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业意向形成的决定因素

2019-10-09 09:24李俊
中国集体经济 2019年26期
关键词:计划行为理论制度环境自我效能感

李俊

摘要:创业是国家产业发展的灵魂,可为产品增加价值,创造就业机会,提高生产力,振兴和多样化市场,改善社会福利,更广泛地发展经济。因此,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将关注点聚焦于创业意向的影响因素上,而创业意向的决定因素的研究内容较为单一且成果零散。文章通过文献综述整理研究发现需要成就、自我效能感、个人特质对创业意向形成具有重要作用,制度环境影响大学生的创业意向。建议高校应向专业技术类学科提供创业培训课程,增强其创业意向从而促使他们能够将意向转化为行为。

关键词:创业意向;计划行为理论;成就需要;自我效能感;制度环境;个人特质

根据人社部毕业生数据,2018年待就业共有1500万,堪称史上最难就业季。然而,劳动力从全职工作转向自由职业者和合同工,即使是大公司为了具有竞争力,也需要拥有创业精神的员工,这意味着毕业生将越来越需要创业技能,以便在专业领域竞争和发展。通过对大学生创业意向形成的决定因素进行研究,以期能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提供一定的智力支持与贡献。

一、大学生创业意向

社会心理学认为,创业意向是基于理性思维和直觉思维的一类心理过程,其他变量通过创业意向来影响个体的创业行动。根据Ajzen(1991)的观点,意向捕捉了人们表现出他们执行所需行为的动机和意愿程度。因此,创业意向被定义为一种心理状态,指导个体的注意力(包括但不限于经验和行动)指向一个特定的对象(目标)或路径,以实现某些目标(例如,成为一名企业家)。

(一)创业意向产生前兆

Brenner等人(1991)提出了一种简单的创业预期理论,即个人根据他们对结果的期望来选择这种职业道路。他们发现支持八种具体结果,以激发个人的创业行为:自由地工作方法,成就感,智力刺激,进行各式活动,受到他人尊重,有机会晋升,获得奖励,以及与合适的同事合作。研究结果表明,这一系列的个人和社会因素将会支持创业意向。

(二)创业意向的理论模型

创业意向指的是个体创业的意愿。创业意向模型是最早预测EI的模型之一,计划行为理论(Ajzen,1991)被广泛应用作为参考框架的理论,用于解释和预测不同研究背景下的行为意向。基于创业意向模型和计划行为理论,Krueger和Brazeal(1994)發展了创业潜力模型,表明两种理论在一定程度上重叠。Lüthje和Franke(2003)提出计划行为理论结构模型,该模型考虑了个人特征和背景因素。如图1所示,个体的意愿是由对行为的态度(以下简称AT)、主观规范(以下简称SN)和感知行为控制(以下简称PBC)决定的。AT反映个体对行为结果的意识,以及个体对行为的评价是好是坏(Ajzen,1991)。SN指重要的人(如家人、朋友)以及其他重要的个人和群体的规范性信念。PBC指个体的信念,即能够执行计划中的行为,并认为行为属于个人控制。

二、大学生创业意向的决定因素

(一)成就需要

成就需要是指行为动力基础人的行为是由动机发动并推动的,动机的产生是为满足各种需求,即为成就的动机。创业动机与经济因素有关,在竞争市场中寻找机会,缺乏或不满意工作机会(Kautonen  & Palmroos,2010),都是自我实现的需要。但不同的实证研究(Barba-Sánchez,2012;Sivarajah,2013)指出麦克莱伦的模型预测动机中,成就的需求是最强的。实证研究的一般结论是,成就需要对创业意向有正向影响,但不是主要的决定因素。大学生想要实现具有挑战性的目标,克服障碍,使他们能够通过自己的行动来看见自己的成功。成就需要能使大学生在高校学习希望获得的技能,提高了他们的个人能力,学习知识,态度和行为,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二)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是一个人可以执行目标行为的学术术语。它坚定地建立在个人对自己技能和能力的自我认知基础上,代表个人对自己完成某项任务的能力的信念(Bandura,1977)。自我效能是Ajzen(1991)TPB模型的核心,代表了进行特定行为的感知可取性。Indarti(2004)和Peng等人(2012)研究了自我效能对创业意向的积极和显著影响。有证据表明,一般的自我效能感对于大多数人的动机都是至关重要的(Markham,Balkin和Baron,2002)。姜莉莉(2017)研究发现创业者的创业意向会因为创业自我效能感的增强而更加明显。在这一领域的研究始终强调自我效能感作为决定人类能动关键因素的重要性,那些对某项任务有高度自我效能感的人更有可能追求并坚持完成这项任务。

