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亚娟 朱洪秋
如何通过主题班会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我校长期思考并致力解决的问题。自从开展新德育行动研究以来,我校教师积极思考、勇于尝试,从“三阶段四环节”主题班会入手,基于教师价值引领和学生自主建构相统一的规律以及学生品德形成过程中知情意行相统一的规律,自主建构了一种简约化、可操作、高效能的主题班会模型,取得了很好的育人效果。
“三阶段四环节”主题班会模型的理论基础
“三阶段四环节”主题班会模型将整个主题班会的组织环节划分为三个阶段、四个环节,因此,我们将其简称为“三阶段四环节”主题班会模型。具体来说,“三阶段”是指主题班会包括会前、会中、会后三个阶段,“四环节”是指主题班会包括自我认知、分享互动、达成共识、落实行動四个环节。“三阶段四环节”主题班会模型能帮助班主任有效组织和开展主题班会,提高主题班会的实效性,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实操性和简约性。
“三阶段四环节”主题班会模型之所以具有良好的育人效果,原因在于遵循了教育的本质和规律。
第一,“三阶段四环节”主题班会模型遵循了教育过程中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统一的规律,解决了传统的主题班会中学生的主体作用因假性参与而缺失、教师的主导作用因让位于学生的主体性而缺失的问题。“三阶段四环节”主题班会模型从操作流程改革入手,改变了传统的说教式、灌输式、表演式的主题班会模式,充分凸显了班级学生全员参与的民主、平等、对话的过程,实现了主题班会过程中教师价值引领和学生自主建构的统一。
第二,“三阶段四环节”主题班会模型设计遵循了学生品格形成过程中的知情意行相统一的规律。传统的主题班会通常会突出学生品格形成的认知规律或者情感规律,存在的突出问题是行动跟进不到位,进而导致学生的行为与认知相脱节,知行脱节现象非常严重。“三阶段四环节”主题班会模型充分尊重学生品德形成过程的知情意行相统一的规律,通过四个环节力求实现主题班会过程中学生品德形成的知情意行统一过程。
“三阶段四环节”主题班会模型的操作流程
“三阶段四环节”主题班会模型如何操作?这是关系到此模型能否有效落地和效果优劣的根本所在。
自我认知环节。这一环节在主题班会三个阶段中的会前阶段完成。班主任结合班会主题和班会目标,为学生提供若干问题,通过思考问题和回答问题,实现教师价值引领和学生自主建构的统一。如何提出问题和提出什么样的问题是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也是班主任经常感到困惑的问题。实际上,班主任可以结合班会的主题和目标,参考“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这种问题模式来提问。比如,关于安全教育的主题,可以提出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请结合班级、学校和家庭的实际情况,发现和提出你认为最重要的2~3个安全隐患是什么?导致这些安全隐患的原因是什么?你认为如何才能解决这些安全隐患?通过三个问题的回答,实现学生的自我认知和自我教育,达到在班会之前就能实现每一位学生全员参与的自我认知、自我教育过程。
分享互动环节。这一环节在主题班会三个阶段的会中阶段完成。班主任或者主持班会的学生简单引入班会主题,并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分享自己的会前思考问题与回答,实现同伴之间的交流与分享,形成一个微型的头脑风暴。然后,请各小组派代表进行分享和互动交流,这是班会中最为精彩和关键的环节,是班主任和学生共同参与的民主、平等、对话过程,是多种思想观点进行交流、分享、冲突、碰撞、融合的过程和思想观点的涌现过程,是学生自主建构和教师价值引领相统一的过程,是目标达成的前期预热和内容生成过程。这一环节对教师的要求比较高,因为这一环节是没有预设或者提前准备的,需要临时生成,因而需要教师的日常积淀和随机应变的智慧。
达成共识环节。这一环节在主题班会三个阶段的会中阶段完成,是对前一个分享互动环节的总结与升华。主持主题班会的老师或学生通过分享互动环节,进行总结升华,或者通过让学生进行总结归纳,达成班级共识,并转化为班会的目标,为下一步的落实行动作好铺垫和准备。如果此阶段不能达成共识或目标,也可以在课后完成这一任务。达成共识这一步非常重要,它是确定班会目标、落实课后行动的主要依据,更是塑造班级核心价值观和班级文化的重要途径。
落实行动环节。这一环节在主题班会三个阶段的会后阶段完成。具体的操作过程是:在前三个环节的基础上,按照主题班会的共识或目标,建立学生自治组织,制订相关落实行动的具体方案,以便使主题班会达成的共识能够转化为学生发展和班级建设的实际行动。落实行动环节是“三阶段四环节”主题班会模型最重要的环节,也是最容易忽视和最难坚持的环节。落实行动环节最重要的策略是学生自治、班级法治和文化育人。学生自治主要通过成立临时性的学生自治组织来达成,班级法治主要通过班级公约或行为惯例表来达成,文化育人主要通过班级分享机制的建立和实施来达成。
“三阶段四环节”主题班会模型的实践案例
我们运用“三阶段四环节”主题班会模型组织开展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班会教育活动。在活动中,我们发现这种方式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能够让课堂更灵动,让学生更主动,从而真正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脑入心,并很好地体现在学生的日常行动中。下面是其中的一个案例:
和谐的师生关系、亲子关系、同学关系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和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对班级学生的观察中,六(5)班的班主任发现,六年级的孩子处于青春期,开始有了一些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对待一些事情也会有不同的见解,心里也会渐渐地保守着一些秘密,导致孩子们有时候情绪波动很大。为此,班主任用“三阶段四环节”主题班会模型设计组织了一次“和谐—让心情亮起来”的主题班会。
在课前自我认知环节,班主任对同学们提出了以下几个问题:在日常生活中,你们都感受过哪些情绪?哪些情绪让你们很愉悦?哪些让你们不舒服?学生通过课前阶段的自我思考与回答过程,实现对自我情绪的梳理和认知。
在课中分享互动环节,同学们针对上述问题进行了热烈地讨论,进行了一次真正的头脑风暴,孩子们纷纷诉说好情绪能让自己的身心很愉悦,分享自己遇到不良情绪时的解决办法。比如,有学生说:“把自己生气或者伤心的事写下来,揉成一团,扔进垃圾桶,这样,自己的心情就会好一些。”有学生说:“可以做些自己喜欢或者让自己开心的事,转移一下注意力。”还有学生说:“可以向家人或者朋友倾诉,来发泄一下自己的坏情绪。”
在课中的达成共识阶段,学生们总结出诸如试着降低标准、寻求帮助、换个角度想一想等很多管理和控制情绪的好办法。另外,他们还提出了积极暂停、道歉、沟通、宽容和原谅等控制和解决情绪问题的具体策略与方法。通过“三阶段四环节”主题班会的开展,孩子们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尝试远离坏情绪,设法建构积极情绪,开始慢慢学会了管理自己的情绪。
总之,“三阶段四环节”主题班会模型有清晰的操作流程和步骤,符合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为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提供了强有力的德育工具和抓手,能有效保证育人目标的达成,促进学生品德发展和问题解决能力的提升。
【杭亚娟,河北省保定市新市场小学副校长;朱洪秋,北京市西城区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责任编辑︱赵 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