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晓迪
摘要:自特朗普执政之后美国不断挑起贸易争端,中美贸易摩擦加剧并不断升级。中美贸易摩擦的表象原因看似是因为中美贸易逆差,但本质原因是美国为了遏制中国的崛起以此来维护自己世界霸主的地位,是守成国与新兴国家之间的博弈,贸易摩擦只是中美关系变化的开端。我国当务之急首先是解决国内产业升级转型、完善法律制度建设等问题,坚持“一带一路”建设,把中国打造为世界强国。
关键词:中美贸易;贸易摩擦;产业升级;未来趋势发展
中图分类号:F7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9)08-0009-03
一、中美两国贸易摩擦回顾
首先让我们梳理一下特朗普上台以后中美两国贸易摩擦过程始末(如下表1所示),从这次贸易摩擦事件中我们可以总结出三个事实:第一,中美两国贸易摩擦有愈演愈烈的趋势,且涉及范围愈来愈广;第二,在整个贸易摩擦过程中,美国一直充当挑头者制造矛盾,中国出于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考虑被动回应;第三,中國对待美方的挑衅从严厉声讨到付诸实际进行反击,说明中国在两国贸易摩擦过程之初一直想要修复彼此的关系,防止贸易摩擦扩大化,但无奈美方一意孤行。
自中美建交以来,纵观整个中美贸易发展史,我们不难发现在中美贸易发展过程中始终伴随着摩擦,早在1979年中美刚刚建交之时,美方便单方面提出对中国七大类出口纺织品实行限额。冷战结束苏联解体后,中美关系发生微变,美国开始就中国市场准入、最惠国待遇等方面发难中国,由原来的微观经济问题开始上升到宏观经济层面。[1]中国加入WTO以后,伴随着中美两国贸易规模的扩大,中国对美国的贸易顺差急剧扩大,2002年到2016年中国对美国的贸易顺差扩大了约九倍,中美两国贸易摩擦涉及范围越来越广,美国开始频繁进行“双反”立案调查,贸易摩擦升级。回顾整个四十年中美贸易争端史会发现虽然每次都是由美国“打响第一枪”挑起贸易摩擦,但基本都是点到为止,那么为何此次美国要执意激化和扩大两国的贸易争端?要回答这个问题恐怕还需从此次中美两国爆发贸易摩擦的真实原因说起。
二、中美两国贸易摩擦真实原因分析
关于此次爆发贸易摩擦的原因,美国方面给出的原因依旧是老生常谈:认为中美贸易逆差过大,损害了美国的经济,造成了大量美国员工尤其是制造业部门员工的失业。对于美方给出的说辞,我们不妨来具体分析一下。
(一)中美两国贸易逆差是否过大
不能否认的是我国对美确实存在较大数额的商品贸易顺差,但这些数据是否能够反映真实的中美两国贸易情况,我们还需进一步来分析。
1.采用贸易总值统计方法不客观
众所周知,中国改革开放以后凭借着廉价的劳动力成为世界加工厂,加入WTO后中国政府也一直秉承开放的态度欢迎外国投资者对华进行直接投资。但是需要认知的是中国在整个完整的生产产业链中只是充当其中一环,例如,一部苹果手机的制造需要不同的国家来完成,零件可能有的来自韩国,有的来自日本,核心技术由美国把控,最后组装由中国完成,据统计在一部苹果手机组装过程中,中国产生的价值仅有6.5美元,[2]其余的价值则由其他提供服务的国家来进行分配,但是由于手机是在中国组装完成后才向欧美等国家出口,所以在进行统计的时候会把整个苹果手机的价值都算在中国对外贸易出口额当中,导致中国对外出口数额被大大高估。
2.中美服务贸易逆差大
中国来自美国的服务进口主要包括旅游、留学、医疗、运输服务和知识产权使用费等。据《2017年门户开放报告》统计数据显示,2016-2017学年,就读于美国高等教育机构的中国留学生人数增至350775,较上一学年增长6.8%,在所有留美生源国中连续第八年位居榜首。中美贸易既包括货物贸易也包含服务贸易,美国仅片面强调货物贸易逆差而忽视服务贸易顺差不仅导致贸易逆差被不客观的高估,且对两国居民也有误导的作用。此外,随着中国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国人赴美旅游的同时愿意购买高质量的国外商品,尤其是奢侈品,据美国国家旅游办公室官方统计公布,仅2016年中国内地赴美旅游人数就达到近三百万,消费支出330亿美元,在美旅行支出排名第一,这部分支出中包含有大量的商品货物支出,国人通过邮寄或者携带的方式带到国内,但却仅被记在服务贸易名下,不合情也不合理,如果把这部分的货物进口也考虑在内的话,中美贸易逆差也会相应缩减。
