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还愿行为探析村民的成败归因方式

2019-10-09 06:53周丹苏燕平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9年7期
关键词:村民

周丹 苏燕平

[摘要]目前,民间信仰日益勃兴,其祈愿再到还愿的行为也迅速发展起来,出于对经验的解释、理解的心理,村民倾向于对事件的成败进行宗教性归因。针对此现象,将从归因理论的视角,在阐明相关理论的内容和说明村民的还愿行为现状的基础上,探析影响村民还愿的宗教性归因的因素,并就此提出引导村民形成合理的成败归因方式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还愿;村民;归因方式;归因理论

[中图分类号]C91.8[文献标识码]A

归因就是人们用来说明他们的体验的原因,即解释、理解我们的各种经验,为这些事件规定意义。20世纪70年代,普劳德福特和谢弗(Proudfoot & Shaver,1975)首次将归因概念引入宗教心理学领域,其后关于宗教性归因的研究逐年增加。

自归因概念引入宗教学领域以来,有关宗教归因的研究主要来自于国外,国内相关研究甚少。在中国学术期刊网上,以“归因”并含“宗教”为篇名,检索出11篇期刊文献。对检索出的期刊文献整理分类,其中9篇文献是以学生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不同年级、专业、性别以及有无宗教信仰的学生的归因方式差异,其次研究学生宗教性归因的心理需求、环境和宗教教育等因素。鉴于此,本文将归因理论引入民间信仰的领域,从归因理论的视角分析探讨信仰神明的村民的还愿行为。

还愿是民间信仰(民间信仰是一种“泛化宗教”,本文概括性地将还愿行为归属于宗教信仰行为)仪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村民祭拜神明等传统模式,向神明表达现实心理,祈求实现个人诉求并得以实现后(即祈愿后如愿),进香祭拜以感谢神明,并实践对神明许下的报酬的过程。从祈愿到还愿,已经成为乡村社会中民众满足心理慰藉需求的重要渠道。村民在体验生活事件后,都会自发地进行归因,常将事件结果的好坏与神明是否灵验联系在一起,即为宗教性归因,进而影响他们随后的民间信仰情感和行为。鉴于此,本文将在归因理论的指导下,试图探析村民产生还愿行为的归因过程,以此提出引导乡村民众正确归因的建议策略。

1 关于归因理论的内容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海德(Heider.F.)是归因理论公认的奠基人,他认为,人们都有一种理解、预测和控制周围环境的需要,未来满足这种基本需要,人们会根据各种线索对已发生的行为会时间进行原因解释,人们只有了解了行为和事件变化的原因,才能理解这个世界,才能预测事件的变化,从而达到空时世界的目的,这一过程即为归因过程。此后人们不断进行系统的研究,进一步深化其内涵和外延,最终形成了以韦纳(Weiner)为主的普遍流行的观点,即三维度六因素的归因理论。

韦纳(Weiner)的成败归因理论是在综合海德的歸因理论和麦克利兰(Mc Clelland)的成就动机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的,并完善形成了影响归因的三维度六因素模式(见表1),即内外维度(内部—外部)、稳定性维度(稳定—不稳定)、控制性维度(可控制—不可控制)三维度,努力程度、能力高低、工作难度、身心状况、运气好坏和外界环境六个因素。韦纳就归因理论提出了三种论点:人的个性差异和成败经验等影响着他的归因;人们对前一次成就的归因将会影响到下一次成就行为的期望、情绪和努力程度等;个人的期望、情绪和努力程度对成就行为有很大的影响。大量研究已经证明合理、积极地归因有助于促进个人事件的成功。一般来说,要让人民把成功归因于内部的、稳定的、可控制的原因(如有能力、足够努力),能增强其自尊心和自信心,而要把失败归因于不稳定的因素(如努力程度不够等),增强其后续的努力程度以期获得成功。

2 村民的还愿行为现状(以陕西省武功镇金仙观为例)

金仙观为陕西省武功县武功镇聂村地界上的乡村社区庙,敬奉的神灵为聂云霄。该庙由聂村、松林、洛阳、彭家底、杨凌董家沟、扶风县章召等村的信众共同建设管理。金仙观的庙会大大小小有16个,其中大规模的庙会有四个:正月初一(灯笼会)、正月十五(菩萨祭祖大会)、六月十九(金仙菩萨成仙日)、十月初五(观世音菩萨成道日,金仙菩萨成仙日)。在大大小小的庙会期间,信仰神明的村民会前往村庙进香祭拜、捐布施等等,一些村民向神灵表达敬畏之情,另一些则会带有功利性目的,主要是向神灵祈求实现个人诉求,并会在个人诉求如愿后在下一个过会期间前来还愿。金仙观是周边村落有名的庙宇,由原来一个再普通不过的村落小庙发展成为方圆几十里人们口中的“第一个庙宇”,“ 收入大得很”,由原来名不见经传,发展成2001年新版《武功县志》中唯一被记载的村庙。所有这些离不开村民对其“灵验”的高信仰程度。

