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巍
摘要:我常常在思考艺术有什么价值、蕴含多大的力量?因此我们论述作品就要从它的时代背景和情感意义方面进行探讨,本文就蒋兆和的《流民图》和毕加索的《格尔尼卡》进行对比分析。两幅作品看似大相径庭,但是在创作背景和情感的表达上有着惊人的相似,这是艺术为生活而呐喊的共通之处,画面蕴含的情感让我们感受到了绘画无边的力量和无穷的价值。本文通过对于两位大师作品的赏析,来体会他们所担负的时代责任感和对于人民饱含的大爱。
關键词:战争;大爱;情感
一、创作背景的梳理
[1]1937年卢沟桥事件爆发,日军的铁骑践踏中国的半壁江山,北平沦陷,国家危难,民不聊生。1942年身处囹圄之中的①蒋兆和毅然拿起画笔,开始控诉侵略者,为人民呐喊。《流民图》的整个创作的过程充满艰辛危险。在创作期间他辗转上海、南京和北平,收集记录素材,设计草图,然后逐一找模特写生,分段放大制作。为躲避来往不断的陌生人的干扰以及被侵略日军发现的危险,他画一部分藏一部分,在两米多高的画板上,只留一两个孤立的人物形象。直到全画完成之前,甚至作者自己也没有看到全部画面呈现的效果。1943年9月《流民图》停笔,他抱着巨大的画卷来到琉璃厂宝华斋裱画店,裱画师傅们在极其困难简陋的条件下连夜赶制,《流民图》画幅之大,人物之多打破了以往裱画的记录。
②毕加索的《格尔尼卡》描绘的是发生在西班牙北部巴斯克地区的一个叫格尔尼卡小镇的悲惨故事。这是一个风景美丽的小镇,人们生活平静安逸。[2]可就在1937年4月26日,支持西班牙独裁者佛朗哥的德国军队突然出动战机空袭格尔尼卡。德军连续狂炸4小个时,投下大量炸弹和燃烧弹,把这个美丽的小镇夷为平地。小镇3000多居民中,有1500多人当场被炸死,而且大多是老人、妇女和孩子。德军轰炸格尔尼卡的消息传到巴黎,毕加索在震怒之下毅然决定以德军轰炸格尔尼卡为题材为家乡作画,让德国法西斯惨无人道的罪行在世人面前曝光。毕加索怀着对法西斯的强烈的厌恨,用一个多月的时间,创作了这一巨幅油画《格尔尼卡》。
二、画面构成的浅析
第一次看到蒋兆和的《流民图》是在陈丹青的“局部Ι”中。画面震慑人心,作者用26米的长卷描述了处在战乱之中百姓生活的疾苦。画面用了写实的手法,将一个个痛苦的生命放大,整个画面笼罩在一种悲剧的气氛之中。画面塑造了100多个无家可归、与真人等大的贫苦底层大众形象。画面着重个性刻画,使形象有呼之欲出之感,笔墨侧重悲怆气氛的渲染,具有强大的艺术感染力。如图(1)
在其画卷中,很少有人物的交谈,统一集中表现人民共同的遭遇和命运。例如,一位衣衫褴褛的妇女扶着一位虚弱的老人;一位妇女哭倒在姊妹的怀中;一群拖着疲累身子的背井离乡的流民,。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一位母亲抱着孩子,孩子已经死去,头发和四肢下垂,画面触目惊心,让人不寒而栗。蒋先生将这个悲痛的事实记录下来,用艺术的手法将日军的丑恶暴露出来。
相较于《流民图》的画面,作品《格尔尼卡》如图(2)。作者用了立体主义的表现手法所有的形象都被几何化,将主要的神态夸张,同样震慑人心。画面中心是一匹受了重伤将死的马,身体向右,头却向左边,臀部扎了一根是斗牛用的长矛,一条腿已经跪下,象征着无辜垂死的受难者。它极度痛苦,仰天长啸,如一把利剑的舌头,好像是对战争的声讨。马头的上方是一只眼睛,散发着不规则的光,锐利逼人,象征着上帝的眼睛,目睹着纳粹所犯下的罪行。沿着一个大的三角的斜线上是一位匆匆逃逃亡的女人,是整幅画中最完整最详细的部分。她赤裸上身,没有穿鞋,一只断掉的左腿留在画的右侧,她弯曲着身体,垂着双手张皇失措,拼命地逃跑,同时眼睛又紧紧注视着上前方落下的炸弹。马的下面,是一个身体被炸碎了的士兵雕像,仰面朝天,没有头以下的部分,一只手强劲朝前伸;另一只手却在远处握着一把断掉的剑。在画右侧是一座燃烧的小屋,一位倒在火里的妇人,她仰面高高地伸展双手,在绝望地呼叫,挣扎着求救。