通过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几个结论:第一,中美两国存在贸易逆差,但逆差数额并不像美国方面所表示的那么大;第二,美国对中国一直存在着较大的服务贸易顺差;第三,随着全球贸易合作加深,贸易总值统计方法已不适应,采用贸易增加值统计方法更为合适。
(二)美国发起贸易摩擦的本质原因
美国是中美贸易中最大的获益者,特朗普及其团队未必不清楚中美贸易为美国所带来的利益,却仍旧一意孤行,其行为具有明显的针对性。美国在这次贸易争端中不断强调自己“吃亏”,认为中美贸易之间存在不平等因素,我们先姑且不论中美贸易对美国利大于弊,单就美国此次的行为本身而言就是一种霸权主义。美国所要求的“公平贸易”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公平贸易,而是要求其他国家都要按照美国的贸易标准来,倘若标准不一致,那么就会被扣上“不公平贸易”的大帽,并发动制裁。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无论是从经济发展水平还是国内制度、法律环境都无法和美国相提并论,两国本身的差距就决定了中国不可能也没有能力按照美国的标准来进行贸易。发展中国家对于本国产业适当的保护本身并没有错,中国不是第一个采用此政策的国家,当然也不会是最后一个,如果要追溯贸易保护政策源头的话应该说还是由美国开始,美国在建国之初发展经济的时候遇到了来自英国商品的冲击,时任财政大臣汉密尔顿在1971年的制造业报告中提出落后国家的政府需要用关税来保护国内的产业。美国在需要大力发展经济时制定产业保护政策,而在成为世界霸主后却又指责其他发展中国家贸易保护政策,此种行为霸道之极,可笑之极。
此次的贸易摩擦可以看作守成国与新兴国家之间的较量,美国刻意挑起贸易争端的行为本质上其实是想要遏制中国的崛起。[6]这一点早在奥巴马时期就初现端倪,奥巴马政府所倡导的TPP协定试图建立一个把中国排除在外的经贸组织,建立一种新的贸易制度来延缓中国发展的脚步。特朗普政府的所做所为只不过是奥巴马时期战略的升级版,相较于奥巴马政府的策略其具有更强的针对性和进攻性。如今中国GDP总量排名世界第二,近些年又开始积极推动产业升级,转变原来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模式,“中国梦”和“中国制造2025”的提出让中国瞄准高科技高附加值产业,积极倡导“一带一路”的建设,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努力打造世界经济强国,中国的这些转变尤其是当中国开始触及美国保持领先的高新技术区域时,美国不能不引起高度警觉。[7]所以无论是奥巴马的“美国梦”还是特朗普的“让美国再次伟大”都显现出美国怕被赶超的恐慌情绪,为了保持自己世界霸主的地位,美国主动进攻遏制中国的行为也就不难理解了。
三、中美两国关系未来的发展趋势
