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霞
语文课堂是多变的,复杂的,当预设与教学相左时,一些教师便会陷入两难的境地。对此,应发挥教学机智,根据课堂的教学局面精心选择教学预设。然而,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生成的误差有哪些现象呢?都是何种原因造成的呢?该如何随机应变进行处理呢?
在课堂中,时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形,教师在根据课堂预设进行教学时,学生时常会出现无法生成的情况,对于教师提出的问题,学生没有回应。表现在:学生不愿意或者没有勇气回答;对创设的问题理解不了,无法做出回应。
例如,一位老师执教《蟋蟀的住宅》一文时,在其中一个环节创设了这样的问题情境:文中说,即使在严寒的冬季,蟋蟀依然会从里面不断地抛出泥土来。教师当场发问:“作者为什么不用一两句话进行总结呢?”这样突兀的问题创设让学生不知所措,而学生对科学类文本的写作特点不是太明确,所以在这样的情形下,学生是万万不敢贸然开口的。很显然,这样的问题创设无疑是给教师自己制造了教學困境,而我们语文教师一般会把这样情形形成的原因归结为学生的不配合。这是因为他们对课堂的理解不够透彻,没有将课堂交给学生,仍将自己视为课堂的主宰者,而不是学习的引导者、学生的助手。这时,语文教师应当思考相应的对策来进一步改善学生的不生成状态。可以将问题的难度减小,将一个问题用几个小问题进行序列化展示,让学生有所感悟。
此外,我们也可以稍作点拨,让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出口,那么所有的困境便迎刃而解了。比如,教师这时可以采取下面的方式:请同学们想一想《蟋蟀的住宅》是一篇什么样的文章呢?在文本中是如何描述的呢?哪些又是不能流露出来的呢?这样的序列性的提示让我们的学生心中顿时有了答案,课堂便可以继续生动地进行下去,学生在教师的启发点拨下也就对问题有了透彻的感悟。
在语文教学中,最重要的便是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教师帮助学生感悟课文,让文本熏陶学生。不过,在教学过程中,有时会出现这样的情形,教师创设一个问题,而学生的回答是不着边际、空洞无物的。
如一位教师在执教《江雪》一文时,中间有这样的情境创设。画面上呈现江雪独钓的情形之后,教师立刻抛出问题:“天寒地冻,这位老翁为什么还在江上垂钓?”
生1:他一定是像我爸爸一样的钓鱼达人,一年四季都爱钓鱼。
生2:他太穷了,需要卖鱼赚钱。
生3:他可能是心情不好。
生4:老翁应该是际遇不佳,希望通过钓鱼来排忧解难。
学生的回答是动了一番脑筋的,但由于他们的生活阅历不够丰富,对那个时代背景下诗人的际遇不够了解,因此才会有如此浅薄的理解。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对学生个人素养的培养视为最重要的教学目标。对于以上的教学环节,语文教师则应再次引导学生感悟文本,在对文本再次研读的过程中生成深度理解。同时教师应借助外援,将作者的生平阅历作一番介绍,引导学生通过诗人的人生经历感悟文本中的事件,从诗人的内心郁闷中得出答案。这样借助外力稍加点拨,让学生对文本及作者都有一个深度剖析,进而提升了他们的思维能力。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经常会有这样的情况,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所得到的结论或者方法不够准确或者是错误的,这时语文教师该怎么做呢?
曾听过一位教师执教《观书有感》,首先进入情境,多媒体呈现出这样一幅情景:“一方小小的池塘,水是那么地清澈见底,岸边柳絮飘飞……”同时出示诗文:“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师:如何理解诗中的“一鉴开”?
生:飘荡的芦苇飘落池中,将池水一分为二。
生:用一柄长剑将池中之水劈开。
…………
这样的课堂情形虽不是毫无偏差的理想状态,但也是生动自然的情形,语文教师应该允许这样的偏差出现。这时他们需要仔细观察、分析,将误差化为课堂点缀,恰当地处理。出现这样的情形,我们可以采用“宽容延缓”的态度。对于这样措手不及的情况,我们需要保持冷静,让学生对文本再次剖析,机智地发现解决策略。我们也可采用“清晰感受”的方法。若是学生对于自己的偏差毫无感悟,教师可以将偏差之处适当放大到学生可以理解的程度,让他们体会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及时修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预设通常包含着对学生的期待,期待他们的生成,生成深层次的内涵。然而,很多时候,课堂生成却是肤浅的、毫无深度的。如一位老师执教《蜗牛的奖杯》一文时的片段。
师:各位同学,当我们看到背着沉重的硬壳艰难行走的蜗牛时,你有什么感想呢?
生1:蜗牛啊蜗牛,你真是可怜,不要说跑了,你连走都那么费劲,真是完全没有自由!
生2:蜗牛啊蜗牛,你退化了的翅膀使你和冠军失之交臂,甚是可惜。
师:(颇感无奈)有不同的见解吗?
生3:蜗牛啊蜗牛,我替你撬掉那该死的硬壳,放你自由!
生4:对啊!我们保证轻轻地,不弄疼你。
师:你们回答得都不错,还有没有其他的见解呢?(举手的同学甚少,几乎所有的答案都没有和主题沾边)
这时,教师颇感无奈,很显然,这样的生成虽说是有,但是不够深入,不够宽广。这个时候就需要语文教师对课堂预设进行多番思考,将可能出现的情况进行分析,并制订出对策,这样张弛有度的课堂预设才能帮助教师轻松应对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这样一种情形,学生在课堂中生成的思维与教师的预设相左,他们的生成有时候甚是“奇怪”。
如一位教师执教《三个小伙伴》一文时,首先讲了三个小伙伴如何合作将小树苗种植的经过,并提出问题:“你们喜欢这三个小动物吗?”只见一个学生举手回答:“我不喜欢小象,它鼻子太长,不好看。”
在语文课堂中,所有的生成都必须是有思想的,并且是有价值的。案例中这种不经思考就生成的内容是毫无效果的。而我们的语文老师,却对这种漫无边际的生成加以褒奖,只关注其激励价值,将课堂评价的导向功能抛之脑后。当然,对于这样的奇怪答案,我们既不能放任不管,也不能严厉批评。我们需要的是接受这样的生成并向着思维该有的方向做出引导,让他们感受到教师的肯定并发现自己的问题。教师还可以从学生的生成中找寻出其中一部分有价值和意义的生成展开。
总之,教学时,教师应抓住学生课堂生成中的精华,进行引导把握,从而生成完美的材料,将学生引导到较高的层次,让学生在思考感悟中收获更多的精彩。
作者简介:山东省临沂市临沭县第三实验小学语文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