三、对于艺术语言的比较
(一)关于构图
两幅作品都用了大幅的画面进行表现,但在构图方面却有所区别。《流民图》运用了“铺陈”式的构图,进行故事叙事性的排列,这类似于埃及壁画和楚汉墓室壁画,也刚好应和了中国长卷的表现形式和观看特点;《格尔尼卡》的构图看似杂乱无章,实则有规律可循。[3]画面中心围绕着一个大三角形展开,将整个画面分成三个部分。两幅作品都以成组的景象排列叙事,突出主体。
(二)关于造型
我们看到在《流民图》中,作者运用西方的人体造型加上中国的笔墨,使画面中的人物有着真人的比例透视关系,又不乏东方笔墨的特征。但作者的笔墨显然是少了很多感性的挥洒,而更多是用了朴素稳健的线的表达,这一点是和主题表现沉重的事件密切相关的。毕加索的《格尔尼卡》运用了“剪贴”的平面化的造型表现,作者将描绘的对象进行高度的几何化提炼,并将人物的神情进行夸张处理,突出人物的精神情感。在造型方面两位大师根据本民族和事件本身的特点,运用更恰当的造型方法,烘托事件的严肃性以及带给我们的悲痛色彩。
(三)关于用色
在色彩方面两位作者都用了简淡的手法处理,消减了色彩本身的视觉张力,而将情感的重心表达放在了事件本身上面。我们看到在《流民图》中作者主要用淡墨施色,然后稍加彩墨渲染,画面的背景几乎都是留白;《格尔尼卡》画面仅用黑、白、灰三色。两幅作品并没有五彩缤纷的色彩传达,转而用清简的色调表达,勾起我们内心的沉重情绪,渲染了画面悲剧的气氛,让人们肃穆沉思。
四、对于情感的表达
从两幅作品之中我们可以深刻感受到两位作者所饱含的深切的爱国和悲悯之情。例如两幅作品都描绘了一位母亲抱着死去的孩子悲痛的情景,虽然两幅画中母亲的造型、动态、神情各不相同,但却都勾起我们悲痛的情感,引起我们深刻的沉思。他们将这些绝望的形象和残酷的情景逼真地展现在我们眼前,呼吁我们时刻铭记历史,珍惜和平。
同时两幅作品在画面中运用了[4]“典型”的对象、“典型”的情景,整个画面高度凝练,背景简化营造了悲痛的基调。画面中,人们的神情被夸大,甚至扭曲但却栩栩如生,更显张力。
我们可以想见《流民图》和《格尔尼卡》两幅巨作所带来的生命震撼。当我们站在画作前,那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似乎又出现在我们眼前,战争的硝烟仿佛又弥漫开来,这就是艺术的力量和价值,这两位艺术家心怀大爱,冒着生命的危险,去亲历找素材创作,他们怀着对祖国的爱恋和对人民的同情,将苦难的岁月以画卷的形式保存下来,时刻告诫我们虽然如今生活在和平的时代,生活富足美好,但是我们依旧不能忘记历史。我们要怀着一颗感恩之心为人处事,要牢记使命,不忘初心。努力走好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路”。
参考文献:
[1]刘曦林.开拓中国人物画新天地的画家蒋兆和[J].社会科学战线,1983(8).
[2]董冰峰.与格尔尼卡的距离[J].当代艺术与投资,2011(3).
[3]魏饴,刘海涛.文艺鉴赏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4]朱光潜.西方美学史[M].北京:中华书局,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