在当地,金仙观神明的高“灵验”性深入民心,每年到金仙观还愿的人数较多,如实地的调研数据反馈,从二零一七年六月十九庙会到十月初五庙会,共有133人前来还愿,二零一七年十月初五庙会至二零一八年正月十六,共有192名还愿者。对于还愿方式而言,首先,还愿者个人会向神灵捐献布施或面粉、布料等实物,且以捐布施的形式为主,布施金额多为50元、100元、200元不等,且以100元居多。还愿者将还愿布施直接交到金仙观庙管会会计手中,由会计统计,并开出一式两联的收款收据,写上姓名和还愿布施金额数,加盖上收款人印章和庙管会印章,一联归庙管会保存,另一联则给予还愿者,还愿者将还愿款收据置于大殿前的香炉中焚烧并跪拜,以示神灵心愿完成并表示感谢与敬意。其次,金仙观还会举办集体性的还愿会,每年举办三次,分别在正月十六、六月二十和十月初六,即三次大规模庙会的第二天上午十点。当天,先由庙管会会计致词,并向民众公示还愿名单(即有捐布施到会计手中的还愿者名单),接着由剧团开始唱戏(即称为还愿戏,持续三个小时),在唱戏过程中,会放一次鞭炮并由庙管会会长代表民众向唱戏人员递交还愿贡品(用红色方盘盛放,包括一包茶、一瓶白酒、三条香烟、三包礼糖),表示对神灵的还愿敬意。由此可见,在陕西省武功镇,村民参与村庙还愿的行为较为积极,对于生活中各项事件的成功,多倾向归因于神明的“显灵”,即宗教性归因。

3 影响村民还愿的宗教性归因的因素分析

3.1 祈愿者祈愿后的如愿或失意的体验

在村庙中向神明祈愿后,村民会在日常生活中遵从神明倡导的仁爱友善、互帮互助等良好品行,以祈求得到神明护佑实现夙愿,并在事件发生之后,将结果的好坏与神明的灵验性想联系。当获得事件的成功体验,会使村民在某种程度上相信神明“能够”产生护佑力量,促进他们获得了成功,这种成功如愿的经历会成为村民对生活事件宗教性归因的重要线索,影响他们的归因方式。相反,当获得失败的体验,村民会将失败归因于拜神之心不够虔诚、敬神之行不够到位以及自己能力有限等因素。例如,村民L曾在正月庙会前来祈愿,祈求神明护佑孙子高考金榜题名,平安考进高等学府,在孙子成功考入大学后,村民L满怀欣喜地回到庙中还愿,称赞是神明的显灵护佑了孙子考入大学,捐布施100元以表感谢之意,并向神明许诺以后会常来烧香祭拜。

3.2 村民的人格特质

人格特质是影响归因过程中的重要因素,人格特征与归因倾向密切相关。雷蒙德·卡特尔(Costa and McCrae,1992)将人格特质定义为个体对外部环境或他人行为的习惯性且不变的反应倾向,提出了受人格研究者们普遍认可的人格特质的大五人格模型,由外倾性、情绪性、随和性、尽责性、经验开放性五个维度构成。已有研究表明,个体人格的经验开放性、外倾性、随和性和尽责性越强,其归因风格越乐观,而情绪性越强,归因风格就越悲观,且情绪性主要与对负性事件的归因有关。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我国农民有随和亲切、坚韧坚强、勤奋勤劳等人格优势,但是由于传统社会中的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以血缘家族为纽带、以专制主义为核心的社会结构,以及传统儒家文化的文化氛围影响,也造成了我国农民的部分人格缺陷:保守姓、依附性、封闭性、压抑性。我国农民养成了内向、拘谨、被动、平庸、顺从的人格,自我意识和独立人格意识薄弱,抑制了农民的独立进取和开拓创新精神,以及随着社会的改革开放和变迁,人与人之间的差距愈加增加,贫富差距明显,城乡差异拉大,农民的挫败感和压抑感增大,极易养成不思进取、固执倔强的人格,从民间信仰中获取心理慰藉,产生依附神明护佑的保守、封闭性人格,缺少主观能动性。因此,当获得成功时,具有人格缺陷的村民会将成功归因于神明护佑,反之则将失败归因于能力不足等否定自我能动性的因素。

