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街区街巷活力复兴策略研究
——以广州市恩宁路历史文化街区为例

2019-10-10 08:03荣玥芳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 2019年9期
关键词:街巷风貌活力

荣玥芳,胡 婧

(北京建筑大学,北京 100044)

简.雅各布斯曾指出:城市的特色在于建筑风貌、建设年代与区位优势等。历史街区是特定区域的特色传承,展现着地区发展脉络、风貌特点以及风俗记忆。随着经济技术高速发展,大规模城市建设使很多历史街区失去原有特色风貌,无法发挥本身的历史文化价值,因而历史街区空间复兴与文脉传承成为设计工作的关键任务。近年来,规划师们对历史街区领域的探索,从整体范围的利润效益开发转型提升为内涵导向、休闲导向的历史街区复合功能与长效维护机制的研究,其中,街巷空间与建筑改造作为街区保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备受学者关注。

1 活力营造的理念

1.1 场所理论

1971年,舒尔茨在《存在.空间.建筑》中提出行为场所指最重要的要素是人、环境与活动,居住外环境中活动主体是人,而不是随意性的场地和建筑,兼容“场地”和“特性”。场所理念是研究户外行为空间的关键理念,场所精神是人与空间彼此作用生成的深刻的精神特征。目前,国内外关于场所理念的研究,注重将内涵意义导入场地空间,使规划过程愈加聚焦于活动场地的中心、区域和路径,为梳理房屋及周围空间提供了理论支撑。此次探究街巷复兴营造方法时,借鉴场所理念的核心思想,基于历史街巷空间环境与场地特质进行针对性设计。

1.2 有机更新理论

在建成空间大规模拆建的粗放式发展的情况下,吴良镛先生结合国内外相关学术进展,提出有机更新理论,指出城市建设依托固有的发展结构,采用小规模、渐进性的改造模式达到城市空间可持续发展的目的[1]。

历史街区保护中运用有机更新的理念,在不破坏原有街区历史建筑、街道肌理和空间布局的基础上,对历史街区空间利用进行再创造,以弥补我国历史街区肌理衰落、设施老化以及功能不足的现状,使历史街区更新更加符合人的尺度,并将更新的思路进一步延伸至愈加注重空间的多样性设计方面。文章借鉴有机更新理论思想,在尊重街巷历史文脉的前提下,优化街巷空间,改善街巷空间环境,延续街巷历史风貌。

2 恩宁路历史文化街区概况

2.1 区位条件

广州市是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是岭南特色的核心地。恩宁路地处广州市西关,是当地历史保护城区旅游资源、特色资源的集中地;同时,恩宁路周边汇聚了著名的历史文化街区,西接昌华大街历史文化街区,东与上下九步行街等贯通,北与多宝路历史文化街区相接,区位条件优越[2](图1)。

图1 恩宁路历史文化街区区位图(来源:作者自绘)

2.2 历史沿革

广州西关片区历史悠久,明末清初,西关片区是广州外贸交易的主要场所,贸易交往的发展,使西关片区逐步产生特色的商贸文化,主要表现在建筑风貌、饮食特色以及曲艺等方面。民国中期,为了进一步满足经济发展需求,西关片区的恩宁路进行扩建、统一规划,产生了商住混合模式的骑楼,并延续至今。

恩宁路历史悠久、建筑风貌独特、风俗文化独具特色,是清末至民国时期广州西关商贸区的历史缩影,是东西文化交流的历史见证,复兴意义重大。

3 恩宁路历史文化街区现状问题

文章着重从恩宁路历史文化街区硬环境与软环境2个方面进行分析,从建筑、活动空间以及邻里活动的角度梳理其现状不足,以期加深对街区问题的认识,为后续策略研究提供现实依据。

3.1 建筑

恩宁路历史文化街区内建筑产权情况复杂,旧城建筑密集,部分建筑结构墙体共用,空间杂乱;同时,街区内建筑结构破旧,部分建筑墙体开裂、风蚀严重,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随着建设年代久远,街区建设经历很多时段,因而建筑风格多样,但是很多有特色的历史建筑在发展后期,由于居民私搭乱建,造成功能单一、构筑物杂乱、风貌破损等一系列问题;除此之外,街区内保护建筑破损失修,名人故居建筑废弃,杂草滋生,均有待修缮(图2)。

图2 恩宁路历史文化街区部分建筑现状图(来源:作者自摄)

3.2 街巷空间

恩宁路历史文化街区建筑密度较高,公共空间匮乏,现状建筑肌理与空间没有很好融合联通,空间结构弱化,不成体系;街区环境质量较差,利用率很低,空间体验感不足,无法满足原住居民与来访游客的复合需求;建筑外墙年久失修,地面铺装破损,雨污排水系统等亟待修缮(图3)。

图3 恩宁路历史文化街区部分街巷空间现状图(来源:作者自摄)

