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A 标准化操作流程在降低静脉输液错误发生率中的应用与评价

2019-10-09 11:21廖春
智慧健康 2019年25期
关键词:医嘱输液身份

廖春

(德阳市人民医院,四川 德阳 618000)

0 引言

静脉输液是临床患者治疗康复过程中的重要治疗手段,据统计90%-95%住院患者需要进行静脉输液治疗[1]。有研究报道,7%的住院患者每年因静脉用药疏忽或用药错误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因此静脉输液前患者的身份识别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患者的安全和护理质量安全[2]。我院对2017 年7-12月护理不良事件报表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发生在静脉输液中的缺陷达27 例次,占护理不良事件的38.5%,其中静脉输液身份识别错误占静脉输液缺陷的50%。为了避免静脉输液风险,加强护理操作中身份识别的安全管理,促进护士查对流程的正确落实,我院护理部通过组织相关人员对静脉输液各环节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将原有的PDA 操作流程进行细化和改良,制定了PDA 标准化操作流程和专项管理制度。于2018 年1 月开始进行全院培训并进行试点应用,2018 年6 月开始至今全面应用于临床,对预防和减少静脉输液错误的发生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肿瘤病区床位141 张,分2个楼层,其中二楼共有床位72 张,三楼共有床位69 张,每日床位使用率100%,护理人员43 名责任护士36 名,年龄20-49 岁;二、三楼楼层布局一致均分5 个护理小组,科室2个楼层分别申请购置6 台PDA,其中整班护士1台,5个护理小组各1台。2018 年1 月至2018 年6 月收治需静脉输液患者2050 例,未实施PDA 标准化操作流程,2018 年7 月至2018 年12 月收治需静脉输液患者2030 例,实施PDA 标准化操作流程。

1.2 方法

1.2.1 PDA 标准化操作流程和方法

护理部根据临床实践制定PDA 标准化操作流程及考核标准,适用于于临床所有药物治疗及护理治疗。PDA 输液的标准化操作流程具体方法:(1)扫描患者腕带,查对PDA 上患者信息与腕带信息是否一致。(2)核对患者身份信息:护士主动邀请患者或家属陈诉患者姓名、年龄,进行身份核对。标准语言:请问你叫什么名字?多少岁?(3)护士扫描液体瓶签上的二维码,弹出医嘱执行界面后查对医嘱内容与病人信息是否一致。(4)核对医嘱:护士再次核对PDA 上的医嘱和药物是否正确。(5)护士再次邀请病人或家属一起核对身份、医嘱和药物信息是否一致,然后为病人挂上该组液体。(6)操作结束后再次扫描液体瓶签,签字执行。以上每次查对信息正确无误后才能进行下一步操作,如果信息存在错误,则返回上一步重新核对,查找原因,确保信息正确。如果执行无误,PDA 会显示执行成功,若在执行过程中,无论出现了药物或病人身份的错误,PDA 会提示病人与医嘱不符,避免张冠李戴,杜绝护理差错的发生[3]。

1.2.2 护士培训

根据护理部下发《PDA 标准化操作流程》,科室集体学习具体实施标准和流程,要求每位护士必须参加培训与考核,强调外出学习、休产病假等楼培训人员会科室上班后必须补培训,考核必须人人过关,并有培训及考核记录。科室指定负责PDA 相关事宜的联络员,与计算机信息中心联系协调,保证科室PDA 正常工作。

1.2.3 质量控制

护理部质量管理小组对PDA 标准化操作流程制定了严格的操作评分标准,将PDA 核查情况列入查对制度检查内容之一,对全院护士每月进行不定期的抽查,监督PDA 查对制度的落实情况,并将检查结果与护士绩效管理直接挂钩[4]。每月的护理质控简报中会列举查对错误案例的安全警示教育,对临床考核不合格的人员进行全院通报并予以一定经济处罚,同时利用自己休息时间进行全院的PDA 查对流程的督导,强化护士输液时PDA 核查的执行意识,提高护士的执行力,增加护士的风险意识和对查对制度重要性的认识。

1.3 评价指标

将全面实施PDA 标准化操作流程后2018 年7月至2018 年12 月收治静脉输液2030 例住院患者与实施PDA 标准化操作流程前2018 年1 月至2018年6 月收治静脉输液2050 例住院患者输液错误的发生率进行比较。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 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用百分比或率表示。计数资料两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PDA 标准化操作流程实施后,静脉输液错误发生率较实施前明显下降(P<0.05),见表1。

表1 实施PDA 标准化操作流程前后静脉输液错误发生情况比较

3 讨论

3.1 PDA 标准化操作流程通过细化查对项目、规范查对流程,有效减少输液治疗的错误发生

由表1 可见,实施PDA 标准化操作流程后,随着护士在输液治疗时落实PDA 核查的执行力提高,护士在输液治疗中发生输液错误例次由实施前(6 个月)的7 次下降至实施后(6 个月)的1 次。原有的PDA 操作流程对核对重要细节缺乏明确规定,而查对细节项目的缺失可导致护理差错的发生[5]。

3.2 PDA 标准化操作流程要求患者或家属参与到身份核对中

有效防止护士直呼其名时患者没有听清楚名字也随意应答引起的错误,杜绝挂错或输错液体的现象发生[6],有效提高了患者身份查对的准确性。

3.3 PDA 标准化操作流程在关键环节要求护士采用标准式的语言进行身份查对

有效防止护士在查对中走过场的行为,强化护士输液前的核查行为,增加护士对查对制度的执行力度,保障患者的安全。

3.4 PDA 标准化操作流程实现二维码的身份识别

通过扫描患者腕带和输液标签上的二维码,确定其一致性,达到和对患者、药物、时间、剂量、途径的目的[7],有效提高护理工作的效率和准确率。

3.5 PDA 标准化操作流程还增加了提示功能

对护理人员产生了很好的提示作用。由于患者数量多,周转快,护士工作繁忙,重复操作多,要不断的核查医嘱,静脉输液,巡视观察等护士极易产生疲劳[8],随时有可能注意力不集中,造成惯性思维的认识,通过PDA 标准化操作流程查对,一旦发生错误会提示护理人员,使护士在输液查对过程中做到集中注意力,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和准确性。

4 小结

PDA 标准化操作流程明确查对项目,细化到流程,落实双人查对[9],提高护士的查对意识,降低了我院静脉输液错误例数和发生率,使其相关的护患纠纷明显较少,患者对护士的满意度不断提高,适宜临床推广。但无线网络的不稳定性使护士在操作中容易中断,因此PDA 本身性能需定期优化升级,无线网络需定期维护检修,不断改进与完善[10]。

猜你喜欢
医嘱输液身份
内蒙古林业总医院静脉用药调配室不合理医嘱分析及对策
医院H IS 系统下电子医嘱的规范管理
遵循医嘱
六合丹防治输液性静脉炎的Meta分析
跟踪导练(三)(5)
妈妈的N种身份
面对“口头医嘱”,护理人员须谨慎
身份案(下)
输液时短细管中为什么没有药液流出
颈枕输液袋