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心
教师节前夕,我联系上了18年没见的初中语文老师。他这些年的经历,活生生一个证明“不丧的人生可以多么精彩”的励志故事。师专毕业的他在那个教学水平极差、多数老师忙着打牌钓鱼的农村中学,边教书边学习,一路读到了博士,现在已经是一所本科院校的副教授。如今,想要找到这种正能量故事太容易了。很多年龄上已不算“青年”的人们,因为改变现实的勇气、对理想的不懈追求、对人生的拼搏进取,活成了另一种样子的“青年”。
而当下社会对年轻人的态度,正以前所未有的速率向两个极端化方向演变。
一头,是这一届青年要和前代一样接受外界的审视,同时又自带“互联网原住民”的身份。借助网络和社交媒体的推动力,他们一些个人化的体验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容易被放大。在虚拟世界里玩转“丧” “佛系”人设、乐此不疲吐槽“我太难了”的年轻人,生活中多数还是勤勤恳恳上班、认真生活的现实主义者。他们或许会因一时的挫折坎坷而失意沮丧,但这是人生的常态,并非青年专属。年轻人只是更习惯借助网络,寻求自我表达与集体认同。这是一种互联网与青年发生的化学作用,值得关注,但不必过度解读,更无须焦虑。时间和实践都会为他们正名。
另一头,如今的社会确实更提倡实现个体价值,包容个人多元乃至“不合时宜”的选择。但也要注意到,对年轻人的关怀和正向引导,如果过度、过界,也会异化为不堪负重的道德批判和行为干涉。最常见的一种舆论倾向是,年轻人就必须“正能量,不能丧”。我们固然要肯定年长者以过来人身份对青年的正面激励和引导,但同时也要认识到,前代的阅历和经验优势正在被快速进化的社会现实消解,要给年轻人消化负面情绪的时间,要给他们试错的机会,要给他们从低谷逆袭向上的空间。从根本上讲,一个现代文明社会,还应当有一个角落,容纳一部分人合理可控的自处、自怜、孤独和“丧”。人生的精彩、世界的丰富,本就在于“杂”和“融”,而不在整齐划一。
关键还是一个“边界”的问题。笔者以为,首先应该尊重个体的权利和选择自由。我们敬佩爱岗敬业的员工,也应当承认反对996加班的员工的价值毫不逊色于前者。其次,一时、适度的负面心态和情绪,不足以否定个体的努力价值和积极人生态度。第三,鼓励青年回归实践十分及时且重要,因为现实才是他们走出无边无度的消极状态的最坚实土壤。
我语文老师的朋友圈里,引用了鲁迅先生在100年前对中国青年的谆谆教导:“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我大学校长曾说过,我们的大学应當允许一部分“孤独的思考者”存在。两相对照,或许才能拼凑出一个对青年向“丧”还是向“上”相对完整的体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