3.3 邻里活动

传统的历史文化街区面临着人口结构异质化的现状,一方面原著居民人口结构老龄化;另一方面外来居民注入,由于公共空间设施老旧、利用较差,社区组织较弱,使得邻里活动越来越弱化,街区特有的生活特点慢慢消失,街区认同感遗失。人口结构的改变,使得人们对活动场地与服务配置等方面的需求发生转变,对街区邻里交往模式提出新的发展方向。

4 街巷活力营造的策略

街巷活力营造涵盖特定区域的硬环境与软环境的协同塑造:街区自身的物质空间载体,还要包括街区周边环境与社会网络等。在保留文化、再现场景的条件下,对已经失去活力或不能适应发展需求的文化遗产赋予新的生命,通过形式延续、功能置换、空间重组、历史符号提炼等手法,实现历史文化与现代生活的有机结合,让人从中获得文化自信和归属感。

为使历史文化街区能长久地保留发展,而不至于成为千篇一律、没有灵魂的仿古街,主要方法是进行历史文化街区的活力再造,活力的核心是从交通、设施、空间以及景观等方面进行长效考虑。以此为依据,文章从建筑改造与街巷空间体系2个方面提出策略建议。

4.1 推动历史建筑活化,丰富建筑功能

广州旧城很多是具有独特风貌的历史街区,其特有的岭南居住形态与文化印象成为延续城市生机与活力的重要载体。恩宁路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建筑具有很强的岭南特色,因此,在历史建筑外立面保护中,应突出建筑风貌特点,对外立面展开修缮、维护,还原有风貌特色的建筑构件;在使用功能方面,将原有建筑空间进行重新梳理设计,赋予多样的使用用途与内部流线,使建筑具有新的特色活力(图4);由于年久失修,部分历史建筑存在很大安全隐患,因此应加固建筑结构,注重防潮、防火等材料替换。

图4 恩宁路历史文化街区街巷建筑活化策略图(来源:作者自绘)

4.2 优化街区结构,建立舒适连通的出行网络

在遵循传统街区肌理与路径的基础上,拆除违规建筑,根据需要打通街巷,优化交通出行体系。历史文化街区应注重步行体验的连续性与舒适性,但是由于街区缺乏统一管理与规划,使得现有步行路网存在断头路等情况,严重影响步行体验与消防安全,因此,应梳理现有交通路网,打造连续的步行道路;同时,应在街区周边合理布置停车系统,规避车辆乱停使道路堵塞、产生安全隐患等问题。

4.3 构建活跃多样的公共空间,营造有特质的场所

活化街区失修的公共空间,从空间范围、私密性以及使用功能等角度划分多种类型的公共空间,并保证活动空间之间的步行联系,使公共空间成体系;在改善公共空间质量方面,通过添加有文化元素的构筑设施,增补公共服务设施,完善空间的内涵;同时,构建舒适的公共空间应注重绿地景观系统的营造,提高空间吸引力(图5)。

图5 恩宁路历史文化街区街巷空间活化策略图(来源:作者自绘)

4.4 提供全面覆盖的服务设施网络,构建便捷的生活圈层

现状街区服务设施布置不尽合理,设施类型与可达性时距等都不符合居民要求,因此,在街区活力营造设计时,应对街区内服务设施进行梳理与设计,同时考虑5 min生活圈、10 min生活圈等概念,构建全面的服务设施网络,以满足使用需求。

4.5 促进老旧街区渐进式改造,加强邻里活动建设

为了更好地保护历史文化街区的风貌特征,在保护与改造并行的过程中,采用渐进式更新的手段,以小范围更新为起点对街区进行治理,较多地展现街区的特色风貌、提高居民的生活环境质量、保持街区活力。同时应涉及多种活动平台,鼓励新旧居民交流往来,增加不同年龄段人口的街区归属感。

4.6 加强街区参与治理,促进街区长效发展

历史文化街区的活力构建是规划与管理并行的有效办法,需要加强街区的社会参与性治理,发挥包括政府、居民、专家以及其他社会群体的共同作用,推动街区实现长效改造与治理。在传统街区风貌展示方面,充分调动各界人士的积极性,回顾街区记忆,提高街区归属感;在街区精准管理方面,应借鉴“社区规划师”的方式,构建街区“规划师制度”,城市建设人员从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活化的视角出发,考虑居民需求、政府意向,共同构建街区的管理办法。

5 结束语

历史文化街区反映了特定历史时期的文化记忆,同时也是现实人们生活活动的物质空间,我们对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既要尊重原有历史,也要满足现今社会生活要求,因此,对历史文化街区进行活力营造是保护工作的核心内容。本研究成果希望可加深对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认识,以街区活力的角度认识改造过程,为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提供新的角度。

猜你喜欢
街巷风貌活力
王纬华
人间烟火,最爱隐秘的街巷美食
城市风貌规划的实践及探索-以长沙市为例
包裹的一切
边走边唱
活力
雨中的街巷
品质提升 让城乡风貌各具特色
库车城市风貌
全公开激发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