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岳寺塔地宫建造年代及形制渊源

2019-10-10 08:03张高岭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 2019年9期
关键词:夯土甬道塔基

张高岭

(河南省文物建筑保护研究院,河南 郑州 450014)

佛塔地宫,是埋藏在塔地面以下的暗室,多由甬道、宫室组成,简单的仅有宫室。历史上曾有龙窟、地府、龙宫、石室、地塔、地宫等不同的名称,罗哲文先生说佛塔地宫是借鉴我国古代陵墓地宫的方式修建[1]。嵩岳寺塔地宫内壁有唐代修缮时遗留的唐代题记,总被误认为唐代或其他时期所重建,因此对于创建年代有必要进行再讨论。

1 嵩岳寺塔地宫形制现状

嵩岳寺塔地宫,位于塔心室正下方的夯土塔基中,坐落方位北偏东3°,由甬道、宫室组成,整体平面呈“甲”字形。甬道平面呈外宽里窄的梯形,外口宽137 cm,里口宽114 cm,长220 cm,甬道底至塔心室地面间距离170 cm,墙厚90 cm,砌筑方式多为顺砖,甬道顶部全毁。宫室平面近方形,边长204 cm(角间距离)~219 cm(中部距离),宫室地面至塔心室地面距离162 cm,砖砌筑四壁中部外弧,内壁面带有收分,墙厚33 cm(不带粉刷层),砌筑方式为一顺一丁(立砖),至高81 cm处起券,起券处向墙内错一小平台,顶为四面内弧穹隆顶,始以平砖顺砌,上部砌砖内侧向下微倾;20世纪90年代维修前宫室顶部坍塌,残高130~150 cm,如以遗留穹隆顶弧度结顶,顶部要高出塔心室地面(图1~图3)。宫门门洞宽87 cm,门及附属构件为唐代重建。通道、地宫墙体与周围夯土结合紧密,甬道墙体南段与塔体墙壁连为一体,部分被压在塔体下,可以判定地宫和塔体以及夯土塔基是同时建造。地宫内出土有北魏时期及后代的佛、菩萨雕像、建筑构件、钱币等遗物。地宫砌砖经热释光年代测定,东北角砖(TK-234)距今(1 560±160)年和东壁砖(TK-235)距今(1 000±80)年两种结果(原清理简报纪年)[2]。

图1 地宫平面图(来源:作者自绘)

图2 地宫东西平面图(来源:作者自绘)

图3 地宫南北剖面图(来源:作者自绘)

2 嵩岳寺塔地宫题记及年代

因嵩岳寺塔地宫在唐代开元年间对部分墙体、地宫门修缮和壁画重新绘制,其上书写有开元二十一年的题记,部分学者依据地宫内壁上唐.开元二十一年的题记,认为“嵩岳寺塔地宫为唐代”[3],也有根据地宫题记以及与我国隋唐塔地宫作比较,肯定地认为“嵩岳寺塔地宫为唐代7世纪晚期至8世纪前半期,而非北魏正光时期”[4]。不过也有学者对嵩岳寺塔地宫建于唐代开元说提出了异议,如朱永春先生说嵩岳寺塔“地宫有唐开元年间题记和局部唐代纹饰,不足以得出地宫本身建于唐代,并且北魏塔基下也不可能有唐代地宫和其他”[5]。在我国佛塔地宫的研究上,有认为“北魏时佛塔未筑地宫,只是把放置舍利的石函直接埋入塔基夯土中。隋代开始以砖石构筑简单的墓室状建筑,不再把放舍利的石函直接埋入土中”[6],也有根据自己掌握的北魏、隋唐时期塔基发掘情况,判断“唐代塔地宫才正式出现”[7]。可见嵩岳寺塔地宫的建造年代和形制,事关我国佛塔建造地宫的起始,因此对于地宫的唐代题记和形制有必要进行讨论。

先从地宫的唐代题记开始,题记书写在地宫门正对的穹隆顶内壁上,字体为楷书和行书两种,经过重新辨认,基本可判断为“唐開元二十有一載歲癸酉□□□月九日重莊□……”(图4),其中“重莊”二字非是先前学者认为的“重安”[3],这个题记内容也与撰写于唐.开元二十七年(739年)的《嵩岳寺碑》中,描述嵩岳寺塔当时是“重寶妙莊,就成偉麗”的情景是对应的,从题记上基本可以断定地宫非唐代所重建,而是重修。