3.3 宗教性归因的“邻居效应”

邻居效应,最初指居住区的特征对于居民的态度、行为的影响,后来被引申为地方社会环境的特点可以影响人们的思想和行为的方式,用以解释某些地理类型,例如对教育地理类型和选举的地理类型,其产生源于人们普遍存在一种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的期望。在乡村社会中,村民的各项行为同样具有“邻居效应”的典型特点,在归因过程中,主要表现在宗教性归因的“跟风”、“趋同”和“从众”现象。当多数人会前往村庙祈愿且在事件如愿后,将事件的成功归因于神明“显灵”,认为是自己对神明的祈求得到了回应,由此获得了神明的护佑,并回到庙中向神明还愿时,那么神明的高“灵验”就会得到口耳相传,此时,对于不信或半信半疑的村民,受“邻居效應”的影响,抱着尝试的心态随同朋友或邻居的引荐前去祈愿,在祈愿成功如愿后,怀着对神明的敬畏之心,逐渐相信神明的高“灵验”性,并将事件的成功也归因于神明“显灵”,忽视自我主观能动性的价值。

3.4 他人对祈愿当事者祈愿“成功”事件的态度

村民对事件成功的原因知觉和推断时常受到他人的影响,主要是家人、朋友等。这是因为乡村公共精神缺乏,乡村的公共场所缩小、公共活动减少,以及由于农民的流动性越来越大,乡村社会中多为老弱病残人口,“空心化”严重,缺乏有活力的人员参加,传统集体性的聚会越来越少,人与人之间的交流逐渐减少,而对家人和朋友的依赖性和信任度不断上升,家人和朋友的态度和评价极大地影响着自身的态度。同时,家人和朋友已有的宗教性归因的经验,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自身对事件的态度和评价,影响自身的归因倾向。当有宗教性归因倾向的家人和朋友面对祈愿当事者祈愿“成功”的事件,会忽视当事者主观能力和努力的因素,而向当事者说明是神明的“显灵”护佑,应到庙中进行还愿,否则后续会发生不良事件,当事者出于对神明的无知、畏惧之心和对家人、朋友的信任之情,逐渐成为其对事件结果进行宗教性归因的重要线索和依据。

4 引导村民形成合理的归因方式的相关建议

在宗教世俗化、现代化的过程中,面对乡村社会中宗教信仰人数越来越多的现状,只有正面应对村民宗教信仰问题、理性审视村民信教现象,才能积极有效地引导村民构建科学的信仰观,在实现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时,才能合理适当地满足解释、理解事件缘由,形成科学合理的归因方式。

4.1 辩证地看待宗教的存在

宗教存在的长期性,是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重要内容之一。毛泽东曾于1956年就指出:“就是到了共产主义也还会有信仰宗教的”。在“文革”后中共中央下发的《关于我国社会主义时期宗教问题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政策》文件中,社会主义社会宗教存在的长期性再次得到强调。宗教会消亡的,但是要经过长期党的发展,具备一切客观条件后,它才会自然消亡。我国宪法规定,“公民享有宗教信仰自由”的权利,宪法的平等原则要求不得歧视信仰宗教的公民和不信仰宗教的公民。因此,面对宗教的长期性和信仰自由的法律保障,应树立辩证的宗教观,合理地看待村民民间信仰,在坚持宗教中国化发展方向的基础上,积极引导其与社会主义相适应。

4.2 开辟宗教教育的途径

当前,宗教信仰人数越来越多,既包括村民,也包括了当代学生群体和少数党员。有相关研究指出,大多数大学生的宗教知识匮乏,对宗教文化一知半解,由于缺少正规的了解渠道,主要通过宗教书籍、交汇小册子、福音广播和宗教网站等渠道获取二手宗教信息,极易脱离主流文化意识形态的轨道,被不法宗教势力渗透和误导。在乡村社会中,党员对宗教的认识模糊,对共产主义理想和宗教信仰的矛盾认识不够,不懂得共产党员只能信仰共产主义而不能信仰宗教和参加宗教活动,违反了党性原则,影响了党组织的纯洁性。同样,作为受教育水平偏低、马克思主义意识薄弱的村民,在网络信息真实性难辨、乡村社会的宗教信仰环境以及传统社会文化的影响下,村民缺乏有效的判断力,极易形成不科学的宗教观。因此,开辟宗教教育途径,将宗教教育列入正式教育的范畴,可帮助受教育对象获取正确的宗教知识,了解宗教文化,形成科学合理的宗教观。首先,在学校的课程建设中引入宗教教育选修课程,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宗教,从小树立正确的宗教观,扎实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其次,在社会环境中,利用电视、广播、新媒体等渠道开设宗教知识教育栏目,消除村民错误的、消极的宗教认识,正确认识宗教信仰的存在价值,用科学的宗教知识和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头脑,引导正确的宗教观,让科学的主流文化意识形态渗入乡村社会的文化之中。