近日中美两国领导会晤并达成共识,停止升级关税等贸易限制措施,朝着停止加征关税的方向进行磋商,与此同时,中国承诺会根据国内市场的需要扩大进口,缓解贸易不平衡的问题,并且同意降低美国进口汽车关税,至此中美贸易摩擦升级暂且告一段落。之所以说暂且,因为笔者认为这只是在中国主动退让情况下美国的缓兵之计,况且以特朗普过往的所作所为来看,随时翻脸不认人也不是不可能,所以大可不必高兴太早,只要中国继续保持追赶的势头,继续大力发展经济,加大对于高精尖端产品和科技的研发,美国就不会放过对中国的刁难,历史表明但凡哪个国家的GDP水平达到美国的60%,美国就会对谁痛下杀手。1985年的“广场协定”使日本遭受了“失去的二十年”,美日贸易摩擦才算是告一段落,许多学者把日本和中国相对比,试图通过美日贸易摩擦的借鉴来缓解今日的中美贸易摩擦,但笔者想说中国跟日本可比性其实并不强,从经济发展水平来说那时的日本通过“赶超战略”已经跻身为世界强国,经济发展水平仅次于美国,而现如今的中国虽然GDP总量排名世界第二,但人均GDP水平仍旧和美国有很大差距,仍处于社会主义发展的初级阶段;从贸易结构上看,当时日本出口的货物大多为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产品,目前我国出口仍是以初级产品和加工制成品为主;从政治立场上看,日本对美国的附属性不言自明,而中国是一个独立的社会主义国家。[8]美日贸易摩擦的可借鉴性并不强,中国需要结合自己的国情和发展状况走出一条自己的道路。
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而美国是资本主义国家,两国的社会制度差异就决定了两国关系好不到哪去,但中美两国之间存在巨大利益牵连,美国需要中国巨大的市场和相对来说依然廉价的劳动力,中国也需要美国的技术和高质量的产品,就现阶段而言两国仍旧是“合则赢”,所以中美之间的关系也不会坏到哪去。不过我们还是应该意识到“中国梦”和“美国梦”早晚会有冲突,这是大国之争避无可避的结果,我们要调整好心态。贸易战,我们不怕打,但也不愿打,因为这是杀敌三千自损八百的下下策,虽然日美贸易摩擦借鉴性不强,但我们可以学习日本在经历贸易摩擦之时是如何回应的,很多学者批评当时日本妥协让步的策略,笔者却不这么看,在硬碰硬不占优势的情况下,适当的妥协可以给实力较弱一方以喘息空间去抓紧解决国内问题,目前我国国内经济发展最大的要务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升级和完善法律制度建设等方面,当务之急是改革和发展,所以我们不妨借鉴日本,“先攘外后安内”,通过适当的妥协让步来换取中美之间关系的暂时稳定从而专心发展国内经济,借此贸易摩擦之机发现问题并倒逼改革,使中国成为一个真正的大国、强国,当然妥协也是有限度的,超过底线,还是那句话,我们虽不愿打,但并不怕打,任何外国不要指望中国做他们的附庸,不要指望中国会吞下损害我国利益的苦果,对于想要侵害中国权益的任何人和国家我们都会予以坚决的反击。
参考文献:
[1] 王晋斌.不平衡调整的成本有多大——基于历史事件反思当前的中美贸易摩擦[J].国际金融,2018(8).
[2] 许宪纯,余 航.理解中美贸易不平衡:统计视角[J].经济学动态,2018(7).
[3] 王宾容.中美经贸关系恶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分析[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8(8).
[4] 李春顶,何传添,林创伟.中美贸易摩擦应对政策的效果评估[J].中国工业经济,2018(10).
[5] 赵 勇,刘 雅.理解中美贸易平衡:伪命题与真意图[J].新视野,2018(9).
[6] 陈继勇.中美贸易战的背景、原因、本质及中国对策[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9).
[7] 王 翀.重新審视特朗普贸易新政下的中美经贸关系[J].海关与经贸研究,2018(7).
[8] 马 弘,滕 越,徐 嫄.中美贸易摩擦升级战略思考——基于日本经验的视角[J].国际贸易,2018(3).
[责任编辑:方 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