图4 嵩岳寺塔地宫唐代题记(来源:作者自摄)

3 嵩岳寺塔地宫形制渊源及年代

3.1 嵩岳寺塔地宫形制与北魏墓葬渊源

最能代表北魏时期墓葬砖室特征的是皇家陵墓,据北魏宣武帝景陵发掘报告可知:“地下建筑为坐南朝北的砖室墓,北偏东3°,由墓道、前甬道(前室)、后甬道、墓室等四部分组成,平面略呈“甲”字形,青砖砌筑。前甬道(前室)平面呈横长方形,东西338~340 cm,南北235~240 cm,拱券顶高378 cm,在190 cm高处起券。后甬道在墓葬中轴线上,连接前甬道和墓室,平面呈纵长方形,长512 cm,宽194 cm,券顶高264 cm(南部)~280 cm(北部),直立墙壁至164 cm处起券。墓室平面近方形,四壁中部稍向外弧,以相对两壁中部的最大距离计,南北673 cm,东西692 cm,壁厚209 cm;墓顶作四角攒尖式,高936 cm,四壁平整垂直,自330 cm往上,逐渐向内呈弧线形收缩,最终形成四角攒尖顶,四角可见明显的角线。顶部砖砌法全部以平置丁砖或顺砖逐层错缝砌筑,方形顶心,用两块条砖封死;石棺床作南北长的长方形,长386 cm,宽220 cm,用15块方石拼砌而成”[8](图5、图6)。从景陵这座皇室陵墓的砖室形制看,嵩岳寺塔地宫与之相比,坐落方位,“甲”字形平面,墓室平面近方形,四壁中部外弧,平砖砌筑四角攒尖式券顶,甬道和墓室门在墓室南壁偏东等情况,与地宫基本相同,唯不同的是地宫为单室。这些做法不只是体现在北魏皇室陵墓,“单室平面近方形,顶为四角攒尖式,四壁多呈外凸弧线形。这样的形制,魏晋以来在中原地区甚为流行”[9]。“北魏洛阳时代的墓葬结构以弧边方形砖石墓为墓葬形制的主流,这是西晋中后期中原墓葬的基本形制”[10]。说明此种墓室的做法不但是北魏时期中原地区的流行做法,并有着悠久的历史。嵩岳寺塔地宫形制有明显的北魏墓葬砖室特点,是借鉴了北魏当时流行的墓葬砖室形制,而非借鉴唐代的墓葬砖室建造。

图5 北魏宣武帝景陵墓室平面(来源:考古,1994(9))

图6 北魏宣武帝景陵墓室剖面(来源:考古,1994(9))

3.2 嵩岳寺塔地宫与北朝佛塔地宫比较

北朝时期的佛塔均为夯土塔基,高层塔主体多为木构建筑,现已发掘的北魏早期塔基中未见有地宫,仅部分塔基夯土中深埋有舍利石函。至今发现最早有题记的石函,是河北定县静志寺宋代塔基地宫出土的北魏兴安二年(453年)石函[11],因石函出土与宋代地宫,未知北魏时其与塔的关系。建于北魏太和三年(479年)的方山思远佛图,据发掘报告显示“塔心实体平面正方形,南北残长1 205 cm,东西残长1 220 cm,残高125 cm,环塔心夯土由一圈回廊”[12],从发掘报告对塔心实体的描述看,塔基夯土内部情况未探测,不知其内是否存在地宫或舍利函中。建于北魏太和年间(485—490年前后)的思燕佛图,据发掘报告描述“塔为土木结构楼阁式塔,直接利用三燕宫殿夯土台基作塔基础,在台基上布置柱网,柱网平面呈正方形,现存四圈柱础石和础窝。塔心实体平面呈方形,在基础石面以下910 cm处有大石板,未知是否为建塔时埋藏舍利石函的基石”[13]。已探明将舍利石函埋入塔下夯土内的佛塔,是建于北魏太和五年(481年)的河北定县北魏佛塔,据发掘报告称此塔“为孝文帝和文明太后为祈福、成佛而建造的舍利塔,夯土塔基(原报告称土丘)东西长1 200 cm,南北长2 000 cm,在塔基中部偏南,深150 cm处发现太和五年(481年)的盝顶石函,石函平面长方形,长65 cm,宽57.5 cm,通高58.5 cm”[14]。以上北魏早期佛塔下有舍利函的,是将舍利函直接深埋于塔基夯土中,舍利函与土坑间没有空间,如同我国早期传统的土圹墓,还没有形成地下“室”的概念。

