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学美术课的教学目标在于培养小学生良好的美学素养,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充分利用教材内容,还需要充分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以及当地的一些特色民间艺术,如此才能够帮助小学生形成一個良好的美学素养以及综合素养。以下本文将针对小学美术教学中引入地方民间艺术资源的意义及策略进行分析,旨在为相关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性意见。
关键词:小学美术;地方民间艺术;教学策略
在教学改革的深入施行中,教育部门曾明确指出:在小学的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大力弘扬民族文化,深化学生对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传承,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美学素养[1]。地方民间的艺术资源在悠久的历史传承中,饱含各种优秀文化以及文化元素,所以小学美术教师需要对此加以高度重视,通过良好的引入来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这对于小学生的成长以及未来发展意义重大。
一、小学美术教学中引入地方民间艺术资源的意义
(一)让小学生更好的传承中华优秀文化
民间艺术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与汗水的结晶,在悠远的历史长河的洗涤中依然保有巨大的魅力和价值。将其引入小学美术教学中能够让小学生在切身的感受中深刻的理解和认知中华的传统优秀文化,从而在不知不觉中形成相互之间的呼应,进而更好地对中华传统优秀文化进行传承。
(二)有效提高小学生的审美素养
民间艺术来源于日常生活中,是人们对美的感受的表达,同时也是人们在生活的各个角度对美学的探讨。在民间艺术中蕴藏着非常多的美学价值以及美学容量,有直观的,同时也有形象的。所以将其引入小学美术教学中,能够让学生在各种形式以及各个角度的美的感受中不断领悟美的真谛,同时形成良好的美学鉴赏能力,进而显著提高学生的美学素养。
(三)有利于小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塑造
我国的众多地方民间艺术能够在历史的长河中保存下来,不仅仅是因为其有巨大的美学价值,更是因为其有众多的正能量展示,展示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美好素养的追求。所以将地方民间艺术引入小学的美术教学课堂能够让学生在其正能量的引导和渲染之下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对于学生的成长意义重大。
二、小学美术教学中引入地方民间艺术资源的策略分析
(一)善于组织学生借鉴地方民间艺术资源
对于小学生而言,生动形象的画面总是很容易集中其注意力以及引发其兴趣,而美术教学的最大特点就是其画面的直观性和生动性[2]。高质量的小学美术教学不仅能够帮助学生认知相关的美术画面,还能够帮助小学生理解美术画面的内涵,从而有效提高小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品位。在众多的地方民间艺术中,有很多脍炙人口的作品,小学美术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需要对其进行充分的利用。在使用其有效吸引学生学习注意力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通过让学生鉴赏这些作品以及为学生讲解其中的特色来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如在龙泉有很多青瓷制作大师和宝剑锻造大师,教师在组织学生鉴赏他们的作品的时候还可以为学生讲解一些他们制作背后的故事,以此来让学生们了解到各位大师是如何创造出优秀作品的,其中经历了怎样的一些艰辛。如此,既能够让学生在作品鉴赏的过程中提高美学素养,也能够让学生在背景故事的聆听中感受中华民族的传统优秀品质,从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二)仔细剖析当地民间艺术资源的特点
我国众多当地民间艺术资源都是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的历史洗礼,其中包含的文化资源和艺术资源十分丰富。小学美术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想要良好的将其引入美术教学课堂,就必须帮助学生仔细剖析其中所蕴藏的价值、文化和特点,因为单一的作品欣赏无法良好地发挥其教育价值。如小学美术教师在引入龙泉青瓷这一民间艺术对学生进行教学引导时,需要为学生详细的讲述该青瓷的特点。其分为哥窑和弟窑,哥窑瓷器的特点在于胎薄釉厚,同时釉面布满龟裂的纹片,其被人们誉为“瓷中珍品”;而弟窑瓷器的特点在于胎骨厚实、胎釉青翠,同时瓷器表面光润纯洁,其被人们誉为“青瓷之花”。经过这样一系列的分析,学生对于龙泉瓷器的了解就会更加的深入,从而在深刻的了解中不断提高作品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
与此同时,小学美术教师在引导学生认知和理解民间艺术作品的时候,还可以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到作品的制作中。通过相关作品的实践制作,学生能够在制作的乐趣中感受到民间艺术的魅力所在,从而进一步提高美学素养,与此同时,学生的创新能力也会得到发展。
三、总结
总而言之,将地方民间艺术引入小学美术教学课堂中对教学质量的提高意义重大。小学美术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需要对此加以高度重视,组织学生鉴赏以及为学生详细讲解其中的特点来强化学生的认知和理解,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美学素养和综合素养,进而让学生健康快乐的茁壮成长。
参考文献:
[1]李小花.浅谈小学美术教学中引入地方民间艺术资源的意义与策略[J].教育现代化,2019,12(22):261-262.
[2]景玲.追本溯源——将民间美术资源引入小学美术教学的应用分析[J].作文成功之路旬刊,2018(003):24.
作者简介:白月丹(1991.4-),康保县满德堂乡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