4.3 关注村民的心理需求

我国进入了新时代,社会的主要矛盾也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预示着我国社会的物质生活的需要已经基本得到满足。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可知,人的需求由低到高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和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在生理和安全的需要得到基本满足后,爱和归属的需要会成为行动的最首要动力。有学者曾探讨广西德保县宗教信仰得以发展的原因,经过研究发现,当地的宗教信仰发展的根本原因是为了寻求心灵的慰藉和精神需要的满足。宗教通过组织戏剧、歌舞等民众喜闻乐见的文艺活动填补了乡村文化生活的空白,在形式上丰富了乡村文化生活。定期开展的庙会、诵经等活动促进信众间的交流,找到新的归属感;同时,宗教信仰一般倡导人与人之间彼此友爱、互助、平等,迎合了民众心中爱和尊重的需要,所有心理需求的满足正好促进民众对神明的存在更加认可、信服。鉴于此,基层政府及相关工作者应着重关注村民的心理需求,利用村庙的戏台、政府广场等公共活动空间,与学校、民间文化艺术团等联合,引进优秀的文艺活动、举办心理辅导活动等等,消除负面精神压力,平衡心理需求,通过各项活动促进民众相互交流,合理满足爱和归属的需要,帮助民众学会乃至习惯用合适、恰当、科学的方式满足心理需求。

4.4 引导积极、乐观的归因方式

归因为什么就意味着个体相信什么,比如归因为上帝,就会倾向于用上帝解释宗教经验的发生;归因为偶然,就倾向于用非宗教的方式解释宗教经验的发生。[14]信仰神明的村民相信神明的存在,则会用其信条和教义等来解释各类经验,将事件的成功归因于外部因素,即神明“显灵”和虔诚之心,忽视能力和努力程度等内部因素,是对自我主观能动性和自我价值的否定,会逐渐对神明“显灵”产生依赖性,缺乏认认真真做事的行动力。反之,村民会将事件的失败归因于自我能力不足、对神明不足够敬畏虔诚等,产生失落感和畏惧感,对神明信仰更加信奉。基层政府和相关社会工作者,应在辩证看待宗教信仰、引导民众正确认识宗教信仰以及了解民众心理需求的基础上,从社会实际生活中广泛挖掘个人事业和生活成功的案例,梳理其成功与能力、努力等因素的因果关系,利用各项活动、新媒体、公示栏等渠道向民众普遍宣传,引导民众树立正确的成功观念,形成积极、科学的归因方式,促进个人自我价值的实现和社会的和谐稳定。

[参考文献]

[1] 王雪,张力.不同宗教信仰人士对不同性质事件的归因[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S4):203-208.

[2] 任朝霞.宗教性归因:理论与实证研究——以山东大学与山东神学院部分学生为样本[J].东岳论丛,2012(5):112-116.

[3] 甘滿堂.宗教·民间信仰·村庙信仰[J].福建宗教,2002(6):36-37.

[4] Heider.F.The Psychology of Interpersonal Relations[M].New York: Wiley,1958.

[5] 苏燕平,杨学军.武功金仙观十月游船庙会的民俗学考察[J].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17(1): 58-61.

[6] 查非凡,杨学军.村庙对农村老年人的教育作用——以陕西省武功镇金仙观为例[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9):912-916.

[7] 陈春莲,杨起群.维纳归因理论对学生有效学习的启示[J].教育与职业,2009(26):74-76.

[8] 李文道,赵霞.青少年归因风格的特点点及其与人格特质的关系[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1):78-83.

[9] 唐烈琼,魏志耕.新农村建设中农民人格现代化的时代意义[J].求索,2007(5):59-60.

[10] 肖建玲.网络结构对企业技术创新行为演化的影响研究——基于邻居效应的分析[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3):165-168.

[11] 《毛泽东文集》第七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12] 王志峰.大学生宗教信仰的心理归因及路径探索[J].教育评论,2012(1):57-59.

[13] 诸小妮,杜燕婷.论大学生宗教信仰归因及辅导员引导工作策略[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7(7):84-87.

猜你喜欢
村民
“爱管闲事”的“快递书记”
走进苏村,共赏苏村民歌
盏盏路灯照亮村民“幸福路”
陕西一村给村民每人发千元疫情补贴
非暴力
收费听课
地球村民们的笑容
奇怪村子的女人
目的
“自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