北魏洛阳永宁寺塔,建于北魏熙平元年(516年),据《北魏洛阳永宁寺》发掘报告载“塔基中心有边长170 cm的正方形竖坑,坑口整齐,四壁直立,壁面平整,看不出其为盗掘者所挖的痕迹,或疑为地宫旧址,因地下水仅清理200 cm深,而未见底”[15],又据《北魏永宁寺塔基发掘简报》讲“坑深挖至500 cm余,未发现遗存”[16],根据方坑的位置及其遗迹现象来看,推测这个方坑应是木塔的地宫,由于盗掘破坏,其形制已不清楚,北魏洛阳永宁寺塔遗址中出土的砖、石建筑构件甚少,可知此塔砌砖是被人盗取,从地宫和第一圈柱的平面位置看,不可能在距第一圈柱边仅有75 cm处,开挖一个对结构不利的土坑居于柱础侧下方,推测地宫墙体砌砖也被盗取了。河北临漳县东魏北齐佛塔,据发掘报告“夯土台基平面方形,边长3 000 cm,中部有夯土塔心实体,柱网由四圈柱组成,地宫砖室(原报告称砖函)位于塔心实体中刹柱础石下,平面方形,边长70 cm,高70 cm,砌砖细腻黑灰色,宫内遗物被盗”[17]。上述发掘的北朝佛塔塔基均为夯土,主体为木质结构,塔心有夯土台和柱子,早期将舍利函深埋于夯土中,晚期采用深埋的小型砖室地宫,而没有出现如嵩岳寺塔一样有相对较大空间的砖室地宫,是与塔心下部要承受较大荷载,不能很好地解决佛塔主体与地宫结构问题有关;虽临漳县东魏北齐佛塔小砖室地宫晚于嵩岳寺塔地宫,但至少证明北朝晚期木构佛塔下已有砖室地宫。

3.3 嵩岳寺塔地宫与隋代佛塔地宫比较

既然北魏、东魏北齐佛塔已有砖室地宫,隋代佛塔没理由只采用土埋舍利函,或在舍利函四周仅砌筑简单的石和砖墙的方式,而不建造地宫。随着我国考古工作的开展,隋代舍利塔的地宫终于在1998年被发现,经考古工作者对山西省周至县仙游寺隋代法王塔地宫的发掘,此塔地宫由小平台、台阶、踏步慢道、隧道(甬道)、宫室几部分组成,全长705 cm,甬道长150 cm,宽105 cm,高139 cm,宫室长126 cm,宽约92 cm,高96 cm,顶为覆斗状盝顶,宫门毁坏。宫内出土《舍利塔下铭》发愿文:“维大隋仁寿元年岁次辛酉十月亥朔十五日乙丑,皇帝普为一切法界,幽显生灵,谨於雍州周至县仙游寺,奉安舍利,敬造灵塔。愿太祖武元皇帝、明元皇后、皇帝、皇后、皇太子、诸王子孙等,并内外群官,爰及民庶,六道三涂,人非人等生生世世,值佛闻法,永离苦空,同升妙果”。另一面发愿文:“……此塔即大隋仁寿元年十月十五日置也。至大唐开元四年重出舍利……至开元十三年岁次乙丑十二月十五日甲子朔,庄严事毕,重入灵塔。其塔乃莹以丹青,饰以朱漆,致使固齐天地,岿然独存。其铭曰:蜂台构毕,雁塔休工,天花随喜,地塔崇封。开元十三年十二月十日下”[18]。从出土隋、唐两则发愿文可看出,此塔为隋塔,唐代时开启地宫,事后封闭;其地宫平面呈“甲”字形,宫室长方形,条石砌筑,是完整的标准小型地宫形制,与嵩岳寺塔地宫平面布置基本一致,隋代佛塔地宫是延续早期的佛塔地宫规制;如非要说河北临漳县东魏北齐佛塔下的小砖室为舍利砖函的话,那么仙游寺隋代法王塔完整的地宫形制,足以证明唐代佛塔地宫不可能是始创了。