(三)制度环境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时代背景下,国家大力推动相关政策鼓励大学生自我创业,进而学者们更加注意体制因素对企业意向的影响。Franke和Luthje(2004)声称,环境因素可以促进或抑制创业活动,从而影响新成立企业收益的百分比。因此,制度环境在大学生在形成创业意向方面可能具有重要作用。张楠,林绍福等(2010)认为企业对政策的理解是政策发挥作用的前提,采取多案例研究法探究政策作用下企业创新意愿转化为创新行为的机理过程即政策感知—创新意愿—执行意愿—共同意愿—创新行为。研究证实政策环境影响着大学生的创业意向,然而,当潜在的创业者意识到商业环境恶劣,比如信贷条件过于严格,他们就会放弃创业的想法,趋于安稳的职业工作。

(四)个人特质

李海垒等(2012)认为“冒险性”“创新性”“自主性”“内控性”等人格变量与创业意向存在密切联系。国内外一些研究发现,大学生的主动性人格与其创业意向之间存在积极的联系(陈美君,2009;Crant,1996;Zampetakis,Kafetsios,Bouranta,Dewett,&Moustakis,2009)。李海垒等(2013)认为大学生的主动性越强,其创业资源知识越丰富,其创业目标意向和创业执行意向水平越高。段锦云、孙建群等(2016)认为创业特征框架对创业意向有显著影响。通过文献研究表明,大学生的个人特质对创业意向具有显著影响。

三、总结与建议

本研究通过整理创业意向的有效测量方式,对今后创业意向的测量有明确的方向与理解。除此以外,研究发现成就需要、自我效能感、个人特质对创业意向的形成具有重要性。获得创业所需的技能和能力的自信似乎是形成创业意向的关键决定因素。然而,制度环境影响学生的创业意向,有利的制度将会对创业意向产生正向影响。

通过研究本文提出以下三点建议:第一、高校应该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技能,为其提供就业市场技能的培训,以待提高创业的可能性。第二、高校应该更多的注重建立大学附属的孵化器和科技园将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平台,加强大学生与资助机构和行业的关系,增强学生的创业意向。第三、政府应加大努力,减少官僚主义和税收,改善基础设施,促进学生的创业行为。

参考文献:

[1]Ajzen,I.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J].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Decision Processes,1991(02).

[2]Bird,B.J.The operation of intentions in time:The emergence of the new venture[J].Entrepreneu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1992(01).

[3]张楠,林绍福,孟庆国现行科技政策体系与自主创新企业反馈研究[J].中国软科学,2010(03).

[4]李海垒,宫燕明,张文新.大学生的冒险性与创业意向的关系:感知的创业文化的调节作用[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3(02).

[5]李海垒,张文新.大学生的主动性与创业意向的关系:创业知识的中介作用[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5(03).

[6]姜莉莉.创业自我效能感与大学生创业意向的关系研究[J].学理论,2018(03).

[7]段锦云,孙建群,简丹丹,田晓明.创业特征框架对创业意向的影响——创业认知的视角[J].南开管理评论,2016(05).

猜你喜欢
计划行为理论制度环境自我效能感
试论消费者自拍行为的影响因素
探究自我效能感理论下的高职英语自主学习策略
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学校环境的优化
自我效能感对高校大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影响
高校教师归因方式、自我效能感与工作绩效的关系研究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经管类大学生创业意向分析
并购对企业经营业绩的影响
并购对企业经营业绩的影响
国家制度环境与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研究
锦州市居民家庭固体废弃物循环行为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