的所有外延因素。班级中发生的大大小小的事情几乎都有着班级以外因素影响的影子,有时外界因素的影响远远大于班级内部因素。

作为班主任,管理时不能只停留在班级本身的建设上,而是要站得更高一些,看得更广一点,要看见围绕班级而产生的各种关系。诸如学生、教师、家长、学校、社会、习惯、纪律、制度等因素之间相互构成的关系。班级是这些错综复杂的关系中的联结点,班主任则是这个联结点的掌控者。班主任要在建设和谐班级的总目标下处理协调好所有的班级关系,使所有的关系都成为对学生进行有效教育的支脉和养料输送线,使学生在和谐的教育氛围中愉快地学习,在和谐的兴趣乐园中陶冶情操,在和谐的人际关系中健康成长。

二、良好的道德环境塑造学生良好的性格,班级应该是道德底线的守护阵地

规范社会成员的基本途径有两个,一是法律的约束,是消极层面的;二是道德培养,是积极层面的。班级生活是社会生活的缩影,是学生作为社会人进行社会生活体验的第一步。在这重要的人生第一步即将迈开之际,一定要让学生懂得一个人只能无限接近道德的最高标准,而不能退却到法律限制的危险境地。那么在班级生活中,对学生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就远远胜于对学生简单的纪律约束。

因此我们要认识到班级德育的必要性,尤其是传统道德底线教育的重要性。班主任要细心研究班级学生的状况,提出和学生的成长息息相关的、能影响学生心灵的、贴近学生的班级道德底线要求,最终形成完善的班级道德教育体系,内容要涉及学生學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的各个角度,涉及学生道德培养、心理健康、性格塑造、身体发展、人生发展的各个层面。

三、良好的文化氛围是培养人文精神的基石,班级应该是文化熏染的人文家园

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物质精神财富的总和。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髓。文化涵盖着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表现出不同的形态,养育着人们的人文精神,营造着一个人文化的社会。

班级亦如此,班级必须呈现出自己的文化形态,必须有自己的人文精神。我们所说的新型班级,不仅体现为班级管理的细化、班级活动的开展,更体现为班级文化的建设。班级文化引领着学生的精神生活,新形势下班级建设的新目标应当是一个文化的载体。

班级文化是指围绕班级的教育教学活动所建立起来的一整套价值取向、行为方式、制度体系、班级风气等的集合体。它不是一种刚性的、说教的固定模式,而是一种充满柔性温和的人文精神、关爱制度、和谐关系、精致环境的综合德育模式。班级文化是班级全体师生共同创造的财富,是全体师生共同劳动的结晶,是一个动态发展的系统工程。班级文化可分为物质层面的环境文化和精神层面的行为文化。前者如情致高雅的教室布置、平等合理的座位安排、干净整洁的卫生陈设,后者如班级信念、班级制度、班级风貌等,给学生的成长营造浓浓的人文气息。

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品质是教育的根本,班级应该是自主学习的主阵地

在实施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大形势下,班主任要运用娴熟的教育艺术,把教育模式的改革和创新作为教育创新的落脚点,从整体上构建一种能够使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新型班级模式,主要是通过环境的改变和氛围的带动,力求给学生创造一种全新的学习生活的空间,激发他们主动学习知识的兴趣,使他们越学越爱学,越学越会学,并让每一个学生,尤其是后进生都能感受到求知的快乐、创造的兴奋和成功的喜悦。这是创新型班级建设应该追求的一种境界。班主任应该为追求这种境界作出不懈的努力,使班级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快乐园地。班主任要有一种营造班级整体学习氛围的意识,特别关注培养学生的创新性学习品质,要处理好班级全面发展与保护个性特长的关系。

编辑:陈富祥

猜你喜欢
班级管理自主学习
对班主任管理的几点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