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新时期”安徽话剧的探索分析

2019-10-09 02:03曹磊陈明海
艺术大观 2019年16期

曹磊 陈明海

摘要:本文以“后新时期”安徽话剧的探索分析为主要内容进行阐述,结合当下话剧需求为依据,从“后新时期”中国话剧变化和“后新时期”安徽话剧研究进行深入研讨和分析,其目的在于推动安徽话剧发展。

关键词:安徽话剧;后新时期;话剧市场

进入90年代,社会心理和文艺实践在将近三年的困惑中得到调整。从主观到客观,从社会到文艺具备了对新的文学时期进行观察、研究和体认的可能性。1992年9月12日,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研究所和《作家报》联合发起、召开“后新时期:走出80年代的中国文学”的研讨会,以此次研讨会作为“后新时期”文学的开端。之后迅速延伸到艺术和文化范围内,作为艺术领域中的戏剧,也积极参与其中。

一、“后新時期”中国话剧衍变

1982年,林兆华导演将《绝对信号》搬上首都舞台,这是小剧场话剧的良好开端,在随后几年发展中,小剧场逐渐融入不同国家中,从而导致小剧场话剧出现危机,演出逐渐变得不景气。在话剧最辉煌时期,观看话剧的观众不断减少,市场面临前所未有困境,在全国领域内所有话剧面临着不同危机,话剧基本处于瘫痪状态,需要国家补助才能维持生存。甚至一个话剧团几年都接不到一台戏,整个团内空荡荡。很多城市剧场中缺少话剧演出,被迫在激烈竞争时期转型,不断寻找自身价值。所以近些年国内的从业者针对话剧进行调整,拉近和观众之间的距离,做好小规模探索和实验工作,真正突破以往话剧限制,吸收更多观众重新回到剧场里。此时期尝试小剧场演出,做好小制作,借此形式留住观众,不断缩小演出具体规模,减少演出经济费用,始终坚持话剧演出,从而可以成为一个现实性选择。

二、“后新时期”安徽话剧发展历程

在当前大的环境下,安徽话剧工作者励精图治,开拓出具有特色的安徽话剧发展之路,并在全国的话剧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在“后新时期”安徽省话剧无法和时代同步发展,未能做到与时俱进,在很长一段时间安徽话剧陷入迷茫期,因为无法寻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戏剧,同时没有做出合理的定位,导致市场低迷,无人关注。安徽各地方的话剧场相继倒闭或者多个话剧场合并一家,多年并未演出问题不断涌现。和外部环境不利对比,戏剧机制不完善是一个值得人们关注的问题,从而限制了话剧活力。以往文化体制缺少改革形式,力度不足,加上文化市场发育不好,演出法律法规机制不足,管理不到位从而导致一系列问题出现。

在种种困难下,安徽基本完成了文化体制改革,推动了戏剧发展,演出的《风》《脊梁》《魂系小岗》等三农题材话剧内容,虽通过演出确立自身品牌,但对于后新时期安徽话剧却依然无法摆脱困境。所以不得不再次审视和定位,开始新时期变革之路。2011年推出了《记忆底牌》《小话西游》等话剧,成了安徽省话剧变革的开端,这些演出和现代话剧结合起来,借助上海演出市场,拓展安徽话剧领域,将话剧人才推向全国领域,最主要的是可以借助成功经验以及剧目打开我省戏剧市场,引导人们观看话剧。

三、“后新时期”安徽话剧的特点

第一,话剧形式风格多样化。话剧中具有悬疑、哲学道理和本土爆笑喜剧,形式风格各异,从而打开安徽话剧观众视野,打破了以往观众对话剧的印象,加深了人们对话剧的认识。第二,在安徽话剧困难时期,安徽话剧人秉持着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通过几年市场化探索,朝着儿童剧进军。发展至今安徽话剧中儿童剧在全国领域内地位较高,最主要因素就是始终坚持两条腿走路。儿童剧地不断发展取得很多成功经验。在不断发展过程中始终保持探索精神,寻找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市场化路线,在文化体制改革后期,及时转变话剧身份,加强人们对话剧市场的追求。

综上所述,作为中国话剧的一部分,安徽话剧工作者坚守自身的美学追求,发扬独特的艺术魅力,与其他戏剧团体相呼应,成为“和而不同”的陪伴者,并且在话剧舞台低迷时,勇于创新,找准方向,为安徽省话剧开辟了新的道路,带领话剧走出困境。不仅给地方带来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还为话剧艺术培养了一批少儿观众、青年观众。在这个过程中涌现了一批高质量、正能量的话剧作品。

参考文献:

[1]徐翠.精品、经典、原创:论校园戏剧的后现代主义倾向[J].当代戏剧,2019(02):22-24.

[2]陶建群,赵毅,艾秀廷.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高度统一——安徽省话剧院繁荣文艺创作创新的实践探索[J].人民论坛,2018,609(28):126-129.

[3]张志强.中国话剧史[M].解放军出版社,2008.

基金项目:本文是安徽省人文社科重点项目《安徽话剧历史与现状研究》(项目号SK2019A077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曹磊(1989年9月-),男,汉族,安徽淮南人,硕士,讲师,安徽艺术学院,研究方向为戏剧导演表演;陈明海(1971年11月-),男,汉族,安徽合肥人,博士,副教授,安徽艺术学院,研究方向为中国传统文化、儒学与中国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