仙游寺法王塔地宫出土的隋代铭文,与先前被学者引用的陕西耀县神德寺发现的隋仁寿四年(604年)舍利函铭文,“维大隋仁寿四秊岁次甲子四月丙寅朔八日癸酉,皇帝普为一切法界,幽显生灵,谨於宜州宜君县神德寺,奉安舍利,敬造灵塔。愿太祖武元皇帝、明元皇后、皇帝、皇后、皇太子、诸王子孙等,并内外群官,爰及民庶,六道三涂,人非人等生生世世,值佛闻法,永离苦空,同升妙果”[19],在文字内容上基本相同,这两座塔是隋文皇帝杨坚在隋仁寿元年(601年)、二年(602年)、四年(604年)3次下诏在全国统一建造舍利塔[20]其中的两座.从塔铭文落款日期可知,仙游寺法王塔舍利塔是第一批,神德寺舍利塔是第三批,因描述神德寺舍利塔地宫的论文中仅说“石函的四周及盖上均有长条形或方形的护石包裹,周围又砌有砖墙。石函高119 cm,长宽各103 cm。函高52 cm”[19],其形制描述不甚具体,以致引用者误判,其实从石函的尺寸,也基本可判断这部分砖墙围合的内部空间已不是小空间,应是与法王塔地宫的规制相差无几。

3.4 嵩岳寺塔地宫与唐代佛塔地宫比较

登封法王寺二号唐塔与嵩岳寺塔是近邻,据发掘报告描述:地宫方向正南,由踏道、宫门、甬道、宫室。踏道位于宫门之外,平面长方形,南北长430cm,东西宽140 cm;宫门通高260 cm,宽200 cm;甬道平面长方形,位于宫室正南,平面呈长方形,长235 cm,至高100 cm处采用分节纵联起券;宫室位于塔基下部中心,平面方形,四角攒尖顶,边长245 cm,墙体中部向外略呈弧形,通高255 cm,自150 cm开始收分,起券部分以错缝平铺和一顺一丁的方法砌筑,直至券顶,最后以碎砖填塞封顶[21]。此唐塔地宫虽平面呈“甲”字形,四壁中部略有外弧等特征,总体上仍是延续早期佛塔地宫的形制,但宫室穹窿顶用一顺一丁(立砖)砌筑以及封顶的方式,前部设台阶踏道延续至塔外的做法,与北魏佛塔地宫或墓冢砖室已有很大的区别。

4 结束语

至此,嵩岳寺塔地宫的形制渊源、壁画重饰时间已经明了,加之砌砖热释光年代测定,基本可断定嵩岳寺塔地宫为北魏初建时的原构,且借鉴了我国成熟的传统砖墓室形制。进一步讲,至今未发现有早于嵩岳寺塔地宫的佛塔,现已发掘早于嵩岳寺塔的佛塔,均为夯土塔基,主体为木结构,塔基中均未见地宫,仅有直接埋藏于夯土中的舍利函;晚于嵩岳寺塔的佛塔,因塔内有夯土台心和柱网的弊端,地宫空间较小,且没有甬道,形制不算完整。砖构嵩岳寺塔解决了木构塔内夯土塔心和柱下承载的问题,将塔墙体直接埋入夯土塔基,以承受塔体自重等绝大部分荷载,减掉了室内柱子和夯土塔心,使塔内“完全空心”,塔心室下部地宫不再承受其上较重的荷载,完全借鉴了当时流行的墓葬砖室形制,这是嵩岳寺塔形成完整地宫形制的主要原因。因此嵩岳寺塔完整的砖构地宫形制,在更早期的佛塔地宫未发现之前,今可定为我国佛塔建造地宫之始。

猜你喜欢
夯土甬道塔基
从刘邦对“甬道”的学习解读其学习特点
输电线路塔基防洪问题探讨
从刘邦对“甬道”的学习解读其学习特点
内蒙古辽代契丹贵族墓葬门道初步研究
北宋东京开封外城的历史演革
输电线路寒冻风化区地质工程问题探讨
夯土墙体材料改性研究
竹筋夯土柱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贪官转世
输电线路塔基断面自动成图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