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当今社会上,国家发展越来越迅速,我们的生活水平也在呈逐渐上升的趋势发展。经济全球化发展中,我们使用的手机,电话,电脑等一系列高科技产品也相比以前更加的简单化和方便化。也就是说,因为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在我们通讯上和使用上更加的简单,同时用处也比较广泛。我们不能用局限于目前的状态,应该更加努力地向更好的方向前进,进而研究了数字媒体设计艺术这种新型模式。
关键词:数字媒体艺术;中国元素;运用及发展
中国文化的发展十分迅速,历史也比较悠久。因此在我国以及国外都备受推崇。在这个数字化的时代,我们要掌握好时代发展的趋势并且利用好数字媒体设计艺术的研究和发展。我国的设计师们都比较重视以中国元素为基础来研究这种新型的艺术设计模式。从另一方面来说,如果运用得好,这不仅仅对于我国优秀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有一定的影响,还会在整个设计界都备受重视。中国元素是对研究数字媒体设计艺术有独特的见解和利用,以相结合的方式形成独特的优势,进而研究出新型的设计模式。
一、数字媒体设计艺术中中国元素的发展
所谓的数字媒体设计,简单来说就是视觉传达艺术设计,媒体设计等以设计学为统称的一门技术型学科。数字媒体设计艺术所包含的内容就比较广泛,比如我们在大学学习不同专业的时候会看到有艺术设计,当然这也包含的比较多,还有数学专业的要学习的绘图,图像表示,数字图形,数字符号等。总的来说,包含的越多应用也就越广泛。在数字媒体设计艺术中,我们要制定相应的操作流程,方便我们观察和理解,当然理解起来也比较通俗易懂。当我们在学习计算机应用的过程中会发现,有很多都是以数字代替文本来输入,代码就是其中一种形式。
正因为网络技术迅速的发展,我们实际生活中见到的电视机,有线电话也有了一定的改变,现在的技术在传统技术的基础上有了改变和创新,记得以前的电视和电影都是黑白色,到现在就大不相同,多功能运用和发展让我们得生活也有了保障。对于传统文化,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能完全地摒弃传统文化,但是也要在一定的基础上创新和发展,这样在数据媒体技术中中国元素的应用会更加丰富。
二、数字媒体设计艺术中国元素的运用现状
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设计界也是众所周知的。所以设计界在对于中国元素在数字媒体设计艺术的运用也十分注重。下文我们将要谈到的中国元素在数字媒体设计艺术的运用。
(一)彩陶艺术元素的运用
在实际生活中,彩陶的运用多种多样。比如生活中所用到的盘子,瓷碗,瓷勺等上面都镶嵌有各种各样的彩陶,瓷器上的花纹,雕刻都离不开彩陶的运用。相对来说,彩陶的发展历史就比较悠久。彩陶艺术的出现至今已有七千多年的时间了,彩陶的样式多种多样,图案也非常的好看,具有欣赏的价值。我们在博物馆也可以看到,在馆内陈列的各种不同时段出现的彩陶器具。它也被列入了历史文化遗产中,而且具有审美价值。结合上文我们提到的数字媒体设计艺术,就可以推断出,我国的设计师们也会利用彩陶独特的观看价值和各式各样的花纹在数字媒体设计中得到一定的展示效果。并通过视频画面等方式显示出来就达到了不一样的审美视觉。很好地展示了彩陶元素和数字媒体设计艺术相结合的独特魅力。
(二)皮影艺术元素的应用
在古代,人们常常聚集在一起来欣赏皮影戏,那时候,皮影戏也是一种文化。至今,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皮影艺术也被列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皮影戏的发展至今已经有两千年的历史了,手艺人利用颜色来给皮影人的衣服着色,而且手动让皮影人可以自由活动,他们精炼的手法和独特的运用手段带给我们的是艺术,让我们感受到皮影艺术也是一种文化。但是,皮影戏在现代已经很少存在了,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利用数字媒体设计艺术来进行传承和发扬,并且发扬光大。古老的皮影戏中,人们利用皮影人来表演着一部剧情的进程,我们当然也可以利用古老的演绎方式来进行现代化的研究。让人们感受到在古时候人们的生活状态,这样就能更好的传承和记忆。
(三)剪纸艺术元素的运用
在老艺人的手中,都会有深藏不露的手艺,他们在很早的时候就开始学习剪纸,并且将它一直传承至今。剪纸类型多种多样,有花、鸟、虫、鱼等一些鲜明的景色和实物。其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内容也非常丰富,表达的情感也是如此。剪纸艺术是中国民族的瑰宝。其实在数字媒体设计中,设计师们也利用到了剪纸艺术,一些丰富多彩的图片,还有在动画中出现。剪纸艺术的利用使得动画的表现内容也比较丰富。
三、结束语
数字媒体的运用使得我们的生活更加的丰富多彩,也能够体现出人们对情感的认识和表达。数字媒体是一种新型的设计模式,而且融入了悠久的中国元素,这不仅在数字媒体的表现中别具一格,也更好地体现出中国元素。并且促进了中国元素的传承和发扬。
参考文献:
[1]何帅.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中的中国元素的应用[J].艺术研究,2017(01):192-193.
[2]邱国桥.剪纸艺术在数字媒体设计中的视觉构成元素应用[J].设计艺术研究,2016,6(01):59-63+74.
作者简介:张震,潍坊科技学院艺术与传媒学院;孙汝,指导老师,濰坊科技学院艺术与传媒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