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70年来的财政政策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即1949-1952年以恢复国民经济为主要目标的市场型财政政策;1953-1978年适应计划经济需要的计划型财政政策;1978-2012年适应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转型需要的财政政策;2012年以来适应新时代需要的财政政策。
这70年的经验表明,财政政策目标的选择需要准确认识国家作用;财政政策成功的基础是尊重财政规律;财政政策目标需要超越宏观经济稳定目标,为工业化和现代化提供保障;在积极防范财政风险背景下理解财政赤字;财政政策的实施必须与财税改革相伴随;财政政策的财力基础需要多渠道夯实;财政政策的选择需要充分考虑外部因素的影响。面向未来,财政政策应立足于服务国家治理和国家治理现代化建设,服务国家参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应重新认识财政政策知识,为财政政策选择提供支持;应和其他政策目标相互协调。
未来财政政策应立足于服务国家治理和国家治理现代化建设,服务国家参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在全球化的社会中,财政政策已不能只局限于一国视野,而应拓宽到全球视野。从财政是国家财政的立足点出发,财政政策与国家仍然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
财政政策的有效实施需建立在重新认识财政政策的基础之上。新的经济社会背景对财政政策知识提出新需求。在数字经济时代,财政收支形式可能发生的变化,税源的流动性,可能远远超过传统社会,超过工业社会,税制因此可能需要重塑。
问题不仅仅在收入一侧,支出一侧同样有问题。收入严格说来是为了支出而存在的。缺乏流动性的税源是较优的选择,但是基于财富创造的实际,缺乏流动性的税源在财富创造中的作用持续下降,工业社会很重要的房地产税,到了数字经济时代,重要性也必然相应下降。
高效率的决策体制是中国实施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的有利条件。未来可能遇到的问题是如何正确地认识财政政策的实施条件。财政政策效率的进一步提高,要考虑选择合适的财政政策目标,而且要与其他政策目标统筹考虑。
未来中国财政政策的空间有多大?这取决于财政政策的财力基础。有多少财力可以动用?这是一个现金流问题。政府资产在短期内可以构成一次性的财力基础。永久性的财力需要依靠经常性的税收收入。政府资产持续带来的收益和税收收入,只要源源不断,都可以形成常规的可支配财力。最低限度的财政政策空间是,只要能够通过债务融资,就是可行的。高水平的财政政策,应该考虑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人口老龄化会带来社会保障风险,养老、医疗保障都将是突出问题。
人口老龄化一方面导致劳动力短缺,另一方面,养老金支出和医疗费支出将居高不下。劳动力政策、人口政策等出台宜早不宜迟。延长退休年龄可能考虑从一个季度或半年做起。
财政政策作用需要面对财政政策的传导机制难题。中国财政政策不同于西方。国有资本可以在宏观调控中直接发挥作用,这是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国有资本财政问题。财政政策的传导机制如何运作?间接调控下,市场、市场主体、市场结构是否适应?健全的市场,才更容易接收政策信号。减税降费政策的有效性和上述问题密切相关。由此,我们还需要回答一些问题:谁最需要减税降费?普惠的政策目标,在多大程度上能够实现?哪些行业哪些群体受益更多?
财政政策从总体上看,主要是激发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的发挥,而不能代替市场作用。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是要形成良好的市场秩序,而不是让垄断行业和企业得到最多的政策收益。当下的市场结构背景中,什么样的财政政策才是更有效的?市场主体,能够完全回应信号的,不能完全回应信号的,各有多大比例?扭曲性价格不能一下子改变。行业开放度与垄断价格问题的解决需要实践,市场竞争强度如何提高?这都是财政政策发挥作用需要面对的问题。
本文在对大量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对中美贸易之争的本质进行了探讨,列举了双方主要分歧,对受贸易摩擦影响较大的农业三大子行业进行了深入分析,得出四点主要结论。
第一,中美贸易摩擦表象上看是通过关税来平衡贸易逆差,实际上是美国追求公平贸易与中国追求自由贸易的冲突。双方的分歧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集中表现为贸易摩擦,实质上是全面遏制中国进一步快速发展的美国国家战略的重大调整。短期内将造成一些困难,但长期将加速中国崛起的历史进程,有利于中国农业的转型升级。
第二,经济理论分析表明,中国对美进口农产品加征关税,将导致美国生产者福利损失,中国农民将受益。关税提高导致美国农产品在华售价高企,产品销售不畅,中国国内生产成本较高的一部分生产者进入市场,迎来利好。
第三,中国大豆和其他三大主粮的成本劣势将长期存在,贸易摩擦凸显了农业,尤其是粮食行业的重要性和脆弱性。
第四,贸易摩擦对中国畜产品和水果等经济作物的直接威胁相对较小,但其造成的市场挤压和潜在威胁不容小觑。这些产业普遍品质较低、规模不大、品牌偏弱,短期受到进口配额的保护,能够暂时生存,从长期看必须要进行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增强国际竞争力。
总之,贸易摩擦短期将对中国农业造成不利冲击,但长期将促进改革创新,总体利大于弊:短期看,中国农业发展面临诸多挑战,如大豆等依赖从美进口的农产品可能难以找到替代进口货源,导致消费者负担与相关行业成本提高,消费选择空间变小;长期看,美国进口农产品价格的提升将为中国农产品让出更多市场空间,并逐步转向与其他国家贸易合作,也将倒逼中国农业转型升级,提升自主研发能力与国际竞争力。
通过样本、理论与实证的三重分析得出以下主要结论:
第一,流动人口大部分已认识到子女接受高等教育的重要性,但在成长教育的问题上,却存在着较为严重的重视不足的问题。
第二,流动人口的社会地位越高越重视子女教育,但文化地位、职业地位和经济地位三个维度对流动人口教育观的作用机制却存在差异。
第三,从文化教育观来看,在是否明确期望子女接受高等教育这一问题上,经济地位对其正向作用显著且稳健,而文化地位、职业地位对其影响都不显著;但在是否明确期望子女接受研究生及以上教育的问题上,却得到完全相反的结论,经济地位的作用不再显著,而文化地位和职业地位则起到显著且稳健的正向影响。这证明,社会地位对流动人口文化教育观的形成作用呈现显著的门槛作用,在是否期望子女接受高等教育这一问题的门槛是流动人口的经济地位,而在是否期望子女接受研究生及以上教育这一问题的门槛是流动人口的文化地位與职业地位。
第四,从成长教育观来看,在对亲子沟通和心理健康教育观的重视程度上,流动人口的文化地位、职业地位和经济地位都显著且稳健地正向作用于二者;在对安全教育观的重视程度上,文化地位、经济地位对其有显著且稳健的正向影响,而职业地位对其没有显著影响,比起职业地位,流动人口的职业性质与其安全教育观的关系则更为密切。
第五,更进一步地,通过对“城-城”和“乡-城”流动人口教育观形成的异质性分析,本文发现对于同等地位的流动人口而言,“城-城”流动人口普遍比“乡-城”流动人口更重视子女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